美國券商聯名帳戶如何申請退稅(How to Get NRA Withheld Tax Refund for Joint Accounts)

(寫在前面:此文的稅務表單填寫方法,為投資朋友William Lin親身實做,並且成功拿到退稅後的分享。綠角在此特別感謝這位朋友無私的分享。)

這篇文章解釋,假如在美國券商開立的是聯名帳戶,要如何申請預課稅款退稅。

在第一次報稅時,請同時申請兩位帳戶持有人的ITIN碼。這時就要填寫兩份Form W-7(一人一份)以及附上兩人的身份證明文件。(Form W-7的填寫方式,可見海外券商投資報稅經驗---ITIN的申請。)

兩位帳戶持有人,在這個例子中的狀況是夫妻。所以Form 1040NR中需要調整的地方,就在Exemptions這裡。請勾選7b Spouse,然後右欄填入”2”,可參考下圖。(我本來以為要同時勾選Yourself與Spouse,不過按照William的申報填寫方法,只要勾選Spouse就可以了。)

Form 1040NR中簽名的欄位,只要聯名帳戶的其中一人簽名即可。重點就是,雖然聯名戶的兩位持有人都進行ITIN的申請,但填寫Form 1040NR時,只要一位做為代表即可。最後退稅支票上,會是這位”代表人”的姓名。所以看退稅款要存入誰的帳戶,就由他來填寫Form 1040NR。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2009美國券商退稅申請(Filing for Refund of Overpaid NRA Withheld Tax with Form 1040NR)

如何查詢美國退稅申請進度(Check on Your Refund)

海外券商投資報稅經驗---ITIN的申請(Applying for ITIN with Form W-7)

閱讀全文

關於退休族債券配置的說明(Bond Allocation for Retirees)

(寫在前面:有一位參加ETF關鍵報告課程的投資朋友,在課前閒聊時間,針對綠角的基金8堂課書中第六章,退休的王先生的債券配置提出疑問。我覺得這是個值得再深入解釋的問題。可能很多讀者朋友也會有類似的疑問。所以寫成此文。)

我們先想一個問題,一個二三十歲,以累積退休資產為目的的投資人,與一位65歲已經退休的投資人,他們投資組合中的債券部位,會有什麼差別?

第一個最顯著的差別,就是債券佔整體投資組合中的比重不同。年輕人以累積退休資產為目標,可以採行股多債少的配置。而退休人士因為已經進入花用期,很可能採行的是股少債多的配置。

另外一個債券部位的差別,在於其中的非本國債券比重。

閱讀全文

如何取得TD Ameritrade開戶用英文地址證明(How to Get a Bank or Brokerage Statement for TD Ameritrade Account Application)

TD Ameritrade券商開戶過程中,最後要求我們客戶寄到美國的紙本文件中,有一項是與帳戶申請者姓名與地址相符的銀行或券商文件。(英文原文是: A copy of a bank or brokerage statement matching the name and one of the addresses on the account application.)

感謝許多投資朋友在TD Ameritrade開戶步驟詳解這篇文章的回應中分享的證明文件取得辦法。我以這篇文章整理一下目前已知的可行辦法。

方法一,直接使用其它美國金融機構的文件。

這是我當初申請TD Ameritrade帳戶時使用的方法。我是用其它美國券商寄給我的每月帳戶結餘報告。

每月的帳戶報告通常是以pdf檔存在券商的電子帳戶檔案中,將它列印出來即可。

(請注意,一定要用月結單。在開戶過程中其它券商寄達的通知信,或是Form 1042S表單,目前TD Ameritrade都不接受)

方法二,使用台灣本地金融機構的文件。

這個方法會直接遇到的問題,就是要將中文轉換成英文。以下分享幾位熱心的投資朋友的申辦方法。

分享者:Robert Chen
元大及遠東銀行,都可以在對帳單寫上客戶的英文地址與姓名,然後蓋上官方印章以資證明(官印也是英文)。

分享者: Lucas
HSBC Direct客戶,可以致電客服,要求將線上對帳單改為英文,然就就可以自行下載該對帳單,然後列印出來,便可以做為TD Ameritrade開戶證明之用。不需任何費用。

分享者: 匿名先生
可以到戶籍地所在的戶政事務所申請英文戶籍謄本。約需六個工作天,費用為100元/張。
(ps. 綠角: 這個方法不知道到底能否行得通。因為TD Ameritrade要求的是銀行與券商文件。而且版友Ayuu已寫信給TD Ameritrade客服,詢問能否使用英文戶籍謄本。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不知道有沒有用這個方法申辦的投資朋友可以提供一下寶貴的經驗。)

(2012-04-12加注,根據版友Quentin的分享,可以使用沒有標記地址的英文存款證明,加上英文戶籍謄本,可獲得TD Ameritrade方面認可。)

分享者:li-li Li
使用附中文地址的存款證明,再請翻譯社處理蓋章。

以下為先前投資朋友在申請英文證明的失敗經驗。這也是寶貴的資訊,可以讓其他投資人少走冤枉路。

分享者: 匿名先生
我請台新銀行提供我英文的信用卡帳單,上面有我的英文姓名,英文地址。但將這份文件交寄給TD Amertirade,卻不被接受。

分享者: Ayuu
我詢問了國泰世華及華南銀行,都只能提供英文存款證明,不能在文件上標示英文地址。

分享者: Lucien Hsu (這位投資朋友就是在華南銀行申請到可用的證明文件)
我是在華南銀行林口分行開設外幣帳戶,在開立的時候我也有跟他們說到這樣的需求,他們原則上也是沒有提供英文對帳單的服務,只有存款證明這樣子的文件。幸運的是,該分行的承辦人跟主管討論之後,他特別在他所開立的存款證明把我的英文姓名以及英文住址打上去,在文件上並陳述他們是華南銀行,資料上的存款人確實是本行客戶,以茲證明之類的,最後蓋上分行章,並且還有分行經理的親筆簽名。我把這份文件的正本隨同申請書寄到TD Ameritrade,就申請成功了。這份文件需工本費50元。

分享者: Max Hung (直接在美國當地找TD Ameritrade營業據點詢問的難得經驗)

我這幾天在San Francisco 逛街時看到TD Ameritrade 的營業處,於是就走進去開戶,發現其實還滿簡單的。
不過麻煩就在於住址證明文件。他們給我的建議就是
1. 如綠角大文章說的,銀行或是其他券商證明文件
2. 台灣銀行的對帳單,請翻譯公司翻譯,並蓋上翻譯公司之章即可

分享者: Peyton Huang
請台銀開立存款餘額證明,加註地址於Note中的Other一欄。

(特別感謝Peyton熱心提供表單照片)

分享者: jimwhale
我是申請一張第一銀行的"中英文對照存款證明",然後在空白處貼上"中英文對照的地址條",最後請行員在貼地址的地方蓋上騎縫章。該地址條是我預先做好交給行員貼的,基本上作了兩張,一張貼我的份,一張貼銀行留存的份。


投資朋友在TD Ameritrade開戶步驟詳解回應中短短的幾行字,非常可能是打了不知幾通電話,或是親自花時間跑銀行的成果。在此,真的很謝謝你們的分享。你們的付出,會讓後來的人,有條更平坦的路可走。謝謝~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美國券商TD Ameritrade開戶用地址證明要求轉趨嚴格(Stricter Requirements for Bank or Brokerage Statement for TD Ameritrade Account Application)

我的選擇,我的背叛

為什麼要開海外券商交易戶

TD Ameritrade開戶步驟詳解2012新版(How to Open a TD Ameritrade Brokerage Account)

海外券商Firstrade開戶步驟詳解

閱讀全文

“美國券商全攻略”2011七月台北開課公告

你會帶著桌上型電腦,出門逛街嗎?

在筆電、平板電腦盛行的今天,沒有人會答”Yes”。

當美國投資人已經有總開銷從萬分之7到千分之2.2的ETF可以選用時(前者譬如美國全股市ETF,VTI。後者譬如新興市場股市ETF,VWO)。我們台灣的基金投資人卻要背負股票型基金百分之1.5的經理費。這種基金光是經理費,就是美國ETF總開銷的七倍以上。

這兩者加諸投資人肩頭的負擔,就像下圖中,最新的iPad2與傳統桌上型電腦主機的分別。

在投資的世界,當美國人可以帶著像iPad2那麼輕便的投資工具遊走四方時,我們台灣投資人,卻要背著笨重的主機逛大街。當ETF在全球盛行,美國已經有超過1000支的ETF時,台灣投資人卻還只能在這些境外基金中,挑選投入海外市場的工具?

而且,這些收費更高的基金,從來沒有保證勝過對應指數的報酬。(事實是,它們的報酬,往往輸給對應的指數化投資工具)。這樣一個笨重的過時產品,唯一能保障的,是基金公司的收入。

當我們願意為更新更好的電子產品,付出較高的代價時。我們卻要為績效差,收費高的境外基金付出更多的費用。

透過美國當地折扣券商買賣ETF時,每筆交易不論金額大小,只要付出0-10塊美金的手續費。在台灣販售的這些股票型境外基金,還要收我們投資人3%的佣金
這種狀況,就像上圖般荒謬。我們台灣投資人,正為過時的舊產品,付出過高且不必要的費用。即使佣金折扣打到三折,基金代銷通路仍是用太高的價格在賣太差的東西。

假如你出國旅行到了某一個國家,看到當地人是將笨重桌上型電腦帶到捷運上與咖啡館裡”行動上網”,你會不會覺得有點可笑?

外國人到了台灣,看到台灣基金投資人只能背著1.5%經理費的重擔投資全球金融市場,他們會做何感想?

身為投資人的你,有權力對這種狀況說不。

其實你也有投資美國低費用,多樣化的ETF的機會。透過美國券商,不僅是美國的ETF,全部美國上市上櫃證券、債券、封閉型基金全都成為你可以使用的投資工具。

美國券商是美國人通常使用的投資管道,就像台灣券商之於台灣投資人一樣。瞭解美國券商,你的投資世界,將開啟另一扇大門。

機會已經在你手中,只看你是否要掌握。

課程名稱:美國券商全攻略
三節課,三大主題

1.認識美國券商
內容:
美國券商的服務項目
如何查證合法性
海外券商收費架構(基金、ETF等)
海外券商服務比較

2.美國券商投資細節
內容:
匯款程序解說(應發一封還是兩封電報、到底匯款成本可以壓到多低、提供實際匯款單據作為填寫參考)
投資標的解說(包括基金與ETF,但偏重ETF,包括買進前要如何比較、交易時要注意什麼、流動性、折溢 價、買賣價差、要下那種單,券商執行品質等,兼論目前投資美國本土基金的問題與選擇)
如何篩選與研究投資標的(以實際英文網站為例,講解如何看懂其中的要點)

3. 美國券商投資報稅事宜
內容:
個別投資人報稅代碼(ITIN)的申請
報稅表單填寫(講義提供綠角自己的報稅單與ITIN表格做為實例解說,讓學員迅速掌握報稅的實際作法。)
美國券商資金匯回台灣時的海外收入課稅事宜

課程特色:

1. 上課前即可發問。在完成報名後,可以事先提出問題。講師綠角在能力所及範圍之內,將確定上課內容有解決問題。

2. 地點方便。在台北火車站步行可及範圍之內。

3. 提供裝訂講義,內有重要表格範例,加上學員自己的上課心得,將成為日後美國券商投資的實戰手冊。


課程相關細節
這次課程分兩班開設,分別為七月16號與17號


課程名稱: 美國券商全攻略
上課日期: 2011七月16號(星期六)下午14:00-17:00 或2011七月17號(星期日)上午 09:00-12:00
上課地點: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0號 (請見下方地圖)
上課講師: 綠角

活動流程:

16號課程
13:30-13:50 報到
14:00-14:50 第一節課 認識美國券商
15:00-15:50 第二節課 美國券商投資細節
16:00-16:50 第三節課 美國券商投資報稅事宜

17號課程
08:30-08:50 報到
09:00-09:50 第一節課 認識美國券商
10:00-10:50 第二節課 美國券商投資細節
11:00-11:50 第三節課 美國券商投資報稅事宜



檢視較大的地圖

附註:
1.此課程不代表對美國券商與美國投資標的的推薦與背書。學員必需是自行對美國券商投資管道有興趣,以及自行想要投資美國投資標的後,才報名參與此課程。
2.此課程不包含任何低買高賣等投資操作方式的建議,純粹是投資管道、投資標的以及報稅等相關事務的解說。
3.為保護講師智慧財產權,煩請您配合: 此課程禁止錄影錄音。

即日起,開始接受報名。若報名人數超過名額上限,將以收到報名email時間先後決定優先順序。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閱讀全文

從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看台灣投資界現況

本月初,立法院三讀通過金融消費者保護法。這是對金融產品的購買者,也就是投資人,提供更多保障的一個法案。看過其中條文,不禁讓人想起,目前的台灣投資環境是怎樣的狀況。

第 7 條 金融服務業與金融消費者訂立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務之契約,應本公平合理、平等互惠及誠信原則。

這就讓我想起,國內基金代銷機構引進台灣的,全都是有佣基金。在未告訴投資人,這世界上還有免佣基金可以選擇的狀況下,提供單一類別基金的選擇。這樣算是公平合理嗎?

台灣許多基金投資人以為自己是自由的做出選擇,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被關在基金界裡收費高昂的一角。

第 8 條 金融服務業從事廣告、業務招攬及營業促銷活動,不得有虛偽、詐欺、隱匿或其他足致他人誤信之情事。

談基金的內扣費用時,只列出經理費,從沒在公開且容易取得的資訊管道,說明基金的總開銷,這樣會不會讓投資人以為投資基金的成本只有1.5%。這是不是一種隱匿的行為?(其實1.5%也已經是很貴了。)

在呈現基金資訊時,就是列出過去的漂亮績效(為什麼基金的績效看起來都不錯?兩個原因,基金公司不會推銷表現不好的基金,再者,表現真的很差的基金,會被拖出去宰了)。這會不會讓投資人以為過去績效可以預測未來,這算不算一種”足致他人誤信之情事”?

第 9 條 金融服務業與金融消費者訂立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務之契約前,應充分瞭解金融消費者之相關資料,以確保該商品或服務對金融消費者之適合度。

這個法條講合適度,這是販售金融產品最基本的要求。我們終於看到它寫進法條了。但其實這還不夠。更高級,更嚴格的要求,是Fiduciary duty,它要求金融從業人員,要將客戶的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前。

我們可以看個簡單的例子。譬如某金融服務人員認為某支基金適合你投資,那麼他可以推薦你買進。假如只有合適的要求,那麼他可以賣你B股基金。(還不知道B股到底是個怎樣的東西的投資朋友,還請參考你不可不知的B股收費結構(A Sucker’s Deal))

假如是Fiduciary duty的要求等級,那麼這位從業人員就不能賣你B股基金。他不可以將自己賺比較多錢的利益,建構在造成你投資同一支基金,績效落後A股等費用較低的股別的損失之上,他不可以這麼做。但在合適性要求下,他是可以這樣做的。

所以即便通過這個法案,我們還是不會看到B股基金消失。但我們可以讓它消失,很簡單,就是我們統統不去買。市場上沒人要的東西,自然就會消失。我不相信任何投資人在明白B股基金到底是怎麼收費之後,還會去買B股基金。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更多人明瞭B股基金的收費方式。知識才是投資時保護自己的最佳防線,法條不見得是。

第 10 條 金融服務業與金融消費者訂立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務之契約前,應向金融消 費者充分說明該金融商品、服務及契約之重要內容,並充分揭露其風險。前項金融商品、服務及契約應說明及揭露之重要內容,由主管機關定之。


充份說明,費用絕對是其中一項。我們知道上個月,家中瓦斯費付了多少、第四台費用多少,自己手機打了多少錢,這些Out of pocket,要拿出來的錢,我們知之甚詳,並且會仔細比價。但鮮少有人,會知道自己的基金,一年的運作費用會收多少錢。很少投資人知道,原來自己價值100萬的基金投資,一年要花個三萬讓它運作(假如內扣總開銷是3%的話)。

風險說明也不應該打迷糊仗,說些”高風險就是波動比較大”、”高風險也比較容易賺”這些勸誘的語言。應該直接明瞭的說,高風險就是可能會讓你賠一屁股、高風險比較容易賺也比較容易賠。這樣才是讓投資人體會到什麼叫”風險”的正確說法。

第 11 條 金融服務業違反前條規定,致金融消費者受有損害者,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但金融服務業能證明損害之發生非因其未說明、說明不實、錯誤或未充分揭露風險之事項所致者,不在此限。

所以投資人要自保的話,就是要能舉證業者未說明、說明不實或是未充份揭露風險。

曾有人說,帶動某種改革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大聲疾呼,而是開啟讓律師賺錢的管道。假如律師發現以這些法條,代表金融消費者對業者興訟,相當有利可圖的話,那的確很有可能會帶來一些改變。

但我相信,身為一位投資人,少有人會想走到法律訴訟這條路。大家多希望可以平安踏實的買進可以信賴的投資工具。但以現在的環境,希望每一位金融業者都能為投資人引介這樣的工具,恐怕是不太實際的期待。除了法條之外,一顆具備基本金融知識的大腦,絕對是投資人不可或缺的護身符。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我們要的不僅是合適(Suitability Is NOT Enough)

每月3000元的感嘆

專業、黑心,傻傻分不清楚(Can You Tell White from Black?)

閱讀全文

指數化投資的理論與實務基礎(The Theoretical and Pragmatic Basis of Indexing)

有很多投資人,認為指數化投資的根本就建立在效率市場學說之上。而因為對效率市場不瞭解(因為從沒下過功夫去瞭解),或是對效率市場嗤之以鼻(因為以為相信效率市場,就等於宣判主動投資死刑),所以也覺得指數化投資不值得採用。

這些自以為的想法,往往就阻斷了這些投資人進一步瞭解指數化投資的機會。他們更不會發現,柏格先生當初在1976年推出全球第一支供一般投資人使用的指數型基金時的根本想法。

第一支指數型基金的推出,基礎不在於效率市場的學說,而在於主動投資的實務困境。

柏格先生當時受到兩篇文章的啟發。第一篇是Paul Samuelson在1974年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寫的”Challenge to Judgment”。在這篇文章中,Smauelson先生寫道,他發現很難找到表現持續傑出的經理人。他提出挑戰,任何不同意這個論點的人,請拿出一點證據。一點證明經理人可以持續突出的證明。(這個挑戰,直到今天仍是很難回應。)

第二篇文章則是Charles D. Ellis在1975年的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所寫的” The Loser’s Game ”。在這篇文章中,Ellis先生寫道,因為費用與交易成本,85%的退休基金經理人產生了落後市場的表現(請注意,是因為費用,不是因為效率市場)。所以提出呼籲,假如你無法打敗市場,那麼一定要考慮加入市場。

柏格先生在2004年於華盛頓州立大學發表主題為”As the Index Fund Moves from Heresy to Dogma, What More Fo We Need to Know?”這篇演說時,提到在1975年當時,他完全不知道包括Eugene Fama、William Sharpe等人的學術研究,但是深受Samuelson與Ellis的文章的啟發,開始研究起指數型基金的可能。(原文是:” In mid-1975, I was both blissfully unaware of the work the quants were doing and profoundly inspired by the pragmatism of Samuleson and Ellis. “ Quants指的是計量科學家,就是研究效率市場理論的學界人士。請注意這句話中Blissfully unaware的說法。柏格先生覺得不知道這些理論,其實還蠻幸運的。)

柏格先生做了一下計算,發現從1945到1975年間,主動型基金的平均報酬是8.7%,同期標普500指數報酬是10.1%。基金落後的1.4%,剛好約略等於它收取的費用。所以,柏格先生推論,假如他可以提供一支基金,不做主動選股,就以很低廉的費用,追求與指數相同的報酬,他就可以贏過大多主動型基金。(請注意這段裡面,那裡有”效率市場”這四個字?答案是,根本沒有。)

指數型基金的誕生,完全是建立在非常務實的考量上。建立在投資人只要花費愈多費用,就會落後市場愈多的不變鐵律上。

但在日後,許多主動投資的信從者,反而用效率市場理論,來攻擊指數化投資。把指數化投資形容成好像是象牙塔裡的老學究才會使用的投資方法。這真的是完全背離指數化投資初衷的論點。

這些說詞往往很類似。我就舉”Snowball”(中譯本為”雪球”)書中的說法為例。

在Snowball的Rubicon這一章,作者寫下了這樣的文字:”The professors who discovered this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They concluded that nobody could beat the average.”

“發現效率市場的教授們,做出沒有人能打敗市場的結論。”老實說,這是他自己下的結論,不是效率市場下的。效率市場理論從沒有說不會出現打敗市場的人。還是會有,但很少,而且很難持續。讀者假如以為作者懂效率市場,然後以為效率市場推論不會有人打敗市場,那就像相信一個瞎子跟你說路邊小花的顏色。我的建議,打開眼睛,自己看。(原書中的nobody還用斜體強調標示,作者彷彿怕人家不知道原來作者自己不是那麼懂效率市場。)

這段接下來還有,”The price of a stock at any time must reflect every piece of public information….. The price of a stock at any time was “right”.”

“股價反應了當下所有的資訊。股價在任何時候都是正確的。”

前面這一句的確是效率市場的說法,但是後面這句是錯的(作者又在自己下結論了)。效率市場從沒說股價在任何時候都是正確的。過度的上漲與下跌,都是有可能的,而且不違背效率市場理論。太多人分不清Efficient market與Rational market。一個有效反應各種訊息的效率市場,不一定也會是一個Rational market。

這段文字裡的這兩種典型錯誤:以為效率市場宣稱不會有人勝過市場、以為效率市場假設,任何時候的股價都是正確的。就是最常見的主動投資者對效率市場的批評。

假如你看到任何一個人做出這樣的宣稱或是寫下這樣的文字,你應該知道,這個人從沒深入瞭解過效率市場理論。他把一些”自以為”的論點,強加在一個沒做過如此宣稱的學說上。把自己的錯誤,當成是理論的錯誤。真是相當可笑。或許這種新型態的效率市場理論,這種宣稱不會有人勝過市場,以及任何時候股價都是正確的效率市場理論,我們可以將其稱為”半調子主動投資人專用的效率市場理論”。拿它來罵效率市場表面上看來的確很有效,但其實,只會暴露出作者自己的程度。(隨著許許多多有著這種膚淺錯誤說詞的書大量刊行,有多少投資人,又會很直接的相信這些表面的說詞呢?或是把錯誤當真理,還廣為傳播呢?)

況且,主動投資人拿效率市場來攻擊指數化投資要做什麼?指數化投資當初出現的理由,根本不是拿效率市場做基礎,是用投資人付費太多,所以落後市場太多的鐵律。這個鐵律,不論市場有沒有效率,都會成立。

不論主動投資人與指數化投資人,我們已經在效率市場的論戰上浪費太多時間。想想柏格先生當初推出第一支指數型基金的理由與初衷,那是一個很務實的想法,那就是用最低的成本,獲取市場報酬。

你不需要相信效率市場才能進行指數化投資,你只需要務實一點。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主動與被動的加減乘除

超級困難的指數化投資(The Mental and Emotional Challenges of Indexing)

有能力、會思考,就該研究股票嗎?(Active Investors, the Odds are Against You)

指數化投資的務實考量(The Practical Aspect of Indexing)

史上第一支一兆美元基金-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 AUM over 1 Trillion

對於指數化投資的常見誤解(Misunderstandings about Index Funds)

Debunking Some Myths and Misconceptions about Indexing讀後感—指數化投資不需要效率市場

指數化投資的全球、全資產類別優勢(Indexing Outperforms in Almost Every Market)

指數化投資---市場風險的代罪羔羊?(Indexing, the Scapegoat of Market Risk?)

一位主動型基金經理人的告解( Confession by An Active Fund Manager)

Vanguard總部導覽—A Tour at Vanguard Headquarter

閱讀全文

重大疾病險的必要性---續1(Do You Need Critical Illness Insurance?)

上一篇文章討論後重大疾病可能造成的額外醫療支出後,這裡我們將重點轉向其它兩項重大疾病可能造成的損失與額外支出,那就是疾病造成失去工作能力與所得,以及疾病造成長期看護的支出。(假如個體負有養育家人的經濟責任,此人罹患重大疾病致死的風險,可以用壽險Cover。壽險範圍更廣,其它非重大疾病的致死原因,也有保障。)。

有的重大疾病會造成短暫喪失工作能力,有的會永久讓患者失去工作能力。兩個決定因子,那種病,那種工作。

我們再看一次重大疾病列表:

心肌梗塞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腦中風
慢性腎衰竭
癌症
癱瘓
重大器官移植手術

前兩個,心肌梗塞與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不一定會讓患者失去工作能力。在治療過後,假如患者從事的是不太需要體力勞動的文職工作,他還是很可能可以繼續從事原先的工作。但假如是體力負荷較重的工作,譬如搬家工、搬運工等,可能就無法再負擔原先的工作強度。

重大器官移植也不一定會讓患者失去工作能力。指數化投資教父,柏格先生,現年82歲,就是一位心臟移植者。他的工作能力,恐怕是強到讓許多基金業者坐立難安。在成功的換腎,換肝或是換心之後,患者常是獲得新生的感覺,往往可以繼續工作。

腦中風,假如造成手腳不方便,的確會妨害工作。癱瘓則幾乎確定一定會失去工作能力。

慢性腎衰竭的定期洗腎排程,會占去患者相當的時間。但假如原先的工作可以容許這樣的安排,患者仍可以繼續工作。

癌症的範圍廣泛,但假如治療方式與併發症沒有造成患者虛弱與長期住院,或是治療過後,病情穩定,患者仍可以繼續工作(譬如現任副總統蕭萬長先生就是肺癌患者)。

其實最正規,用來保障失去工作能力的經濟風險的保單,是失能險。失能險分成疾病與意外導致工作能力喪失兩種。不過有些失能險條款的規定嚴格,將失去工作能力,定義為無法從事任何工作,而非不能從事原有工作。這在審閱保單之初,一定要小心分別。

不過嚴重到癱瘓的程度,也不一定要靠失能險或重大疾病險來取得失去工作所得的補助,壽險保單條款中,對於癱瘓及其它嚴重殘廢也有理賠。譬如下表就是台銀人壽定期壽險保單條款中,全殘廢保險金的給付標準:


總結來說,使用重大疾病險保單,想要來補足罹患重大疾病時無法工作的風險時,會有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不是所有的重大疾病都會讓患者失去工作能力。再者就是,假如被保險人本身已經有了壽險保障,他手上的壽險保單理賠條件中,又已經會對幾項真的嚴重到會失去工作能力的狀況進行保障。最後就是,假如真的在意疾病或意外會造成工作能力的損失,讓個體失去賺取所得的能力,那麼應該考慮的保險工具應是失能險,而非重大疾病險。因為,會讓人失去工作能力的,不是只有重大疾病。

待續…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重大疾病險的必要性(Do You Need Critical Illness Insurance?)

重大疾病險的必要性---續2(Do You Need Critical Illness Insurance?)

重大疾病險理賠條款分析(Analysis of Critical Illness Insurance)

失能險

閱讀全文

值得留意的MSCI年度市場分類公告(MSCI Annual Market Classification Review)

在6月21號,MSCI將宣布今年的市場分類公告(MSCI 2011 Annual Market Classification Review),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變化,就是台灣與南韓可能會由新興市場改為已開發市場。

一旦確定台灣與南韓的分類由新興市場轉為已開發市場,一定會受影響的,就是追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指數化投資工具。目前全美國資產前十大的ETF中,有兩支就是追蹤該指數,那就是代號VWO的Vanguard Emerging Markets ETF與代號EEM的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 ETF。

目前台灣與南韓分別占有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11%與15%的比重。

台灣與南韓被排出新興市場後,這兩支ETF就必需要將手中台灣與南韓的持股出清。

台灣與南韓改分類為已開發市場後,有可能會被歸入MSCI Pacific Index。目前MSCI Pacific Index由西太平洋地區五個已開發市場組成,分別是日本、澳洲、紐西蘭、新加坡與香港。假如台灣與南韓果真被歸入MSCI Pacific Index,那麼追蹤該指數的ETF就需要買進台灣與南韓的股票。

對於使用指數化投資工具進行全球股市布局的投資朋友來說,這個指數改變很可能會影響投資人手中持有台灣與南韓股市的比重。

假如這位投資人就只持有新興市場ETF,沒有持有Vanguard MSCI Pacific ETF或其它可能新納入台灣與南韓的基金或ETF,那麼一旦新興市場ETF排除了台灣與南韓後,他投入這兩個國家的比重就會下降。

假如要使用各別投資工具補足部位的話,台灣投資人可以很方便的使用0050 。南韓部位則可能要考慮單一國家ETF,譬如iShares MSCI South Korea ETF(美股代號:EWY)。

假如投資人同時持有新興市場ETF與追蹤MSCI Pacific Index的ETF,譬如Vanguard MSCI Pacific ETF(美股代號:VPL),那麼他對這兩個國家的持份比重變化,就取決於他這兩支ETF分別持有的比重。

譬如他持有20萬的新興市場ETF也持有20萬的Pacific ETF。譬如南韓原先在新興市場ETF中占15%,也就是說新興市場那20萬的投資中,有3萬是投資在南韓。當南韓離開新興市場指數,進入MSCI Pacific Index時,假如南韓在MSCI Pacific Index只佔5%,那就是投入Pacific ETF那20萬中,只有1萬是投入南韓。這次的指數變動,將降低這位投資人投入南韓的比重。投資人可依自身的投入金額,與指數改變後的國家比重,計算這次變動帶來的影響。

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這次指數變動問題主要在於投資比重的變化。但對於美國投資人來說,問題就複雜多了。他們會面對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課稅。

台灣與南韓合計占MSCI新興市場26%的比重,當ETF賣出台灣與南韓的持股時,很有可能將實現資本利得。ETF實現的資本利得將以配息的方式分發給投資人,變成投資人須要繳稅的所得。

這點我們台灣的美國券商投資朋友就不必擔心了,因為我們可以報稅取回被預課的稅款。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ETF關鍵報告”2011六月台北開課公告

Vanguard獨特的ETF發行方式(Vanguard ETFs as a Share Class of Open-End Mutual Funds)

Vanguard Pacific Stock Index Fund概述

Vanguard Emerging Markets Stock Index Fund概述

閱讀全文

指數化投資的務實考量(The Practical Aspect of Indexing)

指數化投資又稱被動投資,一般被視為主動投資的對立陣營。

主動投資要成功需要兩個條件同時成立。第一個是,市場不具完美效率,會出現可供人利用獲利的機會。第二個是,主動投資人要能持續的把握這個機會。

第一個要點,市場不具完美效率。這點,主動投資人全部都同意。

但恐怕會令許多人意外的是,很多被動投資人,特別是深入瞭解指數化投資的人物,也同意這點。

Vanguard現任投資長Gus Sauter曾說,"I don't think the markets are completely efficient. They are reasonably efficient, but there are mispricings.”

指數化投資教父John Bogle也曾在Don’t Count On It書中寫過這麼一句話,”I had the common sense to dismiss it(指效率市場假說) as the explanation of why indexing worked.”

(我必需說,這句話中的Common sense對許多人來說,恐怕不是常識。在幾年前我剛開始接觸到指數化投資時,也以為效率市場對指數化投資很重要。)

指數化投資的信從與宣揚者,否定主動投資的根本理由,在於主動投資的第二個要件”持續的把握機會”。

閱讀全文

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讀後感

這本書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帶領讀者思考,是否一定要有經濟成長才會生活富足。

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經濟規模不斷擴張。整體而言,人類生產出愈來愈多成品與勞務。這些產量的增長,我們稱其為經濟成長。產出,需要投入資源,不論是能源或是原料。生產過程,也造成環境污染。

當我們不斷追求經濟成長時,問題在於,地球的資源與生態,能否支撐永無止境的成長。

書中提到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相對脫勾與絕對脫勾。相對脫勾指的是,每單位的經濟產出,所需要的資源與造成的汙染減少。但假如經濟產出仍然持續成長,整體生產所需求的資源數量與造成的污染程度,仍會繼續增加。

絕對脫勾指的是,就算經濟持續成長,這些產出所需求的資源與造成的汙染,也會降低。

脫勾需藉由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達成。假如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也就是每一單位的資源,可以達成更多的產量,那就可以達到脫勾的目標。

過去十幾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成長速率低於全球經濟成長率,在某些已開發國家,經濟持續成長但資源使用密度下降,這已經達到相對脫勾。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仍是持續增加。而已開發國家的資源使用密度下降,是它們將製造業外移,交給其它開發中國家代工的結果。近年來新興國家對原物料的大額消費,更抵消掉這些已開發國家的資源使用效率。作者的結論是,除非我們從根本改變經濟體制,不然不可能達到資源使用與污染控制的平衡。

在討論經濟體制時,讀者會發現,其實就算是行之有年的市場經濟,我們人類還是很難控制其行進方向。過去,是否有那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敢在政見或施政作為中說,不追求經濟成長?我們一直認為,經濟成長等於經濟穩定。經濟不成長就等於經濟衰退。經濟成長等於人們過著快樂的生活。我們就像被放上滾輪的老鼠,不斷的追求經濟成長,我們只能不斷的跑。

但經濟成長是否等於人們更快樂呢?從低收入的生活進展到中高收入,的確會使人們更快樂。但是,一但人均收入達到某個程度,收入再增加所能帶來的快樂效果就很有限。

但我們還是在追求經濟成長與收入成長,彷彿這是人生經營與國家發展的惟一正途。為什麼?

因為人有比較之心。同是開發中國家,印度會跟中國比,看誰能先將國內龐大的貧窮人口拉到貧窮線上。同是已開發國家,德國會和法國比,看到底誰的經濟比較強,誰能有錢再更有錢。人就是因為想要比較,所以自願踏上不停的滾輪,終日忙碌。

對於個人而言,我們也喜歡比。年收入50萬時,想著年收入一百萬。年收入一百萬的人,想著年收入兩百萬。不停的追求更高所得。因為我們被教育成,收入較多在某方面來講,就是高人一等。

為了要維持經濟成長,生產者無不投入大量資源,鼓勵消費者消費。個人消費與持有什麼物件,已經成為他身處社會中的”符號語言”。

書中有句很傳神的描繪:”當你走過一群人身邊,他們不會說,哇,你的個性好讚喔。”

但這群人可能會說,”喔,你有iPad”,”喔,你有xx包”,”喔,你開什麼車”。這些消費物件,成為我們看人與被看的代表符號。商品與這些象徵意涵結合後,成為追求社會認可與羨慕眼光的人所追求的目標。

人們就在不斷追求這些物件中的過程中,希冀不斷提升所得,買到愈來愈少人能得到的東西。

但這是一種很累的生活方式。對個人,對地球,都是。

比較之心,讓我們不斷的追求更多,讓我們消費更多,也讓我們生產更多。我們從中得到短暫滿足,一旦看到新的目標,又重新踏上追尋之途。太多人,是為了達到其他人看事情的標準而生活著,不是按自己的觀點與態度在生活。而人類社會最妙的地方在於,它可以讓人們依他人的標準生活時,還會覺得是在為自己打拼。

假如你真的是為了自己,你真對自己有自信,那你一定可以拋棄世俗的比較標準。跳脫那些住那裡比較好,開什麼車比較高級,買什麼包比較高尚的想法。你覺得好,那就好了。

這種想法,會讓人活得自由、輕鬆,也會讓地球更輕鬆。

書中提到很多如何達成繁榮卻不需要經濟成長的行政作為,也就是英文書名”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的意涵。但我認為,除非人心改變,除非人能跳脫比較之心,不然這些行政措施恐怕難以持續。不符合人性的政治與經濟理念會有怎樣的結局,我們在近幾十年已經看到很多例子了。

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與其說是一個經濟目標,恐怕更是一個人心改造工程。


後記:但對於身處貧窮線下,連基本溫飽與醫療照顧都有問題的人們來說,經濟發展仍為必要。這是一個人道問題。詳情可見The End of Poverty一書。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Birth of Plenty讀後感---經濟發展的四個條件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讀後感1---收入不均將如何發展

“大崩壞”讀後感3---人類的選擇

投資與人性

有限與無限(Unlimited Thinking)

閱讀全文

2011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2---買高賣低的根本原因

這本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也有持有共同基金的美國投資人的屬性分析。

在美國有9020萬投資人,5160萬個家戶(Households)持有基金。持有共同基金的家戶中位年所得是8萬美金。這是超過台幣200萬的年收入,相當於夫妻兩人都有工作,兩人年所得都超過百萬台幣。這些家戶的中位金融資產總值是20萬美金,持有的基金中位總值是10萬美金。退休是最多人投資基金的目的,占93%。


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家戶所得愈高,投資基金的比率愈高。能談論投資這件事,代表有閒錢。溫飽都有困難的人,是不會談投資的。美國家戶所得在25000美金以下者,只有10%在投資基金。在台灣,有很多每個月省吃儉用存下3000塊的年輕人,也每個月在投資基金。但很糟糕的是,當台灣這些投資人東省一些,西省一些,想多累積一些資本投資基金時,他們買的基金,卻是內扣費用2%以上,足可稱為全球基金界奢華產品的高貴基金。這種基金,可以迅速讓金融業者致富,而難以為投資人帶來財富。很多投資人,不知道自己生活簡約,但在投資時,卻是揮霍無度。(內扣真是很高明的收取費用方式,會讓被收取者不知不覺。)

上面這張表由左到右,分別列出所有美國家戶、投資ETF的美國家戶與投資個別股票的美國家戶的中位家庭收入與金融資產。可以看到,投資ETF的美國家戶中位家戶收入是每年13萬美金,金融資產則有30萬美金,比其它兩類家戶都還要高。


上面這張圖顯示美國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入與世界股票指數表現的關係。綠色長條代表資金進出,褐色折線表示股票指數報酬。很明顯,又是高點買進,低點賣出的型態。譬如圖中2008年,出現了統計的這15年間,幅度最大的股票型基金資金出走。投資人在贖回了幾百億美金的基金。這都是賣在低點。從2009年開始,褐色折線從-50%的低點迅速爬升。大多基金投資人都沒有參與到。他們在低點賣出,實現了損失。由於不知道何時才該重回市場,在迅速漲回的市場中,錯失了彌補損失或賺錢的機會。這些”因應局勢”、”動態調整”等等投資舉動,恐怕還比不上完全不採取任何動作的結果。

柏格先生曾說過,基金投資人會在兩方面折損自己的報酬。一是Fund selection penalty。自行嘗試選擇基金,以為會選到搭上熱潮或經理人正行的基金,最常見的後果是適得其反。另一則是Market timing penalty。自以為自己可以適時的進出市場,以為自己進出場的舉動,會在上漲的市場中保有獲利,在下跌的市場中控制損失。結果一樣是適得其反。

投資人在股市高點大量投入,在股市低彌時大量贖回的舉動,剛好可以用上圖解釋。圖中是投資人願意接受風險的比例與美國標普500指數的對比。綠色與藍色小方塊,代表的是投資人願意接受風險的比例,我們可以看到,與股市指數高低成正比。股市漲得愈高,投資人愈願意承擔風險。為什麼?因為股市愈漲,投資人愈有信心,愈會相信自己投入市場中的資金會有賺取報酬的機會。為什麼股市愈漲,投資人會愈有信心?很簡單,因為投資人看到自己過去投入的資金都賺錢,或是看到鄰居、親戚與同事,都在市場中賺了錢。

這就像剛學了一個新技巧的桌球選手,發現上場後,擊敗對手的機會大增,也會大幅增加自信一樣。不過很多投資人沒有體認到的是,自己在市場中賺到錢,是因為市場上漲,不是因為他很行。(換成比較術語的說法,就是他只賺到Beta,卻以為自己是Alpha大師。) 將成功歸因於自己,就會更有接受風險的信心。而這信心最強的時候,會剛好發生在市場大漲之後。在市場大漲之後,增加投入的資金,在市場大跌之後,又失去信心,撤出資金,恐怕不是可以擴增報酬的投資良策。

時時檢視過去投資成績,有賺就很高興,以為自己很行,當成是過去策略的肯定。賠錢就難過,以為過去策略不行。在市場起伏之中培養出不對的自信與自卑,然後不斷做出調整。這些投資人常自以為努力,其實是被市場玩弄與股掌之間而渾然不覺。這恐怕不是投資的好方法。

投資最吊詭的現象之一,就是愚笨的策略可能帶來良好績效,良好的策略可能帶來很差的報酬。而投資人會歡欣接受前者,摒棄後者。但其實,這是根本不對的態度。績效只是表象,投資想法才是根本。但可惜的是,這世界上,特別是投資世界,堅持只看表象,並堅持只看表象的膚淺才是對的人,不在少數。(所以每次我遇到要跟我談投資績效,而不是投資想法的人,就會有一種不知道要從何解釋起的感覺。)

投資人需要的是,一個不論市場漲跌,都可以不為所動,不必做什麼太多調整的投資策略。

資產配置,就是一個這樣的投資策略。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2011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1

績效的真義(The Real Meaning of Performance)

閱讀全文

一位主動型基金經理人的告解( Confession by An Active Fund Manager)

一個繁忙的工作天,午休時間,一位西裝筆挺的男士,走進教堂,在告解窗口前的小椅子坐了下來。

“神父啊,我有罪。”,男人說道。

“說吧…”,漆黑窗口傳出神父的聲音。

“身為一個主動型基金經理人,我明知道整體而言,我們業者跟投資人收取2%的費用,投資人能拿到的報酬就會落後市場報酬2%。只要我們收愈多錢,投資人就會輸市場愈多

我明明就知道這些事實,我卻要配合公司行銷,跟投資人宣稱,買進主動型基金可以創造超越市場的報酬。我昧著再明顯不過的的事實,向我本應服務的投資人,做出錯誤的宣稱,將他們引往錯誤的方向。我有罪。”

“還有呢?”神父說。

“不可避免的,我們主動型基金業者果真有許多落後市場的基金,我們卻跟投資人宣稱,只要做好功課,靠一些簡單的篩選方法,譬如星級評等或是 xxxx ,投資人一樣可以輕易的選到表現優異的基金。還每年辦一些基金頒獎典禮,來強化這種印象。

事實上,就連我們自己專業投資機構推出的所謂Fund of Fund,用一些繁複與嚴格的評選方法,想要替投資人挑出好基金,都辦不到了。我們居然跟投資人說,他們自己就可以挑基金了。這就像醫師打電話教患者為自己開刀,而這種手術,其實連醫師都很難順利完成。天啊!我怎麼會在這種產業做這種事。嗚嗚…” 男人悲從中來。

“不要難過。人人都有罪,你不是唯一。把你想說的都說出來吧。”

“我們主動型基金表面宣稱要為投資人帶來高額報酬。其實,我們最在意的是自己從中可以撈多少。我們跟券商暗中做協議,只要一年在那邊有xxx億的交易額度,他們就會分回扣給我們。於是我們就拿基金資產,也就是投資人的錢,不斷的買進、賣出、買進、賣出,只為了達到交易額度,根本不是根據什麼可以創造報酬的選股策略,我們為了創造交易量而買賣,我們為了自己的回扣而買賣。

還有,我們常常要寫報告,為什麼要買進某某證券。其實,我們母公司的投資銀行部門,也負責公司股票上市作業。為了怕得罪這些潛在客戶,我們資產管理部門動輒得咎,在買賣股票方面,其實受到限制,根本無法按照選股模式發揮,選股報告常常都是寫好看的表面文章。

還有經理人同事,與上市公司大股東掛勾。當大股東出貨時,經理人就用基金資產,也就是投資人的錢,去承接股票。大股東賣到好價錢,基金卻接手了一屁股沒人要的股票。這就是我們管理投資人的錢的方式。表面說得富麗堂皇,內裡卻是腐敗不堪。我們背叛投資人的信賴。他們對此卻一無所知。”

“嗯。你真是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還有想說的嗎?”

“暫時沒有了。”,在一吐心中壘塊後,男人似乎恢復了平常的理智,”還有,神父,你不會跟別人說吧。”

“這是不可能的。你今天在這裡說的話,只有你、我、還有天主知道,”,神父說道,”今天你來到這裡懺悔,主已經赦免你的罪了。”

“謝謝神父”

隔天,一樣是個繁忙工作天的午休時間,一位稀客走進了教堂附近的銀行。

銀行櫃員連忙起身打招呼,”神父,今天來有什麼事?”

神父說,”把我帳戶裡的主動型基金全賣了,換指數型基金。”


以上故事純屬虛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基金公司與投資人的利益衝突

為什麼要進行指數化投資?(Index Your Investments)

指數化投資要義(The Essence of Indexing)

不買指數型基金的原因(Index Funds, Why Not?)

費用的危害(The Devastating Power of Fees and Commissions)

資產配置者的沉默(The Silence of Asset Allocator)

閱讀全文

2011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1

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是美國的資產管理業聯合組織。該機構於每年四、五月間發行的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詳細整理了美國基金業在前一年度的發展與各種統計數字。本文截取綠角瀏覽2011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後,比較有感想的統計數字。


一般所謂的基金有三種型態,開放型基金(Mutual Funds),ETF封閉型基金 (Closed-end Funds)。這些基金,在美國常是以公司的型態存在,這些公司,就叫做投資公司(Investment company)。(這種公司型態的基金,與台灣合約型態的基金的差異所在,可以參考基金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Funds)一文。)

從上表可以看到,資產總值排行中,共同基金仍高居首位,總資產達11.8兆美金。ETF迅速興起,已經達到9920億美金的規模。其實在2011年,美國的ETF資產總值已經突破1兆美金。CEF居第三位。


這張圖顯示美國基金自1974至2010 的週轉率(Turnover Rate)變化。可以見到,從70年代,週轉率逐步上升,從20幾趴上漲到80趴,之後就一直維持在六十幾趴的高檔,平均是58%。

50%的週轉率,代表基金持有證券的平均時間是兩年。持有兩年的時間,實在很難算是長期投資者。這也是伯格先生在許多演講中反覆提到的,基金週轉率的升高,正是他在基金業中50年來所觀察到的現象。(其它現象包括基金公司從資產管理專門事業,變成行銷事業等等)


這張圖很有意思。圖中紅色的線,是美國股票型基金平均的內扣總開銷比。橙色長條,則是基金投資人付出的平均內扣總開銷。我們可以看到,自1996年來,每一年都是投資人付出的平均總開銷低於基金平均總開銷。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基金投資人選擇買進總開銷較低的基金。

我們看個簡單的假想例子。假如美國只有兩支股票型基金,一支內扣總開銷是1%,另一支則是1.5%。那麼基金平均的內扣總開銷就是1.25%。但假如基金投資人全都買進總開銷1%那支基金,沒有人理會1.5%基金。那麼基金投資人平均付出的總開銷就是1%。

投資人平均付出的總開銷較低,是因為他們整體來說,選擇了費用較低的基金。

美國的基金投資人整體來說,已經有些”聰明”的特徵。會選用費用低的基金是一點,會選用週轉率較低的基金是另一點。也就是說,漫步華爾街作者,Malkiel教授倡議的選基金的5050法則,在美國是真的有投資大眾在身體力行的。

我希望台灣基金投資人也能有愈來愈多人選擇這條聰明的路,而不是靠人云亦云的4433

這個表和台灣的投資環境對比,有兩點讓人感到相當可悲。首先是美國投資人在2010年平均付出的總開銷是0.84%。一個台灣投資人,使用台灣本地可以買到的境外基金與本土基金,幾乎是不可能達成同等的低費用(除非大家只買0050)。在台灣,股票型基金光經理費就1.5%了,就快要是0.84%的兩倍了。(若不知道經理費與總開銷的差異,可以參考經理費不等於總開銷這篇文章)

另外,在2010年,美國基金的平均總開銷是1.45%,比美國基金投資人付出的0.84%多了0.61%。在美國,基金投資人藉著選擇低費用基金,可以拉出這樣的差距。在台灣,這有可能嗎?剔除掉一支經理費1.5%的股票型基金,其它的,還是經理費1.5%的基金(就不要談經理費2%的天價基金了,很多基金公司以為台灣投資人吃菜不知道菜價。很糟糕的是,從這些基金的募集狀況,還真的有不少這樣的投資人)。台灣投資人,在高費用基金的圍困中,真是難有什麼好選擇。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2011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2---買高賣低的根本原因

2013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心得1---台灣基金投資成本過高

2012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1---美國基金業界概況

2010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

費用的危害(The Devastating Power of Fees and Commissions)

投資界的次等公民(Exploited Investors)

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付出愈少,拿得愈多(The More You Pay, The Less You Get)

閱讀全文

2011五月回顧

此文回顧五月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的狀況。

五月最熱門的十篇文章依次是:
1. 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讀後感----理性為本

2. 重大疾病險理賠條款分析(Analysis of Critical Illness Insurance)

3. Ask Mr. Firstrade 專欄

4. 重大疾病險的必要性(Do You Need Critical Illness Insurance?)

5. 老千騙局(Liar’s Poker)讀後感---一個交易部門的興衰

6. 差點消失的得獎基金

7. 海外券商Firstrade開戶步驟詳解

8. “美國券商全攻略”2011六月台北開課公告

9. 寶來台灣50基金概述(Polaris Taiwan Top 50 Tracker Fund、TTT、0050)

10. ETF的稅務效率(Tax Efficiency of ETFs)

五月最熱門文章是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讀後感。這本書的推出時間,約略與綠角的基金8堂課同期,但至今仍高掛於暢銷排行榜上。這樣一本注重實證的理財書,可以打敗其它不知道是在討論玄學還是討論投資的理財書籍,更受投資讀者的歡迎,真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

這個月也有許多海外券商相關文章進入前十名。除了傳統的開戶步驟教學文外,下個月的美國券商教學課程開課公告也受到相當的注意。

五月最常搜尋進入此部落格的十個關鍵字,在去除綠角相關字詞後依序是:

美元指數
IRR
指數型基金
ETF
Firstrade
台灣50
資產配置
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
TD Ameritrade
Covariance

五月的關鍵字前八個與四月完全相同。TD Ameritrade 這個關鍵字第一次出現在前十名。看來有愈來愈多投資朋友也注意到這家券商。

訪客來源的前五個國家分別是台灣、美國、香港、英國與澳洲。上個月排名第五的加拿大,退出前五,被澳洲取代。

2011年五月,也是綠角財經筆記Feedburner文章訂閱人數第一次破萬的月份。2011年,綠角財經筆記預計會達到兩個整數關卡。一是訂閱人數破萬。這已經達成了。另一是文章總數破千。這個目標還要再一些時間。

感謝各位讀者朋友的支持。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2011四月回顧

2011六月回顧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