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滯洪池(ETF as Market Volatility Damper)

基本上,ETF可以替市場帶來額外一層的流動性。

什麼叫”額外一層的流動性”?

我們可以想一下。在1992以前,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ETF存在前,所有想要買賣標普500成份股的需求,就直接在股票市場上執行。

市場上有人投入100萬美金要買標普500成份股,就直接會對這500家公司股票形成需求。同樣的,假如有人要賣出價值1000萬美金的標普500股票,就需要直接賣出這些公司的股票。

有了標普500 ETF之後,所有買賣標普500這500家公司股票的需求,可以有另一個”宣洩”的空間。

譬如今天有人要買進100萬美金的標普500,他可以去買標普500ETF。他可以很確定,以ETF的流動性要滿足他買進價值100萬美金股票的需求,可說是綽綽有餘。

ETF的流動性就滿足了他的需求了。他的買進需求,根本不會在標普500這些股票掛牌的市場上,對任何一支標普500成份股形成買進單。

同樣的,有人要賣出價值1000萬美金的標普500股票,他可以賣標普500ETF。他也可以很確定ETF就可以滿足他的流動性需求。他的賣出,根本不會在市場上形成任何一支標普500股票的賣出單。

這就是”額外一層流動性”。

只有當市場買賣或賣出的需求,超過ETF流動性可以胃納的範圍後,才會需要直接買進與賣出成份證券。

閱讀全文

資產配置的原罪(The Sins of Asset Allocation)

九月在答覆參加”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課程的朋友的課後問題時,有位朋友好心的問卷中提到:

” 希望針對債券的部分能夠更加說明配置公債目標的目的在於降低波動,而不是增加報酬。近來網路上有許多人攻擊綠角配置公債造成報酬率不彰。”

這給了我寫一整篇文章的靈感。

在股市連續上漲多年之後,有人就會批評資產配置這個方法配置高評等債券是無謂的做法。投資應該全部買股票。(或者,更進一步,全部買美國股票)

在股市空頭時,也有人會批評資產配置這個方法配置股票是錯誤的做法。投資應該全部買公債或是持有現金。

資產配置同時搭配股票與債券資產。在股票表現較好時,債券部位會被批評。在股票大跌時,持有股票會被批評。換句話說,在這些人眼中,資產配置是一個怎樣做都不對的方法。

這不正是資產配置的原罪嗎?同時持有股票與債券,總會有不對的地方。

那這些批評的人,自己又做了什麼呢?

閱讀全文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台北開課公告(2019一月12、13日課程)

由於2018十一、十二月的台北資產配置課程皆已額滿,且仍有許多朋友候補,在此公告2019一月12,13日台北"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程。

(同一個週末的星期日下午,一月13日下午在台北,有開設"ETF關鍵報告"課程。

想參加這個課程的中南部朋友,可參考”資產配置戰略總覽”台中十二月班,還有最後三個名額。高雄十一月班已經額滿。

綠角所有開課時程,可參考綠角開課計畫)

之前參加過的朋友的課後心得,可見以下文章: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2018七月台北與高雄班學員課後回饋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2018五、六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2018五月台北與台中班學員課後回饋

前言:

資產配置是一般投資人最容易執行,管理的金錢與時間成本最低的投資方式。

單純的配置,有時甚至就打敗專業經理人不斷根據市場狀況調整的操作績效

但台灣投資人到底要如何做資產配置?

目前討論資產配置的書籍,大多是英文作品的譯作。鮮少以台灣投資人為出發點的資產配置書籍。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是一個以台灣投資人觀點出發的課程。

這個課程將詳細解釋各種資產類別的特性、歷史經驗、資產配置的核心效果、綠角選擇的方法、以及如何建構一個符合自身目標投資組合的實際做法。定期投入方法的比較與選擇,再平衡的實際做法,都有專門討論。

期望能讓參加過的朋友,能對投資,對於各種金融資產的特性有正確且更完整的認識。

開課公告

開課日期:

台北:一月12、13號

課程時間共九小時,分星期六與星期日兩天上課。以下為活動流程:

時間                                   活動內容                         
星期六上午

08:40-08:55          
報到
09:00-09:50          
資產配置的理由
10:00-10:50          
資產類別介紹1 
11:00-12:00          
資產類別介紹2  Q&A

12:00-13:30                  午餐與休息

星期六下午

13:30-14:20          如何決定資產比重與投資工具的選擇
14:30-15:20          
報酬率預估(歷史經驗與目前狀況) 
15:30-16:30          
資產配置範例                                        Q&A

星期日上午

08:40-08:55          報到
09:00-09:50          定期投入方法(定期定額與定期定值)
10:00-10:50          再平衡與生命週期投資                               
11:00-12:00          投資組合的改進空間與資產配置的障礙 Q&A  

詳細課程內容可參考“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程內容介紹這篇文章。

閱讀全文

"ETF關鍵報告"台北開課公告(2019一月13日課程)

2019第一梯次"ETF關鍵報告"課程,將於一月13日下午於台北開課。

綠角所有開課時程,請見綠角開課計畫

之前參加過的朋友的評價,可參考:

“ETF關鍵報告” 2018七月台北與高雄班學員課後回饋

“ETF關鍵報告” 2018六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ETF關鍵報告” 2018五月台北與台中班學員課後回饋

ETF做為指數化投資工具,是目前公認可以讓一般投資人,用最低的成本,最簡單的方式,就取得市場報酬的方法。

而且,光是指數所代表的市場報酬,長期下來就可以勝過大多主動型基金

當眾多的美國當地投資人,甚至連台灣本地投資人,都已經開始使用這個方便又強大的投資工具時,你卻還只能在台灣,接受次等公民的待遇,買那些內扣費用貴到爆表一定會傷害績效的境外基金?

你是否從未注意過自己下單時ETF的買賣價差與折溢價?

你是否認為ETF只要內扣費用愈低就就會愈貼近指數表現,卻不知道要如何衡量資產管理公司的指數追蹤能力?

”ETF關鍵報告”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參加者對美國ETF有一整體的瞭解,讓ETF成為你得心應手的投資工具。

ETF課程相關資訊如下:

課程特色:

1. 美國已有一千八百支以上的ETF。投資於全球各地市場,各種資產類別,使用多種策略。懂得美國ETF,可以大幅擴增自己的投資機會

2. ETF關鍵報告是針對美國ETF的專門課程,主題明確。從第一節課的基本概念,到最後一節課的交易需要注意事項,由淺到深,每個段落都有確切的學習重點。確認參加的朋友都能對美國ETF有確實的掌握。

3. 課程內容由台灣最早開始有系統的寫文章介紹美國ETF的綠角編寫與全程講解。課程中,投資朋友將可以看到綠角多年ETF的投資心得

閱讀全文

柏格對重要問題的看法與解答3(Bogle’s Answers to Important Questions)---指數化投資的盛行是否會改變市場本質

最後,柏格被問道,指數化投資的盛行是否改變了市場本質?

柏格說不會。

因為就算指數化投資占了整體市場的50%或90%的資產,那些從事主動選股操作的投資人仍無法逃離一個事實,那就是有人勝過市場,就會有人落後市場

有人認為,當指數化投資過度盛行之後,市場會成為"Stock picker’s market”。選股者的市場。

彷彿只要簡單研究、選股一下,就會拿到勝過市場的報酬。

柏格說,他從沒看過一個如此沒有意義的名詞會得到如此大的認同。

因為所有被被買進的股票,被Picked的股票,都是被Unpicked的。每一個人買股票,都是從賣家手上買到的。

你選到表現很好的股票,就一定代表有人因為把這支股票賣給你,錯過了報酬。

閱讀全文

柏格對重要問題的看法與解答2(Bogle’s Answers to Important Questions)---全球投資是否有必要呢?

ETF是否有合理的應用呢?

柏格一直對ETF相當感冒,認為投資人用它進行過度的交易。

這是相當準確的陳述。看看在台灣,以為拿ETF來做交易買賣,就可以每年XX%,這種說法得到多少響應與認同。相較之下,有多少人,是買ETF來持有的?

根據一個簡單指標買賣,就可以賺大錢的夢,真的是太甜美。

但假如投資人有一點基本常識與邏輯,也會知道那是個太虛幻的夢。

柏格提到,ETF促成了Robo Advisors的發展,也讓資產管理業者有不同的通路可以給予投資人指數化投資的選擇。

假如一個投資人要做指數化投資,他選擇Vanguard指數型基金,或是投資同市場的Vanguard ETF,那是沒什麼分別的選項。(原文:Indifferent)

但其它瘋狂的ETF(沒錯,柏格用了Crazy這個字),譬如美國最近出現的 Vegan ETF 。他真的不知道要拿這些ETF做什麼。

這叫Opportunistic Marketing。投機式行銷。看ETF熱門,就跟隨這個風潮推出標的。

閱讀全文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5---通膨與稅制的交互關係


之前的文章提到,貨幣可以促成交易,它讓不需要羊肉的農民,跟不需要小麥的牧羊人,兩人可以交換。

當每一個人都靠與他人交換取得所需的食物、衣服、交通工具與居所後,其實每個人都是一位商人。這個社會成為商業社會。

但當人類引進貨幣概念後,時常造成一種混淆,就是許多人開始忘記,我們工作是為了換取他人的生產與服務。很多人以為,我們是為錢工作。

這會給發行貨幣的政府機構一個可乘之機,它可以直接發行更多貨幣,就可以買到人民的產出。

貨幣貶值的做法由來以久,從古代降低硬幣中的貴金屬比率,到今天的央行拉高貨幣發行量。皆屬此類。

貨幣貶值,或說是通膨,是一種很高明的課稅方法。譬如一個國家,兩年的經濟產出總值同,但第一年全國的貨幣量是100億,第二年政府多發行了10億貨幣,讓市場上有110億的貨幣流通。

政府等於用這新發行的10億,買到全國總產出的十一分之一(10/110)。人民手上的一千元在第二年約略只能買到等同第一年900塊價值的東西。

通膨也是一個還債的方法。貨幣更不值錢,政府要還債就更容易了。

但通膨比課稅可怕,因為課稅只會影響政府與該目標市場的關係,通膨會影響所有市場內買賣方的關係,以及國內欠債者與債權人的關係。

閱讀全文

柏格對重要問題的看法與解答1(Bogle’s Answers to Important Questions)—Vanguard太大了嗎?

每年十月在美國舉行的柏格頭聚會(Bogleheads Reunion),美國晨星個人理財部門總管Christine Benz會對柏格先生進行訪談。

這次訪談觸及一些投資朋友會很有興趣的問題,我將其整理,寫成這篇文章。

想自行觀看這些訪談,請見這個連結

第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Vanguard會不會太大了?

柏格說,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他先澄清,建立一家規模龐大的企業絕非他本來的意圖。(I never intended or wanted to build a colossus.)

但他後來發現,假如Vanguard給予投資人資產管理業界所能提供的最好待遇,Vanguard不擴增成為一家龐大的公司,那才是奇怪。他說自己太笨沒有想到這點。

柏格創業時,員工28人,管理14億美金的資產。今天Vanguard是一家管理五兆美金資產,員工17,000人的資產管理公司。

閱讀全文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4---高稅率不等於高稅收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貼轉載)


有一條曲線叫Laffer Curve(拉弗曲線),用來描述稅率與稅收的關係。它看起來像這樣:


這個圖的垂直軸是稅率,水平軸是稅收。

當稅率0%與100%時,稅收相同,都是0。因為0%稅率本來就收不到錢,100%的稅率時,所有人民都會從事地下經濟,不會有人想從事會被政府拿走所有所得的公開經濟。

接下來我們看A,B兩點。

A點是超高稅率,譬如95%。這是高稅率,低生產的狀況。可能只有很少數可以克服如此高稅率的高獲利產業,可以在公開經濟中存活,讓政府可以課到稅。

B點是低稅率高生產,譬如5%。如此低的稅率,大多人願意從事公開經濟。政府可以從中課稅,但因為稅率低,所以也沒有收到太多錢。

然後是C,D兩點。這兩點代表的是截然不同的稅率,但政府仍收到相同的稅收。

最後是最右邊E這個點。這代表是稅收最大的狀況。稅率再往上調,人民就會開始逃離公開經濟,讓政府稅收減少。稅率再往下調,產出會增加,但因為稅率較低,稅收也會減少。

請特別注意,這是一個示意圖。E點在真實世界中,未必是中點,50%的稅率。

Laffer curve的核心重點在於,會存在兩個不同的稅率,政府會拿到相同的稅收。譬如稅率0%與100%,稅收都是0。稅率95%與5%,稅收相同。

稅率對生產力的影響,作者以蘇聯農業為例。當時蘇聯人口2.5億,其中3400萬人從事農業。生產永遠不足國內所需。美國人口2.2億,其中430萬人務農。不僅滿足美國自身需求,每年還有相當於俄國農業1/4產值的出口量。

這怎麼回事?

閱讀全文

美國黃金ETF的選擇與比較—GLD vs IAU

目前美國規模最大的兩支黃金ETF,分別是道富資產管理發行的SPDR Gold Shares(美股代號:GLD)與貝萊德資產管理發行的iShares Gold Trust(美股代號:IAU)。

GLD與IAU都是持有實體黃金。所以透過這兩支ETF,投資人可以取得黃金現貨的報酬。但需扣除內扣費用成本,GLD是每年0.4%,IAU是每年0.25%。

以長期持有為目的的話,IAU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IAU雖然內扣費用比較便宜,但GLD的資產規模與流動性都遠勝過IAU。如下表:

 
GLD
IAU
資產規模(美金)
296
107
平均每天成交金額(美金)
5.12
1.14

(資料來源:美國晨星 2018十月)

GLD跟IAU相比,有幾乎3倍的資產規模,與5倍的每日成交金額。

所以對於頻繁買賣黃金ETF的投資人來說,GLD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GLD成立於2004年十一月18日。IAU則是2005一月21日成立。GLD歷史較久,我們來看GLD從2005到2017這13年間的表現。

閱讀全文

“From Here to Financial Happiness”讀後感2---三種失業風險


在工作生涯中,一個人會面臨三種失業風險。

第一個是被公司裁員解聘的失業風險。這要靠自己準備的緊急預備金度過找尋下一個工作的期間。

第二個是因為疾病或意外,造成失去工作能力的風險。這種狀況因為人沒有死亡,無法領到壽險給付,但一個人又失去工作收入。這要靠失能險(Disability insurance)來支應。

第三個是因為死亡,造成”沒有工作”(其實根本是無法繼續工作)。

這時,一個人的死亡不會為自己帶來財務問題。但對於靠這個人生活的家人,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財務困境。這要用壽險來處理。

在初入社會剛開始工作時,對於這三種失業風險都需要妥善的應對處理。

但是當你已經存了可觀的資產,那麼壽險與失能險的保障,可以降低,或甚至完全不需要。

譬如像郭台銘先生這種身價以百億計算的企業家,他假如失能或是意外過世,會對自己或家人形成無法處理的財務問題嗎?

閱讀全文

“From Here to Financial Happiness”讀後感1---將風險當成必然的危害


From Here to Financial Happiness的作者是Jonathan Clements。我之前看過他寫的“How to Think About Money” "The Little Book of Main Street Money"

這本書的編排很特別,不是分第一章、第二章,是分成77天,77 Days。每天講一個主題。篇幅短,幾分鐘就可以看完。但講的全是重要理財觀念與該採取的行動。

作者這樣編排的目的,應是希望讀者確實的吸收與執行,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達成財務上的健康狀況(或至少是朝這方向前進)。

一開始看的時候,會覺得每一天的主題似乎不太相關。但仔細回想,作者其實是從很基本的財務基礎開始講起。知道自己收入多少,掌握基本開銷。有高利率卡債要先還完,公司有Match的401k要滿額投入、建立緊急預備金。

每一天的任務確實執行,個人與家庭財務就會站在愈來愈健康的立足點上。

除了實務面的討論,還有些心理的論述。

閱讀全文

什麼是Smart Beta ETF?(Smart Beta Explained)

Smart Beta ETF是近年ETF類別中成長相當迅速的區塊。到底什麼是Smart Beta呢?

先解釋什麼是Beta。

在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中,有Alpha與Beta兩個名詞。簡單的說,Alpha指的是超額報酬。Beta則是市場本身就可以帶來的報酬。

我們可以看個簡單例子。

某年,美國大型股市場上漲10%,某支專門投資美國大型股的基金上漲8%。那麼這年,Beta就可以帶來10%的報酬,而該基金經理人操作,帶來-2%的Alpha報酬。(超額報酬可以為正數或負數。正數表勝過市場,負數則是落後)。

所以Beta指的意思是,光是暴露在市場風險中,就可以換取到的報酬。

而Smart Beta從字面上的意思,可以體會到,它的目的是要藉由更明智的暴露在市場風險中,來達到某種好處。(請注意,是”某種好處”,未必一定是更高的報酬)。

好了,那什麼是更明智的暴露在風險中呢?

閱讀全文

不要在投資時追求夢想(When Investing, Don’t Chase Rainbows)

美國晨星的Christine Benz寫了一篇文章,主題是The Keys to Financial Success Are Incredibly Mundane,內容真是深得我心。

文章一開頭,她用了一個很妙的比喻。她問說,你有沒有看過一些人,在吃東西的食候非常挑剔。上個月,要避免Gluten。這個月,要避糖。採用怎樣的飲食原則,端看他當時採用那位營養大師的看法。

這些人彷彿以為,只要找到一個正確的食物配方,他就可以開始減重,或是完成馬拉松了。

投資的時候,這樣的投資人不也很常見?

許多投資人認為,只要找到下個飆股,存股存到未來20年長期報酬亮眼的股票、找到一個簡單操作就可以賺大錢的方法(譬如近年流行的看kd,每年賺xx%),一切的財務問題就可以得到解答。

健康之道,其實很無趣。每天走一萬步或定期運動,多吃蔬果,少吃油鹽。就這樣而已,不是找到什麼神奇菜單。

投資之道,其實一樣無趣。拉高儲蓄率、定期投入、執行一個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投資組合、注意投資成本、留意自己的負面投資行為。就這樣而已。

重點就是那篇文章標題中的Mundane,無聊,無趣,這個形容詞。成功投資,就是靠這些無趣但正確的東西,反覆,貫徹執行達成的。

但就像定期運動與飲食節制一樣,這些投資紀律讓人難過又覺無趣。許多投資人想要神奇解答。

閱讀全文

你的資本被課稅了嗎?(Is Your Capital Heavily Taxed?)

政府一般會避免對企業的實體資本課稅。

譬如一家公司集資建起了一棟一百層樓高的商業大樓。公司的獲利,就來自於將各樓層當成商場,辦公室或觀景台出租出去的租金收益。

一般只有這些獲利與收入會被課稅。

不會有政府說,你這家企業用於生財的資本要課稅。假如對資本課稅,譬如每年2%好了。這家公司會知道它這一百層樓高的大樓,等於每年要將兩個樓層”割讓”給政府。幾十年過後,自己一定手上所剩無幾。用來賺錢的資本,會大部分轉到政府手上。

假如有國家這樣對企業課稅,幾乎可以保證,不會有什麼公司行號願意在這做生意。會百業蕭條。

但在投資的時候,我們看到許多欣然接受基金公司對自己課資本稅的投資人,那就是台灣隨處可見,買高內扣費用基金的投資人。

閱讀全文

什麼是主題式ETF?(Thematic ETF Explained)

主題式ETF的意思就是,根據某個主題(也就是投資想法),把符合主題的股票都搜集起來,透過某支ETF進行投資,就是主題式ETF。

常見的主題式ETF有以下”主題”

第一個,潔淨能源。

這個主題有兩個切入方式,第一種是專門投資潔淨能源業者。第二個方式是投資生產過程特別注重環保與低碳排放的公司。

第一種方式可見於Invesco Solar ETF(美股代號:TAN)。這是一支專門投資太陽能業者的ETF。

第二種方式的例子是SPDR MSCI ACWI Low Carbon Target ETF(美股代號:LOWC)。其成份股配重基本原則是,碳排放愈多,配重就愈低。藉此加重投資較”乾淨”的公司。

第二,機器人科技。

閱讀全文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3---全民健保對台灣經濟的傷害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貼轉載)


一位工作者或事業經營者願意在公開經濟(Public economy)中工作,讓政府拿走收入的一部分,一定是公開經濟中拿到的好處大於麻煩。

譬如一個人開水電行,被政府課稅收取營業收入的10%。也就是說,平均他每工作十小時,就有一小時的收入要付給政府。

他為什麼要接受?

閱讀全文

短期高收益債券ETF的秘訣(Short-Term High Yield Bond ETF,SHYG and SJNK)

目前美國高收益債券ETF市場呈現雙雄併立的狀況,這兩大ETF分別是代號HYG的iShares iBoxx$ High Yield Corp Bond ETF與代號JNK的SPDR Bloomberg Barclays High Yield Bond ETF。下表是它們的基本資料:

代號
內扣總開銷
資產總值
(億美金)
平均每天成交量()
HYG
0.49%
151
1270
JNK
0.40%
99
1180

這兩支高收益債券ETF都是資產總值百億美金,每天成交量千萬股的ETF。

但這兩支ETF,分別有兩個Mini me。它們都有對應的短期高收益債ETF,分別是代號SHYG的iShares 0-5 Year High Yield Corp Bond ETF與代號SJNK的SPDR Bloomberg Barclays Short-Term High Yield Bond ETF。

其基本資料如下表:

閱讀全文

真的大多人都不需要資產配置嗎?(One Way or Another, Everybody is an Asset Allocator)

資產配置這個投資方法,基本上是搭配高風險與低風險資產,來組成一個符合自身財務目標,也不超過自己風險忍受度的投資組合。

基本上,它是一種通用,也很好用的投資管理方法。

但有些人(或說是有相當多的人)卻誤以為,資產配置不是大多人需要的投資方法。他們以為,自己不需要,其他人也不需要資產配置。

其實,凡是有在管理自身資產的人,不管自己知道或不知道,都是在做資產配置。

譬如有人的流動資產全放在股市,那麼他的資產配置就是100%股票。
有人專門投資房地產,那麼他的配置就是100%房地產。

有在投資,有在管理資產的人,其實你做的,必然是某種配置。

反對資產配置的人,其實他不是反對資產配置,他反對的是資產配置最常見的做法,股債搭配。

這些人為什麼反對股債搭配呢?

不外乎以下幾個理由:

閱讀全文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2---工作與交換


人為什麼要工作?人為什麼會放棄休閒,去從事工作?

只有一個理由,提升自己的福祇。

我們工作是為了要交換他人的服務與產品。

在達到基本生活需求後,每個人會以自己定義的生活滿足,決定自己是否還要工作。

假如這個人希望每年出國玩三次以上,他勢必要更加努力工作。假如這個人希望有更大的房子或更好的車子,那麼他也要更辛勤的工作。

作者寫了一句話:

“A nation’s economic output is maximized when its people have the maximum incentive to work.”

一個國家的經濟產值,在其人民有最大的工作動機時,將達到最大。

所以,其實我們不必一味批評超過”自己所得級距”的產品與服務。說那就是浪費、奢侈,對小資族群的諷刺。

一個經濟體中,多樣化,符合各種財務能力,從低價位到高價位都有的產品,正是確保這個國家,從低收入到高收入族群,都一樣持續辛勤努力工作的最大誘因。

基本收入的族群,努力存錢買一台國產車。
有較高收入的族群,也一樣努力存錢買一台進口車。
更高收入族群,則想著如何在方向盤後面驅牛趕馬。

每一個族群,都為自己的夢想努力著。

這也可以看出,要跳出這個賺愈多,也未必可以滿足的無限迴圈的對策,就是擴大收入,同時減低欲望。

一個人工作產出產品或服務,要跟他人交易,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私人交換(Private economy),另一種是公開交換(Public economy)。

閱讀全文

Money of the Mind讀後感3---農地就是只有那麼多,只會漲不會跌


Money of the Mind”書中討論了20世紀初期美國的農地投機。

美國農產品價格在1910比起十年前高了89%,農地價格增加更多,上漲189%。

這與19世紀後半,在南非、阿拉斯加與科羅拉多的金礦發現有關。大量新金礦的開採,使得1890到1914,全球黃金存量增加一倍以上。在金本位的世界,更多黃金就代表更多貨幣,更多貨幣流通在市場上帶來通膨,促成農產品價格的上漲。

農地價格的上漲除了讓更多人看好未來前景之外,當時美國信用市場的發展,已經開始留意農地抵押貸款這個區塊。1910年代美國市場上普遍認為,農地貸款條件太苛刻。當時美國人幾乎不可能藉由貸款買地,成為自耕農。因為收成不足以支付利息。結果就是佃農的比率愈來愈高。到了1914,美國玉米帶(Corn belt)40%土地是由佃農耕種。

1916美國通過The Federal Farm Loan Bill,成立多家聯邦土地銀行,可以以長達40年的期限,以低於6%的利率,借款給農民。

除了聯邦政府,州政府也促成更多銀行成立,借款給農民。

多家金融業者競爭的結果,就是借款標準與條件愈來愈寬鬆。

農地愈來愈容易借到錢,加上1920前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造成農地價格可觀的漲幅。

愛荷華州農地價格,從1910每畝平均價格82.58美金漲到1920的199.52美金。

在這個多頭市場中,有幾個可見的特點:

閱讀全文

美國券商的資金短期停留選擇(Places to Park Cash)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貼轉載)

使用美國券商由於要節約國際匯款費用,往往需要每半年,或是每九個月,甚至每一年,才將存一段時間累積下來的資金一次匯過去。假如投資頻率是每季定期投資的話,勢必有一些資金會需要在帳戶停留幾個月的時間。

這些等待投入的資金,有幾個可行的ETF停留選項,包括:

SHY
VGSH
BIL

本文就這些ETF選項進行說明。

首先是代號SHY的iShares 1-3 Year Treasury Bond ETF與代號VGSH的Vanguard Short Term Treasury ETF。

這兩支ETF投資的都是一到三年期債券,也就是短期美國公債。

VGSH比較便宜,每年內扣總開銷是0.07%。SHY的內扣總開銷則是0.15%。

但SHY有138億美金的資產總值,與平均每天160萬股的成交量。遠勝過VGSH32億美金的資產規模,與平均每天30萬股的成交量。

這兩支ETF投資的都是美國公債。可說是幾乎沒有信用風險。投資的是短期債券,利率風險也很低。但請注意,不是沒有風險。

閱讀全文

2018九月回顧

本文回顧2018九月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的狀況。

九月部落格最熱門的前十篇文章分別是:

1. 綠角財經筆記總目錄

2. “好女人受的傷最重”讀後感---不要當自以為是的好人

3. 0050、0056怎麼選,怎麼看?(0050 vs. 0056)

4. 綠角開課計畫

5. “21世紀的21堂課”讀後感1---人類被人工智慧取代的美麗未來,或悲慘前景?

6. 台灣高成本基金轉為美國低成本ETF費用節約分析(Cost Analysis of Mutual Funds in Taiwan and ETFs in US)

7. Vanguard Total World Bond ETF分析介紹(BNDW,2018年版)

8. 為什麼要用ETF,不用指數型基金?(Why ETF, Not Index Funds)

9. 高配息絕不等於高報酬---關於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許多投資人不知道的事(High Yield Doesn’t Mean High Return)

10. 綠角中文書局

前十大熱門文章,除了三篇基本功能文章(綠角財經筆記總目錄綠角開課計畫綠角中文書局)之外,排名很前面的是兩篇讀後心得。

“好女人受的傷最重”這本書本身就很好看,看的過程中又引起我許多想法,我將它寫在讀後感。

“21世紀的21堂課”讀後感對於人類,資訊科技、生物科技三者未來的關係,有精彩的演繹。

其它熱門文章大多與ETF有關,包括討論實際問題的為什麼要用ETF,不用指數型基金?(Why ETF, Not Index Funds)台灣高成本基金轉為美國低成本ETF費用節約分析,以及討論台股ETF如何選擇的0050、0056怎麼選,怎麼看?(0050 vs. 0056)

Vanguard在九月推出全球投資級債券市場ETF,BNDW。討論這個標的的Vanguard Total World Bond ETF分析介紹(BNDW,2018年版),也引起許多注意。

九月我新寫了一篇關於ETF的閱讀指引: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ETF,整理了關於ETF的重要知識。。

訪客來源的前五個國家分別是台灣、香港、美國、新加坡與澳洲。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2018八月回顧

2018十月回顧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