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guard Global ex-US Real Estate ETF分析介紹(VNQI,2023年版)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Vanguard全球美國除外不動產ETF,英文全名Vanguard Global ex-US Real Estate ETF,美股代號VNQI,成立於2010年十一月1日。

VNQI追蹤S&P Global ex-US Property Index。

S&P Global ex-US Property Index持有在美國以外股票市場公開交易的REIT與房地產管理與開發公司(Real estat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companies,REMD)。兩者各約占投資組合的50%。

指數同時包含已開發與新興市場,兩者比重約是4:1。

一般美國當地的國際房地產基金,幾乎不太持有印度、菲律賓跟台灣這些市場的證券。但VNQI分別持有2.3%、1.3%與1.1%的印度、菲律賓跟台灣不動產證券,這也是造成VNQI的新興市場比重高於同類型基金的原因。

VNQI以複製法追蹤指數,持有全部指數成份證券。根據Vanguard網頁資料,2023八月底,VNQI持有656支證券。

VNQI內扣總開銷0.12%,與2022相同。

VNQI投資的地區,亞太市場比重最高,占51.1%。歐洲其次,占23.0%。新興市場占20.2%。

VNQI投資的前五大市場與比重如下:

日本 24.0%
澳洲 10.6%
香港 9.0%
英國 7.5%
新加坡 6.7%

跟去年相比,中國退出前五大市場,新加坡進入。中國房地產市場近期表現不佳,比重縮減。

2023八月底,VNQI前十大持有證券分別是:

Goodman Group
Mitsui Fudosan Co. Ltd.
Vonovia SE
Daiwa House Industry Co. Ltd.
Sun Hung Kai Properties Ltd
Mitsubishi Estate
Link REIT
Sumitomo Realty &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Resources Land Ltd.
Emaar Properties PJSC

2022的前十大名單相比,CK Asset Holdings與Segro plc退出前十大。Sumitomo Realty & Development Co. Ltd與Emaar Properties PJSC進入前十大。

根據美國晨星資料,VNQI資產總值35億美金,平均每天成交量16萬股(2023九月資料)。

VNQI自成立以來,各完整年度績效如下表:

閱讀全文

美國券商嘉信理財金融卡啟用程序2023版(How to Activate Charles Schwab Debit Card)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我的嘉信金融卡在今年到期。我也在上週收到FedEx快遞送來的新卡,本文介紹最新開卡程序。

其實今年稍早,我有收到嘉信紙本信件,告知我假如在原本的卡片到期日之前都沒有使用,券商會認為我沒有卡片的需求,就不會再換發新卡給我。

上一張金融卡有效期間大多與新冠肺炎疫情重疊,幾乎沒有出國使用的機會。所以我就在今年去日本的時候,用金融卡提領日元,也順利取得新卡。

以下介紹開卡程序:

首先撥打電話1-800-269-7419

閱讀全文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2023四月台中班、五月高雄班學員課後回饋

本文整理2023四月與五月,在台中與高雄分別舉辦的“資產配置戰略總覽”參加朋友的課後回饋。

想參加這個課程的朋友,可參考最新梯次課程: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3十月21、22日台中班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3十一月18、19日台北班

課後紙本問卷回饋







課後網路問卷回饋


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很棒的課程,能對資產配置有一個全盤的了解。” 周先生

對做資產配置的理由到實務操作的講解、試算表與Q&A的清晰回覆。非常感謝綠角與工作人員,收穫良多,慶幸有來報名課程,這些內容真應該納入學校教育~” 潘先生

“第一次報名理財課程,對於課程中所講解有關資產配置各方面的內容都很受用。” 吳小姐

“內容深入淺出,新手到老手都有照顧到。” 王先生

“內容準備充實,時間掌握恰當。老師的口條與論述都非常精彩,即使我在6年前就開始指數化基金ETF的投資,依然收穫良多。” 匿名朋友

“整體來說含金量滿滿。不僅概念講解的十分清楚,佐以實際案例或數據更方便理解,比我自己看書更有收穫。”辜小姐

“淬鍊!感謝講師從那麼多書籍、知識、資訊、實戰,體會中淬鍊出如此精髓的內容!”楊小姐

“課程每個章節都算收穫良多,迫不及待想進入市場實作。” 匿名朋友

“謝謝您,受益良多,讓我在28歲就可以更瞭解指數化投資。” 吳先生

“課程中的教材很豐富。” 陳小姐

“分散風險是投資主軸,如何分散風險也表達的很清楚,決定改變單點投資的方向,增加承受市場波動過大的能力。” 匿名朋友

“非常感謝綠角分享非常實用和有效的資產配置方法,深入了解資產配置的概念和工具選擇。” 蔡先生

“各項投資工具解說清楚,對於投資策略都有數據佐證。” 匿名朋友

“謝謝綠角大這兩天精采的課程,辛苦了。從"股海勝經"這本書開始就閱讀綠角的文章至今,直到這幾年疫情後的股市變化,才真正一直把資產留在市場。雖然現在還是有點負報酬,不過我相信綠角說的,要持續的參與市場。我想指數型投資真的可以幫到很多人,您的文章也是我們在操作上的參考書,謝謝您的努力讓我們有低成本的投資工具,也希望您能持續推廣和舉辦課程。” 張先生

“感謝分享資產配置經驗,使我終於想開美券商買ETF。” 方先生

不論是哪一種戰略目標,都有資料做成圖表去佐證,也證明股市的漲幅真的無法準確去預測。盡早投入市場,並且持之以恆的執行,才能有相對的報酬及獲利。感謝綠角的用心準備。” 邱先生

“不需要過於執著標的之間的細微差異,重要的是不同風險中的資產分配比重,還有標的的分散程度更為重要。非常感謝綠角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解決我們心中一些疑惑。” 匿名朋友

綠角:
感謝每一位參加課程與留下回饋的朋友。

從各位朋友的回饋中來看,參加的朋友有抓到我在課程中想要表達的重點。譬如一個有學理與實務支持的投資方法,持續參與市場比抓時間點重要等。

資產配置是一個看似保守的投資方法,但其實是一個同時兼顧成長性與實際執行時,在股市大跌時讓投資人免於恐慌的投資方法。

實務可行,才能取得實際成果。而不是一個存在想像中,卻無法取得的高報酬。

很高興可以藉由這個課程,持續跟投資朋友分享重要的投資觀念與自己多年執行的心得。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綠角開課計畫(Greenhorn’s Investment Class)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2023五月台中班、六月高雄班學員課後回饋

“ETF關鍵報告”2023四月台中班、五月高雄班學員課後回饋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2023四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閱讀全文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Die With Zero)讀後感4—實行指引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除了闡述為何人生不應把全部時間用於賺錢,該充份累積人生經驗之外,作者在《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書中也列出了實際執行方針。

有幾個可以用來敦促自己的方法。

第一個是壽限鬧鐘。

就用一個比較長比較樂觀的壽命預期好了,譬如預計自己可以活到九十歲。你可以算出來,距離現在還有幾年,幾天。

譬如50年,一萬八千天。你就會馬上體會到,原來在這世上的日子只有一萬多天了。這還是比較樂觀的估計。也還沒有考慮人生最後幾年,行動力很差,身體狀況不好的日子。

假如你喜歡出國旅行,你還能去幾次?你跟家人同聚的中秋節與年夜飯還有幾次?考慮到這些家人有些是比你還年長二、三十歲的父母,那時間就更短了。

沒有期限,往往會讓我們太過自在的過日子。其中一個”自在”就是以為自己有無盡的時間可以拿來賺錢。一旦有個鬧鐘,有個時限存在,我們就會開始把握時間,開始拿時間去做真正想做卻一直拖延的事。

人生不是無盡的旅途。時不時的提醒一下自己剩下的時間,雖然不是個令人愉快的練習,但可以讓我們更珍惜人生。

第二的就是要體會到,有些事情只有特定年紀才能充分享受。

譬如看書看電影,這些靜態活動,就算到八、九十歲,只要意識清楚,都是可以進行的。

但到陌生的國度,一天走兩萬步,爬山健行,過著不知道下一個城市要住那的刺激旅途。這恐怕只有在相對年輕時,才能這樣玩。

就像每個季節有它專屬的水果,人生的四季也有其專屬的樂趣。你走過那段時間,不去享用,機會就永遠消失了。

實際執行方面,作者建議要”刻意”。

你不能再讓自己的人生繼續停留在自動導航模式。而那顆按鈕上的字是”賺錢”。你要刻意想一下,在什麼年紀,你希望自己有什麼人生體驗。

要很明確。譬如在40-45歲之間,每年出國一次,每年爬幾座山,學什麼新的技能等,這些你想做,卻一直還在延遲的事。把它們全部放進一個明確的時間表裡。

執行的第二個重點,就是要設定人生的資產頂峰(Peak)。

而且,這個頂峰是一個年紀,不是一個金額。

譬如設定,”我就工作賺錢到50歲就停”。50歲就是你的頂峰。而不是”我要累積到三千萬資產”。

用數字會有幾個問題。

閱讀全文

美國晨星2022基金費用研究讀後感(What I Learned from Morningstar 2022 US Fund Fee Study)---投資人的選擇如何改變了業者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美國晨星在2023八月發表了"2022 US Fund Fee Study",統整了許多美國資產管理業界的重要費用數字。

2022年美國整體基金與ETF投資人付出的平均內扣費用是0.37%。比起2021的0.40%,下降了0.03%。投資人因此省下了98億美金的費用。

會省下那麼多錢,因為內扣費用是針對全部投入資金所收取的費用。譬如某基金收取一年2%的內扣總開銷,就是會針對你投入該基金的資金,每年收取2%的費用。這是很可怕的收費。

0.03%這麼小的變化,乘以上兆美金的資產規模,產生的就是幾十億美金的費用節約。可以換句話說,因為省下這些費用,投資人為自己多賺了98億美金。

這裡指的平均內扣費用,是資產加權平均(Asset-weighted average)。

假如美國只有兩支基金,一支內扣總開銷1%,有10塊錢的資產。另一支內扣總開銷是0.1%,有100塊的資產。那麼美國基金業內扣總開銷的資產加權平均會是(1%*10+0.1%*100)/(100+10)=0.18%。

內扣總開銷的簡單算術平均則是(1%+0.1%)/2=0.55%。

這個例子中,資產加權平均遠低於簡單算術平均,因為低費用基金的資產遠高於高費用基金。

而這正是美國當地的狀況。

2022美國當地整體基金與ETF的簡單算術平均內扣總開銷是0.95%。比起本文一開始提到的資產加權平均內扣總開銷0.37%高上許多。因為大多美國投資人已經懂得選擇低費用標的。

在2022,收費最低的20%的基金與ETF,資產流入3940億美金。其它80%收費較高的基金與ETF,資產流出7340億美金。也就是說,高費用基金不僅沒有人買,而且是被大舉賣出。美國投資人全面轉向低收費標的。

不只2022是這樣,過去20年都是這樣。下圖顯示2003到2022,美國收費最低的20%基金與ETF,跟收費較高的80%的基金與ETF,每個單一年度的資產流入或流出。

藍色長條是收費最低的20%基金與ETF資金進出狀況,紅色長條是收費較高的80%的基金與ETF資金進出狀況。正數代表流入,負號代表流出。

對比非常明顯。從2014到2022的每一年,除了2021之外,都是收費較低的基金跟ETF,資產流入。收費較高的基金與ETF,資金流出。

你覺得在台灣銷售的那些經理費1.5%的股票型基金,經理費0.75%的債券型基金,是高收費還是低成本標的?

假如放在美國,會不會有人買?

在台灣,你還看到有人整天在分析這些高成本基金有那些值得投資,跟你講”高收費沒關係”嗎?

落後就已經不好了。落後,還不改進,整天與一些作家跟守舊人士聯合,宣傳高費用基金的好處,讓投資人以為忽略費用也沒關係。這就相當可恥了。

是金融業者該服務投資人,還是投資人該服務金融業者呢?

在美國,指數化投資工具的收費明顯低於主動型投資工具。

2022,指數化投資工具的資產加權平均內扣總開銷0.12%。主動型投資工具則是0.59%。

台灣當地業者發行的ETF的內扣費用,約略只能跟美國的主動型投資工具比較,比起美國當地的指數化投資工具仍是貴上許多。

而且美國投資人對收費是愈來愈敏感。底下這張圖整理了過去20年每一個單一年度,資金進入收費最低的0-5%基金(與ETF),接下來5%-10%基金,與再接下來10-20%基金的狀況。

閱讀全文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Die With Zero)讀後感3—到底要多少錢才能安心退休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其實我第一次聽到Die With Zero這本書,是在今年七月,一位參加“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課程朋友的課後回饋。他提到自己看了很多像FIRE,Die With Zero這類書籍,以為可以退休了,還好有來上課。

後來出版社邀約推薦。我把書稿從頭到尾看完進行評估。我發現Die with zero的概念很好,闡述也很詳盡。但退休資產估算與提領,的確是這本書論述較少的地方。

很多人為何要一直工作下去,無法放手離開?

理由常是心中的恐懼,擔心退休之後錢不夠用。怕自己在過世之前,錢就花光了。

處理方法?

很簡單,一直賺。用自己所有可用的時間來賺錢。錢愈多,錢不夠用的風險就愈小。

問題是,你每用一小時賺錢,就是拿自己一小時的時間換錢。你終究會發現,時間可能比錢有高很多的價值。而且假如不是自行主動思考發現這個問題,等現實狀況逼你體認到這點時,往往為時以晚。

不要拿所有可用的時間換取金錢。要適可而止。

如何讓自己知道錢其實夠了呢?

你要估算一下,自己退休到底需要多少錢。

書中提出一個簡單的計算方法。

譬如你預計退休後每年要花100萬,預計存活30年。那你就需要100萬乘以30,也就是3000萬的資產。

但作者指出,其實你不用準備那麼多。因為你的資產在退休期間仍會繼續為你賺錢。譬如你執行一個股債搭配的投資組合,扣除通膨後,賺到3%的年化實質報酬。

那麼每一年,雖然你提出生活費。但市場的上漲又會讓你的資產補回。結果是,其實你不需要準備到3000萬那麼多的錢。作者給的估算是,大概七成就夠了,3000萬的七成就是2100萬。

這個計算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假設投資報酬每年相等,都是每年3%的實質報酬。

要取得扣掉通膨之後,3%實質報酬的成果,勢必要進行風險投資。風險投資的意思就是,你有可能在退休期間一年之內看到退休資產價值因為金融市場的下跌明顯下降。

但是金融市場下跌,你還是需要退休生活費啊。結果就是你自己的提領加上市場的下跌,會讓你的退休資產在一年之內產生顯著的減損。

這個狀況假如發生在退休初期,會很明顯的縮減退休資產可以使用的期限。

作者的概念其實是正確的。退休仍要持續投資,而且應該做風險投資,讓自己有機會取得勝過通膨的報酬。

但假設可以每年穩定的取得勝過通膨的報酬,則相當危險。這樣計算恐怕會低估需要準備的退休資產。

按照作者的計算方式,可以算出,每年需要100萬的退休生活費,不同的存活期限,需要準備的資產價值。如下表:

閱讀全文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Die With Zero)讀後感2—經驗也是種資產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許多人會覺得最後留下大筆資產沒有使用也沒關係啊。反正這筆錢也會傳給自己的子孫,或是投入自己指定的慈善機構,也還是有用啊。

這樣講也沒錯。但問題是,你努力半天最後存下的錢,是大部分自己享用,還是他人享用?

你的人生是為累積資產而存在,還是為了讓自己有個充足與滿意的經驗而存在?

人生就是這一輩子所有經驗的累積。

要有個充足與滿意的人生,你需要充份累積自己的經驗。人生經驗不能只有”賺錢”。

錢是個工具,賺錢的目的,是要讓你有錢去體驗與從事各種你喜歡的活動。而不是把錢當成目的。

也就是說,作者講的Die with Zero,就是要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盡可能的把金融資產轉換成自己想要的人生經驗。懂的賺,也懂得花,要在這兩者之間求取平衡。

經驗比我們想像中有用。譬如你可以想像自己與家人一起去看了場精彩的表演或是一同旅行,回家之後,你們會不只一次的,在餐桌上、在閒聊時,提到旅程中發生的事。就算是當時看起來很負面的狀況,譬如錯過班機,要到警局報案失竊,都會是日後談起來好像很有趣的事情。這些經驗會成為你的資產。

而就像大多金融資產一樣。這些回憶資產,還會持續”配息”。你每一次回想臉上所浮起的笑容,每一次家人談起,大家的熱列討論,就是你不斷取得的”配息”。你不僅賺到一段你喜歡的經驗,你還會持續得到回憶這段經驗的好處。

所以很多人擔心,我假如現在花了一筆錢,去從事某些體驗,那我會錯過這些錢日後的成長與配息。其實,不需要那麼擔心,將金錢投入人生體驗中,你也是投入一項日後會有”增長”與”配息”的資產。

過去常認為,人需要金融資產才能退休。其實,人也需要回憶才能快樂退休。

閱讀全文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2023五月台中班、六月高雄班學員課後回饋

本文整理2023五月與六月,在台中與高雄舉辦的”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參加朋友的課後回饋。

想參加這個課程的朋友,可參考最新梯次課程:

2023九月24日台中班

2023十一月25日台北班

綠角所有開課時程,可見:
綠角開課計畫

課後紙本問卷回饋

課後網路問卷回饋

“謝謝老師與團隊,這是第一次上課,課程內容與老師上課的講述真的很棒、很豐富。 ” 莊先生

“ 感謝老師循序漸進的課程設計並以歷史數據分析,對未來退休規劃有更明確的方向。” 匿名朋友

“直接給出實驗數據,讓我清楚知道以後該如何搭配股債比及ETF選擇 ” 黃先生

用最快時間了解退休提領的重點與策略,省下大犯的成本和代價。

感謝綠角一直以來的支持,對我來說心裡支持的力量很大。二年前開始閱讀你部落格上的文章,開啟了我一系列很棒的旅程,你讓我深深感受到投資不僅僅是投資,而是金錢觀、經濟學甚是人生觀,一整個全面的了解和學習。也讓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上,在很年輕時就可以俯瞰投資大局,避開財務上的重大錯誤。” 高先生

準備退休的課程,尤其高強度的測試,讓自己對未來該怎麼走更加有信心,也學到之後提領時要注意的事項及股債分配的比例該如何,很值得的一堂課。” 匿名朋友

“點出高配息資產的問題、合宜的提領率與股債比。” 顏小姐

分析現金、勞保勞退、保險、股債搭配之間的優劣,還有最重要的,心態

很謝謝現場工作人員跟綠角課前課後的準備!很幸運上週有先上資產配置戰略,再來上周日的退休資產管理,讓我更加了解這些操作背後的用意,盡可能的花費低成本來平衡風險。很有參考價值,謝謝綠角老師! ” 王先生

“破除通膨迷思,將通膨納入計算,推導驗證成功率最好的方法。” 曾先生

“釐清了關於退休的一些重要觀念。感謝你們提供這麼棒的課程!謝謝!” 匿名朋友

對於資產投資組合有清楚的認知,謝謝綠角的分享。” 蘇先生

很實用。”陳小姐

“ 1. 初始提領率原來這麼重要,似乎也決定未來資產多寡 2. 打破退休後應該趨於保守投資的觀點 3. 無論退休與否,都應該高標執行資產管理” 匿名朋友

“退休時遇上市場大跌及通膨時的提領調整。” 劉先生

綠角:
關於退休時如何帶來現金流,有許多迷思會導致不是那麼好的成果。退休投資組合的管理重點也跟資產累積階段有很不一樣的地方。退休時遇到負面狀況也要自行知道該做出那些調整。

退休投資主題有很多可以深入探討的地方,這也正是這個課程的主題。

很高興課程可以為參加的朋友帶來實際助益。也感謝每一位參加課程與提出回饋的朋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綠角開課計畫(Greenhorn’s Investment Class)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2023二月、五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2022十、十一月台北與台中班學員課後回饋

閱讀全文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Die With Zero)讀後感1--人生該擁有經驗還是金錢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這本書一開始提到螞蟻與蚱蜢的故事。

在夏天,螞蟻辛勤工作,儲存糧食。蚱蜢到處遊玩,還嘲笑螞蟻。結果到了冬天,蚱蜢在寒風中挨餓受凍。最後是螞蟻伸出援手,救了蚱蜢。

故事的用意在於告訴人們,不能只看當下,只顧享樂。我們要為未來做準備。

這是個好故事。但問題在於,太多人太像螞蟻了。我們不斷的累積資產,不斷的追求金錢,不斷的工作,以為累積愈多就是愈好,愈安全。於是,最後我們離開世間時,留下大多自己從來沒有使用的資產。

這樣的人生,是錢為你服務,還是你為錢工作?

延遲享樂是一個重要技能,讓我們可以準時完成重要與必要的工作,讓錢財有投入市場獲利的機會。但問題是,一直延遲下去,永無止盡的延遲,那不就是完全沒有享受嗎?

回顧一生,人生就是這幾十年所有生活經驗的累積。你會希望到了年老回顧時,發現自己擁有許多快樂與寶貴的回憶,做了很多想做的事?還是回首一生,終日為錢忙碌犧牲,也的確累積了可觀財富。但身體已如風中殘燭,根本難以享用了呢?

當然這本書不是請讀者一直花錢,把錢花光。對於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開銷的人,當然還是要先賺到足夠的錢。對於過度享樂,對於未來完全沒有任何儲備的人,當然也要知道累積的重要。

而是在當代富裕國家,其實不少人已經賺到遠超過基本生活所需的財富。但他們還是在累積財富的路上義無反顧的勇往直前,為錢付出時間、健康,與家人相處的機會。

這會有問題,因為他們正在為自己預約一個不快樂的人生。但他們當下不會知道,他們會以為,等到我有某某金額,我有更多錢之後,我就會更快樂。

人生的目的應是盡可能最佳化這幾十年的人生體驗,多一些你覺得有意義、值得的回憶。而不是最大化這幾十年所能賺到的錢。

當你擁有金錢同時也懂得用它,讓自己過的更快樂,更有意義,你將體會到財富的美好。

當你擁有金錢,但你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再允許你去從事以前喜歡的活動,譬如出國旅遊、爬山、滑雪,這些金錢只會是你悲嘆不已的根源。你會後悔為何自己年輕時要一直賺錢,不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

第一章開頭提到一位三十幾歲被診斷出癌症的律師的故事。律師的太太與作者認識。這時候,大家的建議很會很一致,”把握最後的時間”。

太太把工作辭了。兩人享受彼此的陪伴,或是在公園散步,在家中一起看劇。這些我們視為平常的事,對他們都是不可再得的幸福時刻。

最後在波士頓的醫學中心採用實驗性療法也無具體成果後,律師想到自己將錯過的人生體驗,錯過幼小孩子日後的成長,他崩潰大哭。

死神沒有任何仁慈的拿走他這些美好經驗的可能。

問題是,只有他面對死神嗎?

每個人終有這麼一天。

為什麼我們常常要看到年輕就過世的人,才能想起生命的寶貴。

不要活著好像自己擁有無限的時間,覺得拿所有時間賺錢都沒有關係。

賺錢需要生命,享受人生也需要生命。拿全部可用時間去換取金錢,你會發現自己將度過一個經驗貧乏的人生。

在金錢與人生經驗中求取平衡,在該使用的時候大方的用金錢換取值得的人生體驗。這才是真正的富足人生之道。

Readmoo電子書連結

博客來連結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Die With Zero)讀後感2—經驗也是種資產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Die With Zero)讀後感3—到底要多少錢才能安心退休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Die With Zero)讀後感4—實行指引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Die With Zero)綠角推薦序---利用金錢、享受人生

金錢的可能(The Use of Money)

“Your Journey to Financial Freedom”讀後感1—金錢壓迫人的兩種方式

閱讀全文

TD併入嘉信,最新狀況更新3—轉移完成(Updates on TD Accounts Moving to Charles Schwab)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按照原本嘉信公告的合併時程,要到美國東部時間九月5日早上五點,轉移進嘉信(Charles Schwab)的帳戶可以進行首次登入。

但我在台灣時間九月5日早上八點多(美國東部時間九月4日晚上七點),就收到一封來自嘉信的歡迎Email。這時連到嘉信網站,用先前設定好的帳號與密碼,就可以登入轉移完成的嘉信帳戶了。

一開始要勾選同意”電子服務協議”,再點選右下方的”繼續”,就可以進入帳戶頁面。如下圖:



轉移完成的帳戶頁面如下:



可以按照”如何開始起步”的四個選項,一一檢視新帳戶的狀態。

我認為有四個重點:

第一是現金部位價值,應該跟之前TD的相同(或多一些,因為轉移在月初完成,會有上個月底券商給的一個月現金部位利息)。

第二是持有部位。這時要看單位數。之前TD帳戶有幾個標的,新的嘉信帳戶就要有相同的標的。而且每個標的的單位數都要跟轉移前相同。

第三是未成交訂單,確定有從TD轉移過來。假如在轉移前沒有開放中的未成交訂單,這部分就可忽略。

第四是帳戶持有者的聯絡資料。要確定自己留下的姓名、地址、電話與Email這些資訊都是正確的。

其它則可依個人在意的地方,再查看一下新帳戶的情形。

我自己檢查之後,確定轉移已全部完成。我自己原先在TD持有的所有部位,都已經順利轉入嘉信。

希望各位使用TD的投資朋友也順利完成。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D帳戶轉入嘉信正式通知(Transfer Notice for TD Ameritrade Accounts)

TD併入嘉信,最新狀況更新1(Updates on TD Accounts Moving to Charles Schwab)

TD併入嘉信,最新狀況更新2—設定嘉信登入資料(Updates on TD Accounts Moving to Charles Schwab)

閱讀全文

Vanguard Real Estate ETF分析介紹(VNQ,2023年版)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Vanguard美國不動產ETF,英文全名Vanguard Real Estate ETF,美股代號VNQ,成立於2004年九月23日。

VNQ原先追蹤的是MSCI US REIT Index,在2018改追蹤MSCI US Investable Market Real Estate 25/50 Index。這個指數主力由美國REIT組成,另外有少數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公司。

指數持有的REIT類別是Equity REIT,排除Mortgage REIT與Hybrid REIT。

VNQ追蹤指數的方法是複製。根據2023七月底資料,VNQ持有164支證券。

VNQ內扣總開銷0.12%,與2022相同。

根據美國晨星,VNQ資產總值323億美金,平均每天成交量450萬股(2023九月資料)。

VNQ投資組合中三大類別是工業REIT(12.7%)、零售REIT(12.6%)、電信塔台RETI(12.1%)。

VNQ自成立以來,各完整年度績效如下表:

年度

VNQ績效

(A)

對應指數績效

(B)

VNQ與指數差距

(B-A)

2005

12.00%

11.96%

-0.04%

2006

35.20%

35.22%

0.02%

2007

-16.28%

-16.40%

-0.12%

2008

-36.98%

-37.17%

-0.19%

2009

29.74%

29.15%

-0.59%

2010

28.47%

28.48%

0.01%

2011

8.62%

8.69%

0.07%

2012

17.67%

17.77%

0.10%

2013

2.42%

2.47%

0.05%

2014

30.29%

30.38%

0.09%

2015

2.37%

2.52%

0.15%

2016

8.53%

8.60%

0.07%

2017

4.95%

5.07%

0.12%

2018

-5.95%

-5.88%

0.07%

2019

28.91%

29.03%

0.12%

2020

-4.72%

-4.55%

0.17%

2021

40.38%

40.56%

0.18%

2022

-26.20%

-26.12%

0.08%

(ETF績效以淨值計算,是有納入配息的總報酬。資料來源是Vanguard網頁。”VNQ與指數差距”這欄,正數代表ETF落後指數。負數代表ETF領先指數。)

2022,VNQ落後指數0.08%,落後幅度比內扣總開銷0.12%要小,是近四年來最小的追蹤差距。

REIT是一種公開公共的房地產投資方式。在美國整體股市指數之中,已經包括REIT。當投資人認為除了整體股市投資之外必需加強投資房地產,或是將其視為一個資產想要獨立投資的話,就會考慮使用VNQ這類標的。



聲明:
作者與發行此ETF的Vanguard資產管理無任何利益往來。此篇文章,是作者自行查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作者不保證資料之正確性。

此篇文章亦不應被視為基金或ETF之招攬。任何人觀看本文之後,而有投資該基金或ETF之行為,應自行對所有後果負責。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海外券商投資工具總整理

Vanguard Global ex-US Real Estate ETF分析介紹(VNQI,2023年版)

Vanguard Real Estate ETF分析介紹(VNQ,2022年版)

Vanguard Global ex-US Real Estate ETF分析介紹(VNQI,2022年版)

閱讀全文

2023八月回顧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本文回顧2023八月綠角財經筆記的狀況。

2023八月,綠角財經筆記前十大熱門文章分別是:

1. 綠角財經筆記總目錄

2. TD帳戶轉入嘉信正式通知(Transfer Notice for TD Ameritrade Accounts)

3. TD併入嘉信,最新狀況更新2—設定嘉信登入資料(Updates on TD Accounts Moving to Charles Schwab)

4. 綠角開課計畫(Greenhorn’s Investment Class)

5. 2013的資產配置投資人,到今年有何感想(Ten-Year Performance of Asset Allocation)

6.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投資金律》 2023全新第二版讀後感2---請小心,你的報酬與你採用投資策略的報酬,可能有不小差異

7.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投資金律》 2023全新第二版讀後感1—價值股溢酬消失的理由

8.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投資金律》 2023全新第二版讀後感3—採用主動投資之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9.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投資金律》 2023全新第二版讀後感4—投資資訊,那些該注意,那些該捨棄

10.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投資金律》 2023全新第二版讀後感5—你該避開的ETF

重要功能性文章綠角開課計畫綠角財經筆記總目錄仍是前十大熱門文章。

第二與第三熱門文章TD帳戶轉入嘉信正式通知TD併入嘉信,最新狀況更新2—設定嘉信登入資料,都是關於TD與嘉信合併的討論。時間過得很快,在這個週末就會進行轉移了。

接下來的熱門文章,2013的資產配置投資人,到今年有何感想,是說2013開始做資產配置的投資人,其實無法確定接下來金融市場會怎樣發展。有可能是好績效,也可能是負報酬。

到了2023,回顧這十年,其實成果不錯。這不是說我們事先知道這段時間有好成果所以去投資。當初其實是無法確定的。基本重點就是,我們願意在市場中持續承擔風險。所以假如市場有報酬,我們也會很完整的照單全收。

接下來出現一個很特別的狀況,第六到第十熱門的文章,全部都是2023新版“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投資金律》的讀後感。這本書隔了20年才再版,目前中譯本也還沒出。所以可能讀者朋友會比較想從我的心得中看一下這本新版,到底在談什麼。

2023八月,訪客來源前五個國家分別是台灣、香港、美國、日本與瑞典。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2023七月回顧

2023九月回顧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