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guard Total International Bond ETF分析介紹(BNDX,2024年版)
Vanguard整體國際債券市場ETF,英文全名Vanguard Total International Bond ETF,美股代號BNDX,於2013年六月4日成立。
BNDX追蹤Bloomberg Global Aggregate ex-USD Float Adjusted RIC Capped Index(USD hedged)。
該指數囊括全球各政府、政府相關機構與公司所發行的非美元計價債券。
BNDX同時囊括政府債與公司債,但以政府債為主,占比近八成。債券信用評等要求為投資級。
指數名稱中的”USD Hedged”字樣,代表BNDX會針對非美元貨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變化進行避險。目的在減低非美元貨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影響。
BNDX的指數追蹤方式是採樣,持有6817支債券。比起去年的7119支債券減少近三百支債券。
BNDX每年內扣總開銷0.07%,與去年相同。
根據2024十一月美國晨星資料,BNDX資產總值626億美金,平均每天成交量290萬股。跟去年相比,資產總值增加121億美金,成交量也增加。
2024十月底資料顯示,BNDX追蹤的指數持有13554支債券,前七大組成國家與比重如下:
國家 |
比重 |
日本 |
12.7% |
法國 |
12.0% |
德國 |
10.6% |
義大利 |
7.8% |
英國 |
7.2% |
加拿大 |
6.7% |
西班牙 |
5.6% |
中國的人民幣計價債券在2019開始進入Bloomberg系列債券指數。Vanguard選擇降低中國占比的指數版本,BNDX的中國債比重不到2%。
該債券指數對於波動較大的貨幣與較低信用評等債券,會有更高的最低發行量與流動性要求,以達到相對保守與安全的國際債券部位。
BNDX自成立以來,各完整年度績效如下表:
年度 |
BNDX績效 (A) |
對應指數績效 (B) |
BNDX與指數差距 (B-A) |
2014 |
8.83% |
9.14% |
0.31% |
2015 |
1.08% |
1.34% |
0.26% |
2016 |
4.67% |
4.90% |
0.23% |
2017 |
2.40% |
2.57% |
0.16% |
2018 |
2.94% |
3.16% |
0.22% |
2019 |
7.88% |
8.06% |
0.18% |
2020 |
4.60% |
4.75% |
0.15% |
2021 |
-2.20% |
-2.10% |
0.10% |
2022 |
-12.87% |
-12.72% |
0.15% |
2023 |
8.87% |
8.75% |
-0.12% |
2023年, BNDX上漲8.87%,比指數多漲0.12%。從2019到2023,都是單年零點一幾趴的追蹤差距。
BNDX的作用在於讓投資人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就持有一個全球非美元計價的投資級債券投資組合。
這是一般投資人靠一己之力非常難達成的事情。
閱讀全文
Labels: ETF討論分析-美國
“Just Keep Buying”(持續買進)讀後感2---有效增加儲蓄的方法
(想全盤掌握債券知識,瞭解央行利率政策與債市殖利率的關係、去冒信用風險與利率風險是否值得,與如何看懂債券報價,進行比價,歡迎參加《全新》債券啟示錄)
(想瞭解如何應用資產配置原則,針對個人投資目標與風險忍受度,建構與執行資產累積階段的投資組合,長期參與市場。不僅可達成財務目標,也不會帶來自己所無法接受的短期嚴重下跌,歡迎參加”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想對美國ETF有系統性的瞭解,瞭解其運作原理、投資策略,與挑選ETF時比較的重點,買賣應注意事項,學會自行查詢英文網站的重要相關資訊,歡迎參加ETF關鍵報告)
(想要瞭解退休階段如何以總報酬帶來退休所需的現金流。而且生活費可跟上通膨,維持生活水準。單靠配息來支應生活費會有怎樣的風險。同時瞭解遇到負面狀況要做出怎樣的調整。歡迎參加”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作者先討論固定儲蓄率的問題。譬如美國常見的理財建議是”至少存下收入的20%”
我在“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後提問,也蠻常看到朋友提出”我該存下收入的百分之多少?”這樣的問題。
這個問題我認同作者Nick的看法,沒有固定最佳比率。基本原則是,收入愈高的人,儲蓄率會愈高。
像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統計,美國收入最低的20%族群,只能存下收入的1%。而收入最高的20%,可以存下收入的24%。
原因是,當收入愈低的人,大部分的錢都要用來支應基本開銷,像食物、水費、電費、房租或房貸,交通費。而當收入拉高之後,這些基本開銷的占比會降低,騰出空間,讓你可以儲蓄與投資。
所以作者說,當你可以存更多的時候,就存更多。當我們無法存那麼多錢的時候,就少存一點。
譬如你的收入連支應基本開銷都很吃緊,難道為了達成20%的儲蓄率,要讓自己過著悲慘的生活嗎?夏天晚上都不吹冷氣,半夜輾轉反側,早上起來汗濕床單?每天去超商討過期品吃?
這沒必要。
但當日後工作所得提升了,你可以多存一點錢了,就多存一點。而不是把開銷同步拉高。
這裡作者寫下個人理財最知名的算式:
儲蓄=收入-支出
有些說法是”收入減去儲蓄才是支出”,把儲蓄放在前面。
我認為對於有過度消費傾向的人,才有必要這樣強調。先拿出儲蓄的錢,其它才是可以花的。
但大多人的狀況應是作者寫的: 儲蓄=收入-支出。這是比較持平的說法。
有些論述會過度強調降低支出的重要性,最知名的當屬每天省下一杯咖啡錢,之後會變多少。當中卻包含了一些不是那麼實際的假設。這類說法會讓人誤以為光靠節約就能簡單致富。
而且對於收入較低的人,當他的所得幾乎全部都要用來支應必要家庭開銷時,很難再去砍這些費用。這種情形,節約不是實用建議。
“Just Keep Buying”提到很現實的一點。一個人的理財心態再正確,支出追蹤的再詳細,只要收入不夠,他都很難變有錢。
擴大儲蓄的最有效方式是拉高收入。
中文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不少人犯下的錯誤,就是想當投資巧婦(或巧父),但手上無米,以為可以燒出一桌好菜。
有米才能做菜。有錢才能投資。
先要有錢,然後管理金錢與投資方法才是有意義的。
當然這些討論也不是說節約都不重要,賺多少就花多少。那收入再高,都很難變有錢。
重點是,不要以為光靠省錢就會變有錢人。
最能普遍實踐的致富之路,是增加自身收入,儲蓄,然後持續投資。
閱讀全文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正確投資觀念未必會得到近期市場表現的印證(Flawed Ideas Can Bring Good Results)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上個週末我查了一下美國晨星,Vanguard中期公債ETF(VGIT),今年以來報酬2.19%。
iShares 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ETF(TLT)今年以來報酬則是-1.78%。
今年到目前為止,聯準會分別在九月跟十一月,降息0.5%跟0.25%。
所以,之前很多投資人一直在說:”降息債券就會賺錢”、或”降息時,長期債券會賺更多”。現在可以看到,都是錯誤的說法。
實際狀況是,央行降息,債券未必賺錢。也不代表冒更多利率風險的長期債券,就會賺比較多。
現在,比較少人在講降息是債市送分題了。
這個情形我必需說,是相對幸運的狀況。剛好2024開始降息之後,債券的表現可以證明之前的那些說法是不對的。
但有沒有可能,今年聯準會降息之後,短、中、長期公債的殖利率同步下降,然後長期公債果然帶來比較可觀的正報酬。
這其實是有可能的場景。
也就是說,一個錯誤的投資想法,其實在近期,未必就會被市場證明是錯的。市場表現可能還剛好符合這些錯誤的想法,讓持有這些想法的人持續走下去。
之前那些關於債券的看法之所以錯誤,很大原因在於其過度肯定。沒有考慮到其它可能。
不應該說央行降息,各種債券殖利率就一定會一齊下降。
有可能這樣,但也可能各種不同類別債券的殖利率有各自的起伏。或甚至上漲。
也不能說央行降息,長期債券就一定會賺比較多。
長債債券即便有比較高的債券的存續期間—Macaulay Duration,相同幅度的殖利率下降,會產生比中短期債券更可觀的資本利得。
但實際狀況可能是,各類債券殖利率的變化幅度不同。譬如短中長期債券的殖利率都是下跌,但長債殖利率改變很小,中期債券殖利率改變幅度大。造成後者,雖然存續期間較短,反而帶來較高的報酬。
之前”債券送分題”的說法,問題就出在,投資人把原先有多種變化的場景,全都預先勾選了自己認定的途徑。然後認為事情一定會這樣走。
馬克吐溫說:”會讓你陷入麻煩的,不是你不知道的事情。而是你以為就是這樣,但根本不是這樣的事情。”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
金融市場本身就有風險,投資人對金融市場的不理解,或是自以為理解但根本就是錯的,則形成另一層風險。
我們無法消滅金融市場的風險。其實也不需要去消滅它,因為這正是投資可以期待有回報的原因。
但對於自身不理解或理解不足造成的風險,則應試圖改進。
以為債券的殖利率變化,會跟央行的利率政策同步,是一種關於債券市場常見的錯誤理解。很幸運的,近期的市場表現可以用做證明。
比較難處理的,是錯誤觀念,但市場表現剛好符合這個錯誤預期。
這有兩個解方。第一是更長久的等待,等到市場出現實例。第二則是投資人自行閱讀與思考,來破除迷思。
後者很難。因為當市場表現剛好跟自己的錯誤認知符合時,大多人不會想去”破除”,反而會想:”這證明這是個好方法。我要投入更多資金,更長期的這樣投資下去。”
閱讀全文
Labels: 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