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基本題(Basic Investment Questions)
以下的問題,你會挑那個答案呢?
1.請問以下那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
(a) 看後照鏡開車
(b) 看過去績效挑基金
(c) 以上兩種行為都很危險
2. 請問適時進出市場的可能性如何?
(a) 幾乎沒有持續做對的可能
(b) 其實沒那麼難,根據一些指標,就可以知道何時該出場,何時該進場
3. 為什麼買基金要付手續費?
(a) 本來就要付
(b) 因為投資人不知道免佣基金的存在
(c) 因為業者要多賺錢
4. 請問在最近的全球大跌中,你買了那家公司的基金?
(a) 富達
(b) 富蘭克林坦伯頓
(c) 美國券商販售的基金
(d) 其實我都沒買,還賣掉不少。因為我相信高買低賣,是投資獲利之道。
5. 請問下列那些因子對基金未來績效最有預測性?
(a) 基金的總開銷
(b) 基金持股的週轉率
(c) 基金的過去績效
(d) 基金經理人的名字
6. 請問國際基金公司在台灣銷售的基金品質如何?
(a) 還不錯
(b) 普通
(c) 很差
7. 請問台灣本土基金公司的基金內扣費用水準為何?
(a) 很合理
(b) 普通
(c) 很高
8. 請問如何研究投資
(a) 上網路討論區,看些你根本不認識的人在說什麼、做什麼
(b) 看財經電視節目
(c) 聽理財產品銷售專員的推薦
(d) 自己找書找資料來看
9. 請問4433選基金方法的可靠性在於?
(a) 大家都在用
(b) 它跟5566一樣有名
(c) 根本沒有證據證明它有用
綠角的答案
1. 看後照鏡開車與看過去績效挑基金,一樣危險,一樣不可行。網路科技基金,在1999年,晨星評等五顆星。原物料基金,在一年多前,人氣最旺、評比很高。他們看起來過去績效最好的時候,就是最不值得買的時候。
可參考你的基金、國王的新衣(Your Funds,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和誰在幫你賺錢?(Who is making money for you?)這兩篇文章。
2. 適時進出市場,比挑對股票的能力更不可能,在分類上屬於Impossible dream。很多人喜歡作夢,不管可不可能。
可參考適時進出的行與不行和聰明的可能(The Desire for Impossibility)。
3. 國內買基金要付手續費。其實手續費是講好聽的,以定義來說,這種以百分比計算的金額,是佣金。當在國外早有方便管道買到免佣基金時,當在美國免佣基金總資產已經超過有佣基金的時候,買基金付手續費這種陋習腐規,還在台灣大行其道。投資人的無知,正被100%的利用著。
可參考免佣基金的成長(The Dominance of No-Load Funds)和我的選擇,我的背叛。
4. 不管是透過國內或是海外券商管道投資,在下跌中賣出,都很難是一個聰明的選項。在一片上漲中,以看好為理由買進,在低彌時,以停損或保有獲利為理由賣出,就是合理化的買高賣低。以基本算術來看,買高賣低怎麼算都不會是正號。你說你這樣算是正的?那我想穆得和史考利正在你家門外,帶了個”人”要請你鑑定看看是不是你的同類。
可參考什麼是買高賣低?和常見的投資謬思---停損(The Fallacy of Selling at a Loss)。
5. 對基金未來績效最有預測性的兩個因子是總開銷和週轉率。金融業者不會這樣跟你說,因為總開銷和基金公司的收入有關,週轉率和合作券商的收入有關。這兩項愈高,他們賺得愈多,但投資人就賺得愈少或賠得愈多。身為投資人,你應該為自己著想,不是想著如何幫別人賺錢。
可參考最好與很好的抉擇和如何挑選主動型基金。
6. 這一題是自行決定的評比。我給C。依我看,除了很小一部份美國註冊基金之外,這些國際基金公司來台銷售的基金,很多都是它們在本國某支基金的影子基金。影子基金要佣金、要更高的內扣費用、帶給投資人超慢的買進賣出程序,還有更差的表現。這是一種差別對待。And I say no。我也呼籲同在台灣的投資朋友,你應該說No。
可參考投資界的次等公民(Exploited Investors)和損失的時間成本。
7. 這要看公司。但我懷疑台灣有幾家基金公司的費用率是在合理的範圍。以美國晨星的標準,投資美國股市的基金,總開銷超過1.5%,就算貴了。但我們看到很多國內的基金,光經理費就收2%。真以為投資人買菜都不知道菜價嗎?很可悲的,的確很多人不知道原來青菜可以便宜買。
可參考經理費不等於總開銷和晨星為文直指高費用的危害(High Costs are associated with Underperformance and High Attrition Rate)
8. 選項a、b、c是有趣但難有什麼收獲的作法。d是辛苦但值得的路。
可參考綠角閱覽室(Greenhorn’s Reading Room)和我後悔的事(My Regrets)。
9. 最後個例子,是想指出自我思考與選擇的重要性。一個根本沒有根據的選基金方法,居然可以獲得那麼廣大的支持。我請那些認為這個方法有用的人,提出一點證據,只要一點點就好,一點Humble evidence,證明這樣挑出的基金,未來會有好表現。假如你沒有證據,你為什麼可以說它有用?為什麼你沒看到證據,會去相信它有用?這種人云亦云的投資”觀念”,僅止於此嗎?到處都是。
可參考4433選基金有用嗎?以台股基金為例(Fund Selection Criteria)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投資自我檢測
Labels: 基本金融知識
聰明的可能(The Desire for Impossibility)
牛頓說,”I can calculate the motions of the heavenly bodies, but not the madness of people.”(我能計算天體的運行,但不能計算人群的瘋狂。)
很多人知道牛頓在成為英國South Sea Bubble的投機泡沫受害者之後說的這句話。
很多人覺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市場的不理性是難以預測的。是這樣沒錯。但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這件事,看看這句話是誰說出來的。
是牛頓。他是英國17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微積分、萬有引力、三大運動定律的發明與發現者。有強大的數學能力與敏銳理性的觀察力。是將近代人類推向理性與科學之路的要角。
牛頓只有這樣嗎?其實他還當過官。在1699年,時年58歲,牛頓當上英國中央鑄幣司司長(Master of the Mint)。在這段期間,他詳加研究鑄幣過程、經濟理論、與當代財經要角來往、教育自己成為一位經濟學家,甚至寫下一篇傳世的報告,影響了當時的貨幣政策,也是後代研究英國貨幣史的重要素材。
Labels: 投資概念
資本市場的功能(Function of Capital Markets)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有天你接到大學同學阿德的來電。阿德說他要開一家寶藏打撈公司,專門撈台灣沿海的古代沉船。
你知道阿德從小在漁村長大,也是個潛水愛好者,他的計畫,可能真有幾分道理。所以你跟阿德約了時間詳談。
你瞭解到,這是個期初需要400萬投資的計畫,因為你跟阿德很有交情,所以他就第一個找你,希望兩個人合夥,一人出200萬,租船雇人,開始打撈。
阿德說,成功撈到有價值的沉船的機會是1/5,估計每艘可有價值3000萬的古物。所以你迅速算了一下,有1/5的機會賺1500萬,有4/5的機會什麼都沒撈到賠200萬,期望值是正140萬。
雖然期望值是正的,但4/5賠掉投入的200萬的機會,讓你有點不放心。更何況,你才工作沒多久,200萬不是一筆小錢。你跟阿德說,給你幾天考慮一下。
還沒考慮完,你接到以前社團團員阿民的電話。他說他要開個林場,來生產木材。也是需要400萬的資本額,希望你和他一人各出一半。
你知道阿民就是森林系本科,這是他的專長,但也是有失敗的機會。經過阿民的分析後,你知道這個計畫的期望值和阿德的打撈一樣,一樣是1/5的機會賺1500萬,4/5的機會賠200萬,期望值是正140萬。你決定還是考慮一下。
不知道是你人緣太好,還是大家剛好都在創業,你又陸續接到小賴、阿鈞、大雄三人的來電,分別是要開魚塭、建工廠和開餐廳。特別的是,大家條件都一樣,都是需要你投入200萬,有1/5的機會賺1500萬,4/5的機會賠200萬,期望值是正140萬的投資機會。
所以現在你手上有五個投資計畫,都是有1/5成功機會,4/5失敗機會的個案。你決定好好算一下。
Labels: 基本金融知識
指數型基金的邊界(Border of Index Funds)
我們知道,基金的總開銷和週轉率是對未來績效預測性最強的兩個因子。總開銷這個費用因素,基於花得愈多,得到愈少的基本原理,可以很容易理解它與績效的相關性。而週轉率愈高,績效愈差的關係,其實也來自於買進賣出的成本。週轉率愈高的基金,基金在買進賣出的花費愈大。這方面除了可見的交易費用外,還包括買賣價差(Bid-ask spread)和市場衝擊效應(Market impact)。
指數型基金有一個簡單的原則,可用作判斷週轉率高低的基礎,那就是這支指數型基金的邊界多寡。所謂邊界,指的是納入這個指數的條件。
在各類型指數型基金中,邊界最少的,當屬全市場指數型基金與大型股指數型基金。
對於全市場指數型基金來說,它以市值比重(Capitalization-weighted)持有每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理論如此,實際大多用採樣的方式)。唯一要被指數型基金賣出和買進的地方,在於公司下市和新公司上市。公司下市,指數型基金就把它賣掉。公司上市,指數型基金就把它納入。也就是說,進出全市場指數型基金,只有一個邊界,那就是公司上市和下市。如下圖:
Labels: 基金
定期定額買外幣(Dollar-cost Averaging for Foreign Currency)
很多海外券商投資朋友,為了節省匯款的時間與金錢支出,多會採用累積一筆金錢後,再一次匯出的方法。美國的海外券商大多只收美金,所以大家或許都曾想過,”要怎樣買美金”,這個問題。
假如我能預知美金的高點或低點,那台幣換美金的時候就挑低點換。譬如你知道現在33.2,是未來六個月的美金的低點,之後美金兌台幣只會愈來愈貴。那麼你現在就大筆換美金,把未來六個月預計要換的美金,在這個月都先換了。
不過很不幸的,大多人(或說是全部),沒有事先知道匯率變動方向的能力。我們太常看到,當台幣在升值時,就上看25,當台幣在貶值時,就下看36這種在金融界層出不窮的後照鏡言論。
Labels: 利率、借貸與貨幣
信用違約交換---以雷曼兄弟為例(Credit Default Swap and Lehman Brothers)
對CDS有些基本瞭解後,我們可以看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的影響之一。分析師估計,約有4400億美金的CDS是以雷曼公司債為標地。所以當雷曼申請破產後,賣出雷曼債券CDS的銀行和業者,面臨償付責任。
在2008年十月10號舉行的Lehman CDS Auction決定,每1塊美金票面價值的雷曼公司債券,只值8.625 分。也就是說,賣出雷曼公司債CDS的企業,面臨CDS契約價值近九成的償付責任。理論上,約值三千多億美金。但其實很多賣出雷曼公司債CDS的公司,本身也有買進雷曼公司債CDS。兩相抵消,業界估計,真正轉手的金額,約在70億美金。但也有人估計,需償付的金額應在2200億美金以上。這個數字,因為CDS市場的不透明,可能永遠是個猜測。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自有CDS以來,最大規模的公司債違約賠償金額。
基金業者也參與雷曼公司債的CDS市場。譬如根據2008年六月30日的資料,美國註冊的PIMCO Total Return Fund就賣出了面值1億540萬美金的雷曼公司債CDS。在雷曼申請破產後,一樣面臨償付責任。
像雷曼這樣的重要市場參與者倒閉,會給市場帶來多層次的衝擊。
Labels: 衍生金融
即時訊息分享----Morningstar全新改版 免費試用
剛才綠角登入美國晨星網站,發現他們進行了改版,並以免費試用鼓勵大家使用它的分析內容。以前要有付費會員資格才能讀取的分析師報告內容,現在只要有免費會員資格即可觀看。活動到這星期五,11月21日為止,請大家把握機會。還沒有免費會員資格的,請連到晨星網站進行註冊。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晨星使用指南---註冊與基本資料查詢
Labels: 參考
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
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簡寫CDS)是一種金融合約,我們可以用類似保險的概念來理解它,但要知道CDS與保險有根本不同的地方。
簡單的說,CDS就像是一個保險合約。
我們先看傳統的壽險。譬如今天你擔心自己過世後,家人失去經濟來源,生活無依。所以你找人壽保險公司,你繳付保險費(Premium)換取保險公司的承諾,在死亡事件發生時,給付受益人一筆事先約定的理賠金。
所以一紙保險合約,就是兩方的約定。一方付出保險費(Premium),另一方則承諾在某個事件發生時進行償付。壽險、失竊險、火險、健康保險都是如此。
CDS也是類似的架構。
譬如今天你持有福特汽車公司的債券。你擔心萬一福特付不出利息,讓你無法得到應有的收入,那怎麼辦?一樣,你可以找到”保險”公司,你付出”保險費”(Premium)給它,它則承諾,當福特公司付不出利息時,補償你的損失。這樣的一個約定,就是信用違約交換。
所以CDS也是一紙合約。甲方付款給乙方,換取乙方在某事件發生時,進行賠付的承諾。它為什麼叫信用違約交換?因為這個合約,將原本甲方承擔的信用違約風險,轉到乙方手上。為了彌補乙方承擔的風險,甲方要付出Premium。任何有信用違約風險的證券或約定,皆可做為CDS的標地,包括債券、消費貸款和購屋貸款等。
但是CDS與一般保險有很不同的地方。
Labels: 衍生金融
不動產貸款證券化續1---MBS分類(Pass-through Securities, 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s, Stripped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MBS發行者向投資人收取兩種費用。首先是它將貸款者付不出利息與本金的風險承接過來,給MBS投資人拿到收益的保證。對於這個保證,MBS發行者要收取一些費用,這就是保證費(Guarantee fee)。投資人等於是付出一些費用給發行機構,讓它們承擔貸款者違約的風險。另外,向貸款者收錢,再分發給購買MBS的投資人,這個程序也需要費用,這叫服務費(Servicing fee)。
保證費和服務費都是以百分比計收,直接從投資人每期拿取的金額中扣。所以投資人拿到的,不是100%貸款戶付出的款項,而是扣除發行機構所收取的費用後所剩餘的金額。
MBS可以分成三種型態,分別是Pass-through securities、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s和Stripped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Pass-through securities是最簡單也是最常見的MBS型態。上一篇文章舉例用的證券化過程,就是pass-through型式。它將貸款者付出的利息與本金,直接轉移到MBS投資人手中。
Pass-through securities雖然構造簡單,但卻有顯著的缺點。它的到期期限取決於貸款者的還款型態。譬如由三支貸款組成的Mortgage pool。假如這三支貸款都是15年的還款期限。持有由這個Mortgage pool支撐的Pass-through securities的投資人,他無法確定手上的證券,到期期限會是多久。是15年嗎?假如這三個貸款戶都完全按照原定時程繳錢,那會是15年。假如利率下跌,這三個貸款戶到第五年就一同重新貸款了,那這張證券會是5年就到期結束。假如這三個貸款戶第一年就都交不出錢,房子全被法拍還錢了,那這張證券一年就到期了。
不同的投資人,對於到期期限有不同的需求。銀行可能會需要短期的資金停留站。壽險公司可能會需要長期的證券,來對應其長久的償付資金需求。面對這些對於到期期限,或是其它特性有明確需求的客戶,簡單的Pass-through不甚符合他們的胃口。
於是有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s(簡寫為CMO)的設計。這種證券簡單的說,就是由一個Mortgage pool中(或是Pass-throughs也可以),發行出不同性質的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這些不同性質的證券,叫作Tranches。Tranches這個字的字源是法文,本義是Slice,一塊的意思。我們也的確可以用切蛋糕來比喻這個證券化的過程。
在發行最簡單的Pass-through securities時,証券發行者,等於是用糖、麵粉、雞蛋和奶油,做出一個均質的蛋糕。每個向它購買MBS的投資人,就是從這個蛋糕裡分一塊。大家拿到的,都是一樣的東西,或大或小而已。
而CMO則是MBS發行者,用糖、麵粉、雞蛋和奶油,打出一個不均勻的蛋糕。這塊蛋糕有的地方奶油多,有的地方糖多。譬如這個蛋糕中,奶油特別多的60度,就叫一個Tranche。糖多的60度,又是一個Tranche。每個買蛋糕的人,可以挑他喜歡的地方。這就是CMO。用一樣的材料,做出不均質的證券。
譬如CMO發行過程中,可以將一個Mortgage pool分化成不同到期年限的證券。有的到期年限短,靠的是將房貸者付款,優先給予這個Tranche的投資人。等他們都領到足額,再輪到下一個順位的Tranche。這個過程,就很像農田灌溉。一個Tranche就是一條田間水道。貸款者付出的錢,就是灌溉用水。最靠近灌溉大渠的田間水道,會第一個完全被水注滿,接下來才換下一個水道。不同的到期年限,也有不同的對應利率。
CMO的發行,大大增加了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的變化性。(CMO的類別與詳細設計,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尋Floating rate CMO、Planned Amortization Class、Target Amortization Class等相關字詞。)
第三種MBS類別,則是Stripped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這種證券,是把Mortgage pool整體所形成的金流分開成幾條支流。譬如整體來說,年息4%的一個Mortgage pool,可以分成一個6%和一個2%的金流。或者,把貸款者付出的利息和本金分開,形成Interest only(IO)或Principal only(PO)證券。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不動產貸款證券化(Mortgage Securitization and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不動產貸款證券化續2---影響範圍的擴大(The Impact of Mortgage Securitization)
Labels: 衍生金融
期待與現實---What Fund Investors Really Need to Know讀後感
之前在基金報酬率的新概念—投資者報酬率(Investor Return)這篇文章中,我用很純粹的數學計算,介紹投資者報酬率的概念。可能很多讀者看到這些計算後,就直接把這篇歸類於”綠角難懂文章系列”之中,略過不看。
最近我看到美國知名財經記者Jason Zweig,在2002年為Money雜誌寫的一篇名叫What Fund Investors Really Need to Know 的文章。一樣是介紹投資者報酬率的概念。
但這篇文章寫成於2002年,美國網路科技泡沫破裂後的熊市。文中參雜了許多實際基金的例子與作者的討論,形成非常有故事性與可讀性的一篇文章,在此推薦給各位讀者,希望讓更多人瞭解這個概念。
作者不是獨力完成這篇文章。他和Money雜誌請了三位研究者,包括一位學界和兩位業界人士,使用Lipper基金資料庫的資料,研究美國6900支股票型基金,在1998、1999、2000和2001這四個年度的表現。
重點在於,基金報告中的Total return和考慮投資人金錢進出的Shareholder’s return(也就是晨星的Investor return,或可說是Dollar-weighted return)的差別。
研究發現,全部這些基金在這四年的平均年化報酬率是5.7%,但投資這些基金的人,實際拿到的報酬率是1%。
為什麼有4.7%的差異?
Labels: 投資概念
資產配置初步—提領計劃的常見錯誤看法續(Misconceptions about Withdrawal Strategy)
第二個關於退休計畫的常見錯誤觀念,就是假設每年都可以拿到一樣的報酬。
常見的退休計算是這樣的,輸入你的退休資產總值、期望的年化報酬率、退休期限,然後便可算出每年退休可提領的金額。
譬如,一開始有100萬的資產,預期平均年化報酬率是3.06%,退休期間20年,那每年可領出多少錢呢?用EXCEL我們可以算出如下的結果:
每年提領65582,可以在最後一年,幾乎把錢用完。(年初提領)
但是,即使是將資產全部投入債券之中,退休資產仍會面臨波動。而退休投資更合理的規劃,需較多的部位投入股市之中,那麼將有更大的變動幅度。
一樣是20年間年化3.06%的報酬率,可以由10年13%,10年-6%的報酬達成。
假如-6%的十年先出現,而你還一樣對這100萬資產,每年提領65582的話,結果如下:
Labels: 資產配置
常見的投資謬思---簡單就是懶惰( Don’t Equate Simplicity with Stupidity.)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許多投資方法,常給人一種勤勉努力的感覺。
看遍投資書籍、研究不懈、積極管理、從錯誤中學習、嚴格策略,等等如此這般的陳述,引發人們心中對於天道酬勤的偉大情緒。對啊,要成功就是要努力。投資,豈可例外。
相較之下,指數化投資與資產配置,常給人一種簡單到無法想像的感覺。指數化投資不挑證券,市場上有什麼證券就全部買下來?資產配置股債比7:3,然後就一直持有,都不用改?投資真有這樣簡單?這些”懶人”會是市場上的贏家?
使用簡單的方法,並不等於懶惰。綠角曾在某次演講中聽到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在此引述一下,”It takes a lot of efforts to make things look easy.”
你看俠客上籃、還是老虎揮杆,動作乾淨俐落,準確達成目的。這些看起來簡簡單單、一氣呵成的動作後面,是幾千甚至幾萬小時的練習和努力。書法名家揮毫下筆、奧運射手舉槍射擊,也都一樣。這些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的動作,這些外面大家看到的金字塔閃耀的尖端,底下是數不盡的不為人知的努力所堆疊出的基石。
指數化投資一樣是經過許許多多的付出與努力才可能達成的。這份付出分成兩部份,一是投資人本身,二是提供指數化投資管道的人。
我們先看提供指數化投資管道的人。這些人又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提供指數化投資管道的金融業者,當中最有貢獻者當屬Vanguard集團創辦人柏格先生。想當初70年代,第一支指數型基金推出之際,同業不看好,說是”Bogle’s Folly”,投資人不看好,不願投入金錢,反對者不看好,說是”Unamerican!”。在這樣狂吹的逆風下,柏格先生一路走來,用三十年的時間,把指數化投資從學理推向現實,從角落推上擂台,成為現代投資界中不能忽視的存在。
當然指數化投資不是只有柏格的付出。指數型基金操盤大師、Vanguard投資執行長Gus Sauter、學界的Burton Malkiel教授、美國暢銷理財書籍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or的作者William Bernstein等許許多多數不盡的人,從不同方面,推動了指數化投資。推到連我這個在台灣的投資人都得以聞其福音,而找到自己投資之路。
Labels: 投資概念
平準保費的計算(Computation of Net Level Premium)
這篇文章解釋如何計算壽險的平準保費。為了讓計算單純,我們只討論純保費,附加保費部份不列入討論。(總保費=純保費+附加保費,可參考一個人類學家在原始部落的故事續3---談死差、利差與費差這篇文章。)
計算平準保費的第一步,在於找出Net single premium。它就是假如你要期初一次繳清,買這個保險時,需要付多少錢。(以下數字皆為假設性例子)
假設一個30歲男性,要一次繳清,買五年期,保額10,000塊的定期壽險,需要付100塊。也就是說,他一付出這100塊後,在未來五年萬一不幸過世的話,保險受益人可以拿到1萬塊的理賠。
假如這位30歲男性,不想要一次付出那麼多錢。他要在每年的期初,付出一筆相同的金額(也就是平準保費),來購買這份5年期的定期壽險,那麼要怎麼算他每年要付出多少呢?
每年的期初,付出一筆相同的金額,連續5年。這就是一筆年金。我們可以在設定利率後,很快的算出年金現值。讓年金現值等於100塊時,就可得到保戶每年要交的錢。
但是,且慢。保戶這五年的繳費期間,和一般年金最不同的是,保戶交到他死亡就停止了。所以將保戶明年要交的保費折現時,不僅要考慮利率,還要考慮保戶活到明年可以交錢的機會。同樣,對於後年的保費,也要考慮保戶活到後年可以交保費的機會。這個可以活到31歲、32歲、33歲等年紀的資料,在經驗生命表(Table of Mortality)中可以查到。
假設該30歲男性活到31、32、33、34歲的機會分別是99.8%、99.7%、99.6%、和99.5%。
假設利率是3%。那麼我們可以計算該年金的現值了。第一期的繳費,是立約當時就交了,當時保戶生存且不用考慮利率。第二期的保費,要考慮保戶活到31歲的機會(乘以99.8%),和用一年的利率折現(乘以1/(1.03)),以此類推。假設保戶每期交1元:
那麼這筆年金的現值是4.704。
但是保戶要一次繳清,買五年期保險的Net single premium是100塊。每期繳1塊的現值只又4.704塊。那麼每期要交多少,才有100塊的現值呢?
很簡單,就將100除以4.704即可,答案是21.26。
所以保戶可以一次交100塊,買五年期保額1萬的壽險。或以平準保費的方式,每年交21.26塊,繳交五年,購買這份合約。
同樣的計算原理,可以算出終身保險化成10年繳交、或是20年繳交的平準保費要多少。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一個人類學家在原始部落的故事---談保費計算原理(Determination of Net Premium)
生命的價值---談死亡保險的用途(The Value of Life)
一個人類學家在原始部落的故事續4---分紅保單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Participating Policy)
什麼是年金?談簡單年金。(Annuity)
Labels: 保險
不動產貸款證券化(Mortgage Securitization and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將不動產貸款(Mortgage)進行證券化(Securitization)後,就會得到不動產貸款抵押證券,英文是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簡寫為MBS。
我們先看一下這個過程。以MBS最大發行國,美國為例。
在貸款過程中,有提供金錢的一方,和需要錢的一方。需要錢的一方,通常是購屋者。他以貸款購買的房屋為抵押品,向另一方取得貸款。承諾定時繳交利息與本金。
提供金錢的一方,通常是銀行,也可能是專辦房屋貸款的Mortgage companies。
上面這個過程很容易理解,也是很多人的生活經驗。
證券化的過程,在接下來的步驟。
提供貸款者,可以將手上的這些貸款出售。貸款出售?聽起來就很奇怪。我們看個非常簡化的例子。譬如A銀行,有一筆20萬美金的房貸。A銀行可以將這個房貸,賣給B機構。B機構交給A銀行一筆錢後,日後這筆20萬美金房貸所繳交的利息與本金,都歸B機構所有。
問題來了,為什麼會有像B機構這種單位要從銀行和Mortgage company手上買下房貸?
這些機構,在買下許許多多的房貸之後,它們可以挑選出性質相近的貸款,將其證券化,再賣給投資人。這些買下房貸,發行不動產貸款抵押證券(MBS)的機構,叫做MBS發行者(MBS Issuer)。
假設有三個條件相近的房屋貸款,狀況如下:
MBS發行者,可以將這三個貸款整合在一起(Pooling),形成一個貸款的集合體,然後將對於這些貸款的利息和本金的收取權,賣給投資人。譬如將上面那三個貸款的集合體,切分成100份(或說是100股),賣給投資人。某個投資人買了一份,那麼每個月從這三個貸款所收取的利息和本金,這位投資人就可以得到百分之一。這就是不動產貸款的證券化。從貸款集合體切分成的一份、一股,就是證券,就是Mortgage-back securities。
整個不動產貸款證券化的過程,可以以下圖代表:
美國最大的MBS發行者,是Ginnie Mae(Government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Fannie Mae(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和Freddie Mac(Federal Home Load Mortgage Corporation)。原先Ginnie Mae是美國政府機構。Fannie Mae和Freddie Mac是美國政府支持企業,或說是Quasi-governmental entities。在今年的信貸風暴中,後兩者已為美國政府接管。而有的MBS是由券商、銀行等私人機構發行的,叫做”Private-label” mortgage securities。
MBS發行者,擔保投資人獲取收益的權益。也就是說,假如貸款者付不出利息和本金,那MBS發行者要負責讓MBS投資人,拿到他應有的收益。
所以,投資人購買Ginnie Mae,這個美國政府機構發行的MBS,他承擔的信用風險,不是房屋貸款者的信用風險,是美國政府的信用風險。這也就是為什麼,主要投資Ginnie Mae發行的MBS的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政府基金(Franklin U.S.Government Fund),可以在名字中放”美國政府”這四個字的原因。MBS的信用風險,是發行機構的信用風險,不是貸款者的信用風險。
待續…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不動產貸款證券化續1---MBS分類(Pass-through Securities, 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s, Stripped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不動產貸款證券化續2---影響範圍的擴大(The Impact of Mortgage Securitization)
談美國次級房貸問題(Subprime Mortgage Mess)
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
高盛CDO詐欺事件始末(The Goldman Sachs CDO Fraud)---什麼是CDO
老千騙局(Liar’s Poker)讀後感---一個交易部門的興衰
大衝撞-全球經濟巨變下的重建預言與投資策略(When Markets Collide)讀後感
Labels: 衍生金融
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Index Fund概述(VTWSX,VT)
代號VTWSX的Vanguard全球股市指數基金,成立於2008年六月26日,至2009年11月30日資產總值7億2190萬美金。
它追蹤的是FTSE All-World Index。這個指數由全球47個國家中,約2800至2900支股票組成。指數同時包含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指數以市值加權方式構成(Market-capitalization weighted)。主要成份為大型股及中型股。
至2009年10月31日為止,基金投資的區域組成如下圖: (圖片可點擊放大觀看)
(取材自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Index Fund Annual Report 2009 Oct)
佔最大比例的是北美市場,比四成多一些、接下來是歐洲,近三成。
可以與08年九月30日的基金投資區域(如下圖)比較一下:
我們可以看到主要的變化是北美比重下降,新興市場比重上升。
基金的指數追蹤方法是採樣(Sampling),以2009年十一月底的資料來看,基金持有2750家公司的股票。
基金的投資人股別(Investor share)的總開銷比率(Expense ratio)0.50%由0.17%的經理費與0.33%的其它開銷加總而成。基金的ETF shares,名叫 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ETF(代號:VT),總開銷比率是0.30%。
基金在購買時,收取0.25%的Purchase Fee(不是佣金)。持有未滿兩月贖回,收取2%的Redemption fee。
在這支基金推出前,要用Vanguard的指數型基金組成涵蓋全球股市的投資組合,至少要兩支基金,即是用投資美國以外全球股市的Vanguard FTSE All-World ex-US Fund搭配投資全美國股市的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現在有了Total World Stock Index Fund,就可以更簡單的投資全球股市。
基金自08年六月底成立以來到09年十月底的表現如下圖: (圖片可點擊放大觀看)
(本圖取材自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Index Fund Annual Report 2009 Oct)
免責聲明。作者與Vanguard集團無任何利益往來。此篇文章,是作者自行觀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作者不保證資料之正確性。此篇文章亦不應被視基金之招攬。任何人在觀看本文之後,而有投資該基金之行為,應自行對所有後果負責。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ETF概述(VT,2012年版)
指數
什麼是Purchase fee?(What is Purchase Fee?)
Vanguard, The Ship, The Company and The Experiment
Vanguard FTSE All-World ex-US Fund概述
Vanguard Total International Stock Index Fund概述
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概述
Vanguard Europe Pacific ETF(VEA)概述
為什麼要開海外券商交易戶
資產配置初步—提領計劃的常見錯誤看法(Misconceptions about Withdrawal Strategy)
在看過前面三篇關於退休提領計畫的相關研究之後,讀者應能直接看出關於退休提領的常見錯誤看法。
第一個就是,退休就是將資產100%投入固定收益之中,然後以利息收入作為生活費。
100%的固定收益投資會有幾個難以避免的問題。
首先,假如退休者就是領固定收益的利息當作生活費,每年固定都是這樣的金額。
假如他第一年有100萬可領。在3%的通膨下,過了24年,一樣的100萬,會只剩下當初退休時50%,也就是50萬的購買力。
以一個60歲退休的人來說,活到84歲,是很有可能的事。領取固定收益,難以逃脫通膨侵蝕。愈活愈差,幾乎變成一種保證。
再來,一個100%固定收益組成的退休金投資組合,難以長久維持。手邊有智慧型資產配置一書的讀者,可以參閱William Bernstein在最後退休提領討論中的計算。
100%固定收益,在大多情況下,會讓資產總額很快的向零趨近。假如歸零這天發生時退休者還活著,那就是一個墜毀的退休計劃。
這裡我們也可以再看一次Trinity Study的圖表(圖片皆可點擊放大觀看):
Labels: 資產配置
2008十月份回顧
在Money+雜誌報導後,部落格十月份流量與訂閱人數都有顯著成長。很高興的是,有些朋友留言說,讀完後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這個月點閱前十名的文章分別是:
1. 常見的投資謬思---靈活的多空操作(The Handicap of Long and Short)
2. 用功的人(Fruitless Efforts)
3. 寶來台灣50基金概述(Polaris Taiwan Top 50 Tracker Fund、TTT、0050)
4. Ask Mr. Firstrade 專欄
5.什麼是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
6.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讀後感---防禦投資的兩個層面
7. 資產配置初步(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
8. 為什麼要再平衡----人類的心理偏差(Expectancy of Investors)
9. 常見的投資謬思---停損(The Fallacy of Selling at a Loss)
10.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讀後感續1—投機與投資的分別
前十篇熱門文章,就有兩篇是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http://astore.amazon.com/greesfinafoot-20/detail/0060555661的讀後感。我相信是託這本書的盛名所賜。這個月的熱門文章有好幾篇討論人類行為的,包括靈活的多空操作、用功的人、和人類的心理偏差,或許市場重挫之際,投資人比較願意檢視自己的思考模式(包括綠角在內)。
這個月寫了一些解釋一些金融名詞的單一文章,包括Eurodollar 、 TED Spread等,其中 LIBOR還進十月十大熱門文章。以後應還會繼續寫。
本月搜尋進入本部落格的十大關鍵字分別是:
台灣50
ETF
指數型基金
LIBOR
Covariance
開戶
PIMCO
內部報酬率
公司債
Firstrade
其中最令人好奇的是”開戶”這個關鍵字。真不知道讀者由此進來會看到那篇文章,難道是海外券商開戶的介紹嗎?
前三個字詞符合本部落格指數化投資的核心論述。台灣50在關鍵字和熱門文章都排進前十名,或許與最近的配息公告有關。
十月份全球股市表現非常不好。所以出現了以下的網路趣聞,給各位朋友看看,或可博君一笑
BULL MARKET -- A random market movement causing an investor to mistake himself for a financial genius
BEAR MARKET -- A 6 to 18-month period when the kids get no allowance, the wife gets no jewelry, and the husband gets no sex.
MOMENTUM INVESTING -- The fine art of buying high and selling low.
VALUE INVESTING -- The art of buying low and selling lower.
P/E RATIO -- The percentage of investors wetting their pants as the market keeps crashing.
BROKER -- What my broker has made me.
STANDARD & POOR -- Your life in a nutshell.
CEO: Chief Embezzlement Officer
CFO: Corporate Fraud Officer
STOCK ANALYST -- Idiot who just downgraded your stock.
STOCK SPLIT -- When your ex-wife and her lawyer split your assets equally between themselves.
FINANCIAL PLANNER -- A guy who actually remembers his wallet when he runs to the 7-11 for toilet paper and cigarettes.
MARKET CORRECTION -- The day after you buy stocks.
CASH FLOW -- The movement your money makes as it disappears down the toilet.
YAHOO -- What you yell after selling it to some poor sucker for $240 per share.
WINDOWS 2000 -- What you jump out of when you're the sucker that bought Yahoo at $240 per share.
INSTITUTIONAL INVESTOR -- Past year investor who's now locked up in a nuthouse.
PROFIT -- Religious guy who talks
十月份部落格訂閱人數達到3000人的整數關卡。綠角再次謝謝各位朋友的到訪與支持!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2008一月份回顧
2008二月份回顧
2008三月份回顧
2008四月份回顧
2008五月份回顧
2008六月份回顧
2008七月份回顧
2008八月份回顧
2008九月份回顧
2008十一月份回顧
Labels: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