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ing the Loser’s Game讀後感4---你是常”搬家”的投資人嗎?



有年冬天,你發現你的鄰居在搬家。

你問:”老劉啊,住的好好的,為什麼要搬呢?”

老劉說:”你都沒在注意嗎?過去一週,有三天的氣溫低於本地十年冬天平均氣溫。太冷了。這不是適宜人居的地方。我要搬了。”

你不太方便再說什麼,但你知道,氣候是看長期的。本來就會有些時候跟平均很不一樣。但當地氣候,以全國來講算是相當溫和的。選擇住在這裡,是看長期的氣候,而不是一兩天的天氣。

到了夏天,你發現老劉搬回來了。

你說:”老劉,怎麼了?新地方住不習慣嗎?”

老劉說:”你不知道,這個夏天,我那個新居住地有一整週的氣溫高於十年的夏季平均。太熱了。”

你可能會開始想:”老劉除了搬家,沒有其它更好的事情可做嗎?”

當我們都知道這樣看幾天的天氣就搬家的荒謬之處,這卻是許多人在投資時”專心致力”在做的事情。

2020三月,我們看到這樣的論點:

“天啊,股市因為疫情大跌,不知道還要跌多久,我要離開股市,改持有現金。”

2021下半年,則是這樣:

“現在美國科技類股就是熱門,我不僅要買VTI,我還要透過QQQ加強投資,再透過TQQQ,加強再加強。”

很多人就只看最近市場走勢,決定資金該搬家到那裡。

作者有句話說的貼切:
“Lack of knowledge tends to make investors too cautious in bear markets and too confident in bull markets.”

“缺乏知識,往往會讓投資人在熊市太小心,在牛市太大膽。”

那些當下看起來正確無比的言論,”下跌就是要躲啊”,”上漲就是要充份或甚至加倍參與啊”。恐怕都是缺乏投資知識,情緒遠高於理性的表現。

決定居住地,靠的是氣候。決定資金放在那種資產類別,靠的是該資產類別的本質。

閱讀全文

投資朋友,你在搜集乖寶寶章嗎?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在投資時,常常會看到投資人試圖滿足或是得到各種”美德”。

第一,低點買進。

今年(2022)第一季因為對升息的擔憂與烏俄戰爭,全球市場下跌。有些投資朋友就開始出手買進,認為自己是”買在低點”。

上圖是美國全市場ETF,VTI近五年的走勢圖。

可以看到,就算你確實的買到近期(3/7)的低點,每股211塊。那個價位其實跟2021三月底四月初是類似的價位。

可是假如一個投資人在2021三月底買進,很多人會說:”喔,好可怕喔,連續漲那麼多年你還買?”

然後有個投資人在2022三月,以類似的價位買進,大家就改說:”你危機入市,時間點抓好準喔。”

奇怪,這是一樣的價位耶。

上圖也可以看到,假如你在2018、2019、2020都有定期的投入市場。所有的價位,都比今年三月7日的”低點”要更低。

所以假如你是”忍了很多年”都不投入。然後看到這次下跌才投入,其實成果根本就沒有之前就定期投入要好。

“等下跌再買”、”耐心等待”,是你自以為會得到回報,還是市場真的會給你回報呢?

第二種美德,”我有做功課”。

最常見的就是投入心力去研究財報,市場經濟指標等等。

問題是,市場不是你有研究,你就比較行。重點在於,你有沒有比其他也一同在研究的人更厲害。知道他們不知道的事情,推導出眾人所不知道的結論。

而且不是跟別人不一樣就自動等於比較正確,比較厲害。

以為投資像練琴跟練球一樣,只要投入時間去練習,就會變強。是投資最常見的錯誤觀念之一

第三種美德,"我有紀律"。

什麼紀律呢?

閱讀全文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2021十二月台北與台中班學員課後回饋

本文整理2021十二月在台北與台中分別舉辦的”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參加朋友的課後回饋。

想參加這個課程的朋友,可參考最新梯次課程:

六月18日台北班

六月11日高雄、七月16日台中班


課後紙本問卷回饋



課後網路問卷回饋


“上完課心裡會有一個確實可驗證的藍圖,會知道現階段目標資產需要累積到什麼程度才能開始退休。”林先生


提領比例、股債配置比例、年金險的陷阱、提領策略等,都讓我茅塞頓開。我長期追蹤綠角老師分享的投資心得,這次有幸能受您親炙,不但學到很多新的東西,還幫我釐清了許多過去的理財觀念。這堂課讓我獲益良多,真是物超所值!謝謝您和工作人員的辛苦!”陳先生


“課程中相當有系統的講解各種股債搭配的實驗結果,透過實驗讓投資人的投資方向收斂並建立正確的觀念。另外也很詳細解說實務操作的步驟,非常實用。甚至對目前退休人員的收入來源如勞退等制度也有講解,很充實。”張先生


“整堂課下來,是一場饗宴啊!本人才疏學淺,實在也指不出課程中是否有那些內容是多餘或是有我甚麼特別想知道的。只能說循著講義的內容與綠角一一抽絲剝繭的思路,覺得我們花一天的金錢與時間,就能擷取綠角過去十年來的經驗、思維邏輯與發現,由衷地感謝綠角願意分享。 課程內容精實準確、講義架構清楚(我不用太花時間做筆記, 只需專心聽講師講解)、綠角本人上課思維邏輯清楚、聲調不卑不亢(這也是優點),娓娓道來。”林小姐


“整堂課感受到老師對於講課的用心,數據整理的非常周全。對於資產的配置,原本以為不用做這麼精細的調整並不會影響到太大的結果,透過這次的課程了解到股債再平衡,在歷史的數據上所表現的結果會有如此大的差異。謝謝綠角老師的詳細的數據整理。”黃小姐


“非常謝謝老師用心講解&非常豐富的教材內容!及早導正我的退休資產管理方式,我在金融業服務近30年,被嚴重洗腦卻渾然不知,白白浪費了年少時光。我很慶幸參加這個課程,獲益良多,提領策略及監控方式的詳細解說/實證,了解實際做法,減輕不安感”林小姐


“感謝開課,讓我學到很多。綠角老師邏輯清晰,講解精闢而實用,讓我改變對投資的看法,真希望能早幾年來上課。日後也想再參加相關課程。”張小姐


“非常感謝綠角老師,仔細思考並驗證了退休金計畫各方各面的議題,大開眼界” 匿名朋友


以各面向講解及考驗股債投資組合原理,讓我相信並願意執行。對未來退休後的不安性減少。”洪先生


退休資產管理會遇到的狀況與可行的解決方法年金險長照險與資產自行管理的比較。”賴先生


“非常感謝,充實的課程與很好的講義,讓人獲益匪淺!”匿名朋友


“1. 原先想法是退休時會多預備現金在身邊,才發現現金其實是最沒有保障的作法 2. 有了對於提領率、比重配置的建議,覺得心中踏實很多 3. 在遇上通膨、市場下跌時的對應方式 4. 這部分雖然不是最有收穫,但想分享有關於保險和政府相關補助的說明相當實用”朱小姐


“退休後資產的實際處理方式,包括提領率、投資組合等。”李小姐


“謝謝老師無私的分享跟工作人員親切的態度,辛苦大家了。”洪小姐


“提醒資產配置的重要(有時會被近幾年的股市熱絡以致忽略風險),手續費成本長期累積的影響以及提領與再平衡的實務操作。”王小姐


完整分析了退休資產配置所遭遇的問題,幫我解決了很多盲點。”賴先生


“可以重新檢視買的保險,忘了考慮通膨,比較知道fire 4%的換算算法,一些演算過程蠻有收穫的,因為不是只聽到坊間大家講的結果。”許小姐


“使用各種股債配置ETF,經由交差比對不同配置後的最佳收斂解。”賴先生


“建立正確的觀念,破解很多迷思和解析市場投資工具的背後真相和實用的退休後操作。”江小姐


各種股債搭配和提領率的舉例分析比較,對未來自行操作有更清楚的了解”黃小姐


“在了解回測資料後,更能清楚規畫每個月要存多少錢才能安心退休。內容非常充實的課程。”李先生


綠角:感謝大家的鼓勵與回饋。看來課程有達到當初設計的目標,就是讓參加者知道,退休期間的投資到底是怎麼回事,怎樣做才能用得夠久,同時對負面狀況會有較高的耐受度。

目前很多關於投資的討論,大多將重心放在資產累積階段。但其實退休已經成為現代人幾十年人生中一個高占比的階段。在退休時如何管理資產,如何花用,才能真的在退休期間對資產,對生活費感到安心,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閱讀全文

Winning the Loser’s Game讀後感3---為了勝過大盤,反而績效落後



書中作者一再提到一個觀念,太多投資人,不管是專職還是散戶,都把重心放在其實不是那麼重要的目標上,那就是”打敗市場”。

投資不是為了打敗市場,投資是為了達成你的財務目標。

打敗市場為了什麼?

法人或許可以說,”這樣我就有比較好的成績可以招攬客戶,我就在投資業界立下名聲與成績。”

但散戶打敗市場為了什麼?

太多人是為了”勝過別人”、”可以誇耀”。

為了驕傲,所以要勝過他人。為了自尊,所以要勝過別人。

很抱歉,投資原理跟歷史經驗都顯示,這是一個很困難的目標。作者的描述很貼切,其難度落在很難(Hard)跟不可能(Impossible)之間。不是很難而已,是比較接近不可能。

而且在投資時勝過他人,就像選擇在財富勝過他人一樣,是一個比不完的事情。

你有十億,算很有錢嗎?

可能不算。台灣資產超過十億的人,那可不少。

你一年報酬50%很厲害嗎?

不見得。在飆股盛行的年代,抱到這些股票的人,資產可以一年就翻好幾倍。

比,是比不完的。

而且在投資的時候,只要心中一存有競賽勝出的想法,就會開始影響你的投資操作模式。

投資要如何勝過大盤,與眾不同?

閱讀全文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2022六月18日台北開課公告

綠角預計於6月18日(星期六),在台北開立"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課程。

中南部想參加的朋友,可參考高雄六月班與台中七月班。 綠角所有開課時程,可參考綠角開課計畫

之前參加過的朋友的課後心得,可見以下文章: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2021十二月台北與台中班學員課後回饋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2021七、八、九月台北、台中與高雄班學員課後回饋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2021三、四月台北、台中與高雄班學員課後回饋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2021一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前言:

從1994 William Bengen發表”Determining Withdrawal Rates Using Historical Data”一文與1998The Trinity Study發表以來,財經學界與投資業界已有共識,退休應採用”總報酬”投資法(Total Return Approach)。

執行股債搭配的投資組合,然後採用一個提領策略定期從中提領同時利用資本利得與配息來取得生活費

一個合宜的投資組合與提領率可以有很高的機會,足夠的金錢,度過三、四十年以上的退休期間。

但許多投資朋友完全不知道這些二十幾年前就開始的研究成果,認為退休,就要買高配息股票、高配息債券。用配息支應生活費,只有配息才叫”現金流”。完全不知道總報酬投資法,也不知道為什麼一味追求配息可能反而帶來比較差的成果

這個課程目的,是讓參加者知道如何將工作期間累積的資產,以穩健可行的方法,帶來退休期間的生活費現金流

不僅要成功的提供長達三四十年的退休期間的生活費(而且有跟上通膨)。而且也要知道遇到負面狀況時,譬如退休期間遇到金融市場大跌,或單年花費比率過高時的處理方法。

詳細課程內容說明,請見“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課程內容介紹


開課日期:

台北:
6月18號 星期六班

課程時間共六小時,以下為活動流程:


時間                                   活動內容                          
上午
08:40-08:55          報到
09:00-09:50          
退休投資該避免的三大誤區
10:00-10:50          
投資組合與提領比率-歷史經驗  
11:00-12:00          ETF實例驗證  Q&A


12:00-13:30                  午餐與休息


下午
13:30-14:20          保險與退休
14:30-15:20          
投資組合建構與提領策略  
15:30-16:30          投資組合監控與實務細節    Q&A

閱讀全文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讀後感3---知與不知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書中,作者花了一整章討論他對宏觀經濟預測與猜測短期市場走勢的看法。

他相當保留(這是很委婉的說法)。

作者提到,多年來他閱讀各種經濟預測,得到的結論就是,這些預測在投資上缺乏實際用途。

這些預測大多是錯的。它們大多無法正確預測轉折點的發生。大多預測只是把近期的經驗直接向未來延伸。有些預測會對,但做出某次成功預測的人或機構,無法持續下去。

而一個只對一次的預測,是沒有實際投資價值的。

作者把投資人對於未來宏觀經濟與市場變化的看法,分成兩個族群。

第一是”我知道”族群。

這些投資人認為掌握短期未來的經濟與市場變化,對投資成果非常重要。他們也認為自己可以正確預測這些變化。

他們要不就是相信大多人都可以藉由關注當前的經濟指標或是透過學習,就可以正確預測。不然就是認為只有少數人可以。而他們自己,正是那少數。

他們會很大方的跟他人分享自己的預測與看法。似乎毫不知道,假如這些預測是對的,根本不該公開免費或低價放送。應該留下來自行運用,才會真的賺大錢。

自信,可說是”我知道”族群的代表性態度。所以,也由這個態度自然的衍生出一些投資做法。譬如高度集中投資,壓市場走向,想要上漲時做多,下跌時放空,或是使用槓桿。

相對的,則是另一群”我不知道”的族群。

閱讀全文

以美國ETF進行資產配置的實際成績(Asset Allocation with ETFs,2022更新)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這篇文章展現使用美國ETF組成一個全球分散,股債比60:40的投資組合(註),從2008年初到2021年底,總計十四年的投資成果。

選擇從2008年初開始,因為距今14年前,我們有這些範例ETF完整的每個單一年度績效資料。

2008也代表一個很差的投資開始時間點,就是一開始投資就遇到金融海嘯,但仍堅持投資下去,一直到去年年底的成果。

我們先看這個投資組合的架構。

60%的股票部位,由代表美國的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美股代號:VTI) 、代表歐洲已開發市場的Vanguard FTSE Europe ETF(美股代號:VGK)、代表亞太市場的Vanguard FTSE Pacific ETF(美股代號:VPL)以及代表新興市場的Vanguard FTSE Emerging Markets ETF(美股代號:VWO),各15%組成。

40%的債券,則由代表美國公債的iShares 3-7 Year Treasury Bond ETF(美股代號:IEI)以及代表國際公債的SPDR Barclays International Treasury Bond ETF(美股代號:BWX),各20%組成。

整體投資組合的比重與標的如下圖:



實驗方法是在2008年初,就將資金以股債比60:40投入這個投資組合。之後十四年就一直維持這樣的股債與地區比率。

假如某年市場波動,造成股債比不再是60:40,譬如變成70:30,那就會進行再平衡,將股債比調整回60:40。再平衡的頻率是每年一次。

這個投資組合每個單一年度績效如下圖。

閱讀全文

Richer, Wiser, Happier讀後感4---習慣的力量

書中第七章的主角是Tom Gayner,內容講他的習慣。

年輕時他體重過重,超過兩百磅。為了避免繼續增重,他向同事與朋友宣稱,自己的目標是在未來十年,平均每年減一英磅。

表面看來,會覺得這真是太可笑了。現在所謂可以拿出來的減重成績,不都是三個月減二十公斤之類的數字嗎?一年少0.5公斤,這也能算目標嗎?

但假如你知道美國男性成年後到中年,平均每年胖2磅,你會知道這是一個不錯的目標。

他不要求短期效果,他希望大方向正確就好。不完美、但可持續下去。所以,他的飲食中仍有甜甜圈之類的邪惡食物,他不完全排除,只是減少,讓自己可以持續下去。

運動也是。他就要求自己一週之內,運動五天,每次三十分鐘的慢跑。不用快,有跑就好。

這些生活習慣是他事業的基礎。身處高度競爭,壓力龐大的資產管理業界,處理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是一切的基礎。所以他特別注意自己的運動飲食睡眠

基礎,不是靠短時間內的特別行動達成的。都是靠日復一日,持續的做某些看似無趣的事情建立起來的。

持續才是重點。

所以為了可以持續,不要做很極端與激烈的改變。要漸進、溫和的,但方向正確的改變。

他的投資策略採用相同的哲學。重點就是,要達成優異的長期成果,你不需要做一些極端的事情。許多小小的優勢加起來,就會成為長期的巨大成功。

想透過極端行為達成突出報酬,反而往往讓人陷入困境。

Tom Gayner的整體優勢就是靠許許多多小小的習慣累積出來的。每天準時的到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工作場所相對安靜讓人可以專心工作。規律運動、注意飲食。幾十年來維持相同的投資原則、注意投資成本、生活支出小於收入。

這些東西個別看都好像沒什麼。但整體加總起來,卻是堅固無比的人生與事業基石。成就,就是建立在這上面。

想要成就什麼,往往不是要去做某些特別的事。而是要甘願的去做許多看似平凡的事情。

閱讀全文

“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讀後感2---長者不能重訓的迷思

“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書中第三章很有說服力,將讀者導向正確的運動類別。

譬如一般建議長者要多運動。做什麼運動呢?

老了嘛,輕鬆簡單就好。走走路,甩甩手,做一些健康操,提升柔軟度。這樣就行了。

這章,作者擊破一個接一個的迷思,你會知道這些完全不行。

要抵抗肌力流失骨密下降,就是要給予刺激足夠的重量訓練。不要再停留在長者就是不能重量訓練的刻板印象了。或許也正因為想要破除這些迷思,書中很多重訓的示範照片,除了作者自己之外,都是長者。讓讀者看到,原來長者也可以重訓。其實長者正需要重訓。

而對於年輕或是中年族群,以瘦身為目的的運動,作者更提出犀利的分析。重點就是,減肥已經成為一個”產業”。

如何讓最多人覺得自己需要瘦身?

那就是將”瘦”的標準提高,讓大多人都覺得自己太胖。需要減肥。

太胖是一個問題沒錯。但體態適中的人卻還長期以”減重”為目標在運動,這會有問題。

最理想狀況是增肌減脂,但這很難。大多狀況是,體重減少時,肌肉一起掉。

對於想要建立起足夠肌肉資本抗老化的青壯年族群來說,這剛好是最該避免的事。

所以,不要那麼在意減重,一直只做長時間有氧運動。應以增進肌肉量的重量運動為主。

而重量訓練,作者首推自由重量。

閱讀全文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讀後感2---攻守的取捨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書中有一章專門討論投資該採攻勢(Offensive)或守勢(Defensive)。

這章一開始引用Charles Ellis在Winning the Loser’s Game書中的比喻。

同樣的網球,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比賽。

第一種是專業選手先的比賽。這叫贏家遊戲。勝出者往往是藉由高超的技巧或體能得勝,譬如把球打到對方接不到的地方,或是快到對方來不及反應。

另一種則是業餘網球打者之間的比賽。這叫輸家遊戲。勝出者是少犯錯的一方。輸的人往往是自己丟分,譬如發球掛網或是打出界外。

前者,得分是贏得的。後者,得分是對方輸給你的。

前者,你要盡力表現。後者,則要避免犯錯。

問題是,投資,你該採取那種方式?

這裡作者提出一個重點,那就是,並不是說你是”專職”投資人,你就可以用贏家遊戲的方式去參與投資。而假如你是”業餘”投資人,你就該避免犯錯。

區分的重點不是你是怎樣的投資人,而是金融市場的本質。市場是否是投資人所能操控的?

什麼意思?

為什麼專業網球選手打的是贏家遊戲?

因為他們可以控制。

他們知道自己的手腕轉多少角度,手臂揮多大幅度,身體擺怎樣的姿勢,打出的球會是高或低,是直球或旋轉,是近網或近邊界。他們可以控制。他們做出A,就會得到B。

但金融市場不是。變數太多,規則一直在變。

這就好像一個網球場,網的高度一直在上下變動,邊界線也一直在改,有時甚至不是直線。

金融市場不是你做出A,就會得到B的世界。

不要想著打出剛好落在邊界內一公分的球,你就贏了。因為等到球落地,可能邊界已經變了,反而是界外。

金融市場有太多無法控制與預測的事情,所以該採行防禦投資。包括專業投資人。作者的橡樹資產管理,重點就放在防禦投資。

簡單的說,攻勢投資是試著做對的事。守勢投資則是避免犯錯。

但並不是說防守投資的目標是比較低的報酬。不是。

攻勢與守勢投資的目標都是更好的成果。只是前者的方法,是藉由收集正號。後者則是透過避免負號。

防守投資在執行上有兩個面向,第一是避免輸家證券。那種嚴重下跌或甚至歸零的證券。第二是降低空頭的傷害。

實際做法,第一就是分散投資。就算有一支股票下市,也不會造成重大傷害。第二就是納入安全資產,那麼股市大跌,整個投資組合也不會虧太慘。

攻勢投資很可能採相反做法。第一,集中投資。那麼假如選股選對了,這是一支大漲的股票,才會大幅拉抬整體績效。第二是使用槓桿,那麼賺錢時,才會賺更多。

防守投資藉由減少負報酬幅度,攻勢投資藉由拉高正報酬幅度,來達成更好的成果。

問題在於,攻勢做法,在成果好時,的確會擴大戰果。但市場下跌或選股表現不如預期時,會擴大傷害。狀況夠嚴重的話,可能會讓投資者被掃地出門,永遠退出遊戲。

重點是要持續生存下去,狀況不好也不會受損太重,仍可持續參與市場。所以採守勢投資。

防守投資也不是完全沒有攻勢,完全放棄正報酬的部份。而是說整體投資組合的建構哲學,是避免會造成投資無法持續,資金歸零的嚴重負面事件。

但選擇在嚴重不良狀況時仍可存活,與在市況好時獲取最大報酬,兩者衝突。投資人必需做出選擇。

作者有個很好的比喻。譬如一個資金放貸者。他要如何得到最大回報呢?

閱讀全文

定期定額投入美國ETF績效分析---以VTI為例(Dollar-cost Averaging into 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2022更新)

本文計算從2007年初到2021年底,共15年,對美國全股市ETF,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 (美股代號:VTI),定期投資的成果。

投入方式是從2007年1月到2021年12月止,分別在每年的一、四、七、十月,每季定期投入

投入時間在該月的第一個營業日。以收盤結算淨值為買進價格。

每季投入目標為600美金。因為ETF下單只能買進整數股。所以通常無法剛好將600美金全部投入。

假如買進時,ETF的價格是每股130美金。600/130等於4.6。這時就四捨五入,買進5股,共投入650美金(130*5=650)。

假如買進時,ETF的價格是每股110美金。600/110等於5.4,四捨五入為5股。所以就買進5股,共投入550美金(110*5=550)。

每次投入的目標雖是600美金,但因為ETF自行買進只能買整數股,所以有時投入金額會比600多一些,有時會少一些。

此ETF每季配息。配息在扣除30%預課稅款後,剩餘款項於配息的可配發日(Payable date)當天,以當天ETF的收盤淨值再投入。

根據這樣的條件進行定期買進,過程如下表:

日期

買入價

買進股數

投入金額

分割後股數

2007/1/2

140.08

4

560.32

8

2007/4/2

141.79

4

567.16

8

2007/7/2

151.07

4

604.28

8

2007/10/1

153.15

4

612.6

8

2008/1/2

143.25

4

573

8

2008/4/1

135.46

4

541.84

8

2008/7/1

64.36

9

579.24

n/a

2008/10/1

58.05

10

580.5

n/a

2009/1/2

46.15

13

599.95

n/a

2009/4/1

40.36

15

605.4

n/a

2009/7/1

46.49

13

604.37

n/a

2009/10/1

52.16

12

625.92

n/a

2010/1/4

57.34

10

573.4

n/a

2010/4/1

60.02

10

600.2

n/a

2010/7/1

52.37

11

576.07

n/a

2010/10/1

58.63

10

586.3

n/a

2011/1/3

65.64

9

590.76

n/a

2011/4/1

69.05

9

621.45

n/a

2011/7/1

69.41

9

624.69

n/a

2011/10/3

55.81

11

613.91

n/a

2012/1/3

65.26

9

587.34

n/a

2012/4/2

72.87

8

582.96

n/a

2012/7/2

69.91

9

629.19

n/a

2012/10/1

73.8

8

590.4

n/a

2013/1/2

75.12

8

600.96

n/a

2013/4/1

80.5

7

563.5

n/a

2013/7/1

83.37

7

583.59

n/a

2013/10/1

88.38

7

618.66

n/a

2014/1/2

95.06

6

570.36

n/a

2014/4/1

98.23

6

589.38

n/a

2014/7/1

102.48

6

614.88

n/a

2014/10/1

99.89

6

599.34

n/a

2015/1/2

105.94

6

635.64

n/a

2015/4/1

107.01

6

642.06

n/a

2015/7/1

107.72

6

646.32

n/a

2015/10/1

98.9

6

593.4

n/a

2016/1/4

102.73

6

616.38

n/a

2016/4/1

105.45

6

632.7

n/a

2016/7/1

107.43

6

644.58

n/a

2016/10/3

110.98

5

554.9

n/a

2017/1/3

116.16

5

580.8

n/a

2017/4/3

120.99

5

604.95

n/a

2017/7/3

124.79

5

623.95

n/a

2017/10/2

130.16

5

650.8

n/a

2018/1/2

138.2

4

552.8

n/a

2018/4/2

132.62

5

663.1

n/a

2018/7/2

140.86

4

563.44

n/a

2018/10/1

149.86

4

599.44

n/a

2019/1/2

127.68

5

638.4

n/a

2019/4/1

146.36

4

585.44

n/a

2019/7/1

151.13

4

604.52

n/a

2019/10/1

149.03

4

596.12

n/a

2020/1/2

164.94

4

659.76

n/a

2020/4/1

122.9

5

614.5

n/a

2020/7/1

157.38

4

629.52

n/a

2020/10/1

171.68

3

515.04

n/a

2021/1/4

191.77

3

575.31

n/a

2021/4/1

209.1

3

627.3

n/a

2021/7/1

223.95

3

671.85

n/a

2021/10/1

224.65

3

673.95

n/a

(VTI在2008年六月18日進行過分割。一股分割為兩股,淨值減半。所有在這個日期前買進的股數,會有兩倍的分割後股數)

15年共60次投入,累積415股。

下表則是各次配息再投入的狀況:

日期

(可配發日)

每股配

息金額

累積

股數

配息

總額

扣除30%

課稅款後

買入價

買進

股數

分割後

股數

2007/3/30

0.3055

8.0000

2.4440

1.7108

141.46

0.0121

0.02

2007/6/29

0.2855

16.0242

4.5749

3.2024

149.4

0.0214

0.04

2007/9/28

0.321

24.0671

7.7255

5.4079

151.06

0.0358

0.07

2007/12/27

0.3855

32.1387

12.3895

8.6726

146.06

0.0594

0.12

2008/3/31

0.3115

40.2574

12.5402

8.7781

130.91

0.0671

0.13

2008/6/30

0.313

48.3915

15.1465

10.6026

64.15

0.1653

n/a

2008/9/30

0.296

57.5568

17.0368

11.9258

58.39

0.2042

n/a

2008/12/29

0.335

67.7610

22.6999

15.8900

42.94

0.3701

n/a

2009/3/31

0.278

81.1311

22.5544

15.7881

39.72

0.3975

n/a

2009/6/30

0.223

96.5286

21.5259

15.0681

46.23

0.3259

n/a

2009/9/30

0.248

109.8545

27.2439

19.0707

53.6

0.3558

n/a

2009/12/29

0.358

122.2103

43.7513

30.6259

56.97

0.5376

n/a

2010/3/31

0.236

132.7479

31.3285

21.9300

59.56

0.3682

n/a

2010/6/30

0.269

143.1161

38.4982

26.9488

52.56

0.5127

n/a

2010/9/30

0.297

154.6288

45.9248

32.1473

58.38

0.5507

n/a

2010/12/29

0.346

165.1795

57.1521

40.0065

65

0.6155

n/a

2011/3/31

0.283

174.7950

49.4670

34.6269

68.69

0.5041

n/a

2011/6/30

0.283

184.2991

52.1566

36.5096

68.39

0.5338

n/a

2011/9/29

0.306

193.8329

59.3129

41.5190

59.17

0.7017

n/a

2011/12/28

0.361

205.5346

74.1980

51.9386

63.85

0.8134

n/a

2012/3/30

0.308

215.3480

66.3272

46.4290

72.3

0.6422

n/a

2012/6/29

0.346

223.9902

77.5006

54.2504

69.66

0.7788

n/a

2012/9/28

0.364

233.7690

85.0919

59.5643

73.64

0.8089

n/a

2012/12/27

0.545

242.5779

132.2049

92.5435

72.74

1.2722

n/a

2013/3/28

0.364

251.8501

91.6734

64.1714

80.95

0.7927

n/a

2013/6/28

0.386

259.6428

100.2221

70.1555

82.8

0.8473

n/a

2013/9/27

0.429

267.4901

114.7533

80.3273

88.03

0.9125

n/a

2013/12/27

0.494

275.4026

136.0489

95.2342

95.52

0.9970

n/a

2014/3/31

0.423

282.3996

119.4550

83.6185

97.43

0.8582

n/a

2014/6/30

0.42

289.2579

121.4883

85.0418

101.74

0.8359

n/a

2014/9/30

0.465

296.0938

137.6836

96.3785

101.26

0.9518

n/a

2014/12/29

0.561

303.0455

170.0086

119.0060

107.55

1.1065

n/a

2015/3/31

0.508

310.1521

157.5572

110.2901

107.4

1.0269

n/a

2015/7/2

0.468

317.1790

148.4398

103.9078

107.63

0.9654

n/a

2015/10/1

0.508

324.1444

164.6653

115.2657

98.9

1.1655

n/a

2015/12/28

0.583

331.3099

193.1537

135.2076

104.97

1.2881

n/a

2016/3/21

0.48

338.5979

162.5270

113.7689

104.22

1.0916

n/a

2016/6/20

0.469

345.6895

162.1284

113.4899

106.51

1.0655

n/a

2016/9/19

0.539

352.7551

190.1350

133.0945

109.75

1.2127

n/a

2016/12/27

0.727

358.9678

260.9696

182.6787

116.71

1.5652

n/a

2017/3/30

0.542

365.5330

198.1189

138.6832

121.51

1.1413

n/a

2017/6/27

0.575

371.6744

213.7128

149.5989

124.09

1.2056

n/a

2017/9/27

0.553

377.8799

208.9676

146.2773

128.87

1.1351

n/a

2017/12/27

0.673

384.0150

258.4421

180.9095

137.48

1.3159

n/a

2018/3/27

0.5661

389.3309

220.4002

154.2802

134.19

1.1497

n/a

2018/6/27

0.6034

395.4806

238.6330

167.0431

139.43

1.1980

n/a

2018/10/3

0.7142

400.6787

286.1647

200.3153

149.87

1.3366

n/a

2018/12/28

0.7209

406.0152

292.6964

204.8875

126.45

1.6203

n/a

2019/3/28

0.772

412.6356

318.5546

222.9883

143.75

1.5512

n/a

2019/6/20

0.5472

418.1868

228.8318

160.1823

150.57

1.0638

n/a

2019/9/19

0.7

423.2506

296.2754

207.3928

152.74

1.3578

n/a

2019/12/30

0.8855

428.6084

379.5328

265.6729

163.21

1.6278

n/a

2020/3/31

0.6136

434.2362

266.4473

186.5131

128.9

1.4470

n/a

2020/6/30

0.6999

440.6832

308.4342

215.9039

156.67

1.3781

n/a

2020/9/30

0.6741

446.0613

300.6899

210.4829

170.38

1.2354

n/a

2020/12/30

0.7818

450.2966

352.0419

246.4293

193.68

1.2724

n/a

2021/3/30

0.6716

454.5690

305.2885

213.7020

205.36

1.0406

n/a

2021/6/29

0.6753

458.6096

309.6991

216.7894

222.75

0.9732

n/a

2021/9/29

0.7242

462.5829

335.0025

234.5018

224.44

1.0448

n/a

2021/12/30

0.8592

466.6277

400.9265

280.6486

242.16

1.1589

n/a

(累積股數是到該次配息日期,此一模擬投資法已經累積多少股。將累積股數*每股配息金額,即可得該次配息總額。券商代為執行的配息再投入,可以買到小數點以下的非整數部位。)

每季配息再投入,共得52.7866股。

每季投入600美金,累積415股。配息再投入得52.7866股。兩者加總共是467.7866股。

以2022的第一個營業日(2022一月3日),VTI收盤淨值每股242.92計算,467.7866股,有113634.73美金的價值。

十五年全部投入的資金總額是36168.89。粗報酬率是214.18%。

XIRR函數計算內部報酬率,則是年化13.98%。

去年的計算成果相比,多一年的定期投入,差異如下表:

定期投入

2020年底

2021年底

差距

總投入資金

33620.48

36168.89

2548.41

總獲利金額

52976.9

77465.8

24488.9

總報酬率

157.6%

214.2%

56.6%


最右邊一欄的”差距”,顯示的是多了2021這一年的定期投入,總投入資金、總獲利金額,與總報酬率的差別。

可以看到,多一年的定期投入,總投入資金只多了兩千五百多,但總獲利卻是多了二萬四千多。這一年的獲利金額增加幅度幾乎是這一年投入金額的九倍。

這是如何辦到的?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