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關鍵報告”2024三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本文整理2024三月在台北舉行的“ETF關鍵報告”參加朋友的課後回饋。

想參加這個課程的朋友,可參考最新梯次課程:

“ETF關鍵報告” 八月18日台北班(即將額滿)

“ETF關鍵報告” 八月25日台中班

所有開課時程,可見綠角開課計畫

課後問卷回饋

詳細介紹美股ETF的結構與一步步帶領如何分析該股的各特性,對於選擇投資標的非常有幫助!謝謝綠角的解說,今天三小時過得非常充實且對於如何選擇分析美股更有概念了! ”王先生

“真的還好有報名ETF課程,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在投資什麼東西啊。而不是盲目追從。” 黃小姐

本來對ETF真的很沒概念,經過老師的解釋,清晰很多。” 楊小姐

對於海外的ETF,課程提供資料查詢及分析的說明,選擇ETF會有清楚邏輯步驟方法。也更了解ETF投資的相關成本及選擇的方法。” 吳小姐

“拆解ETF的查詢步驟,節省自己要做功課的許多時間。” 匿名朋友

“謝謝,收獲很多。工作人員很親切,問題反應也快速,很棒。” 賴小姐

“購買ETF該注意的事,由ETF的結構比較什麼是較優質的ETF。課程設計很讚,由淺入深,各項理論都有數字佐證。” 張先生

“謝謝綠角教我們釣魚的方式,讓我們學會如何善用這個工具!” 陳小姐

全程都很有收穫。” 張先生

客觀評估一檔ETF的方法,很棒。” 朱小姐

綠角感言:

ETF興起之後,已成為許多投資朋友琅琅上口的投資工具。

可是一樣講出”ETF”三個字,有人就是只知道這三個字母,有人是深入的知道其背後發展的歷史脈絡、原理、如何查詢ETF投資策略,如何判斷ETF好壞。

一樣有投資ETF,有人是因為大家都有在投資,所以想”跟著買準沒錯”。有人則很明確的挑出符合自身需求的ETF來投資,知道這個標的為何在同類標的中是較好的選擇,理由在那裡。

在市場全面上漲,大家似乎都很容易能賺到錢的時候,這個差距看不太出來。

但是當遇到市場下跌,投資變成是個虧錢的選擇。當特定策略落後市場,大量追尋該策略的ETF落後市場時,只是一窩蜂跟著買以及不瞭解ETF特性的投資人,恐怕很難堅持下去。

對於投資工具與策略的深入瞭解,是強健投資計畫的基石。

美國ETF,可以直接透過美國網站去查詢,去瞭解。當地的ETF有其特別的建構規則。美國當地ETF,流動性要多少才夠,買賣價差最好在多少以內。這都有規則可以瞭解與可以遵循。

很高興可以利用”ETF關鍵報告”持續的許多有興趣的朋友分享相關知識。

多年來,課程內容也在參加者不斷的回饋中一直調整與更新,以達到最貼近使用者需求的目的。

感謝每一位參加與提出回饋的朋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綠角開課計畫(Greenhorn’s Investment Class)

“ETF關鍵報告”內容介紹

“ETF關鍵報告”2024一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4一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2024四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全新》債券啟示錄”2024四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閱讀全文

《富足》讀後感1—你有這些窮人思維嗎?

(想對美國ETF有系統性的瞭解,瞭解其運作原理、投資策略,與挑選ETF時比較的重點,買賣應注意事項,學會自行查詢英文網站的重要相關資訊,歡迎參加ETF關鍵報告)

(想瞭解如何應用資產配置原則,針對個人投資目標與風險忍受度,建構與執行資產累積階段的投資組合,長期參與市場。不僅可達成財務目標,也不會帶來自己所無法接受的短期嚴重下跌,歡迎參加”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想要瞭解退休階段如何不要只靠配息,改用總報酬,帶來退休所需的現金流,而且跟上通膨,維持生活水準。同時瞭解遇到負面狀況要做出怎樣的調整。歡迎參加”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想深入掌握債券知識,瞭解央行利率政策與債市殖利率的關係、信用風險與利率風險可得到多少回報,與自行買進債券必備知識,歡迎參加《全新》債券啟示錄)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富足》的作者是吳軍先生。

在書中相隔遙遠的兩個段落,透露出相同的金錢觀。

首先是作者提到自己剛上大學的時候,兩個月有十塊的結餘。

假如當時他選擇投入波克夏股票,到現在會有300倍的獲利。但他用一半,也就是五塊,買了牛津大字典。

後者才是真正的高報酬。因為作者把英文學好,才有日後去美國留學與業界的發展。成功職涯帶來的所得遠遠高過十塊錢300倍的成長。

一直以為要用錢才能賺錢,完全忽略投資自己的成長性,會賺更多錢。恐怕得不償失。

再來就是,作者提到,因為覺得自己沒錢,所以任何一點省錢的機會都不願意放過。時間一長,眼光就會局限在這些蠅頭小利上。

這兩個可說是”窮人思維”。

未必窮人才有這種想法,也可說是”怕沒錢症候群”。

因為怕沒錢,所以錢一到手,就想著要如何運用它,要用錢賺錢。

腦中直覺想法就是這筆錢假如買對標的,譬如像作者提到的波克夏股票,會帶來幾十倍,或幾百倍的成長。

其實,小錢成長一百倍,恐怕只是變成沒那麼小的錢。

除了投資之外,一定要記得金錢另外一個很可能更好的應用,就是用於培養自身能力。這條路帶來的收益,恐怕才是超乎想像。

除了忽略花錢提升自身能力的選項之外,怕沒錢症候群的第二個症狀就是不放過任何省錢的機會。

這不是窮人專有的問題,有些收入頗豐的人也會有。這也是”記帳”的陷阱之一。

這個想法會讓一個人生活的重要指標,就是省下多少錢。這樣的人往往想著吃一頓飯,少一樣菜可以省多少。買個東西,花一小時比價,可以省幾十塊,或一、兩百元。

人生最重要的資產,時間,就用於省這些小錢。

全然忘掉,假如時間用於擴大賺錢能力或是人生體驗,會是好非常多的應用。

所以人要避免兩個陷阱。

金錢的投資選項有兩個,一個是金融投資,另一個是自身能力投資。

投資後者,當下看來錢好像就不見了。但日後可能帶來豐厚回報。

要放大資產,不要只想著省小錢。擴大賺錢能力,是一個更重要的路。

省錢有上限,因為儲蓄率最高只有100%。但一個成功的職涯,可能帶來收入的倍數成長。

目光放遠,格局放寬。因為自身的想法,往往就是個人能成就多少的界線。

有大格局才能做大事。



Readmoo電子書連結

博客來連結

閱讀全文

當下並不穩定,未來難以想像(The Future is Unimaginable)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仔細想想,現在你身邊習以為常的事物,對一個一百多年前的人來說,是怎樣的狀況?

20世紀剛開始,活在1900的人,當時沒有人打過電話、用過電腦、聽過錄製音樂,看過電影。他們根本不懂什麼叫作email,什麼是智慧型手機。

醫療方面,沒有抗生素。面對感染,患者只有自己的免疫系統孤軍奮戰。白內障沒有水晶體可換。腎臟壞掉,沒有醫師知道如何開移植手術。膝關節退化,也沒有人工關節可選。

也沒有人坐過飛機,人們也尚未普遍享有電燈帶來的照明。

就算你是當時最富有人的,John Rockefeller,時年61歲,也沒有這些現代人習以為常的東西。財富買不到當下並不存在的技術。

這一百多年來的發展,是1900當時的人類想不到的。

未來呢?

當你的曾孫四、五十歲的時候,他用的工具跟生活環境,恐怕也是我們現在無法想像的。

所以影集”三體”中外星人提到,由於他們要四百年後才會到達地球。那是註定的失敗。因為當時的人類會擁有遠遠超過現在的科技。

一時會覺得怎能可能?

人類從現在的狀況進步到可以打敗能進行星際移動、掌握多維度技術的物種?

但回顧這百年來的進步,想想1700的人能否想像21世紀的狀況,就會知道,這是可能的。

這龐大的躍進與改變,也代表支撐過去生活的產業沒落消失,新產業興起。

1900時,鐵路是重要產業。占美國股市總市值63%,占英國股市50%。到今天,鐵路在兩國股市都降到非常低的比重。

2024,美國最重要的產業是科技類股。提供軟體與網路服務的大公司,譬如微軟、Google、Alphabet、Amazon,這些產品跟服務在百年前,根本不存在。

1900當時美國上市公司,其中80%的市值到今天減值到幾乎為零。

未來的世界,未來的市場,很可能將由現在根本不存在的產業跟公司主導。(註)

也就是說,投資時固守一些當下看來不可一世的偉大企業,然後認為”未來就會跟現在一樣或差不多”,是非常危險的想法。

這個危險,在短短三年、五年或甚至十年的期間可能都不會浮現,但時間愈長,危險愈大。

一個人從年輕二十幾歲開始工作,有收入進行投資,假如活到八十幾歲。有六十年的時間參與市場。他很有可能看到身處的世界與產業,跟自己年輕時非常不一樣。

所以,全市場指數化投資,不只是投資當下的大企業與重要產業而已,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開放機制。新興的產業與公司,從一開始市值很小,逐漸(或快速)長大,指數化投資工具會全程參與到。舊的產業萎縮或消逝,它們在指數中的比重就會同步縮減。

指數化投資會讓你永遠跟得上時代,而不是固守當下的特定公司或特定產業。

任何想要長期持有特定公司或特定產業的做法,需要面臨的問題是,假如該公司或產業走上長期衰退之路,那要怎麼辦?

不要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更不要有想到這個問題,然後以”不會發生”帶過。逃避不是處理風險的正確方法。

想想人類的發展史,這是貨真價實的風險。

我們太常以為未來會跟現在差不多,實情並非如此。



閱讀全文

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ETF分析介紹(VT,2024年版)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Vanguard全球股市ETF,英文全名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ETF,美股代號VT。成立於2008年六月24日。追蹤FTSE Global All Cap Index。

FTSE Global All Cap Index是富時(FTSE)編制的全球股市指數,同時囊括了大、中、小型股。

FTSE Global All Cap Index包含了全球49個國家,共10094支證券。同時包括已開發與新興市場。所以追蹤這個指數的VT可讓投資人透過單一標的取得全球股市報酬。

VT內扣總開銷0.07%。

根據美國晨星資料,VT資產總值366億美金,平均每天成交量170萬股。資產總值與流動性比起去年分析的時候均有明顯增長。

公開說明書提到VT追蹤指數的方法是採樣,但以其持有約九千八百支股票的情形來看,其實已接近完全複製。

依據2024四月底資料,VT投入的前十大國家與比重分別是:

美國 61.7%
日本 6.1%
英國 3.7%
中國 2.8%
加拿大 2.7%
法國 2.6%
印度 2.3%
瑞士 2.0%
台灣 2.0%
澳洲 1.8%
德國 2.0%

跟去年的名單相比,德國退出前十大。印度進入。

依據2024四月底資料,VT的前十大持股分別是:

Microsoft
Apple
NVIDIA
Alphabet(Google)
Amazon
Meta (Facebook)
Eli Lilly
Berkshire Hathaway Inc.
Taiwan Semiconductor
Broadcom

VT前十大持股,其中九家公司就是整體美國股市指數化投資工具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 (VTI)的前十大持股。VT前十大持股的唯一非美國公司,就是台積電。

VT自成立以來,各完整年度績效如下表:

閱讀全文

富邦台灣采吉50ETF分析介紹(006208,2024年版)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富邦台灣采吉50ETF,台股代號006208,簡稱”富邦台50”,於2012七月17日上市,追蹤台灣50指數。

台灣50指數由台灣股市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組成。雖只有50家公司,但其市值加總已占台股總市值的七成。可以說台股的表現,大多就是由這50家公司決定。

006208與元大台灣卓越50ETF(0050)都是追蹤台灣50指數。兩者直接競爭。

富邦台50資產規模848億台幣,比起兩年前回顧的291億台幣,規模大幅成長。

根據台灣證交所成交資料,2024一到四月,富邦台50 ETF平均每月成交100,268張。平均成交量也比兩年前回顧時的平均78,507張明顯增長。

富邦台50收取0.15%的經理費,與0.035%的保管費。兩者加總形成0.185%的費用。再加上其它開銷後,形成ETF的年度內扣總開銷(Expense ratio)。過去五年內扣總開銷如下表:

年度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內扣總開銷

0.34%

0.36%

0.35%

0.24%

0.25%


2022與2023的內扣總開銷,分別是0.24%與0.25%。比起2019到2021,有下降的傾向。

富邦台50,0050和台灣50總報酬指數,2013至2023各年度報酬如下表:

閱讀全文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4—該退出的討論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把時間當作朋友》書中有一節專門討論”交流守則”,具高度參考價值。

交流,或說是討論,是持有不同或甚至相反意見的人,分別陳述己方論點與證據,試圖達到一個更接近事實的論述的過程。

但假如你在交流過程遇到以下幾個場景,那恐怕這個討論需要中止與退出,沒有繼續的必要。

由於討論的目的是要接近事實(說接近,因為我們都是人,不是全能的神),所以假如有確切的證據,就算結論令人難以接受,也要接受。

假如面對證據,持不同意見的人還堅持不接受,用各種說法去扭曲證據或是維護自己的看法。請小心,你遇到的可能不是討論者,而是為了爭而爭的爭辨者。

馬上停止”討論”。因為再下去,你面對的是更大的精神消耗、徒勞無功的對話,與樹立敵人。

做為一個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的推行者,看到書中這些文字,令人很有感觸。

過去當我寫文章,舉出低成本指數化投資,確切的優點證據時,就常有人說,”高費用主動型基金還是有勝出的機會啊”。

問題是,你可以”事先”知道嗎?

拿著事後才知道漲最多的股票,勝過大盤的基金,說投資得到好績效很容易。

這不是很會投資的證詞,而是自身存在嚴重邏輯缺陷的證明。

當別人一直拿著錯誤邏輯得到的論點要跟你”討論”時,請遠離。

作者提到,還有一種論述就是:”難道XXX就沒有一點好處嗎?”

這也是為爭辨而爭辨的典型。

睡在垃圾堆裡也是有可能撿到鈔票與寶物的好處。但問題是,你已經有窗明几淨,冷暖空調的臥室的時候,為什麼要去選”有一點好處”的垃圾堆。

有一點好處,就是可行的選項嗎?

那沒有什麼選項是不行的。

這個說法在台灣投資界有一種變形,叫做:”東西沒有好壞,只有合不合適。”照這種邏輯,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賣給投資人的。一切去區分優劣的努力,也都是不必要的。

認為爛選項因為有”一點”好處,所以也該接受的。往往就是推銷這個爛選項,可以從中得到好處的人。

不要跟他”討論”。他不會因為”討論”而改變。因為其言論的目的是要推銷爛選項,而不是跟你共同追求較好的選項與更貼近事實的論述。

另外一個該退出的討論,警訊就是對方開始說:”難道我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嗎?”

其實,這個說法的背後就是,他認為自己這個說法一定是對的。他不想改,也不會改。

他不是要進行討論,他是希望你認同他的想法。

而作者提到,雖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其實根本不是表面看起來那樣。每個人的大多想法,不是自己得到的,是外界環境灌輸的。

譬如”現金流=配息”,”現金流是財富自由之路”,其最原始的”發祥地”,可能就是富爸爸系列書籍。

很多人受到影響,覺得符合直覺,就採用了。變成”自己的想法”。完全不知道背後的大問題。

然後有了這個無法更改的”自己的想法”之後,這個牢固不變的想法,反而是個枷鎖,不是他探索與發覺這個世界的利器。

進步其實是很個人的事情。固執己見無法思考的人,更恐怕是與進步絕緣。

避免自己成為這樣的人,也不要以為自己可以說服每個人。該退出的”討論”,請頭也不回的馬上離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閱讀全文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2024四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本文整理2024四月在台北舉行的“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參加朋友的課後回饋。

想參加這個課程的朋友,可參考最新梯次課程: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六月23日高雄班(即將額滿)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九月1日台北班

所有開課時程,可見綠角開課計畫

課後問卷回饋

“綠角分享的測試提領策略與投資組合的高強度測試方式,尤其是花費比率監控部分,讓我對退休策略信心大增。” 黃先生

整堂課太精彩了,沒有冷場。原本對於退休資產配置只有模糊的印象,經過老師的講解有清晰的輪廓,聽完去除一些不必要的恐懼和迷思,對未來家庭經濟的操作有實用的方法。” 匿名朋友

“感受到通膨的重要性,驚覺對退休的規劃過於樂觀。” 林小姐

“從早開始到結束,沒有任何的贅述,每一個論述都非常的重要。我覺得最有收穫的地方,是認識到通膨對投資的影響以及初始提領率及花費比率對永續提撥退休金的重要性。” 陰小姐

“非常感謝"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它讓我受益匪淺。這門課程的難度安排恰到好處,沒有任何贅詞或歪題消耗到學員的注意力,而是專注於提供實用且精簡的知識。從如何準備退休資產配置,到各種資產配置的多項壓力回測,再到各種狀況的調節與解法,每一個部分都提供了實用且深入的指導

還特別講解了VTIP的隱藏特性、以及為何不將REITs放入退休資產配置的原因,這些內容使我對配置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課後提供的完整計算工具更是方便我們應用所學知識。感謝這個寶貴的學習機會,我相信這將對我的財務規劃和退休計劃產生長遠的影響。” L先生

“平常在醫院上班很多時間,卻不懂的理財與規劃。謝謝綠角,超實用,我更有人生方向了。” 盧小姐

很全面的探討退休後的所有收入可能性包含勞退保險等,非常完整~” 蔡先生

“謝謝綠角,用簡單明瞭的方式完整囊括退休資產規劃。” 陳小姐

“感謝講師與工作團隊的用心。” 陳先生

“最後兩節課最有收獲,可實際應用於現況,以及遇到狀況不佳時,要如何因應。” 匿名朋友

“感謝老師精心安排的課程,且QA時間對於同學的提問都知無不答,全力解惑,實在非常敬佩。再次感謝! ” 林先生

“感謝老師用心講授,課程精實,相當受用。感謝友善有禮的工作人員在軟硬體上的協助,上課環境很舒適。” 張小姐

“老師邏輯清晰,並有數據輔助説明,很快瞭解老師的投資理念與考量。” 匿名朋友

許多非常實用的建議。謝謝綠角和工作人員。非常棒的內容,解釋很清晰。” 黃先生

“謝謝綠角提供如此寶貴的投資課程。” 巫先生

幾乎所有的觀念都有歷史的依據並且把數據量化做佐證,很有說服力。幾乎很少有模糊或不清楚的空間。” 劉先生

“講者條理分明分析解說。” 高女士

老師講解的邏輯通暢、論據清晰,讓我可以清楚理解要有多少錢才能退休關鍵是:想要每月有多少生活費、提領率再平衡、提領+輔助策略。(我以為這種課會很痛苦,喝了咖啡又準備口香糖,居然沒昏昏欲睡!!而且老師時間掌握很精準~)

沒來上課之前覺得有房子(但有房貸),還有10年想要退休可以累積資產,加上勞保跟勞退,應該可以退休無虞吧~ 慶幸自己在退休前有先參加退休資產管理課程,發現自己的假想錯誤,至少還有10年可以預備退休練習曲! ” 廖小姐

“謝謝老師的課程,讓我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對相關議題有深入的了解,也有很實際的操作建議及輔助的Excel檔案,希望在20年後的時候可以順利執行。再次感謝綠角老師。” 匿名朋友

“謝謝您們辛苦,綠角邏輯非常清晰,課程架構完整,時間掌控超強。工作人員接待順暢。” 梁先生

說明充實,簡潔中又顧及全面。聽課當下心中的疑問,在老師後面的講解中就有提到,感覺老師已經將數年來學員基本會問的,整理並融入課程中。” 匿名朋友

每一段都有清楚的結論和建議。謝謝綠角,你的文章和課程改變了我對金錢與投資的看法,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改變了我的人生,但又不違背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心中有無盡的感激,謝謝!” 匿名朋友

綠角感言: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希望達到兩個目的:

預先知道退休投資是怎樣的場景,實際執行時避免遺漏

其實跟很多人想像不同,這個課程參加者主力是三十歲到五十幾歲的青壯年族群。內容可以讓參加者明確知道需要多少退休資產,退休時的提領會是什麼樣子,如何設定提領率,股債比多少比較好,以及如何再平衡。

預先知道事前瞭解,就可以心中安定,知道要如何準備與執行。

另外,退休投資容易遺漏。

譬如最一開想到的問題是,資產總額好像固定,但是人不知道會活多久。所以花得太保守。沒有在退休的黃金年代充份享受到自己累積的資產成果。

再來,一直想著退休之後活二、三十年的長期規劃,沒有想到萬一自己是壽命比較短的那個人呢?

最後,忘掉通膨。單一年度個位數百分比的通膨,長期累積下來會是非常可觀的數字。如何避免通膨的侵蝕,維持退休時現金流的購買力,是一個比想像中,大很多的挑戰。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都有考慮到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剖析與對應策略的說明。

很高興從回饋中看來,我有達到當初設定的目標。

感謝每一位參與與提出回饋的朋友。



閱讀全文

金融市場並非平均,意外實為正常(It’s Never Normal)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在描述金融市場長期成果時,最常使用的一個指標就是”年化報酬”。

譬如美國股市從1970年初到2023年底,有年化10%報酬。(以MSCI USA指數計算。註)

由於這是一個由真實數字推導出來的幾何平均,所以不少人以為,假如自己長期投資,譬如十年,就可取得近似這個平均數字的報酬吧。

事實並非如此。

譬如美國股市從1990年初到1999年底這十年,年化報酬高達19.0%。這十年中,有三年是單年二十幾趴的報酬,另外有三年是單年三十幾趴的報酬。

1990年初投入100,十年之後會成長為570。

這十年被稱做”黃金年代”。

在接下來的十年,2000年初到2009年底,美國股市經歷了2000網路科技泡沫破滅與2008金融海嘯,這十年的年化報酬是-1.3%。

一位投資人假如2000年初投資100,到2009年底會剩88。投資十年根本沒賺錢,這被稱為”失落的十年”。

然後,從2010年初到2019年底,美國股市迎來下一波榮景,年化報酬達13.6%。投資人再次看到豐厚的十年累積成果。

在西元2000年初投資股市的人,不認為接下來十年會是長期累積負報酬。因為假如他們這樣想的話,根本不會去投資股票。

會投資特定金融資產,一定是認為未來會賺錢的。

實際結果出來,遠不如預期,居然是十年負報酬。這正是投資的風險。

失落的十年,是預期外的事情。

但黃金十年也是意外。上世紀九零年代,美國股市年化報酬高達19%,也是遠遠超過預期的事。

也就是說,即便長達十年,定義上已經符合”長期”定義的期間,股市仍常出現超過預期的表現。

這三個十年期間,年化報酬都不是很貼近10%這個數字。

但不少投資人不知道,即使長達十年的市場成果,也是”非平均”,也可以是一種”特別”的表現。

他們常覺得,十年很長啊,應該很具有參考價值,可以驗證某種投資策略,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投資的真理”。

所以,他們就常以”長期”,也就是約十年的成果,來外推未來該如何投資。

九零年代,怎樣算會投資呢?

這期間常出現單年二十幾趴、三十幾趴的報酬。那當然要借錢投資,集中投資漲最多的科技類股基金,或是直接買科技類股啊!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怎樣是會投資呢?

股市負報酬耶。當然不能單純參與股市啊,要用避險基金,另類投資。用奇特的策略來操作或是使用非主流資產,才有賺錢的機會。

然後,九零年代投資科技類股與借錢投資的人,在接下來的十年,摔得鼻青臉腫。

二十一世紀初,因為遇到金融海嘯,開始採用避險策略或另類資產的人,在2010之後,股市重回榮光時,錯過大筆報酬。

投資為什麼很難?

因為很多人沒體會到,即便”長達十年”,都不是可靠的策略基礎。你可能是依據黃金十年或失落十年,這些遠落在預期值之外的現象在做投資。

投資為什麼很難?

因為長達十年的期間會形成投資人之間的整體氛圍。

大家都賺錢的年代,當然是要開槓桿,借錢投資、質押投資,曝險愈高愈好。

市場似乎賺不到什麼錢的時候,當然要考慮另類資產,另類投資策略。

這些,都是當下看起來,最好的投資方式。

而人,很難不從眾。

投資為什麼很危險?

因為根據上一個時期,極端良好或極端惡劣的成果做出的投資策略,在下一個時期狀況反轉,譬如從極好變極壞時,會蒙受重大損失。

最近綠角看的一本書中有這麼一句話:

At the depths of the Wall Street Crash, many investors were ruined, especially those who bought stocks with borrowed money.

這些被毀滅的投資人當初為何要借錢投資?

因為在他們看到的最近的過去,借錢投資就是放大報酬的最好策略。

他們不知道自己看到的過去良好表現是預期外的事情。接下來等著的是預期之外的嚴重負報酬。

不少投資人專注於”為上一場戰爭做充分準備”。然後下一場戰爭發生在自己根本沒有準備的戰線。手足無措,損失慘重。

如何克服這些問題?

閱讀全文

綠角“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課後心得與重點摘要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從2020十月首發班以來,講授“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已近四年的時間。做為講者,有些心得與想法。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其核心論點立足於大量計算之後得到的成果。

譬如第二節會呈現實際退休提領的成果。首先是美國市場。
(因為美國市場有近百年,每一個年度的股債報酬與通膨數字可供驗證)

譬如退休投資組合股債比是50:50。初始提領率4%。設定一千萬的初始價值。

第一個提領實驗從1926開始退休。退休第一年年初提出當年生活費,然後再根據這一年美國股市與債市的表現,計算到1926年底資產會成長或減損到多少。

退休第二年,1927年初,根據前一年的提領金額與前一年的通膨率,計算要提多少錢當第二年生活費。再根據這一年美國股市與債券的表現,計算到年底資產會變多少。

這樣一直算下去。看會在那一個年度,退休資產全數耗盡,或是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第二個實驗,從1927開始退休。依上述方法再計算一次。

然後第三個實驗,從1928開始退休。第四個實驗,從1929開始退休。一直到最後一次試驗,從1984開始退休,總共59次實驗。

為何需要那麼多次的實驗?

因為這樣就可以知道在不同時空背景退休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譬如1929大蕭條,1943二次世界大戰,1970年代高通膨。用各種負面狀況考驗這個提領方式的可靠性與耐受度。

然後一樣的股債比50:50,可以試驗不同的初始提領率,譬如3%、4%、5%等。

然後再換不同的股債比。從股債比100:0到0:100,以10%為單位變化,分別是怎樣的成果。

每一個不同的股債比都可以搭配不同的初始提領率。有很多排列組合。

這些計算非常繁雜,很花時間。但得到的成果,相當值得。有宏觀與細部兩方面的資訊。

首先是宏觀資訊。

退休投資管理最重要兩個指標:可以提領多久以及最後資產剩多少。

用這些資料做出的圖表可以展現,股債比改變,可以提領40年以上的成功率變化,30年後剩餘資產的變化。

再來是,初始提領率改變,可以提領40年以上的成功率變化,30年後剩餘資產的變化。

就會很清楚看出不同股債比與提領率,會如何影響使用年限與最後剩餘資產總值。

誰影響力大,誰影響力小。在這些根據大量實證資料做出的圖表中,一目瞭然。你馬上會知道,要用得久,該控制那一個變數。最後資產要剩得多,該調整那一個。

第二則是細部資訊。

大量退休實驗也會帶出微觀資訊。

在計算中我發現,在某些年度退休,成果特別的差。但當時又沒遇到股市或債市大跌。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這些負面的退休場景?問題出在那裡?

詳究之後,解答很有意思。是我當初開始時,沒有想到的發現。

然後範圍擴大,以台灣投資人的觀點,用低成本指數化ETF做成全球股債搭配的投資組合。計算不同股債比,不同提領率,從2008開始退休提領的成果。

這樣得到的,就是完全不同於目前主流退休提領研究,以美國人為主的觀點。而是一個台灣退休者,假如實際依照這套方法,全球分散投資(也就是不需事先預知未來表現良好的市場,美國在過去百年是表現很優秀的市場,未來無法保證如此),會得到怎樣的成果。

整個計算所得到的資訊與圖表,成為”退休資產管理”最核心,也讓參加者覺得最有收穫的內容。不少朋友回饋中說”清楚明瞭”、”很有說服力”,理由就在這裡。

這些資訊也可進一步帶出其它應用。假如要退休很長的時間,譬如50年以上,要如何進行投資設定。或是在退休時,如何監控提領情形,以免花太多而不自知。都是實用的退休資產管理技術。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不是整理財金論文提到的已知觀點,而是由綠角從搜集原始報酬與通膨數字開始,設定好提領方式與投資組合,實際計算,實際驗證,大量計算所統整出來的成果。而且是以台灣投資人觀點出發。具高度實用性與參考價值。

從最一開始破解常見現金流迷思,到中間這些資料的呈現,到最後解釋如何從美國提錢回來台灣使用的管道與方法。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從實用取向出發,用一天的時間,不僅解決退休投資的錯誤觀念,也帶來確實可行的觀念與資產管理方法,讓人不再面對未知而感到不安。

想參加這個課程的朋友,可參考最新梯次課程: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六月23日高雄班(即將額滿)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九月1日台北班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課程內容介紹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2024一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2023十一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2023九月台中班學員課後回饋

閱讀全文

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分析介紹(VTI,2024年版)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美股代號VTI的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成立於2001年五月24日。追蹤CRSP US Total Market Index。

指數名稱中的”Total Market”代表全市場,所以指數同時囊括美國股市的大、中、小與微型股。CRSP US Total Market Index是代表整體美國股市表現的全市場指數。

透過追蹤全市場指數的ETF或指數型基金,投資人會取得”市場報酬”(Market return)。
(不過有個前提,投資工具必需有良好的指數追蹤成果)

取得市場報酬正是指數化投資的目的

假如一個市場沒有運作良好的全市場投資工具,指數化投資人才會退而求其次,使用大型股指數化投資工具。因為大型股是市場的主要組成。

VTI每年內扣總開銷0.03%。

VTI追蹤指數的方法是採樣,持有三千七百多支股票。

根據美國晨星資料,VTI資產總值達3879億美金。平均每天成交量310萬股。

經過2023的美國股市上漲,VTI資產總價值比起去年的2841億美金,增長近1000億。

依據2024三月底的資料,VTI的前十大持股分別是:

Microsoft
Apple
NVIDIA
Amazon
Meta (Facebook)
Alphabet
Berkshire Hathaway Inc.
Eli Lilly
Broadcom
JPMorgan Chase

跟2023第一季相比,Tesla、Exxon Mobil Corp、United Health離開前十大持股。Eli Lilly、Broadcom、JPMorgan Chase進入前十大。

VTI前十大持股合計占比達28.93%,跟去年的24.02%相比,集中程度升高。

這其實不是VTI的”問題”。指數化投資工具會如實反應當下市場的情形。當股市裡面大型股表現好,科技類股表現好,就會造成對應的指數化投資工具其投資組合有大型股與科技類股比重拉高的現象。

(相關討論,可見全市場指數就是市場的如實反應)

VTI自成立以來,各完整年度績效如下表:

閱讀全文

“《全新》債券啟示錄”2024四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本文整理2024四月在台北舉行的“《全新》債券啟示錄”參加朋友的課後回饋。

想參加這個課程的朋友,可參考最新梯次課程:

” 《全新》債券啟示錄”六月22日高雄班(剩1/3名額)

” 《全新》債券啟示錄”八月31日台北班

所有開課時程,可見綠角開課計畫

課後問卷回饋

“除了債券ETF是本來就知道的(上過課及您的blog),這次覺得學到如何自行組成5年內可以持有到期的債券梯的務實工具,又多了一個技能。很有幫助。

感謝綠角這次的課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債券的理論到實務應用,當初決定快閃來回台灣聽課很值得!特別是除了債券ETF,又多了解了一個可以由自己組成債券梯的工具,可以滿足不同的功能面需求,讚!辛苦綠角老師!” 陳先生

“債券的基本介紹和實務上現有的投入選擇管道都讓我收穫良多

一直很感謝綠角在網路上分享指數型投資的觀念和真實世界數字,我是從2015年開始在網路上閱讀綠角財經筆記,並開始在美國券商執行指數型投資。我一直維持著股債組合的投資方式但坦白說並沒有很瞭解債券,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實體的課程,主要是希望能夠更增加對債券本質和其在資產配置中角色的認識。

一天的課程相當緊湊,但清楚的從基礎面到實務應用層面上的介紹了債券。一方面我更明白了股債組合中債券的定位,也因此能夠更深刻的認識到我過去所遵循的組合方式背後的想法,在實踐投資規劃上能夠更有信心。” 吳先生

“課程對於債券有非常詳盡的解釋,尤其喜歡綠角用各種狀況去推演出結論,而且和其他堂課觀念一致,簡單而持續的投資方式來參與市場就能穩定獲得市場報酬,非常感謝。” 袁先生

近期實例,例如殖利率倒掛等說明,與其代表的意義等。以及常見的債券迷思破解(高收益債)。

這幾年已經陸續上完退休資產管理,資產配置,ETF關鍵報告,這次完成債券課程。對於已經邁入人生下半場,正要積極籌措退休金的年紀,非常實用且全面。讓我可以用正確觀念,且更宏觀的角度來思考財務規劃,更重要的是要能長期簡單執行。受益良多!可惜沒有早個10年就開始 :) 有跟身旁親友推廣,也希望大家能獲得有系統性的正確投資知識,而非人云亦云胡亂跟風。” 楊小姐

從對債券一知半解,上了這堂課後,終於了解債券是什麼了。謝謝綠角老師。

在我當住院醫師及young V時,從來沒想過投資這件事。後來在FB看到臉友分享您的文章,開始追蹤。因為好奇,買了您的書來讀。兩年前上了資產配置與ETF課程,我跟先生也照您的方法,開始了資產配置。真的很適合對投資賺錢不想花太多時間,只想要靠投資抗通膨的我們。很謝謝您時常分享讀書心得與健康的金錢與投資觀念,每次上課都覺得收穫滿滿。十分感謝!” 朱小姐

謝謝綠角老師讓我對債券有更深入的了解。在4年前上完資產配置的時候,其實實際投入後還是不太理解債券的功能(因為也遇上了難得的股跌債也跌的狀況),但在上完課之後,或許我該回到正軌,將債卷的部分拉高比例,再次謝謝老師。” 匿名朋友

覺得最有收穫的是長中短債如何選擇&市場上的產品。” 曾先生

“最有收獲的是券商買債券的流程與比較。課程內容很充實,謝謝。” 唐先生

“理解債券的本質。” 胡先生

綠角感言:

債券表面看來似乎是一個無聊的資產。

做資產配置的投資人,可能就覺得它是資產中的穩定部位。從未深入瞭解它。放著就是。

有些比較看重報酬率的投資人,則完全不投資債券,採用100%股票的投資組合。

這些對債券的忽視與不完全理解,往往就是投資路上”意外”的來源。

譬如以為,股票下跌,債”一定”會上漲,遇到2022,股債齊跌,覺得非常困惑。甚至認為自己採用的資產配置是一種過時的做法。

(假如知道更長遠的歷史,根本不會覺得股債齊跌很奇特)

或者以為低報酬的債券就是沒用的資產,投資就是要高報酬。於是在債券部位冒信用風險或是利率風險,想透過債券取得高報酬。

(假如知道歷史經驗,也會對這樣去做值不值得,有很明白的概念)

投資就是要100%股票,則往往是股市大多頭時期的想法。債券的十年長期報酬其實也有勝過股市的時候,即便在股市報酬勝過債券時,加入債券也有它的作用。

“《全新》債券啟示錄”會用完整的資料,講述股債漲跌的關係。在債券冒信用與利率風險,到底歷史經驗是多多少報酬? 債券跟股票十年累積報酬的比較,後者是否一定勝出。

也討論許多相關的迷思,譬如用銀行存款取代債券,背後有什麼問題?新聞報導有時候就會說”中國日本拋售美國公債”是否需要擔心。

以其更多重要債券概念的說明。

很高興可以為許多朋友帶來債券相關知識。

也感謝每一位參加與提出回饋的朋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全新》債券啟示錄” 內容介紹 : 一生受用的債券投資必備知識

“《全新》債券啟示錄”編寫過程

“《全新》債券啟示錄”2024一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全新》債券啟示錄”2023十二月台北與高雄班學員課後回饋

“《全新》債券啟示錄”2023十二月台中與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閱讀全文

Vanguard歐洲股市ETF(Vanguard FTSE Europe ETF,VGK)指數追蹤效益分析(Tracking Difference of VGK,2024)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昨天發表富邦NASDAQ ETF(00662)指數追蹤效益分析(Tracking Difference of Fubon NASDAQ 100 ETF,2024更新)之後,有讀者朋友提到,綠角寫文章分析台灣業者發行的這些國際市場ETF的指數追蹤差距,為何比較沒有針對美國ETF的相關討論呢?

沒錯,不論是台灣還是美國業者發行的ETF,指數追蹤差距都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本文就以Vanguard發行的歐洲股市ETF,Vanguard FTSE Europe ETF(代號:VGK),為例。分析它歷年指數追蹤的成果。

年度

VGK

指數

VGK落後指數

2009

32.04%

35.83%

3.79%

2010

5.01%

3.88%

-1.13%

2011

-11.49%

-11.06%

0.43%

2012

21.01%

19.12%

-1.89%

2013

24.93%

25.68%

0.75%

2014

-6.56%

-5.95%

0.61%

2015

-1.87%

-2.00%

-0.13%

2016

-0.59%

-0.48%

0.11%

2017

27.06%

26.83%

-0.23%

2018

-14.79%

-15.14%

-0.35%

2019

24.26%

24.58%

0.32%

2020

6.50%

6.54%

0.04%

2021

16.35%

16.35%

0.00%

2022

-16.04%

-16.45%

-0.41%

2023

20.03%

20.11%

0.08%


上表是從2009到2023這15個單一年度,VGK與其追蹤的指數,每一年的單年績效。
(從2009開始,因為這是Vanguard官方網站的歷史資料頁面,開始有單一年度績效的時間點)

VGK呈現的是淨值績效。VGK追蹤的指數在2013三月底之前,採用MSCI的指數。之後換成FTSE的指數。

表格最右邊一欄則是VGK跟指數績效的差距。正數代表VGK落後指數,負號代表VGK領先指數。

下表,我們專心看指數追蹤差距。

閱讀全文

富邦NASDAQ ETF(00662)指數追蹤效益分析(Tracking Difference of Fubon NASDAQ 100 ETF,2024更新)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追蹤NASDAQ 100指數的富邦NASDAQ ETF(00662),成立於2016年,到現在有2017到2023,七個完整年度的成果。

本文分析富邦NASDAQ ETF這段期間的指數追蹤成果。

首先是富邦NASDAQ ETF的績效。


日期

淨值 (NTD)

中價匯率

淨值 (USD)

2016/12/30

21.83

32.25

0.676899225

2017/12/29

26.22

29.76

0.881048387

2018/12/28

26.28

30.715

0.855608009

2019/12/31

33.68

29.98

1.12341561

2020/12/31

46.59

28.415

1.639626958

2021/12/30

58.46

27.615

2.116965417

2022/12/30

43.25

30.645

1.411323217

2023/12/29

66.13

30.64

2/158289817


上表列出2016到2023,每年最後一個股市營業日,富邦NASDAQ ETF(00662)的台幣淨值。

然後依台灣銀行在這一天的即期匯率中價,將淨值換算為美金報價,列在表格最右欄。

由於富邦NASDAQ ETF配息皆納入資產,不進行收益分配,所以ETF的淨值價差就是它的總報酬率。

過去七個單一年度,以美金計算的富邦NASDAQ ETF報酬率如下表:

 

富邦NASDAQ ETF

QQQ

Nasdaq 100 Total Return

2017

30.16%

32.70%

32.99%

2018

-2.89%

-0.14%

0.04%

2019

31.30%

39.12%

39.46%

2020

45.95%

48.60%

48.88%

2021

29.11%

27.25%

27.51%

2022

-33.33%

-32.51%

-32.38%

2023

52.93%

54.73%

55.13%


表格的中間欄位列出的是在美國掛牌,一樣追蹤NASDAQ 100指數的QQQ績效。表格最右欄,則是NASDAQ 100總報酬指數的歷年績效。

下表是台灣與美國的ETF,落後指數的幅度:

閱讀全文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2024九月1日台北開課公告

六月台北"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已經額滿,且仍有朋友持續來信報名。

綠角決定在9月1日(星期日),於台北開立新梯次"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南部想參加的朋友,可參考六月23日高雄班。(剩1/3名額)

綠角所有開課時程,可見綠角開課計畫

詳細課程內容說明,請見“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課程內容介紹

課程特色,可見綠角“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課後心得與重點摘要

之前參加過的朋友的課後心得,可見以下文章: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2024四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2024一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2023十一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2023九月台中班學員課後回饋

前言:

從1994 William Bengen發表”Determining Withdrawal Rates Using Historical Data”一文與1998The Trinity Study發表以來,財經學界與投資業界已有共識,退休應採用”總報酬”投資法(Total Return Approach)。

執行股債搭配的投資組合,然後採用一個提領策略定期從中提領同時利用資本利得與配息來取得生活費

一個合宜的投資組合與提領率可以有很高的機會,足夠的金錢,度過三、四十年以上的退休期間。

但許多投資朋友不知道這些二十幾年前就開始的研究成果,認為退休,就要買高配息股票、高配息債券。用配息支應生活費,只有配息才叫”現金流”。完全不知道總報酬投資法,也不知道為什麼一味追求配息可能反而帶來比較差的成果(課程中有實際的例子)。

課程目的是讓參加者知道如何將工作期間累積的資產,以穩健可行的方法,帶來退休期間的生活費現金流

不僅要成功的提供長達三、四十年的退休期間的生活費(而且有跟上通膨)。而且也要知道遇到負面狀況時,譬如退休期間遇到金融市場大跌,或單年花費比率過高時的處理方法。


開課日期:

台北:
9月1日 星期日班

課程時間共六小時,以下為活動流程:


時間                                   活動內容                          
上午
08:40-08:55          報到
09:00-09:50          
退休投資該避免的三大誤區
10:00-10:50          
投資組合與提領比率-歷史經驗  
11:00-12:00          ETF實例驗證  Q&A


12:00-13:30                  午餐與休息


下午
13:30-14:20          保險與退休
14:30-15:20          
投資組合建構與提領策略  
15:30-16:30          投資組合監控與實務細節    Q&A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