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e of the Fund讀後感7---生命週期基金的大問題


Target-Date Funds,中文叫”生命週期基金”。這類基金名稱中通常會有一個年份,譬如2030,2040,2050。

像Vanguard就有發行一系列的Target Retirement Funds,即屬此類。列表如下: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15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20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25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30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35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40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45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50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55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60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65

假如你要累積自己的退休資產,就直接選你預計退休年度的生命週期基金。譬如你預計2040要退休,你就選擇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40,然後就不斷的將資金投入,累積退休資產。

這類基金近二十年在美國大行其道,資產總值成到到7400億美金。因為它提供了一站式的完全解決。

股、債或是各種資產如何搭配?

不用,基金幫你做好。

要選那一支基金投入各資產類別?

不用,基金幫你選好。

要累積退休資產,你就不斷的投入這樣一支基金就可以了。

更好的地方在於,這種Target-Date Funds還會設定一個滑行軌跡(Glide path)。就是它會隨著時間經過,慢慢調整投資組合中高風險與低風險資產比重。愈接近退休時,就變成愈穩定的投資組合。

立意良善,設計良好,看來受到歡迎是有道理啊。

但Target-Date Funds在2008金融海嘯時出了大問題。

問題在於,譬如你是投資Target-Date Fund 2010的投資人。預計2010就要退休了,這樣一個預計兩年後就要步入退休階段的生命週期基金,遇到2008,應該會有多少的損失?

是很穩定,只有一些些損失?還是很糟,一年虧幾十趴呢?

很多人直覺的想,應該是第一種情形。

但實際狀況,是後者。有些生命週期基金,在2008一年虧了二十幾趴。

其實這個事情有合理的解釋,也有很負面的解釋。

第一個是合理的地方。

退休當下,投資組合應是怎樣?股債比20:80,還是股債比50:50?

這涉及兩種不同的生命週期基金設計哲學。

閱讀全文

Vanguard ETF 2019第二次費用調降(Lower Expense Ratios for Vanguard ETFs)

Vanguard資產管理在2019十二月26日發表新聞稿,公告降低56支基金與ETF的內扣總開銷。

相信已經投資Vanguard標的有些時間的朋友,對此並不會感到意外。Vanguard就是一家會持續調降費用率的基金業者。

在新聞稿中,Vanguard指出,過去四年的費用調降,已經為投資人省下了七億五千萬美金的費用。

請不要小看這筆錢。這等於是讓投資人,不管這段期間市場是漲或跌,多得到了七億五千萬美金。

換句話說,也是讓資產管理業者少了七億五千萬美金的收入。

請你想想看,大多其它基金公司在面臨這個問題的時候,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恐怕是寧願公司多賺七億,然後跟投資人說:

“費用不重要!”
“高費用基金還是有表現好的啊。”
費用已從淨值扣除,所以淨值績效表現好就好,不用在意。

這種連篇鬼話。為的就是要掩蓋基金業者想從投資人口袋中撈取大把金錢的意圖。

Vanguard不搞這套。它直接降費用率,結結實實的把”錢交到投資人手上”。

這次調降與我們指數化投資人比較相關的有以下標的。

股票市場方面:

閱讀全文

SPDR Bloomberg Barclays International Treasury Bond ETF分析介紹(BWX,2019年版)

美股代號BWX的SPDR Bloomberg Barclays International Treasury Bond ETF成立於2007年十月2日。追蹤彭博巴克萊全球公債美國除外指數(Bloomberg Barclays Global Treasury ex-US Capped Index)。

這支ETF原先名稱是SPDR Barclays International Treasury Bond ETF,後來改為SPDR Bloomberg Barclays International Treasury Bond ETF。

彭博巴克萊全球公債美國除外指數由美國以外的全球投資級公債組成,以已開發國家公債為主。

債券必需是以當地貨幣發行、固定利率、至少還有一年以上才到期,才會被納入指數。

BWX內扣總開銷0.35%。雖然已經比更早之前0.5%的內扣費用有所調降。但0.35%的費用率在目前低殖利率環境,仍是一個偏高的成本。

根據美國晨星資料,BWX資產總值12億美金。平均每天成交量24萬股。資產總值跟成交量與去年相比,都有明顯的下降。

BWX以採樣法追蹤指數。

根據官方網站資料,BWX持有債券的平均到期年限是10.63年,Option adjusted duration是8.89年。是一支中期債券ETF。整體投資組合的到期殖利率(Yield to Maturity)為0.58%。

BWX投資的前十大國家與比重分別是:

閱讀全文

閒錢才可用於投資的迷思(Money without Purpose)

投資人之間常有一種說法:”閒錢”才可用來投入金融市場。而閒錢,指的是沒有要用到的錢。

這個說法我覺得有必要再深入探究。

閒錢,假如是說這筆錢最近沒有要用,那麼可以考慮將這些資金投入金融市場,進行風險投資。(最近指的是譬如三年、五年,都不會用到。可能是十年或更久以後才會需要用到的錢。)

閒錢絕不是說,這筆錢可有可無,虧光了也沒關係。

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可用於投資的錢都是辛苦工作賺來的,沒有什麼錢可以”虧光也沒關係”。我們無法承受這樣的奢侈。

每一筆錢,都必需有它的目的。

假如要用錢的時間比較遙遠,譬如對一個二三十歲的投資人來說,他六十歲退休之後才要用的錢,就是一個長期的目標。那麼他可以考慮將這些未來幾十年後才會用到的錢投入市場,參與市場的長期成長。

事實上,他必需認真考慮這樣做。因為不投資,錯過市場長期報酬的代價,可能非常嚴重。

閱讀全文

非典型成功(Unconventional Success)讀後感1—投資人專注從事對績效有害的投資行為


這是我第三次閱讀由耶魯大學校務基金投資長David Swensen寫的投資名著,Unconventional Success。不過這次我是閱讀中文版,” 耶魯操盤手 非典型成功”。(註)

從前言跟第一章,讀者就可以看出,許多關於投資的討論,其實都是讓投資人走上錯誤的道路。

第一條錯誤的道路由基金投資人行走其上。

錯誤在於,投資人相信主動型基金可以帶來勝過市場的績效。

作者再三強調,在這方面,主動型基金業者是失敗的。在柏格推出指數型基金的1970年代是失敗。在作者寫書的2003年是失敗的。到綠角寫這篇文章的2019,仍是失敗的。

這個失敗不會改變。因為它是立足於加減法上的必然。

但我們卻看到,一個世代又一個世代的投資人,將大量資金投入主動型基金,希望拿到更好的報酬,結果卻是戕害自身資產。

投資主動型基金希望拿到勝過市場的報酬,這個錯誤來於兩個地方。

第一個是投資人自己的錯誤。投資人往往直接衍生日常生活經驗,以為事情總是交給專家比較好,殊不知,在投資世界,主動往往是較低報酬的同義字。
(說到這裡,我就不太知道,為什麼有資產管理公司整天拿”主動的美好”在打廣告。真以為投資人都是不知道事情真相的笨蛋嗎?主動在投資時,一點都不美好好嗎?)

再者,就算投資人體認了大多主動選股的基金經理人都會帶來較差的績效,卻誤以為自己仍可以選出未來表現勝過市場的基金

這是代價慘重的誤會。

你可以相信史雲生與柏格,這些市場老手與真正專家的建議,放棄挑選主動基金。或者可以用自己的資產減損學會這個事情。

投資人持續犯下這個錯誤的第二個理由,則是資產管理公司的宣傳與銷售行為。不斷拿過去績效良好的主動型基金打廣告,讓投資人以為買進就等著拿跟過去一樣的高報酬。或是全面壟斷,聯合銷售高費用主動型基金(譬如台灣就是)。這樣,投資人就會整群整群的落入高費用主動投資的陷阱。

作者提到,非專業的投資人與專業的金融業者,在知識與經驗方面存在重大落差。許多投資人在對這個落差沒有體認的狀況下,跌入陷阱。造成資產大量的由投資人身上,轉到金融業者手中。

第二條錯誤的路則是股票投資人。

閱讀全文

投資金律作者反對債券ETF?(For or Against Bond ETF)

我已經多次收到讀者或參加課程的朋友提出這個問題了。我想可能其他朋友也有類似問題,於是想說直接寫文章說明一下。

這個問題就在於,投資金律的新版新增附錄的部分,有一段文字,作者威廉·伯恩斯坦寫道:

Avoid bond ETFs at all costs.
盡可能避免使用債券ETF。

投資朋友的問題就是,那是不是投資組合債券部位最好不要用ETF呢?

不過請注意文中接下來的理由。那就是ETF用來消敉折溢價的套利機制,在公司債與市政債市場運作不好。在2008年,有不少這類債券ETF的折溢價達到個位數百分比。

為何套利機制在公司債與市政債市場運作比較不好,理由在於流動性。

閱讀全文

Empire of the Fund讀後感6---無孔不入的基金行銷


書中提到美國個人退休帳戶的問題。

美國許多公司提供雇員401(k)投資計畫。每一位員工可以有一個專屬她個人的401(k)退休帳戶。她可以決定,每月薪資所得有多少要自動撥入這個退休帳戶。有些福利較好的公司甚至會提供Match。譬如100% Match,就是員工個人每月提撥1000美金到401(k),公司就再提撥1000美金到她的401(k)帳戶。

這個帳戶還有美國當地的稅務優惠。員工撥入401(k)的薪資,不必扣所得稅。年長退休提出時,才需要課稅。

一家公司提供給員工的401(k) 投資計畫內會有許多投資選項。最常見的,就是基金。員工也必需決定,撥入帳戶的資金要投資那些基金。

公司一般會與基金公司合作,共同規劃要提供給員工怎樣的401(k)投資計畫。

所以美國當地的大型基金公司,譬如Vanguard, Fidelity等,也都是重要的401(k)計畫提供者。

對於規畫與管理員工401(k)投資計畫的公司部門與資產管理公司,美國法令要求最高的忠實義務(Fiduciary Duty),就是要以投資人的權益為優先考量。(而不是較次等的"銷售者認為合適即可"。)

這個立意良善的政策,在美國實行時,實務上還是出了問題。

首先,這個投資方法引進多一層的中介者。投資人跟他的投資之間,有兩層委任關係。第一是401(k)計畫的執行者。第二,是管理基金的資產管理公司。

本書之前討論基金公司跟投資人的利益衝突。現在轉向討論401(k)計畫執行者,如何背棄自己員工的託付。

首先是401(k)投資計畫選用的基金股別。

美國一些大型公司,像麥當勞、WalMart,有成千上萬的員工。整體員工每月投入公司401(k)計畫是上百萬上千萬美金的資金。這些公司應可以選用基金裡的法人股別讓自家員工投資。

但許多公司的401(k)投資計畫提供給員工的,卻是員工自己找基金公司開戶,就可以買到的一般基金股別。

這代表管理401(k)投資計畫的公司部門,根本沒有為自家員工設想。

這還是相對較小的問題,更大的問題是第二個,401(k)投資計畫選用怎樣的基金。

閱讀全文

“ETF關鍵報告” 2019十一月台北與高雄班學員課後回饋

本文整理2019十一月在台北與高雄分別舉辦的“ETF關鍵報告”參加朋友的課後回饋。

想參加這個課程的朋友,可參考2020台北與台中三月班


課後網路問卷回饋

“每個部分都有收獲。其實覺得最有收穫的點在於透過課程以幫我們整理了整體脈絡,讓我們能節省時間了解重點,像對投資新手來說,要在網路的茫茫文章大海中抓到重點實則不易且會有疏漏處,很多的些細節也是在聽課後才察覺到的。” 汪先生


用表格填寫一步步帶出如何評價ETF,非常實用且印象深刻。資產配置與ETF關鍵報告兩堂課的課後補充資料都非常好用!謝謝!” 匿名朋友


對於ETF的選擇比較有概念,很有收穫。謝謝講師的分享!” 趙小姐


三小時的課程就能讓初接觸者對EFT有完整概念,能有接觸能力。” 饒小姐

閱讀全文

Invesco DB Commodity Index Tracking Fund分析介紹(DBC,2019年版)

美股代號DBC的Invesco DB原物料指數ETF(Invesco DB Commodity Index Tracking Fund),成立於2006年二月3日。追蹤DBIQ Optimum Yield Diversified Commodity Index Excess Return指數。

DBC原本名稱是PowerShares DB原物料指數ETF,在2018六月改名為Invesco DB原物料指數ETF。該指數由14種重要的原物料期貨合約組成。

DBC持有的14種原物料類別與比重如下表:



類別

比重

Brent Crude(布蘭特原油)

12.85%

WTI Crude(西德州原油)

12.78%

NY Harbor ULSD

(紐約港超低含硫量柴油)

12.69%

Gasoline(汽油)

12.48%

Gold (黃金)

7.92%

Sugar ()

5.88%

Wheat (小麥)

5.68%

Corn (玉米)

5.48%

Soybeans (大豆)

5.43%

Natural Gas (天然氣)

4.93%

Copper ()

4.24%

Aluminium ()

3.99%

Zinc ()

3.70%

Silver ()

1.97%

(2019十二月資料)

這14種原物料分為能源、工業金屬、貴金屬與農產品四大類。最大類別是能源,占投資組合一半以上。而能源也是原物料中波動較大的類別。

DBC透過期貨投資這些原物料。

隨著時間經過,期貨合約會逐漸靠近到期日。這些原物料ETF並不打算真的在期貨合約到期時拿到原物料現貨。所以在期貨合約到期前,ETF就會中止這些即將到期的合約,再買進另一批比較遠期的合約,這個動作稱為轉倉(Rolling a position forward)。

DBC採用較有彈性的轉倉策略,可以選擇最長達13個月後到期的期貨合約。目標在於在正價差的狀況下減低Negative roll yield的影響,在逆價差的狀況下,得到較大的Positive roll yield。

DBC年度內扣總開銷是0.89%。由0.85%的經理費與0.04%的其它開銷組成。跟 2018完全相同。

根據美國晨星資料,DBC平均每日成交量為100萬股,資產總值14億美金。跟去年平均每日成交量為270萬股,資產總值23億美金相比,有明顯的退縮。

DBC自成立以來的各完整年度績效如下表:

閱讀全文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0三月台北與台中班開課公告

由於2020二月台北”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程皆已額滿,且有近20位朋友候補。最近也持續收到中南部朋友來信詢問2020開課時程。

因此綠角決定2020三月21,22日於台北三月28,29日於台中,分別開立"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程。(南部的朋友還請再稍等)

(同一個週末的星期日下午,有開設"ETF關鍵報告"課程。歡迎想深入瞭解美國ETF這項投資工具的朋友報名參加。

綠角所有開課時程,可參考綠角開課計畫)

之前參加過的朋友的課後心得,可見以下文章: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2019十一月台北與高雄班學員課後回饋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2019九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2019八月台北與台中班學員課後回饋

前言:

資產配置是一般投資人最容易執行,管理的金錢與時間成本最低的投資方式。

單純的配置,有時甚至就打敗專業經理人不斷根據市場狀況調整的操作績效

但台灣投資人到底要如何做資產配置?

目前討論資產配置的書籍,大多是英文作品的譯作。鮮少以台灣投資人為出發點的資產配置書籍。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是一個以台灣投資人觀點出發的課程。

這個課程將詳細解釋各種資產類別的特性、歷史經驗、資產配置的核心效果、綠角選擇的方法、以及如何建構一個符合自身目標投資組合的實際做法。定期投入方法的比較與選擇,再平衡的實際做法,都有專門討論。

期望能讓參加過的朋友,能對投資,對於各種金融資產的特性有正確且更完整的認識。

開課日期:

台北:三月21、22號

台中:三月28、29號


課程時間共九小時,分星期六與星期日兩天上課。以下為活動流程:

時間                                   活動內容                         
星期六上午

08:40-08:55          
報到
09:00-09:50          
資產配置的理由
10:00-10:50          
資產類別介紹1 
11:00-12:00          
資產類別介紹2  Q&A

12:00-13:30                  午餐與休息

星期六下午

13:30-14:20          如何決定資產比重與投資工具的選擇
14:30-15:20          
報酬率預估(歷史經驗與目前狀況) 
15:30-16:30          
資產配置範例                                        Q&A

星期日上午

08:40-08:55          報到
09:00-09:50          定期投入方法(定期定額與定期定值)
10:00-10:50          再平衡與生命週期投資                               
11:00-12:00          投資組合的改進空間與資產配置的障礙 Q&A  

詳細課程內容可參考“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程內容介紹這篇文章。

閱讀全文

“ETF關鍵報告” 2020三月台北與台中班開課公告

綠角將於2020年三月22日下午於台北,三月29日下午於台中分別開立"ETF關鍵報告"課程。

(想瞭解整體投資概念,以及投資組合設計原理的朋友,可以參加"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程。最新一梯課程是”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0三月台北與台中班

綠角所有開課時程,請見綠角開課計畫)

之前參加過的朋友的評價,可參考:
“ETF關鍵報告” 2019十一月台北與高雄班學員課後回饋

“ETF關鍵報告” 2019十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ETF關鍵報告” 2019九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ETF關鍵報告” 2019八月台北與台中班學員課後回饋


前言:

ETF做為指數化投資工具,是目前公認可以讓一般投資人,用最低的成本,最簡單的方式,就取得市場報酬的方法。

而且,光是指數所代表的市場報酬,長期下來就可以勝過大多主動型基金,專家選股的成果。

不論是台灣投信基金,或是在台灣銷售的境外基金,普遍有內扣成本過高的問題。

台灣當地的ETF,又可能有指數追蹤效益不彰或是隱藏高額內扣費用的問題。

美國成熟的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已經成為許多投資人的明智選擇。

但是,你是否從未注意過自己下單時ETF的買賣價差與折溢價?

你是否認為ETF只要內扣費用愈低就就會愈貼近指數表現,卻不知道要如何衡量資產管理公司的指數追蹤能力?

”ETF關鍵報告”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參加者對美國ETF有一整體的瞭解,抓住重點,讓ETF成為你得心應手的投資工具。

ETF課程相關資訊如下:

課程特色:

1. 美國已有一千九百支以上的ETF。投資於全球各地市場,各種資產類別,使用多種策略。懂得美國ETF,可以大幅擴增自己的投資機會

2. ETF關鍵報告是針對美國ETF的專門課程,主題明確。從第一節課的基本概念,到最後一節課的交易需要注意事項,由淺到深,每個段落都有確切的學習重點。確認參加的朋友都能對美國ETF有確實的掌握。

3. 課程內容由台灣最早開始有系統的寫文章介紹美國ETF的綠角編寫與全程講解。課程中,投資朋友將可以看到綠角多年ETF的投資心得

閱讀全文

“為未來而教”讀後感2---看人挑擔不吃力


作者在書中寫了一章,如何讓學生”體會”這個知識的美妙之處。

作者提到,他之前在課堂上講說,這個算式太漂亮了,這個理論太厲害了。學生無動於衷。完全不知道漂亮在那麼,那裡厲害。

算式與理論,就這樣寫在課本上啊。有什麼特別之處?

作者想出一個方法,讓學生體會這到底厲害在那裡。他在教授資料壓縮方法時,特別要求學生分組,去解這個問題。把一篇英文文章,壓縮成0與1組成的數位編碼,然後再解壓縮,要能回復原先文章的文字與結構。

他特別要求學生不要去翻書,不要去查網路,就想像自己是第一個面對這個問題的人,要如何解決。

學生忙碌了一陣之後,交出自己的解答方案。作者給予評論,然後再教學生,這個領域的大師與公認作法,是怎樣進行的。

學生可說是百感交集。有人贊嘆,”天啊,這真是太天才了。居然有這麼漂亮的問題解法。”有人說,”啊,這個重點我也有想到啊。假如我早五十年出生,這個方法是不是要改用我的名字命名啊?”

去做,體會其中的難度,再回頭看解法,那會是深刻的體會與記憶。

作者把書本上看似死板的知識,轉化成讓學生有深刻體會,並知道其可貴之處的最終成果。

這讓我頗有感觸。推動指數化投資的過程不正是這樣嗎?

說真的,指數化投資講半天,有多少人可以一開始就接受?

批評,反對者眾。

假如指數化投資那麼好,巴菲特自己為什麼不用?
我選個股票,就可以勝過市場了啊
我買指數,要那一天才會變有錢啊?
主動型基金,還是有長期勝過市場的啊。

通通不想用指數化投資,通通以為勝過市場很簡單。
(說到這裡,我真的蠻佩服也很羨慕可以在投資一開始,就懂得並採用指數化投資的人啊。)

他們完全不知道,指數化投資是從1970年以來的,投資界實務與理論兩者合一所帶來的結晶。是許多投資大師贊同的做法,也是柏格先生投入一輩子的努力在業界努力耕耘,才開花結果的做法。

不知道。

一定要自己痛過,才知道指數化投資的美妙。

選股選了半天,發現自以為的未來獲利保證,居然是地雷股
選基金選了半天,發現報酬落後市場
跟隨知名基金經理人或投資大師做法,發現成果無法重現

到這時候,回頭看,才真能體會指數化投資的美妙之處。

事實的確就是,人要痛過,才知道這件事不容易。

但代價就是,許多投資人是以真金白銀為代價,去學會這件事情。這很糟。這不是鬧著玩的。這會帶來貨真價實的後果。

譬如在二三十歲初入市場,就跌一大跤,近100%的資本虧損。

或甚至陷入因投資而負債的人生難關。

或被火燒過後,永遠不敢再用火。在股市重傷,決心永遠離開市場,錯後之後的報酬。

真實人生,會有真實代價。

人的確要試著去解答問題後,才會知道別人給的解答的珍貴之處。

但這個代價,是人人付的起的嗎?

總結來說,“為未來而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書。假如你在自己的領域,也試著將正確做法與觀念推導讓更多人知道。書中提到的問題與現象,一定會讓你有所共鳴。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為未來而教”讀後感1---老師的真正價值

不要因自傲讓自己淪為財務弱勢族群(Arrogance is Detrimental to Your Wealth)

閱讀全文

關於ESG ETF,你該瞭解的事(ESG ETF)

近年來在全球ETF市場,ESG ETF吸收了大量資產。台灣資產管理業者近期也推出相關產品。到底什麼是ESG ETF,投資之前要注意什麼呢?

首先,ESG是Environment, Social 與Governance三個字的縮寫。指的是在ETF選擇股票時,將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三個因素納入考量。選擇出對環境友善、善盡社會責任與注重公司治理的公司。

也就是說,這類ETF是為了滿足對自己所投資的企業有這三方面要求與期待的投資人。

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這三個因素,可以再細分成許多選股原則。

首先是環境方面,可以分為生產過程使用多少會造成環境污染的能源與製程,或是該公司本身就是潔淨能源業者。

前者會幫投資人選出對環境衝擊較低的業者。後者則是投資替代能源的提供者,降低人類社會對石化燃料的依存度。

社會責任方面,可以分成負面與正面條件。

閱讀全文

永豐台灣加權ETF分析介紹(006204,2019年版)

永豐台灣加權ETF,台股代號006204,成立於2011年九月6日。發行公司是永豐投信,經理人是王建武先生。

永豐台灣加權ETF追蹤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該指數由台灣證券交易所編製,納入在台灣全部掛牌上市的普通股,是一個全市場指數。

根據2019年九月資料,加權股價指數共有902支成份股。假如ETF以完全複製法追蹤指數,要持有全部指數成份股,會需要買進流動性不佳的小型股,這會增加ETF的交易成本。所以這支ETF以採樣法追蹤指數。

實務上,永豐台灣加權ETF主要持有台股市值前200大的公司股票。市值前200大公司的股票約占台股市值的88%。所以可以說,永豐台灣加權ETF囊括台灣股市的大型與中型股。

永豐台灣加權ETF資產總值1.14億台幣(2019年十月底)。比起2018年二月的1.62億的資產,少了近5000萬台幣。

根據台灣證交所每月成交資訊,006204在2019年每月成交張數從,最低是三月的32張,最高是十月的1020張。2019一到十一月,平均每月成交359張。

永豐台灣加權ETF每年收取0.32%的經理費,與0.035%的保管費。兩者加總形成0.355%的費用。再加上其它開銷後,形成ETF的年度內扣總開銷(Expense ratio)。如下表: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內扣總開銷

0.25%

0.59%

0.57%

0.65%

0.64%

0.68%

0.82%

1.00%

2011年,ETF剛成立,該年只有四個月的運作時間,所以內扣費用較低。從2016開始,全年內扣費用一路提升,到了2018,已經高達1.0%。對一個指數化投資工具來說,這已是太高的成本。

永豐台灣加權ETF歷年績效與加權股價總報酬指數對比如下表:

閱讀全文

“為未來而教”讀後感1---老師的真正價值


為未來而教”作者是台大電機系葉丙成老師。

這是一本討論教育的書。

不論我們自己在學生階段、或是為人父母要教小孩,或是學校中的老師。這幾乎可以說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課題。

這本書講台灣教育的問題。

教育為的是什麼?

不外乎讓一個人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也讓他自己具備令自己滿意的專長與生活方式。

我們先看第一部分,什麼是對社會有用的人?

過去,我們總認為,確定學生學會學校教的所有知識,他就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只要他能熟記教科書中,國文修詞語彙、英文單字、數學解題方式。他就有足夠的知識能成為有用的人。

這就是台灣盛行的教學法。學生,要知道答案。

書中有個很貼切的說法,就是每位學生都試著將自己變成小Google,小Yahoo,在腦中塞滿各種資訊。誰能正確的在愈大的資料範圍內提取出正確資訊,那他就是一個傑出的學生。

這是傳統的教育方法。一個人的確需要一些基本知識,但將教學的重點全放在這上面,會產生幾個重大問題。

首先,對學生來說。學生變成遇到問題不是想”怎樣解決”,他是想”我過去有沒有看過這個問題,答案是什麼?’。

學生從來沒有學會”分析解答”模式。他們只會”資料搜尋”解答。

而隨著社會進展,真正需要的人才,是要解決問題的人。所謂問題,就是以前的人沒遇過,沒有人知道答案的問題。

譬如,如何讓自用汽車的燃油效率達到一公升汽油可以跑50公里。

這個事情以前沒人辦到過,沒有人有解答。但假如一個具有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的人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會成為各汽車廠爭取的人才。這才是真的能開創新局的人才。

第二,對整體社會而言。假如我們教出來的,就是這一些熟記一堆知識的學生,那麼他們通常還是只會處於”受雇,替別人工作”的地位。

他們不敢自己站出來,成立一家公司、一個企業,處理別人無法處理的問題,達成別人無法達到的營運效率。

第三,對老師而言。假如在課堂上,就是教書,講這些知識。有很多人可能可以講得比你好。

過去,補習班老師跟學校老師競爭。假如學生知道,下課後去補習班,可以聽到更好懂,更完整的論述,那麼他在學校上課不會專心。

現在是網路時代,有Coursera這類名校名師的開放課程。單純講授知識,面臨全球性的競爭。

所以作者點出,老師真正的價值,是他在課堂上可以做的事。教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給他一點人生經驗的啟發,這才是真的無可取代的價值。

這方面作者可能深受他父親的影響。從書中描述,看得出作者父親是一位非常傑出的老師。書中描述作者父親退休宴的場景,學生的表現,真的是非常感人。

但這種以培養解決問題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的新教學概念,遇到很多阻礙。

作者就提到,有學校老師跟他反應,因為在課堂採用這種教學法,反而被家長投訴。

書中其實談到台灣很多問題。一個共通點就是,表面功夫。

閱讀全文

“ETF關鍵報告” 2019十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本文整理2019十月在台北舉辦的“ETF關鍵報告”參加朋友的課後回饋。

想參加這個課程的朋友,可參考2020台北二月班,目前剩最後三個名額。

課後紙本問卷回饋




課後網路問卷回饋

“1.很清楚知道ETF的名詞關鍵解釋,並且知道如何使用網站去查詢有關ETF。 2.講解時間適中,講師回答問題很清楚。 3.知道何時操作ETF的歐美時間和國內外ETF差異。” 蔡小姐


“謝謝老師,雖然看起來3小時很久,但緊湊到覺得時間不夠。獲益良多。” 匿名朋友


收獲很豐盛,毫無贅言,很棒!” 吳小姐


“很有系統性的了解ETF。”杜小姐


“了解ETF的運作方法,還有如何正確查詢一支ETF。”林先生


“清楚學到ETF的基本組成和基本分析需要注意的事項,非常值得。” 匿名朋友


“感覺綠角老師很"用力"地用很精準的語句教授ETF相關的知識。沒有一分鐘是浪費的!這三堂課上下來像是觀摩了一場手藝精湛的外科醫師般精彩的演出!” 劉先生


“感謝講師綠角大大與其他工作人員。雖然已經在網路上爬了許多不同的文章,但是有個實體課程,能夠當面與講師互動交流,會讓學習的效果更好,也從中學習到許多新東西。” 蕭先生

閱讀全文

Empire of the Fund讀後感5---如何偷錢而不被發現


開放型共同基金有個特點,那就是一天只有一個報價。這是該基金所投資的目標市場收盤後所結算的淨值。

譬如投資美國當地的股票型基金。假如你在一個營業日的早上10:00下單買進,那麼你的買進價格會是當天下午16:00結算的淨值。

假如你在某天的下午17:00下單買進,那麼你買到的價格會是下一個營業日下午 16:00結算的淨值。

那什麼是淨值呢?

很簡單,就是基金資產總價值/總單位數。

譬如基金資產總價值是一億元,總發行單位數是一千萬股,那麼每股淨值就是10元。

資產總價值的計算,詳細探究其實有點麻煩。必需先列出基金全部所持有的證券股數,然後取得這些證券當下的報價,將股數乘以報價,就可以算出基金資產總價值(假如基金有負債,需扣除欠債)。這個複雜的過程,目前靠電腦就可以順利完成。

有問題的地方其實是單位數。

表面看來,這會有什麼問題?基金公司難道無法即時知道目前基金總共發行了多少單位數?

其實沒辦法。

因為雖然大多投資人已經透過電腦下單。但就是會有些投資人,仍填寫紙本申購單,或是傳真下單買賣需求給金融業者。金融業者必需匯整這些紙本交易,這會需要時間。

美國的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要求,最晚要在營業日的17:30前,各基金公司要交出各基金今天的盤後淨值計算結果。

也就是說,從16:00市場收盤,到17:30之間的90分鐘,基金業者可以搜集全國的下單狀況,算出到底這天結束時,基金有多少單位數。然後算出淨值。

這就是為什麼,你看基金公司或晨星網頁,基金的淨值標示是as of 4:00 PM,不是at 4:00 PM的理由。

而許多重大公司訊息或市場資訊會在收盤後才發表。

譬如某大科技公司在某天收盤後,突然發表營收不如預期的消息。這對一般基金投資人來說,這是無法利用的資訊。

因為假如你在聽到這個消息時,下單賣出自己持有的科技類股基金。你賣出的價格會是明天收盤後結算的價格。當時市場已經充份反應這些負面消息,也就是已經下跌了。

假如狀況相反,某大科技公司在某天收盤後,突然發表營收大幅成長的消息。基金投資人也無法利用。因為假如這時才下單買進,會買到的是明天收盤後結算的價格。這時市場也會反應這個好消息,已經上漲了。

但美國過去發生的基金弊案,問題就出在這裡。某些金融業者給一些大客戶”特別待遇”。

書中舉的例子是貝爾斯登(Bear Stearns)。這家投資銀行給法人大戶這樣的”特殊處理”。

譬如某個法人在下午17:00才下單買進,貝爾斯登不是將它算成明天才應該買進的單位數。貝爾斯登說,”好吧,雖然已經收盤一小時後,我們就”寬容”一點,算你是今天16:00前買進的吧。”

這會有什麼問題?

我們回到稍早的例子。某大科技公司在某天收盤後,突然發表營收大幅成長的消息。

這時法人大戶可以下單買進科技類股基金,買到在這個正面消息發布前的基金淨值。

這個方法同樣可用於賣出。

譬如某個法人在下午17:00才下單賣出基金,貝爾斯登不是將它算成明天才應該賣出的單位數。貝爾斯登說,我們就算你是今天16:00前賣出的吧。

所以,假如某大科技公司在某天收盤後,突然發表營收不如預期的消息。這時法人大戶可以在消息公開之後才下單賣出,賣在這個負面消息公開前的基金淨值。

這種事情有個貼切的比喻。就是等賽馬跑到終點線,結果出來後,再讓你下注。

這些法人大戶藉此得到的獲利,來自一般基金投資人。後者少賺了。這些法人大戶因此躲掉的損失,則由一般基金投資人共同承擔。

而且一般投資人完全不知道。投資人就看著淨值少漲幾分幾角,或是多跌個幾分幾角,覺得似乎”不痛不癢”,”沒啥大不了”。

所以有句話說,”假如你想要偷錢而不被發現,一個好方法就是從很多人身上竊取,跟每個人都偷一點點的錢。”

基金,就成為這樣一個讓業者暗中的,從許多基金投資人身上竊取大量金錢的管道。

這個美國共同基金界的醜陋行事方法,被美國檢方揪出,多家業者涉案,形成2003基金醜聞

但問題是,假如一個國家的金融主管單位或是檢察單位,對此毫無所知,沒有採取行動。那豈不就是投資人要毫無所覺的一直吃虧?一直讓不肖業者在自己口袋中撈錢?

選擇基金,不僅要選值得信賴的基金公司,其實連該基金註冊所在國家的金融法規環境,也是考慮的重點。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基金會計錯誤(Error in Mutual Fund NAV Calculation)

Empire of the Fund讀後感1---基金品質事關重大

Empire of the Fund讀後感2—美國基金的結構

Empire of the Fund讀後感3—基金經濟學

Empire of the Fund讀後感4—資產造假

Empire of the Fund讀後感6---無孔不入的基金行銷

Empire of the Fund讀後感7---生命週期基金的大問題

Empire of the Fund讀後感8---貨幣市場基金,一定安全?

向前算還是向後算? (Forward Pricing and Backward Pricing)

閱讀全文

公債與公司債殖利率現況分析—2019年十二月(Treasury and Corporate Yield Curve)

本文討論目前具有指標意義的公債與公司債殖利率。

美國各年期公債目前的殖利率如下:



年期

一個月

六個月

一年

三年

五年

十年

二十年

三十年

殖利率

1.52

1.56

1.57

1.64

1.67

1.84

2.14

2.29

(2019/12/6,資料來源:US Treasury)

譬如表格中”五年,1.67”的意思是,五年後到期的美國公債,在這一天的殖利率是1.67%。

這個表格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就是隨著到期年限拉長,殖利率也同步爬升。正仍是一個Normal yield curve,正常的殖利率曲線。

但各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跟去年十二月相比,全面呈現降低的狀況。一年期公債,從2.68%降到1.57%,五年期公債從2.73%降到1.67%,十年期債券從2.89降到1.84%。都約是1%的降幅。

接下來則是美元計價的投資級公司債殖利率:



年期

1-3

3-5

5-7

7-10

10-15

殖利率

2.16

2.44

2.67

2.98

3.42

(2019/12/5,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ank)

譬如表格中”3-5年,2.44%”,代表在美國當地發行,以美元計價,在未來三到五年到期的投資級公司債,平均殖利率是2.44%。

各年期美元投資公司債殖利率跟去年十二月相比,也是全面降低。下降約1.5%。

公司債的殖利率比同年期的美國公債要高。譬如一到三年期投資級公司債殖利率是2.16%。美國一到三年期公債,殖利率在1.57%到1.64%之間。

承擔公司債的信用風險,只多0.5%-0.6%的殖利率。謹慎的投資人必需考慮,多這樣的風險,只多千分之幾的到期殖利率是否是一種合理的考量。

投資級公司債的殖利率也可以給投資人一個概念,就是你去買投資級公司債,以當下的市場環境,殖利率就是2.1%到3.4%之間。

所以假如有人講說,有某張債券,某種金融產品,殖利率是5%,”號稱”是投資級的,或甚至比投資級公司債還要安全。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