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就是財富(Wealth Made by Knowledge)

昨天綠角臉書專頁的貼文中,有位周先生有句簡單的留言:

“知識就是財富”

一時之間,讓我很有感觸。

一般“知識就是財富”這句話,指的是假如一個人能有專業知識。他可以利用這些知識,為他人服務,賺取金錢。也可以說,光是擁有知識這點,就是一種資產,一種滿足,一種可視為財富的東西。

但在投資界,“知識就是財富”有很直接的體現。

譬如,假如你知道買基金手續費打折不叫划算,直接買免佣基金才真是划算,那麼你為自己省下了手續費。

譬如,假如你知道股票型基金每年內扣1.5%的經理費,債券型基金每年內扣0.75%的經理費,都是天價等級的收費。美國早已經有每年內扣0.04%的高品質指數化投資工具,你為自己省下了高額內扣費用,也就是為自己創造了財富。

假如你知道主動選股通常會拿到落後市場的報酬,你選擇指數化投資,拿市場報酬。你避開了落後市場的命運,為自己創造了財富。

假如你知道去猜明天、下一週,未來一個月,市場是漲是跌,來進行操作,往往落入追高殺低,被市場羞辱的悲慘狀況。你選擇長期持有,持續參與市場。你避開了自身不良行為減損自己財富的風險,你為自己創造了財富。

也就是說,在金融投資的世界,”知識就是財富”,有最直接的體現。懂的人,資產累積就是會更快,更有效。

這些知識的取得與採納,未必簡單容易。

閱讀全文

賣你基金的人,真的懂基金嗎?(The Unprofessional Sales Representatives)

12月23日,在綠角臉書專頁的這則討論中,熊先生留下的回應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截圖如下:


留言大意是說,根據他在銀行工作的經驗,幾乎所有的主管跟同事,都覺得跟自家公司買基金絕對是最划算。理專他們的觀點,其實是公司篩選過的,或是佣金導向的結果。

這很有意思。

如何讓一個人誠懇的說出謊言,說服另一個人?

方法就是,當這個人不知道這是謊言,而相信這個說詞時,他就可以成為忠實有力的謊言宣傳者。

也就是說,你所看到的銀行理專,他們自身恐怕對基金也未必有正確的理解。以為買基金打個折就很划算,代表他們對基金的認知存在兩大基本錯誤。

閱讀全文

“ETF關鍵報告” 2018十、十一、十二月台北、高雄與台中班學員課後回饋

本文整理2018十月到十二月,在台北、高雄與台中分別舉辦的“ETF關鍵報告”參加朋友的課後回饋。

(想參加ETF課程的朋友,可見最新一梯的2019三月台北、台中開課公告。南部想參加的朋友,可參考高雄開課公告。)

課後紙本問卷回饋




課後網路問卷回饋

“這門課遠超過我的預期,完全補足對ETF這塊的不足。一些名詞解釋例如RIC、 EHC,還有哪些項目要在何時看才重要,最後教我們篩選流程以及交易時間。就算曾經看過綠角財經筆記總目錄下多數的ETF與資產配置文章,仍需要統整才能清楚看見ETF投資的樣貌,也對未來要在美國券商開戶更有信心。謝謝綠角” 林先生


“這兩個月來每天下班回家我至少看2小時綠角部落格裡的文章,今天又親臨現場聽綠角老師的講解,真的讓我獲益良多。真希望我能在10年前就已經知道綠角老師的部落格一起學習。今天真的很謝謝綠角老師精闢的教學讓我對ETF的了解越來越深入^^ ” 黃先生


“授課內容字字珠璣,精確扎實,層次分明,都很重要。” 蘇小姐


“謝謝綠角和工作人員提供高品質的課程。” 匿名朋友


“短時間內非常充實的吸收許多知識,收穫良多!” 李小姐


“謝謝老師詳細介紹如何判斷各種ETF以及如何篩選。更貼心的是還叮嚀我們在什麼時候下單會更好。” 伍小姐

閱讀全文

Stay the Course讀後感7---豐富人生


最後一章,柏格整理了在他一生,重要的人、事與想法。

他以字母排序的方式述說這些故事。這部分,他比較像是以一個已經活了八九十年的人,回顧過去的口吻,而不是一個在資產管理方面,大聲疾呼各種缺點的革新領導者。

柏格講了很多東西,主要包括家庭、朋友與事業這三大面向。

他提到了在困難環境中,把自己與兄弟養大的母親。自己的太太,照顧六個小孩長大成人,還要一路擔心柏格的健康問題。

柏格成長過程中,幫助他,教導他的朋友。帶他進入與瞭解資產管理業的Walter Morgan,照顧他心臟問題的兩位傑出醫師。甚至敵人。幾十年過後,他選擇與當初把他從威靈頓資產管理趕走的人和解。柏格說:”Let’s be friends.”

事業方面不僅是Vanguard資產管理,柏格做了很多事情。他回饋母校,包括普林斯頓大學與Blair Academy,成立獎學金獎勵後進。他還擔任National Constitution Center主席,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主席。有感於早年歐洲移民對北美原住民的欺壓,他定期捐款給American Indian College Funds。

從這些討論中,你會看到柏格的背景,不是只有這個人而已,而是這個人是在怎樣的家庭、社會與教育環境中出現的。

你會發現他接受了很多,但他也毫無保留的,將一身所學與能力,貢獻給自己所在的社區、母校、產業與國家。

人不都是這樣嗎?

閱讀全文

指數化投資不利公司監理與營運的迷思(Indexing Means Active in Corporate Management)

(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貼)

對於指數化投資存在一種批評,不在投資的層面,而是在公司經營與監理方面。

這個論點是說,指數化投資人就是”呆呆”的持有指數中的成份股。譬如投資美國全市場ETF的投資人,就是幾乎買進美國當地全部的上市公司。他們不會積極的參與或介入公司營運。

也就是說,指數化投資人是被動的投資人,也是被動的股東。

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事實上,指數化投資人比起主動投資人,更在意公司經營。

因為你可以想想看,假如你是一位主動選股的投資人。你持有某家公司股票,你對它的營運方針或是經理階層感到不滿。

請問你的處理方式,是賣出這家公司的股票,另尋標的?還是堅持持有這家公司的股票,然後在每年的股東會大聲疾呼,要求他們進步?

你會怎麼做?

閱讀全文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2018十、十一、十二月台北、高雄與台中班學員課後回饋

本文整理2018十月到十二月,在台北、高雄與台中分別舉辦的“資產配置戰略總覽”參加朋友的課後回饋。

(想參加此課程的朋友,可參考最新的2019三月台北、台中開課公告)

課後紙本問卷回饋





課後網路問卷回饋

“在資產類別的介紹和如何決定資產配置比重的部分都有深入淺出的講解,搭配實際範例的應用,讓新手投資人更容易了解。報酬率的預估也有各種研究佐證,讓我們瞭解怎麼樣會是一個合理的預設。

透過金融歷史、行為經濟學、各種統計方式及研究,綠角很有系統地帶我們新手投資人一層一層架構起資產配置的觀念及運作的方法。真的是很精彩的一堂課~~

對課程時間的掌控也很精確,可以感受到個人的紀律和對備課的用心。是很值得推薦的課程。” 鄭小姐


“感謝綠角老師的說明,這1.5天的課程內容非常紮實。第二天課程最後的的5分鐘總結,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人生最重要在追逐的到底是什麼?真的有當頭棒喝的感覺。感謝綠角老師願意持續與台灣投資人分享這個概念。” 王先生


“投資正確觀念,實務工具與選擇,以及講者實際執行和研究分析都很有說服力。” 蔡小姐


“非常感謝綠角為我們對資產規畫提供一份很完整且詳細的說明,非常值得的一堂課程。” 林先生


“對於資金的配置與風險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專業見解與經驗分享。” 涂先生


“退休資金計算,股票債券設定,還有很多很實用的的資產配置觀念!” 蘇小姐

閱讀全文

Stay the Course讀後感6---資產配置的挑戰與成果


Stay the Course書中有一章專門講Wellington Fund(威靈頓基金)的歷史。

Wellington Fund是威靈頓資產管理的旗艦基金。因為威靈頓資產管理從1928成立到1958,公司旗下就只有這支基金。

這是一支平衡型基金,也就是會同時投資股票與債券,預設比率股債比接近65:35。這支基金的原始投資方針也很保守,債券就是買投資級債券,股票部位就是持有大型藍籌股。

1966年,威靈頓資產管理在柏格先生領導下,併入以操作當時熱門投機股票聞名的Thorndike, Doran, Paine & Lewis後,新的合夥人迫不及待的想要”革新”威靈頓基金。他們找到的新基金經理人是Walter M. Cabot。

新經理人把威靈頓基金的股票比重從62%拉高到72%,他的理由是:

”基金必需符合當前的投資概念與機會。強力攻勢就是最好的防禦。”

1972,Cabot更把股票比重進一步提升到81%。柏格對威靈頓基金大幅拉高風險資產的投資方式感到不滿,寫了一封用詞銳利的備忘錄給公司內的投資管理委員會。

經理人Cabot的回應:

閱讀全文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19三月台北、台中開課公告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台北2019一、二月班都已額滿,且有二十位以上朋友候補。台中目前沒有可供報名的班別。

因此綠角決定在2019三月16,17日於台北、三月30,31日於台中,分別開立"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程。

(同一個週末的星期日下午,三月17日下午在台北,三月31日下午在台中,分別開立"ETF關鍵報告"課程。歡迎想深入瞭解美國ETF的朋友報名參加。

想參加這個課程的南部朋友,可參考”資產配置戰略總覽”高雄三月班。目前還有最後一些名額可報名。

綠角所有開課時程,可參考綠角開課計畫)

之前參加過的朋友的課後心得,可見以下文章: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2018八、九月台北與台中班學員課後回饋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2018七月台北與高雄班學員課後回饋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2018五、六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前言:

資產配置是一般投資人最容易執行,管理的金錢與時間成本最低的投資方式。

單純的配置,有時甚至就打敗專業經理人不斷根據市場狀況調整的操作績效

但台灣投資人到底要如何做資產配置?

目前討論資產配置的書籍,大多是英文作品的譯作。鮮少以台灣投資人為出發點的資產配置書籍。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是一個以台灣投資人觀點出發的課程。

這個課程將詳細解釋各種資產類別的特性、歷史經驗、資產配置的核心效果、綠角選擇的方法、以及如何建構一個符合自身目標投資組合的實際做法。定期投入方法的比較與選擇,再平衡的實際做法,都有專門討論。

期望能讓參加過的朋友,能對投資,對於各種金融資產的特性有正確且更完整的認識。

開課公告:

開課日期:

台北:三月16,17日

台中:三月30,31日

課程時間共九小時,分星期六與星期日兩天上課。以下為活動流程:

時間                                   活動內容                         
星期六上午

08:40-08:55          
報到
09:00-09:50          
資產配置的理由
10:00-10:50          
資產類別介紹1 
11:00-12:00          
資產類別介紹2  Q&A

12:00-13:30                  午餐與休息

星期六下午

13:30-14:20          如何決定資產比重與投資工具的選擇
14:30-15:20          
報酬率預估(歷史經驗與目前狀況) 
15:30-16:30          
資產配置範例        Q&A

星期日上午

08:40-08:55          報到
09:00-09:50          定期投入方法(定期定額與定期定值)
10:00-10:50          再平衡與生命週期投資                               
11:00-12:00          投資組合的改進空間與資產配置的障礙  Q&A  

詳細課程內容可參考“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程內容介紹這篇文章。

閱讀全文

”ETF關鍵報告”2019三月台北、台中開課公告

綠角將於2019 三月17日下午於台北,三月31日下午於台中,分別開立"ETF關鍵報告"課程。

(南部想參加這個課程的朋友,可以考慮“ETF關鍵報告”高雄三月班

綠角所有開課時程,請見綠角開課計畫)

之前參加過的朋友的評價,可參考:

“ETF關鍵報告” 2018八、九月台北與台中班學員課後回饋

“ETF關鍵報告” 2018七月台北與高雄班學員課後回饋

“ETF關鍵報告” 2018六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ETF做為指數化投資工具,是目前公認可以讓一般投資人,用最低的成本,最簡單的方式,就取得市場報酬的方法。

而且,光是指數所代表的市場報酬,長期下來就可以勝過大多主動型基金

當眾多的美國當地投資人,甚至連台灣本地投資人,都已經開始使用這個方便又強大的投資工具時,你卻還只能在台灣,接受次等公民的待遇,買那些內扣費用貴到爆表一定會傷害績效的境外基金?

你是否從未注意過自己下單時ETF的買賣價差與折溢價?

你是否認為ETF只要內扣費用愈低就就會愈貼近指數表現,卻不知道要如何衡量資產管理公司的指數追蹤能力?

”ETF關鍵報告”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參加者對美國ETF有一整體的瞭解,讓ETF成為你得心應手的投資工具。

ETF課程相關資訊如下:

課程特色:

1. 美國已有一千八百支以上的ETF。投資於全球各地市場,各種資產類別,使用多種策略。懂得美國ETF,可以大幅擴增自己的投資機會

2. ETF關鍵報告是針對美國ETF的專門課程,主題明確。從第一節課的基本概念,到最後一節課的交易需要注意事項,由淺到深,每個段落都有確切的學習重點。確認參加的朋友都能對美國ETF有確實的掌握。

3. 課程內容由台灣最早開始有系統的寫文章介紹美國ETF的綠角編寫與全程講解。課程中,投資朋友將可以看到綠角多年ETF的投資心得

閱讀全文

公債與公司債殖利率現況分析—2018年十二月(Treasury and Corporate Yield Curve)

本文討論目前具有指標意義的公債與公司債殖利率。

美國各年期公債目前的殖利率如下:



年期

一個月

六個月

一年

三年

五年

十年

二十年

三十年

殖利率

2.36

2.56

2.68

2.72

2.73

2.89

3.03

3.14

(2018/12/14,資料來源是US Treasury)

譬如表格中”一年,2.68”的意思是,一年後到期的美國公債,在這一天的殖利率是2.68%。

在這個表格我們可以看到,從左到右,隨著到期年限拉長,殖利率也同步爬升。

這叫Normal yield curve,正常的殖利率曲線。

為什麼叫正常?

閱讀全文

指數型基金與ETF的”非本業所得”---談借券收入

指數型基金與追蹤指標指數的ETF,由於它們必需固定持有指數中的成份證券。指數變更成份股時,基金或ETF才需要賣出或買進證券。這種穩定持有大量證券的特點,讓它們成為金融市場上借券的自然來源。

基金或ETF,可將它持有的證券出借出去,賺取額外的收入。

通常會有借券需求的,是避險基金與交易者。他們需要借券進來進行放空等操作。

基金與ETF借券出去,可從兩個地方創造收入。

第一,跟借券者收費。通常愈難借到的券,收費愈高。美國小型股,收費比美國大型股高。國際證券,收費比美國當地證券高。

第二,擔保品投資。

借券者跟基金與ETF借券,需提供擔保品。這些擔保品通常是美國政府債或現金。美國當地證券的擔保品價值要求是102%。譬如借券者跟基金借了價值100萬美金的證券,那麼就要提供102萬美金的現金做為擔保品。

基金拿到這102萬的現金,可以拿去做定存、買短期票券,或是投入貨幣市場基金,賺取利息。這就是將擔保品拿去投資所得到的收益。

基金借券出去並不是毫無風險。所以SEC規定,一支基金或ETF最多只能借出資產總價值1/3的證券。

借券造成損失的風險來自兩個地方。

閱讀全文

Stay the Course讀後感5---向指數型基金學習的主動投資法


Stay the Course這本書中,有些陳述證實了我之前腦中隱約存在的想法,那就是柏格先生對Vanguard主動型基金的經營方式。

關鍵在於多經理人模式。

假如你詳細看Vanguard的主動型基金,有不少標的是交給多家資產管理公司的不同經理人管理。譬如Vanguard Windsor II Fund的經理人就分別來自Barrow, Hanley, Mewhinney & Strauss LLC, Lazard Asset Management LLC, Hotchkis and Wiley Capital Managemenet LLC, Sanders Capital, Vanguard Quantitative Equity Group這五家不同的資產管理公司。

而多經理人模式的主動投資最大的問題在於,不容易產生突出的績效。不同經理人之間的成果會平均掉。多重經理人模式會產生類似該市場指數的成績。

對於柏格的這個處理方式,我之前的想法是,他就是讓這些主動型基金藉由多經理人模式,拿到類似市場的報酬。年復一年,都是類似整體市場的報酬。然後藉由低內扣費用,慢慢的擊敗同類型主動型基金。

柏格在書中的討論,驗證了我這個想法。

書中有這麼一段文字:

閱讀全文

台灣50ETF錯過高報酬股票的風險(What If 0050 Misses Out Big Gainers)

兩天前發表大多股票是不賺錢的之後,有位朋友的問題是”那麼台灣50還可以買嗎?”

因為”大多股票是不賺錢的”這篇文章提到大多股票報酬是集中在極少數的股票上面。這個問題的言下之意是,台灣50只投資50家公司。這50家只占了台灣上市公司的一小部分,那會不會正好有文章中提到的問題,沒有投資到那一小撮超高報酬的股票呢?

其實還好。因為台灣50是”大型股”指數。按照台灣50指數的指數建構規則,一家台灣上市公司成長到台股市值前40名時,就會被納入指數。

所以,我們的確可能會錯過一家公司從排名第900名,前進到市值第40名的成長過程。但只要它一進入台灣50指數,日後它全部向上的增長,我們就可以全程參與。而市值向上增長的空間,是沒有上限的。

像台灣50指數中,市值第一大的成份股,台積電的市值成長,透過0050可以完整參與。

不過這也曝露出台灣50這類大型股指數化投資工具的一個潛在問題,那就是它的確會錯過一家公司從小型股到大型股的增長階段。

閱讀全文

投資交易所買賣債券(Exchange-Traded Debt,ETD),你該知道的事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文章一開始我們先瞭解一下,何謂Exchange-Traded Debt(ETD)。

在美國金融市場,有一些債券不是在債券市場交易,而是在股票市場掛牌交易。這些在股票市場交易的債券,就叫Exchange-Traded Debt。

傳統債券市場是一個Over-the-counter市場。債券改放到股票市場上交易,會像股票一樣,在一個集中的交易所買賣,投資人同時對這個標的出價買賣。

除了交易場所的不同,ETD跟傳統債券還有以下不同的地方。

發行面額

一般公司債券的發行面額是1000美金。ETD是25美金。投入門檻較低。ETD也因此有Baby Bonds的別稱。

配息頻率

一般公司債是每半年配息。ETD是每季配息。

優先順位

一般來說,ETD在公司資本結構中的順位,是優先於優先股,但落在有擔保債券(Secured debt)之後。也就是說,ETD的風險比傳統債券高。

到期年限

不少ETD有很長的到期年限,甚至可達30年以上。但一般傳統公司債少有到期年限30年以上的標的。

有些投資朋友會考慮買進ETD來追求比較高的配息,但這麼做需要體認以下幾點:

閱讀全文

大多股票是不賺錢的(Minority in Number, Majority in Return)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最近我看到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財經系的Hendrik Bessembinder教授,在2017發表的一篇名為Do Stocks Outperform Treasury Bills的文章。內容很有意思,可以讓投資人對證券市場的本質有更深入的瞭解。

文章標題是”股票是否贏過公債”。我們通常會覺得,這還用問嗎?當然是股票贏啊。看完這篇文章的重點結論,你很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

這篇文章以美國股市為研究對象。期間是從1926七月到2015十二月,近90年期間。他採用CRSP每月報酬資料庫。這個資料庫包括所有NYSE, AMEX與NASDAQ掛牌的普通股。

這90年期間,CRSP資料庫共登記了25782支美國普通股的報酬資料。有些股票是在1926當時存在,但後來下市。有些股票,是比較近代才出現,到今天仍存在。每支股票在資料庫中有不同的存在期間。

作者研究這兩萬多支股票的Lifetime return,也就是一支股票從它出現在CRSP資料庫中,到下市除名,這段期間的報酬。

其中有58%的股票的Lifetime return落後同期間持有一個月期美國公債的報酬。也就是說只有42%的股票在其存在期間,有勝過公債的報酬。

更有超過50%的股票,整個Lifetime return是負報酬。

這兩萬多支股票,在這90年期間,共帶來32兆美金的財富增長。

其中貢獻最大的是Exxon Mobil,這一家公司就帶來了9398億美金的財富增長。貢獻第二大是Apple,帶來6774億美金。GE跟Microsoft分別是第三跟第四名,帶來5975與5677億的財富增長。

到這裡大家應可以看出端倪了。前四家公司就可以帶來約2.5兆的財富。全部兩萬多支股票全部也才帶來32兆美金的財富增長。

也就是說,整體股市的財富增值,大多是前幾名的公司帶來的。

閱讀全文

Stay the Course讀後感4---你所不知道的Vanguard


講到Vanguard這家資產管理公司,大多投資人會很直覺的認為,這家公司的創新就是指數型基金與超低費用率。Vanguard發行全球第一支可供一般投資人使用的指數型基金。Vanguard也會隨著基金與ETF資產膨脹,不斷調低內扣費用

沒錯,指數化投資與低費用,的確是Vanguard兩個重大貢獻。但Vanguard對基金業的影響絕不是如此而已。

它還有許多的創新之舉。

譬如在1977年,Vanguard推出以短、中、長期三種到期年限區分的三支市政債基金。

閱讀全文

Stay the Course讀後感3---柏格給ETF投資人的建議


Stay the Course書中有一章專門討論ETF,這章開頭描述了,1992年ETF之父Nathan Most與柏格在Vanguard總部的歷史性會面。

Nathan Most對柏格提出合作發行ETF的提議。他提到ETF這種易於交易的特性,可以給投資人更大的彈性,可以融資、放空,也可以吸引機構法人。

柏格給了兩個回應。第一,他告訴Nathan Most這個產品發行前需要修正的幾個問題。第二,柏格明確表達,他對參與這種”易於交易”的投資工具發行,沒有興趣。

所以Vanguard從ETF的初始發行中缺席,後來Nathan與道富資產管理合作,推出美國第一支成功的ETF,SPY

柏格在文字中特別提到,今天ETF的成功,很大部分需歸功於Nathan Most不懈怠的追求這個理念,克服所有困難,把ETF從一個想法,實踐成一個工具。今天使用ETF的投資人,恐怕大多不知道這個投資工具是誰發明的。柏格說他以這段文字,代表對這位先鋒的敬意。

字裡行間,我可以感覺到,柏格認為Nathan就跟他自己一樣,是一個新觀念的推行者。這方面兩人是一樣的。但對於ETF的交易特性,這違反柏格希望投資人長期持有的理念,所以在ETF發展的路上,兩人無法成為事業夥伴。

對於ETF這三個看起來新穎漂亮的縮寫,柏格先生特別發明了一個縮寫,叫TIF,做為抗衡。TIF指的是Traditional Index Funds,傳統指數型基金。

ETF的發展相當迅速,在發行後17年就達到一兆美金的資產總值。傳統指數型基金,要35年才達到一兆美金的資產總值。

但兩者的資產組成不同。書中柏格先生展示了一個很有參考價值的表格,列出ETF與TIF在各資產類別的資產總價值。很明顯TIF偏向廣泛分散型的股票資產,ETF資產則比較集中在Factor和Smart Beta上。

不僅是資產類別上的差別,使用ETF的投資人,也明顯表現出比TIF更高的週轉率。(也就是更傾向於短線買賣)

也就是說ETF的發展,的確有很大一部分是柏格想盡力避免的東西,就是集中於市場小區塊的基金,或是宣稱可以擊敗大盤的效果。

但是,這不代表柏格完全反對ETF。書中他寫道:

閱讀全文

Stay the Course讀後感2---如何讓投資人多賺六兆台幣


柏格先生被對手從威靈頓資產管理公司總裁的位置拉下來之後,他仍然是11支威靈頓系列基金董事會的主席。他從基金方面下手,開始他的反擊。(註)

他希望基金自己獨立出來,管理自己的事務。基金董事會投票通過,取得初步的自主性。Vanguard集團在1974九月24日正式成立。當時這個”集團”只有28位員工。

一開始Vanguard能做的工作很有限。一家基金公司有三大業務範圍:行政事務、資產管理、銷售。

剛成立的Vanguard只能做行政事務。柏格當然不滿意這樣的運作範圍。他慢慢的把其它兩項業務主導權拿回來。

首先是在1977,他放棄了給證券商佣金的基金銷售制度。書中寫道:

“We would not rely on sellers to sell fund shares, but rather on buyers to buy them.”

也就是說,Vanguard的這些基金不會再給行銷通路任何酬佣。賣Vanguard的基金沒錢賺。這些基金要靠想買的投資人自行買進。

想想看,這需要多大的勇氣。當你的競爭對手全都給付佣金給行銷通路,賣它們的基金,通通有錢賺時。你要放棄這條路。讓投資人自行因為想要,而買進這些基金。

這消滅了行銷通路與投資人之間的利益衝突。不過,做對的事未必會馬上得到善果。

基金從1971五月到1978一月,經歷了連續83個月的資產流出。想想看,你經營一家資產管理公司,連續近七年的資產流出。每個月,你公司掌管的資產愈來愈少,你能否撐的下去?你還說的出”Stay the course”這三個字嗎?

接下來在1980年,Vanguard取得投資管理業務。當時柏格是從固定收益基金下手。有兩個類別。第一個是市政債券基金,當時委由Citi管理。第二個是貨幣市場基金,委託給威靈頓資產管理。

當時Citi管理的市政債券基金表現不如人意,柏格希望Vanguard內部自行建立起固定收益管理團隊接管。威靈頓管理的貨幣市場基金假如改由Vanguard自行管理,則可以帶來可觀的費用節約。

在Vanguard消滅了佣金行銷通路後,就開始跟威靈頓資產管理討論管理費降低事宜。

這時Vanguard的獨立結構真正展現它的優勢。基金董事會成員可以真的以中止合作關係,來讓資產管理業者認真考慮降價的可能。

閱讀全文

Stay the Course讀後感1---沒有Course可以Stay的當代基金公司


Stay the Course是柏格先生在2018發表的最新著作。

Stay the Course是柏格先生最常用來提醒投資人的一句話。字面意思是保持航向,堅持下去。柏格希望投資人長期投資,不要因為短期的市場波動而有所動搖。

其實,這句話不僅有投資上的意義,它也正是柏格經營事業的核心哲學。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The Story of Vanguard and the Index Revolution”。

Vanguard與指數化投資革命的故事。

柏格在前言提道,之所以寫這個主題,是因為他經歷並領導了這個過程。而且,Vanguard公司內經歷過這幾十年間完整歷史的人,只剩他還活著(這句話有點觸目驚心),所以他決定要用這本書完整的述說近半世紀資產管理業界的最大故事,指數化革命。

書的一開始是柏格自己的事業經歷。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柏格會成為基金業者?

閱讀全文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8---礦產為國家所有,真的比較好嗎?


這本書的最後一章名為”Energy in Abdundance”,充沛的能源,專門討論能源供給問題。這本書寫於”能源危機”的1970年代。在這樣的”共識”與氛圍中,作者寫下這樣標題的文章,可說是充滿勇氣。

作者的核心論點可以用這句話描述:

“There is no shortage of energy anywhere on earth that has not been caused by government.”

能源短缺是政府造成的,不是地球真的缺能源。

怎麼說?

作者從針對礦產所有權的兩種基本態度談起。

閱讀全文

2018十一月回顧

本文回顧2018十一月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的狀況。

十一月部落格最熱門的前十篇文章分別是:

1. 綠角財經筆記總目錄

2. 投資不需要絕頂聰明,只要基本邏輯(Investing is NOT Rocket Science)

3. 綠角開課計畫

4. 資產配置是否有發揮效果呢?以2018十月全球股市修正為例(Asset Allocation and Market Corrections in Oct 201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