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週期ETF(Life-cycle ETFs)

生命週期基金已是顯著的基金類別,在ETF方面,也有類似的投資工具。本文以iShares產品線為例。

iShares將這些生命週期ETF歸類為Asset Allocation(資產配置)ETF。這類ETF也和基金一樣,有目標年期和固定配置兩大類。

iShares的目標年期ETF有S&P Target Date 2010、2015、2020、2025、2030、2035、2040還有S&P Target Date Retirement Income共八支ETF。前七支名稱中有年度的ETF,是供預計退休時點就在附近的投資人使用。而S&P Target Date Retirement Income則是供已經退休的投資人使用。

這些ETF投入各資產類別的比重如下圖:
(圖片可點擊放大觀看。2010年三月底資料)

註1: “本國”指的是美國
註2: 因四捨五入,百分比加總可能超過或不足100%

在這張表中我們可以觀察,資產管理公司對於逐漸靠近的退休日期,採用如何的資產配置。大原則是股漸減,債漸增。很有意思的是Real Estate的投資比重,呈現一個退休年期在2020與2025時,比重最大,而在退休年期2040年和供已退休人士使用的Retirement Income,比重最低的情形。

有個重點就是,即使是供已經退休人士使用的Retirement Income這支ETF,也不是全部投入固定收益之中。現在平均壽命延長,人們往往享有很長的一段退休時光 。以股票等具有成長性的資產類別,保持退休資產的成長性,是相當重要的一點。這個要點,在資產配置初步—提領計劃的常見錯誤看法)文中有較詳細的討論。

這些生命週期ETF也都採用ETF of ETF結構。持股全都是其它iShares的ETF。而費用,也是採用Fee on Fee的方式。ETF持有的ETF,就有自己的總開銷。生命週期ETF,還有自己的開銷。

目前這幾支ETF的內扣費用,幾乎都是ETF本身收0.25%的管理費,ETF投入的其它ETF再內扣0.18%的費用。總合是0.43%的總開銷。基金公司扣除0.14%的費用(Fee waiver),所以是0.29%的總開銷。(只有2025這支,其投入的其它ETF內扣費用較高,是0.19%,其它費用相同,形成0.30%的總開銷。)

除了雙重收費對投資人造成額外負擔之外,這類ETF還有一個明顯缺點就是它們是以美國投資人為目標客群。它國投資人選用這些工具來做投資規劃,恐怕很難是個恰當的選擇。

iShares的固定配置ETF有S&P Conservative Allocation、S&P Moderate Allocation、S&P Growth Allocation還有S&P Aggressive Allocation這四支。

這些ETF投入各資產類別的比重如下圖:
(2010年三月底資料)


註1: “本國”指的是美國
註2: 因四捨五入,百分比加總可能超過或不足100%

一樣可以看到,從Aggressive到Conservative,股漸少,債漸多。比較有意思的是,房地產在保守投資組合中的比重較高。

這類ETF會維持固定的資產配置,投資人需視自身狀況,選擇合宜的ETF。隨著退休年限的靠近,投資人也必需自行選擇轉換到其它ETF的時機。

這幾支ETF的費用結構如下:


愈Aggressive的ETF,費用愈高。這類生命週期基金或ETF的收費方式,還是以Vanguard對投資人最友善。Vangaurd的生命週期基金也都是以自家的其它基金為投資標的。但Vanguard的生命週期基沒有本身的管理費用。投資人只要付出這些基金再投入的其它基金的內扣費用就可以了。不過生命週期工具,Vanguard目前僅以基金型態發行,未有ETF問世。

這些ETF對於台灣投資人恐怕難有實際的投資價值,但它們資產配置架構的想法,倒是值得參考。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兩個核心問題

資產配置初步—成本考量(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The Impact of Cost)

資產配置初步(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總目錄

閱讀全文

Value Averaging讀後感續1----從定期定額談起


在講述Value averaging前,這本書先介紹投資人熟知的定期定額策略。定期定額的比較基準是定期定股(Constant share)。

定期定額的定義是,每隔一段時間,將一定金額投入市場。定期定股的意思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買進固定股數。

關於績效計算,作者特別用一個欄位解釋內部報酬率(IRR)概念。基本上,不會IRR的人,就不用談投資績效了。知道K線還是知道IRR的投資人比較多呢?這是一個很重要,卻又被太多人忽略的投資重點。

作者先比較短期績效,也就是一年期的績效。作者以每月的投入頻率,檢視定期定額與定期定股投入美國股市的結果。結果從1926年到1991年這66個年度中,定期定額大多會勝出,但也有十三次會輸給定期定股。

閱讀全文

Value Averaging讀後感----為什麼需要Formula Strategy


作者Michael Edleson是哈佛大學財金教授。他在1988年八月,在AAII Journal發表了一篇名為”Value Averaging: A New Approacch to Accumulation”,第一次向理財大眾介紹Value averaging這個方法。並由此衍生,做更詳細的論述,寫成了Value Averaging 一書。(像Winning the Loser’s Game,也是從一篇文章衍生出來的。似乎是個不算少見的出書模式。)

替這本書寫Foreword的人,正是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投資金律)的作者William Bernstein。他在前言中提到,這本書是the single best guide on the mechanics of deploying a steady strem of cash into a portfolio。我完全同意這點,這本書是目前我看過的理財書籍中,對定期定額等投入法頗析最深入的一本書。

這本書雖然名為Value averaging,但它討論的不只有Value averaging(或許可譯為價值平均法,簡寫為VA),還包括定期定額(Dollar cost averaging,簡寫為DCA)與定期定股(Constant share,簡寫為CS)。書中詳論這些投入方法的動態與優劣。

這些投入方法都是一種Formula strategy。以一種預定的策略,來投入市場。讓原先定好的規則來決定如何面對市場的漲跌。而不是讓投資人自己的人為判斷來面對每一次的市場起伏。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要Formula strategy,什麼人會需要Formula strategy?

書中第一章就談到,放棄適時進出市場美夢的人,就會需要Formula strategy。很簡單,假如你可以事前知道市場相對高低點,那你要Formula strategy做什麼?你就在低點買進,高點出脫,反覆操作就可以了。這其實就是大多投資人的美夢。

作者在書中寫道,Knowing when the market has peaked or how to distinguish a market correction from the seemingly identical start of bear market is beyond the capabilities of mere mortals(except in retrospect, when many would-be market oracles claim to have accomplished this feat)。

預知市場高低點不是凡人辦得到的事。

閱讀全文

什麼是利率交換?(What is Interest Rate Swap?)

利率交換(Interest Rate Swap,簡寫為IRS)是一種衍生金融合約,正如名稱所指,交易的兩方約定在一定的時間內,彼此交換利息所得(Interest payments)。

最常見的利率交換合約型態稱作基本型利率交換(Plain Vanilla IRS)。這種合約交換的是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

還是來看個假想例子比較清楚。譬如有甲、乙兩方。甲方拿到的是每半年支付一次,年利率2%,為期五年的利息所得。乙方拿到的也是每半年給付一次,為期五年的利息所得,唯一不同的是乙方拿到的利率是LIBOR加50b.p.。

我們知道,LIBOR是會隨著時間改變的,是一種浮動利率(Floating rate)。所以乙方拿到的,是一種浮動利息。而甲方拿到的,則是一種固定利息。

假如,甲方對固定利息感到不滿,乙方也對浮動利息感到不滿,那麼它們便可藉由利率交換,交換手上的利息所得,讓它們達到各自的目的。

有什麼狀況會促使參與者想將手上的固定利息收入換成浮動收入呢?譬如甲方剛好也有個負債,是要每半年付出LIBOR+70 b.p.的利息。那麼將手上年利率2%的固定收入換成隨LIBOR起伏的收入,便可以有效消敉所需償付的利息金額隨LIBOR波動的風險。一旦握有也會隨LIBOR而增加的浮動收益源,那麼它便可以確保未來用一固定金額便可償付利息,而不用擔心未來的LIBOR數值高低。

利率交換合約會有個名目金額,譬如一千萬,或是一億。每期要交換的利息,便是以利率乘上該名目金額。譬如名目金額一千萬,給付固定利率的一方是用2%的年利率,那就是每年要給付20萬的金額。重點是,名目金額就只是一個名目,交易雙方從不需支付對方名目金額的總值,需要付出的,只有利息。

其實實際支付的,只有利息的差額。譬如某次支付時,甲方應支付乙方20萬,乙方應支付甲方24萬,那麼最後就是乙支付甲4萬,就完成了這次利率交換。

利率交換的市場規模是以名目金額計算,看起來數量龐大,譬如依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的資料,在2006年底,全球利率交換合約總值是230兆美金。

依據慣例,利率交換中交易雙方的命名,是以它們與固定利率的關係來決定。支付固定利率的一方,稱作支付者(Payer)。接受固定利率的一方,稱作接受者(Receiver)。(所以Payer接受浮動利率,Receiver支付浮動利率。)

在利率交換合約訂立的當下,這紙合約是在所謂的”at the money”的狀態。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刻,一方付出的固定利息與另一方付出的浮動利息的現值加總是相同的。

但是,未來利率的變化會不一定如預期。假如未來利率下跌,或上漲幅度不如預期,那麼接受固定利率的一方將獲利(因為它需要付出的浮動利息比原先預期少)。假如未來利率上漲,或下跌程度不如預期,那麼接受固定利率的一方將受損(因為它要付出比預期還要多的浮動利息)。

利率交換有供人進行利率投機、債券投資組合特性調整、公司債券發行輔助等作用。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什麼是總報酬交換?(Total Return Swap, TRS)

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

什麼是換匯交易(What is FX Swap?)

閱讀全文

綠角的單車(Greenhorn’s Bike)

當初想買一台比較好的自行車時,我考量自己的騎車活動都在公路上,不會有越野的動作,但會常常有爬坡的路線,我不想要重力踩踏,所以當初選購的基本條件就是一台公路車,而且大盤最好有三片齒輪。

Roadbike Review 看了一些車型與車友的評價後,我決定以KHS出品的Flite 500為選購目標。最後在台北縣的一家單車店找到這台車,順利購得。

以下是這台車的官方照片:



這台車是鋼管車,前叉則使用碳纖材質。空車重約十公斤。前變速系統是Shimano Sora,後變則是Shimano Tiagra。變速把手(Shift Levers)是Shimano Tiagra。

閱讀全文

2010美國券商退稅申請

各位海外券商投資朋友應已在電子帳戶檔案中,看到自己的2009年1042S表格。本文整理一下目前的狀況。

從三月開始,美國券商Firstrade 已陸續將部份預課稅款自動退還給我們這些外國投資人。這次帳戶名目是”ADJ NRA TAX”,應為”Adjusted non-resident alien withheld tax”的簡寫,意思就是”調整後的外國人預扣稅款。”

今年是繼去年以來,Firstrade第二次將前一年度的預扣稅款進行自動退稅。我們這些外國投資人不必向IRS報稅,就可取得退稅稅款。這是值得高興的一個優點。

但我覺得,我們可以將這項服務看做一個Bonus,而非一種必然。因為券商服務條款中找不到有規定說,美國券商一定要幫我們處理好這些事情。自己擁有向IRS報稅的能力,才是取回這些稅款最後的依靠。

我的Firstrade 1042S表格寄發日期與自動退稅日期非常接近,1042S表格中的金額數字尚未反應出退稅的動作。預計會像去年一樣,過些時候券商會再發出Revised Form 1042-S,反應出自動退稅的內容。這張1042S才是我們要用來報稅,取回美國來源收入預課稅款退稅的表格。

在Zecco方面,就像去年一樣,這家券商的1042S表格中,仍然是區分不出美國與非美國來源的收入。不過根據去年的報稅經驗,即便如此,仍是可以成功申請非美國來源收入的退稅。

而根據申請美國來源收入退稅的經驗,已確認美國來源收入有免稅額一事。

所以今年的報稅目標,是要將美國來源收入預課稅款與未自動退稅的非美國來源收入預課稅款,全都以1040NR表格,一併申請退稅。

至此,也終於可以回答去年四月寫下的2009美國券商退稅申請文末的兩個未知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不知道Firstrade會不會繼續執行自動退稅。今年的答案是肯定的。

第二個問題,分不清美國與非美國來源收入的1042S表格能否成功申請退稅?這題的答案,也是肯定的。

文末,懇請各位海外券商投資朋友,在這篇文章的回應中分享自己持有的投資標的自動退稅情形。之後我將整理大家的狀況,寫出一篇類似2009海外券商投資報稅心得續—Firstrade的自動退稅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謝謝大家。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2010海外券商Firstrade的自動退稅

2009美國券商退稅申請(Filing for Refund of Overpaid NRA Withheld Tax with Form 1040NR)

2009海外券商投資報稅心得(How to File for Tax Refund with Form 1040NR)

2011海外券商投資報稅心得(How to File for Tax Refund with Form 1040NR)

2009海外券商投資報稅心得續—Firstrade的自動退稅

海外券商投資報稅經驗---ITIN的申請(Applying for ITIN with Form W-7)

閱讀全文

ETF的貨幣應用續(Currency ETFs and FOREX-related ETFs)

這些貨幣ETF的出現,也讓一些外匯操作變得可以透過ETF來執行。

譬如利差交易(Carry Trade)。目前常見的一個作法是賣出低利率的日元,買進高利率的澳幣。有了單一貨幣ETF之後,投資人也可以放空日元ETF(譬如CurrencyShares Japanese Yen Trust ETF),然後買進澳幣ETF(如CurrencyShares Australian Dollar Trust ETF),一樣可以達到Carry trade的目的。

而有的指數化投資工具更是直接內建有Carry trade的交易機制。譬如 iPath Optimized Currency Carry ETN (美股代號: ICI)。它追蹤的是Barclays Capital Intelligent Carry Index。這個指數是有系統的放空G10中利率較低的貨幣,然後持有利率較高的貨幣。G10的十國貨幣分別是美金、歐元、日元、加拿大幣、瑞士法郎、英鎊、紐幣、澳幣、挪威克朗、瑞典幣。

2009年12月31日的,該指數的貨幣組成如下圖:
(取財自ETN Factsheet)


而像PowerShares DB G10 Currency Harvest Fund (美股代號: DBV),它追蹤的指數是Deutsche Bank G10 Currency Future Harvest Index - Excess Return。該ETF以貨幣期貨,持有三個利率最高的G10貨幣,並放空三個利率最低的G10貨幣。

這種ETF 的出現,也代表金融業界的創新能力。ICI和DBV所追蹤的指數已不是過去傳統認為用來衡量某一資產表現的指標,而是內含一個交易模式的指數。投資人買進這支ETF或ETN,等於就享有這個交易模式的服務。

過去是市場上有什麼指數,然後資產管理業者據此創立出對應的ETF與指數化投資工具。現在已逐漸變成為了提供某種交易策略,然後建構出指數,再建立出對應的指數化投資工具。指數的建立,已不完全是為了衡量市場,有時是為了推出指數化投資工具。但其實,真正指數化投資人需要的,還是那幾項核心工具罷了。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ETF的貨幣應用(Currency ETFs and FOREX-related ETFs)

什麼是利差交易(What is Carry Trade?)

什麼是美元指數?(What is US Dollar Index?)

期貨的正價差與逆價差(Contango、Backwardation and Normal Backwardation)

閱讀全文

ETF的貨幣應用(Currency ETFs and FOREX-related ETFs)

過去要投入外幣市場,投資人需要進行外匯交易,將手中的資金換成外幣,然後再進行操作。但在貨幣相關ETF興起之後,投資人已可藉由在證券市場買賣ETF,得到操作外幣的效果。

貨幣ETF中最簡單的類型,就是單一貨幣ETF。譬如Rydex資產管理發行的CurrencyShares系列ETF,目前已發行九個國家的貨幣ETF,可參見下表(取材自CurrencyShares網頁)。這些ETF是以Grantor trust架構,直接持有對應貨幣。(關於ETF的三種基本架構,可以參考ETF的結構一文。)


知名的黃金ETF,GLD,就是採用Grantor trust結構。投資人持有GLD,等於間接持有金庫中的黃金。投資人持有Grantor trusts架構的貨幣ETF,也等於是間接持有這些貨幣。

有的單一貨幣ETF,則是投入當地的貨幣市場工具。譬如WisdomTree Dreyfus 所發行的Currency Income ETFs系列,其中已開發國家的貨幣ETF,便是持有當地的貨幣市場工具,如Bankers' acceptances, commercial paper, short-term corporate debt obligations等。這系列的的貨幣ETF列表如下(取材自 WisdomTree網頁) :


有的貨幣相關ETF,不是追蹤單一貨幣,而是追蹤一個貨幣指數。譬如由Invesco資產管理發行的 PowerShares DB U.S. Bullish ETF (美股代號:UUP)便是追蹤美元指數

美元指數是美元與六個重要貿易夥伴的貨幣匯率指標。當美元走強時,指數值會增加。這個特性,讓追蹤美元指數的ETF有實際應用的價值。譬如美國投資人進行國際投資,投入歐洲、日本等地的證券。假如在投資期間,美元對這些貨幣升值,那麼會減損國際投資的收益。為了要避免匯率風險,這位投資人可以進行外匯避險。他可以做得很精細,譬如有多少錢投資在英國,就進行多少英鎊避險,有多少錢投資在日本,就進行多少日元避險。

但他也可以有個比較”大方”的作法,就是直接買進追蹤美元指數的ETF。假如美金升值,造成國際投資部位的減損,那這部份的損失,可以部分或完全由美元指數ETF的獲利彌補過來。

PowerShares DB U.S. Bearish ETF (美股代號:UDN)則是與美元指數反向。

假如單純一倍的匯率變化讓投資人覺得”不夠過癮”,ProShares也有推出兩倍槓桿的貨幣ETF。譬如追蹤歐元的ProShares Ultra Euro(美股代號:ULE)與追蹤日元的ProShares Ultra Yen(YCL)。也有兩倍反向的工具,譬如ProShares UltraShort Euro和ProShares UltraShort Yen。

除了貨幣ETF之外,也有追蹤貨幣的 ETN。ETN基本上是一種債券,具有信用風險。但也不是透過ETF便沒有信用風險,如前面所述,有的貨幣ETF是投入貨幣市場工具,它們也承擔了這些貨幣市場工具發行者的信用風險。

待續…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ETF的貨幣應用續(Currency ETFs and FOREX-related ETFs)

資產配置初步—配置中的匯率風險(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Exchange Rate Risk of International Asset Allocation)

定期定額買外幣(Dollar-cost Averaging for Foreign Currency)

外匯基本知識(Foreign Exchange Basics)

閱讀全文

理財的重點(YOU are the Biggest Asset in Your Portfolio)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近年理財成為熱門話題,彷彿不懂理財,就與致富無緣。於是大家為了避免窮困一生,紛紛開始著手研究如何理財。從手上已有些積蓄的中產階級,到初入社會,或甚至仍是在學階段的學生,都成為”理財”一族。

很多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收入不高,在東扣西減,去掉各種花費後,他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我每月可以省下幾千塊,請問要如何投資?”

對很多人來說,這就是理財的重點。如何將這每月省下的錢,做最好的運用,讓它長大,讓它在長久之後,從幾千塊的數量級成長為幾萬,或甚至更大的級數。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很多人致富美夢的寄託。

但其實,對年輕人來講,最重要,最大一塊的資產,不是那每月存下的幾千塊,是他每月的賺錢能力。

有點難懂?我們用些運算,把這個賺錢的能力具體化。

閱讀全文

不要花錢買石頭砸自己的腳(Don’t Shoot Yourself in the Foot)

基金的內扣費用中,有一部分是用做行銷廣告的。不是在經理費(Management fee)名目下的費用,都是用來做投資研究的。而有時基金公司明白收取的12b-1和Distribution fee,更是公開表示用做行銷方面的費用。這部份的開支,對投資人可謂有百害而無一利。

首先,花愈多的費用必將造成愈低的報酬。不論這個費用是花在什麼地方,這條鐵律都一定成立。假如我們投資人買基金、持有基金,需要多交出一部分的費用來當作基金宣傳的費用,那麼這多出來的支出,必將為我們投資人帶來更低的報酬。

再來,假如基金宣傳成功了,為基金帶來大量資產,我們投資人會因此受益嗎?在大多的情況下,答案恐怕是”不會”。基金的資產愈大,會造成基金買賣證券時的市場衝擊愈大。白話一點,就是買進價會愈買愈高,賣出價會愈賣愈低,基金將愈來愈難創造好成績。相關概念可以參考基金的資產膨脹一文。

而基金資產膨脹後所帶來的經濟規模,基金公司會願意與投資人分享嗎?基金規模再大,也是只請一家會計公司、一家法律顧問、一個經理人(多重經理人基金除外),這些費用不會隨著基金規模而擴大。固定費用分攤在更大的分母上,應有更低的費用比例。在基金資產愈大的時候,基金公司有跟投資人分享經濟效益,將經理費的趴數調降嗎?在大多的狀況下,答案是否定的。投資人何時看過規模百億的境外基金,將它的內扣費用調降呢?

所以行銷成功,收入增加的好處,基金公司留給自己。行銷成功,帶來大量資產的累贅與負面影響,基金公司留給投資人。請問,這樣合理嗎?

再者,過於注重行銷,將讓這些金融專業機構逐漸偏離自己的本業與專職。它們會逐漸將重點放在”基金賣不賣得出去”這個問題上。為了賣基金,它們會誇大獲利可能,不提虧損風險。為了賣基金,它們不會想要創立一支基金然後永續經營,它們只想追逐當代投資界的葡式蛋塔風潮,推出迎合投資人口味的產品。當蛋塔沒人吃的時候,它們一定會找出下一個爆漿奶油餐包。

不考慮風險先談報酬,這可謂投資專業?不想做永久事業,只想追隨大眾潮流,這可謂有品質有堅持的財富管理?太多時候,這些Business的考量,已經讓這些機構忘記了自己的Profession。當它們眼中只有生意的時候,這些基金業者,就已經完成了從財富管理業者轉型為資產搜集業者的大業了。而其實,很多(或說是大多?)業者,已經轉型成功了。

投資朋友,用你的金錢資助基金公司的行銷事業,你是在花錢請人拿石頭砸自己的腳。不要做這種蠢事。不論讓基金收取一部份的費用當做行銷開支,或是買進當紅熱門的基金,或是將錢投入整天推新基金,資產管理一蹋糊塗,行銷廣告一把罩的基金公司,這些都是花錢讓自己難過的舉動。投資人沒必要,最好也不要資助基金公司的行銷部門。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基金通路酬佣揭露

基金成本大解剖(Detailed Analysis of Fund Expenses)

基金公司的廣告策略

你的基金、國王的新衣(Your Funds,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2003基金醜聞(The 2003 Mutual Fund Scandal—Late Trading and Market Timing)

他們怎樣用你的錢?(How is Your Money Managed?)

令人高興的正面發展---基金銷售佣金的揭露

閱讀全文

你不可不知的B股收費結構續(A Sucker’s Deal)

這種將一開始的一次性收費轉化成持續性收費的模式,因為可以避開投資人最敏感的一次性費用,將其轉成投資人最不知不覺的內扣費用,在行銷方面大有助益,所以”廣受好評”,形成一種常見的銷售手法。

基金在這方面還算比較”良性”。公開說明書翻到費用那欄,仔細看一下,大多就能抓出這種收費模式。但很多採取類似銷售模式的金融產品,特別是保單或一些投資平台之類的東西,收費方式藏在厚厚的條約內,投資人要不就是沒看,不然就是看不到,也可能是看不懂。簽下去,然後就變冤大頭了。

所以這裡提供一些簡單的特性,讓你不用看條約也能一眼看出這種使用”B股收費結構”的產品。

使用B股收費模式會讓該產品產生幾個特點。

閱讀全文

你不可不知的B股收費結構(A Sucker’s Deal)

同一支境外基金常有不同股別,以A、B、C等不同字母表示。這些股別皆代表相同的投資組合。某支基金的A股和它的B股,所持有的證券是完全一樣的。它們不同的地方,在於收費結構。投資人一定要分清楚其中的差異,才能做出選擇。我們來看個實例。

譬如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有A股也有B股的型態。它們的收費模式如下: (取材自基金公開說明書,圖片可點擊放大觀看)



第一列是基金的A股收費,第二列是B股收費。

閱讀全文

外匯基本知識(Foreign Exchange Basics)

這篇文章解釋關於外匯市場的基本規定與名詞。

“外匯”兩字翻譯自英文的Foreign Exchange(Foreign譯為”外”、Exchange譯為”匯”)。什麼是Foreign exchange呢?很簡單,就是以其它國家貨幣計價的錢。譬如在台灣,假如某人手上持有美金現鈔或是歐元現鈔,那麼他就是持有外匯。也不一定要是實體貨幣,譬如某人持有美金存款,那他也是持有外匯。假如某人將手上的新台幣換成外幣,譬如將32萬台幣換成一萬美金,那他就是獲取了外匯。

匯率(Exchange rate)就是貨幣兌換的價格。在外匯市場,貨幣間的價格是相對的。要表達台幣的價格,就是看它可以換到多少其它的貨幣。

匯率有直接與間接兩種報價方式。

閱讀全文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分析續—Analysis of Templeton Global Bond Fund

基金表現

在看基金的績效前,我們先來看目前富坦全球債的投資分布:

基金投資的國家組成如下:


我們可以看到,基金持有的前九大國家中,有七個屬新興市場,只有澳洲和瑞典屬已開發國家。這七個新興市場總合比重是52.89%。

在公開說明書中,基金的投資範圍是以世界各國的公債為主,並沒有限定是已開發國家或是新興市場。經理人在這方面可以自行判斷,調整比重。就基金目前持股來看,是一支相當偏重新興市場債券的基金。

我們或許可以猜測,基金的表現會介於新興市場公債和已開發國家公債之間。我們來看一下近兩年,基金與兩個指數化投資工具的績效。


BWX是道富資產管理發行的國際公債ETF,以已開發國家債券為主。EMB是貝萊德資產管理的新興市場債券ETF。富坦全球債在這兩年的表現,全都勝過這兩個指數化投資工具。

或許是富坦全球債基金的公債選擇做得很好,讓它產生高過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國家公債ETF的報酬。但這支基金表現中,有一點讓它很難跟單純的債券指數進行比較,那就是它進行的貨幣操作。

富坦全球債進行主動貨幣操作的證據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在它的Factsheet中,基金持有的貨幣分析:  
(2010年一月31日資料)


基金是以美金,韓元和瑞典克朗為主力。但在最後一列的Other,有個-14.55%。所以經理人有加重持有前景看好的貨幣,並放空他所不看好的貨幣。期待從這些匯率變化中,得取收益。

另外,我們可以在富坦基金公司在2008年的一份文宣中看到一些端倪。這份文件名為”投資富坦全球債基金的十個理由”,其中第三點,擷取如下:


主動的貨幣操作,是基金公司直接認定該基金所擁有的特點。

最後,是美國晨星的報導。在這篇名為”Five of the Hottest Selling Funds(賣得最好的五支基金)的文章中”,關於Templeton Global Bond Fund的描述中有這麼一句:”Manager Michael Hasenstab takes a flexible currency approach.”

而其實,在美國基金界存在最久的國際貨幣基金(這是一種Currency-specific fund), Franklin Templeton Hard Currency(代號:ICPHX,或許可翻譯為富坦強勢貨幣基金)的經理人,也正是富坦全球債的經理人,Michael Hasenstab先生。

所以買進富坦全球債券基金的投資人一定要清楚知道,該基金不僅提供投入國際公債的服務,它也提供主動的貨幣操作。後者,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到目前為止,經理人看起來似乎用貨幣操作為富坦全球債加了不少分。但假如我們單純看富坦強勢貨幣基金的表現,也不是年年正號。它的十年年化報酬是5.57%。Vanguard的中期美國債券基金,Vanguard Intermediate-Term Bond Index Fund的十年年化報酬率是7.03%。後者的波動還比較小。經理人研究各國總體經濟,分析了半天,在各國貨幣市場工具間轉來轉去,結果十年下來的報酬還比不上美國的債券指數基金。而且這是法人的成績。那些專注在外匯市場的散戶投資人,心中想望的,到底是多少的報酬率呢?

結論就是,有投入國際債券主動貨幣操作需求的投資人,才需要考量投入這支基金。貨幣操作方面,買入這支基金的投資人必需有心理準備,它可以加分,也可以扣分。不是過去表現都還不錯,未來就可以持續有不錯的表現。假如你仍這麼覺得,這樣假設,那絕對是種一廂情願。隨處可見的”過去績效不保證未來表現”警語,對你而言,一定是視而不見。

文章最後,比較一下美國的Templeton Global Bond Fund和盧森堡的富坦全球債券基金(也就是在台灣販售的版本)近十年績效。


在過去十年,盧森堡基金在2008、2007、2000這三個年度曾有過超越美國註冊基金的成績,其它七年全都是輸給美國基金。

假如這兩支你都可以自由買賣,你會選那支?

我一直很好奇,富蘭克林坦伯頓既然可以引進美國註冊的富坦成長等基金,為什麼不引進更多的美國註冊基金,做一家與眾不同的境外基金公司呢?

善待投資人的基金公司,才會獲得投資人的熱情擁戴。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分析—Analysis of Templeton Global Bond Fund

綠角基金評論(Greenhorn’s Mutual Fund Analysis)

外匯避險

閱讀全文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分析—Analysis of Templeton Global Bond Fund

盧森堡註冊的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全球債券基金(Templeton Global Bond Fund,簡稱富坦全球債基金)成立於1991年二月28日。經理人是自2002年開始掌管基金的Michael Hasenstab。

基金投資目標

基金投資目的在於最大的總回報(Maximize total investment return)。而公開說明書中解釋總回報有三個組成,包括利息收入、資本增值和匯率收益(Currency gains)。

值得注意的是”匯率收益”這四個字。一般投資人買進本國的債券基金,不會期待匯率收益。譬如台灣投資人買台灣債券基金,或是美國投資人買美國債券基金,都不會期待匯率變化會帶來報酬。因為他們持有的是本國貨幣計價的本國資產。但國際債券基金不同,這類基金持有以不同貨幣計價的各國債券,含有匯率風險。匯率風險有時會增加收益,有時會減損收益。

基金投資範圍

基金主要投資於各國政府或與政府相關的債券。也就是說,它主要是投資在各國的公債。但在投資限制條件之下(公開說明書並未解釋是怎樣的條件),基金也可投資在公司債或跨國組織所發行的債券,譬如European Investment Bank所發行的債券。

基金可使用金融衍生工具。

基金投資方向

公開說明書中未解釋基金如何挑選各國債券。

基金費用結構

基金收取0.75%的經理費,加上其它費用後,形成1.46%的總開銷,如下表(取材自盧森堡富蘭克林坦伯頓2009年六月年度報告)


在美國的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公司,有一支名叫Templeton Global Bond Fund 的美國註冊基金。基金經理人一樣是Michael Hasenstab。這支基金的經理費是0.41%,總開銷是0.92%(據2009年八月31日年度報告)

以下是美國註冊的Templeton Global Bond Fund的前十大持股(取材自美國晨星網頁)


以下是盧森堡註冊的全球債券基金的前十大持股(取材自台灣晨星網頁)


各位可以看看其中有多少相同的組成:票面利率4%和4.75%的南韓債券、票面利率5.25%的瑞典債券、5.75%的澳洲債券、4.75%的波蘭債券。或許有些許的差異,但我想請問,同一家基金公司集團,同一位經理人,同樣名字的基金,它的投資內容會差多少?”相似”還是”相異”,比較適合形容這兩支基金。

1.46%的總開銷與0.92%只差0.54%,只有一點點,不到1%?同樣管理1億的資產,1.46%可以每年為基金公司帶來146萬的收入,而0.92%的費用只能帶來92萬的收入。前者比後者多了59%。當所有製造業者,每當想要調高售價就會面對敏感的消費者時,基金公司只要調整零點幾趴的數字,就是增加幾十趴的營收。而且,很多基金投資人渾然不覺。

待續…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分析續—Analysis of Templeton Global Bond Fund

綠角基金評論(Greenhorn’s Mutual Fund Analysis)

貝萊德環球資產配置基金分析---Analysis of BlackRock Global Allocation Fund

投資界的次等公民(Exploited Investors)

費用的危害(The Devastating Power of Fees and Commissions)

債券基金的主要風險

閱讀全文

台股基金2009年績效回顧續

2009年加權股價報酬指數有83.34%的報酬。在全部181支台股基金中,有73支有勝過指數的報酬,也就是有59.7%的基金被指數打敗。但假如只看隸屬於一般股票型的93支台股基金,只有28支有勝過指數的表現,69.9%被指數打敗。

接下來我們看台股指數化投資工具的2009年報酬:



這些指數化投資工具代表台股的指數化投資人能實際拿到的報酬。我們先將它們與對應指數相比。我們可以看到,以基金型態運作的寶來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基金與對應指數間有較大的差距。以ETF型態運作的寶來台灣卓越50寶來台灣中型100 與對應指數間的差距頗小,皆不到0.2%,已小於兩支ETF的經理費。希望這個不錯的現象可以繼續維持。

接下來我們將這些指數化投資工具與對應的台股基金類別進行比較:


我們可以看到,以大型股為核心的加權股價指數基金和台灣卓越50所打敗的主動型基金比例,都約在50%附近。在21支台股中小型主動型基金中,只有四支有超過寶來台灣中型100的報酬,近八成被0051打敗。這又再次驗證了 Dunn’s Law。也就是說,假如某指數化投資工具投資在某一期限內表現特別好的區塊,那麼在這段期間,該指數化投資工具在同類但採主動投資的基金間的排名會向前移動。2009年就是一個中小型類股表現勝過大型股的年度。

為什麼要投資主動型基金,一個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要獲取比指數好的報酬。基金投資人有兩個機會達成這點。一是,大多數的主動型基金會贏過指數。二是,只有小部分主動型基金會贏,但你可以事先挑出是那幾支。

第一點,就台股基金的狀況來看,是大多基金被指數打敗。你去挑這些基金,你面對的是不利的"基本盤”,一個大多會輸給指數的基調。在這種基調下,假如還堅持去挑選基金,那是在逆風而行,你會面對很大的阻力。

第二點,持續挑中未來會打敗大盤的基金。這點是幾乎沒有人能做到的事。09年是中小型類股和上櫃表現特好,明年呢?今年是某基金公司的經理人表現超群,下一年呢?這些都是無謂的問題。也不應由我們投資人尋求答案。關於台股基金排名波動的劇烈程度,可以參考基金排名的變化,以台股基金為例

在這兩個選擇主動型基金的基本論點都難以成立的狀況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要試著去達成不可能的任務呢?與其在投資市場中頂著狂風逆行,何不就順勢而為,選擇指數化投資呢?

當投資人對基金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時,等著你的,幾乎一定是失望。當投資人對基金有合理的期待時,在眼前展開的,是一條踏實的投資之路。指數化投資就是這樣一條道路。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台股基金2009年績效回顧

台股基金2010年績效回顧續

台股基金2011年績效回顧續

不健康的基金健診

被指數打敗的新興市場基金(Indexing Works in Emerging Markets)

寶來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基金與寶來台灣卓越50ETF的比較(Polaris Taiwan Weighted Stock Index Fund vs Polaris Taiwan Top 50 Tracker Fund)

基金,輕鬆換(Easy-to-Trade Funds)

閱讀全文

2010二月回顧

此文回顧二月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的狀況。

二月最熱門的十篇文章依次是:

1. 如何戒除主動投資,A 12-Step Program for Active Investors短片分享

2. 被指數打敗的新興市場基金(Indexing Works in Emerging Markets)

3. 投資自我檢測

4. 槓桿ETF作用原理(The Mechanism of Leveraged ETFs)

5. Ask Mr. Firstrade 專欄

6. 美國Thrift Savings Plan的省思

7. 綠角的書:”股海勝經—No.1財經部落格主的指數化投資法”

8. 海外券商投資的兩個常見問題

9. 波動率指數(VIX)的特性

10. 基金排名的變化,以台股基金為例(The Exception or The Rule?)


如何戒除主動投資,A 12-Step Program for Active Investors短片分享這篇文章排名第一有兩個可能。一是它是春節連續假期前的最後一篇文章。之後八天假期登入綠角財經筆記的讀者,看到的就是這篇。或者,也有可能這種短片分享的文章,特別吸引讀者注意。

二月我開始做一些去年績效回顧的工作。在台灣發售的境外基金方面,我寫了被指數打敗的新興市場基金,在美國券商投資方面,我寫了新興市場ETF,VWO與EEM的表現差異來討論它們在2009年的績效差異原因。在月底寫了台股基金2009年績效回顧,在三月會寫完續集。年復一年的這類整理文章,讓我更加確定,我沒辦法知道明年那些基金會有突出的表現,但我可以確定,主動型基金將輪流被指數打敗。指數化投資人,將投資立足在確定的事上。主動型基金投資人,將投資立足於很難事先知道的事上。

二月最常搜尋進入此部落格的十個關鍵字,在扣除綠角相關字詞後依序是:

指數型基金
美元指數
ETF
Firstrade
平民保險王
台灣50
貝萊德世界礦業
IRR
Vanguard
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


“美元指數”排名向前,甚至擠下本部落格的主題之一”ETF”。

平民保險王持續留在前十名內,應該是它的讀後心得持續吸引讀者前來。

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擠下”JF中國”,進入前十名。這些關於台灣發售基金的相關討論,仍持續的引起投資朋友注意。

訪客來源的前五個國家分別是台灣、美國、香港、加拿大和英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2010一月回顧

2010三月回顧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