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nly Investment Guide You’ll Ever Need”讀後感1—如何玩遊戲vs.該不該玩遊戲
”The Only Investment Guide You’ll Ever Need”這本投資書籍首次刊行是在1978年,之後多次改版更新,我閱讀的是2016的版本。
這本書的”資歷”可說是與” 漫步華爾街”相當,都是經歷40年的時間考驗,到今天仍存在於市面。這種能長期存在的投資書籍,基本上值得考慮閱讀。因為它講的,很可能就是不會隨時間而改變的投資原理。
作者Andrew Tobias,是一個活躍於70,80年代的投資作家。
在新版的開頭,作者就提到1970年代與現在相比是一個多麼不同的世界。當時沒有指數型基金、沒有ETF、沒有Home equity loan(住宅權益貸款) 、沒有401k、沒有飛行里程、沒有網路、沒有Amazon。
當時紐約證交所一年平均成交250萬股,現在假如一天成交30億股,那算是冷清的一天。
儘管世界已經經歷了如此巨大的改變,但作者寫:
“The basics of personal finance haven’t change—they never do.”
個人理財的原則不曾改變。
Bingo,看到這句話,我更有把握自己選對書了。
作者第一章解釋了書名的由來” The Only Investment Guide You’ll Ever Need”
“你唯一需要的投資指南”。哇,看起來相當自大啊。
作者特別說明了,這本書叫”The Only Guide”,並不是因為只靠這一本書,你就可以投資致富。讓你錢多到用不完,再也不用擔心錢的事。
不是,這本書沒有這種作用。他說”The ones that hold out the promises of riches are frauds”。承諾致富的書,是騙局。
這本書叫”The Only Guide You’ll Need”,是因為有太多其它的投資指南。而這些都是Most investment guides you don’t need。那些大多你不需要的投資指南。
這些你不需要的投資指南是那些書呢?
就是那些教你如何玩一個遊戲,但不教你考慮該不該玩這個遊戲的書。
什麼意思?
作者體會到這點是他在哈佛大學就讀時所參加的決策分析課程。
這個課程以個案討論進行。教授會發給學生一個假想商業範例,有銷售額,競爭對手強度、市占率等各種數字,請學生思考假如他是負責人,要如何進行。
那一堂課討論的主題是,產品訂價。
作者看似空無一物,沒有準備的桌面吸引了教授的注意。教授第一個點作者起來,請他告訴同學自己的分析過程與結論。
作者本來要說:”教授對不起,我沒準備。”
但他突然福至心靈,脫口而出:”資料提到這家公司處在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產業。所以它恐怕無法提高價格,假如它還想賣產品的話。但它也沒必要賣得比別人便宜。所以我的結論是,不用改變價格。”
教授呆住了。
這個課程本來是要讓各方學生,經由教科書上精密的算式,推導出各種不同的訂價策略。有人說漲價,有人說折價。讓他們好好的吵個五十幾分鐘之後,再由教授口中說出作者這些話的。
現在課才開始,作者就達到正確的結論了。
”下課!”教授說。
這就是Big picture。大局,你到底該或不該玩這個遊戲的考量。
這在投資有重要的應用。
譬如作者書中提到的原物料期貨投資,有90%參與者是虧錢的,10%賺錢。所以重點是,成為那10%的贏家。
股市投資。資料顯示,時間拉長到15年之後,八到九成的主動經理人會被對應指數擊敗。所以重點就是,選出那10-15%長期勝出者。
不對。這都是看”小局”。
看大局的觀點會是,第一,不要去參與原物料期貨這個遊戲。第二,拿打敗大多主動經理人的指數報酬。
這就是看大局。這也是投資該下手的面向。
大多時候,人會知道要看大局。樂透是一個負和遊戲,只能拿它當娛樂。決不能每月買三萬的彩券當投資。自己大多不會過早死亡,但只要遇到一次就會對家人造成嚴重財務負擔,所以我們需要壽險。
但投資很奇特。一到金融世界,很多人就開始挑自己喜歡的”棋局”。有人喜歡研究公司基本面,那麼他會去選股。有人喜歡基金,那麼他會研究如何挑出好基金。有人喜歡經濟分析,那麼他會去看經濟指標。
但他們似乎都沒有注意到,主動選股勝出指數的機會,持續事先挑出未來表現優異基金的機會,以及藉由經濟分析準確預知市場未來走向的成功機會。
這些成功的機會,投入心力研究後,到底大多是徒勞無功還是會卓然不群,才是真正的重點。才是投資人該不該去鑽研的基本決定要素。
但大多投資人不看這些,投資人喜歡看教人如何玩一個遊戲,而不是討論該不該玩這個遊戲的書。然後對於看大局的投資人做負面投射。說些像下面這種話:
“啊,就是不懂基本面,不知道如何選股,才會做指數化投資。”
“就是無法掌握經濟脈動,才會做固定股債比的資產配置。”
看小局,也只會看小局,可以看得如此理直氣壯,無怨無悔。
其實,到底是誰不懂呢?
投資應該先看大局,先看選股、擇時這些遊戲值不值得玩,而不是馬上一頭栽入。
這個論點,在1970年代成立,在今天也同樣成立。
後記:本書中文版是你唯一需要的投資指南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兩個核心問題
“The Index Revolution”讀後感1---讓你兼顧戰術與戰略的指數化投資
“The Only Investment Guide You’ll Ever Need”讀後感2—存錢的重要性
“The Only Investment Guide You’ll Ever Need”讀後感3—你沒有自己想像中厲害
“你唯一需要的投資指南”(The Only Investment Guide You’ll Ever Need)綠角推薦序---投資時,你該縱觀全局
“Why Does The Stock Market Go up?”讀後感1---股票為何有價值、股價為何會波動
《反智》(The Irrational Ape)讀後感1—錯誤邏輯導致的投資高下之分
《啟發》讀後感1—投資是愛好還是休閒?
“Getting by on $100,000 a Year”讀後感1—金字塔銷售的原型(Pyramid sales scheme)
“Finance for Normal People”讀後感2---三種財務知識
隨機騙局(Fooled by Randomness)讀後感3---隨機即可創造好績效
“How to Think About Money”讀後感1---為什麼快樂這麼難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