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評等公司債的違約特性與歷史(Default Risk of Investment-Grade Corporate Bonds)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標普公司對全球公司債市場的信用評等變化與違約事件每年整理出一份年度報告。
今年針對2024全年狀況的報告指出,2024全球有145起公司債違約事件。
這145起違約中,其中有六家公司一開始的信用評等是投資級。五家是BBB,一家是A。
這些公司大多經過多年的營運與信評下降,最後落到違約的地步。這六家公司從原先投資級評等到違約,平均時間是17.4年。
重點在於,一開始評等很好的公司債,有可能在未來十幾、二十幾年狀況逐漸變差,最後甚至變成違約。
1981年以來,有八家原先是AAA的公司債,最後違約。
但投資級公司債也未必都是慢慢變壞,然後違約。2024這145起違約中,有一家公司在2024年初的評等是投資級。
也就是說,有可能年初是投資級的公司債,到這年結束之前就違約。
下表是最近十年,年初評等為投資級的公司債,在該年違約的數量:
年度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違約數 |
0 |
1 |
0 |
0 |
2 |
年度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違約數 |
0 |
0 |
0 |
2 |
1 |
上面表格,可不是每一個年度,數字都是零啊。
假如有”投資顧問”建議你,可以將大量個人資金投入投資級公司債,利用公司債的配息來”安度”退休生活。
你要問:”你要如何確保我買的單一公司債不會成為標普未來信用評等報告中,某一年的違約者?”
假如這些顧問還要跟你說:”違約未必代表錢全部不見啊,債券違約還會有恢復率,有些公司之後結算還是可以拿回一些錢啊。”
你可以想想,冒了這樣的風險,多了那麼多麻煩,你有什麼好處?你得到什麼補償?
這些顧問這樣建議你,他們又得到什麼好處?
違約風險是你在承擔,銷售佣金是他們在賺。小心利益衝突造成的資訊不對等揭露,或是對信用風險的粉飾太平。
帶來退休現金流,有遠比靠單一公司債的配息穩健可靠的方法。
2024最大金額的違約,是Lumens Technology價值387億美金的公司債違約。
從標普有統計以來,最大筆的單年公司債違約則是2008的雷曼兄弟公司債,達1444億美金。
每一個單一年度違約的公司債大多是非投資級公司債。而由於美國有全球最大的垃圾債市場。美國垃圾債市場價值占全球垃圾債市場總價值的49%。所以可以推論,大多的公司債違約發生在美國。
2024這124起公司債違約,美國有97件。歐洲其次,有33件。新興市場12件,其它已開發市場3件。
美國的非投資級公司債違約率在2024是5.13%,歐洲是4.47%。
債券違約有幾種狀況,困境交換(Distressed exchange)、無法準時配息或歸還本金、公司破產。2024的違約中,以困境交換最多,占59.3%。無法準時配息或歸還本金則占18.6%。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不要因為錯誤的理由去買單一公司債(Fixed Payment is Not Worthy of the Risk)
投資單一高評等公司債的大風險(Reverse Lottery)
債券投資的危險行為(Tightrope Walking in the Bond Market)
債券持有到期就可以免除利率風險的迷思(Holding to Maturity Does Not Eliminate Interest Rate Risk)
不要用錯誤的方式處理債券的信用風險(Credit Risk is NOT Interest Risk)
2025四月關稅戰,美國公債下跌的原因(Trump’s Trade War and US Treasury Yield)
買債,不要買債券基金或債券ETF,合理或迷思?(Bonds vs. Bond ETFs)
債市”送分題”,讓你少賺多少錢? (No Brainer or Fool’s Gold)
假如有”投資顧問”建議你,可以將大量個人資金投入投資級公司債,利用公司債的配息來”安度”退休生活。
你要問:”你要如何確保我買的單一公司債不會成為標普未來信用評等報告中,某一年的違約者?”
假如這些顧問還要跟你說:”違約未必代表錢全部不見啊,債券違約還會有恢復率,有些公司之後結算還是可以拿回一些錢啊。”
你可以想想,冒了這樣的風險,多了那麼多麻煩,你有什麼好處?你得到什麼補償?
這些顧問這樣建議你,他們又得到什麼好處?
違約風險是你在承擔,銷售佣金是他們在賺。小心利益衝突造成的資訊不對等揭露,或是對信用風險的粉飾太平。
帶來退休現金流,有遠比靠單一公司債的配息穩健可靠的方法。
2024最大金額的違約,是Lumens Technology價值387億美金的公司債違約。
從標普有統計以來,最大筆的單年公司債違約則是2008的雷曼兄弟公司債,達1444億美金。
每一個單一年度違約的公司債大多是非投資級公司債。而由於美國有全球最大的垃圾債市場。美國垃圾債市場價值占全球垃圾債市場總價值的49%。所以可以推論,大多的公司債違約發生在美國。
2024這124起公司債違約,美國有97件。歐洲其次,有33件。新興市場12件,其它已開發市場3件。
美國的非投資級公司債違約率在2024是5.13%,歐洲是4.47%。
債券違約有幾種狀況,困境交換(Distressed exchange)、無法準時配息或歸還本金、公司破產。2024的違約中,以困境交換最多,占59.3%。無法準時配息或歸還本金則占18.6%。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不要因為錯誤的理由去買單一公司債(Fixed Payment is Not Worthy of the Risk)
投資單一高評等公司債的大風險(Reverse Lottery)
債券投資的危險行為(Tightrope Walking in the Bond Market)
債券持有到期就可以免除利率風險的迷思(Holding to Maturity Does Not Eliminate Interest Rate Risk)
不要用錯誤的方式處理債券的信用風險(Credit Risk is NOT Interest Risk)
2025四月關稅戰,美國公債下跌的原因(Trump’s Trade War and US Treasury Yield)
買債,不要買債券基金或債券ETF,合理或迷思?(Bonds vs. Bond ETFs)
債市”送分題”,讓你少賺多少錢? (No Brainer or Fool’s Gold)
Labels: 債券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