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Years in the Making讀後感1---2008金融海嘯的長遠成因
50 Years in the Making的作者是Morgan Housel,我看過他寫的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與Everyone Believes it; Most Will Be Wrong。
這本書用長達六十年的歷史角度,解釋2008金融海嘯的長遠成因。
一開始討論了美國整體經濟從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發展軌跡。
二戰結束,美國上百萬的軍人與後勤支援人員解除動員,回歸民間。戰爭驅動的巨額政府支出中止。日本與歐洲,百廢待舉。當時美國領導階層普遍擔心經濟陷入衰退。
經濟顧問委員會在1947發給杜魯門總統一份報告,警告未來一到四年間,發生全面衰退的可能。
美國政府採取的對應措施是促進內需,取代戰時需求。給予退役軍人容易取得的貸款,幫助他們買房。這就是消費趨動經濟(Consumption-driven economy)的開端。
1950年代,美國內需占GDP約56%。到了1980年代,升高到70%。
從1950到1970年代,美國整體消費貸款金額開始明顯攀升。同期間家戶所得同步提升。所以債務/所得比基本上是持平的。
1980年代開始,所得增長開始出現差別。一般家庭所得增長不大。但頂端1%所得大幅增長。1979,最富有的1%美國人賺取全國所得(National income)的10%。到2005,占比提高到22%。
僅管一般家庭的所得提升有限,在看到較富有的鄰居所擁有的東西時,人難免想要跟上。接受較低的薪水比較容易,但接受落後鄰居與親戚的生活水準,比較困難。
於是家庭花費比重開始增加,這反應在儲蓄率降低。1981,美國個人儲蓄率還有12%。到了2005,趨近於0%。
收入都花完了還追不上怎麼辦?
沒關係,你可以借貸。
美國家戶債務/所得比從1960的60%到2007升高到130%。
金融海嘯就是付出代價的時刻。美國人借貸太多,借貸標準太寬鬆。然後這些不良債權包裹形成的衍生金融產品遍布整個金融體系。一出問題,大家全部一齊下水。
一個近代的問題,其實有著長遠的根源。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50 Years in the Making讀後感2---兩位大師的不同看法
Stress Test讀後感1---當2008已成遙遠的回憶
“Same as Ever”讀後感1—用無效率帶來高效率
柏南克”行動的勇氣”(The Courage to Act)讀後感1—擠兌影子銀行
談美國次級房貸問題(Subprime Mortgage Mess)
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