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e as Ever”讀後感1—用無效率帶來高效率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這本書每一個章節都是獨立主題。作者討論的是,從過去,現在,到未來,人類社會有那些恆久不變的原則與現象。
很多人將重點放在預測未來的變化。但其實這些不會變的東西,才是行事的基礎。
書中有不少讓人覺得頗有啟發的地方。譬如不少人喜歡追求極致。工作上這種態度的反應,就是把工作的每分每秒填滿,專心從事有效率的產出。
假如這樣還不夠”傑出”的話,那就要把生活中可用的空閒時間,都拿來”生產”。
作者提到,這樣不好。假如你的工作是創新與思考,而不是高度重覆性的體力勞動,擴大生產力的方法,其實是在工作排程中留一些空檔,做一些與”工作無關”的事。
散步、空想、看看風景,都好。讓你的思緒從工作中抽離。
每年最好也有段時間,給自己好好放個假。
很多工作的難題,都是在非工作時間解決的。離開工作氛圍一下,讓你的大腦有機會從更大的格局看事情。你會注意到之前無法想到或看到的地方。
不要把時間填滿。表面的無效率,其實是最有效的方法。
相同的原則也適用於事業經營。
書中提到比爾.蓋茲經營微軟時,要求公司準備,即便整年沒有營收,也可以讓公司存活下去的現金。
做為一個公司經營者,他看好公司長期發展的可能。但為了短期的波動與不良場景,他必需預先準備。
資金全部再投入事業是最有效的方式。但這種最有效的方式,會讓公司遇到危機時沒有轉圜的空間。
同樣的原理,也可應用在投資。
不少人在投資時追求最高的效率。譬如認為市場報酬不夠,資金要取得高過市場的報酬,於是將重點放在分析那些個股未來會漲最多。
這需要精確的分析與判斷。準確的分析公司未來營收、產業前景。正確判斷投資人對這家公司未來的預期。假如這些都對了,那麼大獲利就在眼前。
問題是,需要那麼多要素都對,只要其中一個不對,譬如營收不如預期,譬如投資人並沒有你想像中對這家公司那麼熱衷,你的投資就會產生不如預期的成果。
投資不需要以100%準確,追求最高效率,只要大概對就好。作者把這種預測稱為”夠好”(Good enough)。
我認同作者的說法。那就是,我們相信人們會解決問題,提高生產效率。人們會持續需要產品與服務。金融市場會大致正確的配置資本。市場會長期向上。
只要大局面符合這個說法就可以。長期參與市場,就可以得到獲利。
金融市場會長期向上,但對於中間的路怎麼走,譬如今年是漲是跌、明年那個市場表現最好,聯準會何時要開始降息,這些我們沒有興趣,也不會想去預測。
精確的預測可能帶來精確的錯誤。而大略正確,會比精確錯誤要好。
以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長期參與市場,不理會中間的漲跌起伏,賺取長期市場報酬,就是這個觀念的最佳體現。
有些投資人追求最佳資金效率,則表現在完全排除低風險資產上面。他持有100%股票的投資組合,或覺得這樣還不夠,還要借錢投資,槓桿放大。
100%股票,在股市大漲的年度,會讓你賺的比股債比80:20多。但也可能讓你在2008或是2020第一季那種場景撐不下去,賣在低點。
槓桿投資,在上漲時會放大獲利。但下跌時,可能不只是虧損,而是讓你整個被掃地出局(Wipe off),沒有再回復的機會。
追求愈精準,愈高效率的成果,反而讓你變得更脆弱。
投資不是要某年有最高報酬就好,更重要的是,長期能留在市場的韌性。
同時搭配股票與債券的資產配置,正是這個觀念的實現。
在個人時間、財務與投資上,都有那麼一點表面看來不那麼有效率的地方,其實正是這些工作排程、金錢運用與投資方法,那麼有效的地方。
並不是一心追求完美與最高效率,就會帶來最好的成果。
本書中文版是《一如既往》: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一如既往》(Same as Ever)綠角推薦序—掌握不變的原則,洞悉多變的未來
“Same as Ever”讀後感2—值得的東西總有代價
“Same as Ever”讀後感3—複雜未必更好
反脆弱(Antifragile)讀後感7---脆弱的高效率
The Psychology of Money讀後感1---好運無法學習
50 Years in the Making讀後感1---2008金融海嘯的長遠成因
“Everyone Believes it; Most Will Be Wrong”讀後感1---知足有多難
你很可能會這樣花錢1(The Way You Spend)
Labels: 非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