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的內心世界”讀後感(What Doctors Feel)—情緒影響醫療行為
這本書內容以作者親身經驗為主,搭配她與其他醫師的訪談,主題是行醫過程醫師所經歷的情緒。
為什麼要談醫師的情緒?
因為情緒會影響行為。情緒跟醫師如何對待自己與對待患者有很大的關係。
作者回憶在自己大三時,在腫瘤醫學部見習。看一位研修醫師(Fellow),幫一位血癌患者施打化療藥物。桌上有兩瓶藥物,一個是靜脈注射,一個是脊髓腔內注射。該醫師先處理後者。
把藥物推送完,該醫師看向桌面時,頓時臉色發白。他打錯了。把靜脈內藥物打進脊髓腔內。後果嚴重。
後來作者在醫院遇到這位醫師時,他似乎一直被沉重的罪惡感壓得頭低低的。
罪惡感與愧疚感,是犯錯後的情緒。也因為對人造成重大傷害的可能,行醫的過程往往會伴隨著恐懼。醫師害怕自己做錯了。
作者回憶自己第一次主導急救過程的手足無措,腦中一片混亂,無法下達指令。就是恐懼達到極致時的麻痺作用。後來是比較資深的醫師伸出援手,化解危機。
醫療行為會影響患者的健康,有點適度的恐懼是合理的,也是小心謹慎的反應。假如一位醫師都不怕任何併發症,也完全不認為自己有判斷錯誤的可能,反而是可怕的事情。
一般醫學教育常強調要對患者有同理心,但書中的資料顯示,對患者同理心開始大幅下降的時間點,就是醫學生開始接觸臨床事務的時候。
為什麼不多跟患者解釋一下,多問一下他的家族史,或者多聽他抱怨一下。這都是更有同理心的表現啊。
因為這許許多多的”一下”加起來,就會變成抽血抽不完、患者接不完、更晚下班、睡眠不足。
在極度繁忙的實習與住院醫師階段,同理心是個不易達成的要求。一個自顧無暇的醫師,如何還能同理他人?過度緊繃的生活,也會對醫師與家人間的關係造成壓力。
還有行醫時的幻滅感。
醫師的養成過程涉及大量的學習。醫學生學理論知識。開始見習與實習時,每天都看到不同的疾病與程序,每樣都很新奇有趣。
在完成住院醫師訓練與主治醫師前面幾年後,醫師已經熟悉這個科別常見的問題與處理方式。學習與進步的快樂大幅減少,日常生活變成比較是不斷重覆已知技巧,完成工作的過程。
而且,醫師會看到許多對自己健康完全沒有責任感的人。
喝的爛醉,跟人打架,不斷進出急診的酒精成癮者。難以配合就算了。你要為他診治,還要小心不要被打。有糖尿病卻大吃甜食,造成血糖過高的患者。
這些人似乎可以把自己的健康搞壞,然後醫師就要負責把他治好。
日復一日的高壓工作、醫師開始發現,有些患者現代醫療幫助有限,也不是所有患者都值得救助。於是,開始產生職業倦怠,甚至物質濫用。
書中舉了一個醫師的例子。她在壓力下,如何一步步陷入酒癮與她重新出發後的職涯。
她的新工作有個優點,就是”每天都能上床睡覺”。
對於一般上班者而言,每天晚上可以睡覺似乎本該如此。但對許多醫師來說,譬如需要輪大夜班的婦產科醫師、急診科醫師,值病房班的內科醫師,與有急診刀要開的外科醫師,晚上能好好睡個覺是莫大的幸福。
許多醫師在值班時,會變得過度敏感。深怕自己漏掉呼叫器或手機的來電。往往自己在洗澡淋浴時,會覺得嘩啦啦的水聲中似乎有鈴聲。於是關掉水龍頭,仔細的聽。這個現象甚至會持續到不需要值班的時候,一聽到來電,人馬上跳起來,進入戒備狀況。
這些會讓醫師壓力過大,表現不好的情緒因素,我們如何處理呢?
傳統方法是不處理。
“你要當醫師,你就要撐得過去。”
“撐過去才是抗壓性夠強,能獨當一面的醫師。”
“大家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這就是傳統做法。
書中提到,美國有醫院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推出身心安適(Wellness)計畫。除了要替醫療人員帶來身心健康,也要讓他們感覺到生活中的快樂豐足。
看到這裡我不禁想問,有多少台灣的醫療從業人員可以說自己的生活是”快樂豐足”的呢?
這本書每一章以實際案例解說一個行醫過程會遇到的情緒,從中帶出現代醫療環境與訓練過程會遇到的問題。
每章最後,是一位來自瓜地馬拉的三十幾歲非法移民,胡莉亞的故事。一章又一章,她的心臟衰竭症狀愈發明顯。這個沒有美國籍的人,能否排上心臟移植名單,最後結果如何?未知結局帶來一種看小說般的緊湊感,讓讀者一章又一章讀下去。
對於本身從事醫療工作,或者對醫療人員心理狀況有興趣的讀者,“醫師的內心世界”會是一本精彩的讀物。
博客來連結
Readmoo電子書連結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Complications”讀後感1---練習的天份
“破解醫療迷思的52張牌”讀後感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不會替你健康負責的成藥與營養品廣告
Labels: 非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