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足》讀後感1—你有這些窮人思維嗎?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在書中相隔遙遠的兩個段落,透露出相同的金錢觀。
首先是作者提到自己剛上大學的時候,兩個月有十塊的結餘。
假如當時他選擇投入波克夏股票,到現在會有300倍的獲利。但他用一半,也就是五塊,買了牛津大字典。
後者才是真正的高報酬。因為作者把英文學好,才有日後去美國留學與業界的發展。成功職涯帶來的所得遠遠高過十塊錢300倍的成長。
一直以為要用錢才能賺錢,完全忽略投資自己的成長性,會賺更多錢。恐怕得不償失。
再來就是,作者提到,因為覺得自己沒錢,所以任何一點省錢的機會都不願意放過。時間一長,眼光就會局限在這些蠅頭小利上。
這兩個可說是”窮人思維”。
未必窮人才有這種想法,也可說是”怕沒錢症候群”。
因為怕沒錢,所以錢一到手,就想著要如何運用它,要用錢賺錢。
腦中直覺想法就是這筆錢假如買對標的,譬如像作者提到的波克夏股票,會帶來幾十倍,或幾百倍的成長。
其實,小錢成長一百倍,恐怕只是變成沒那麼小的錢。
除了投資之外,一定要記得金錢另外一個很可能更好的應用,就是用於培養自身能力。這條路帶來的收益,恐怕才是超乎想像。
除了忽略花錢提升自身能力的選項之外,怕沒錢症候群的第二個症狀就是不放過任何省錢的機會。
這不是窮人專有的問題,有些收入頗豐的人也會有。這也是”記帳”的陷阱之一。
這個想法會讓一個人生活的重要指標,就是省下多少錢。這樣的人往往想著吃一頓飯,少一樣菜可以省多少。買個東西,花一小時比價,可以省幾十塊,或一、兩百元。
人生最重要的資產,時間,就用於省這些小錢。
全然忘掉,假如時間用於擴大賺錢能力或是人生體驗,會是好非常多的應用。
所以人要避免兩個陷阱。
金錢的投資選項有兩個,一個是金融投資,另一個是自身能力投資。
投資後者,當下看來錢好像就不見了。但日後可能帶來豐厚回報。
要放大資產,不要只想著省小錢。擴大賺錢能力,是一個更重要的路。
省錢有上限,因為儲蓄率最高只有100%。但一個成功的職涯,可能帶來收入的倍數成長。
目光放遠,格局放寬。因為自身的想法,往往就是個人能成就多少的界線。
有大格局才能做大事。
Readmoo電子書連結
博客來連結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富足》讀後感2—傻人與聰明人
“見識”讀後感1---不要一直用時間去換取金錢
《格局》讀後感1—如何斬斷投資與人生的厄運鍊
《態度》讀後感—吳軍博士的投資建議
Labels: 非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