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該比還是不該比(To Compare or Not to Compare)
績效比較在投資業界是常見的慣例。基金或經理人達成比較高的績效,沒有疑問,就是比較好的成果。這個風氣也影響了個別投資人。
(正式的比較方式,應該是同時觀看報酬與風險。)
投資人有多會投資,功力有多深,怎麼知道?
很簡單,就比績效就好了。
所以我們看到許多個別投資人展示自己的投資績效,來顯示自己有多會投資。
這恐怕是搞錯方向。
對於一個投資人來說,一個為自己投資理財的人來說,重點是要達成自己的財務目標,而不是拿到比別人高的報酬。
譬如有一個人,他近期最重要的理財目標,就是要儲備三年後買房的頭期款。因為時間很快就要到了,所以他以現金或定存的方式,將三年後要存的錢儲蓄起來。
假如這段期間是2004到2006這三年,全球股市多頭走勢期間。有個做股市投資的人,耀武揚威的跟這個為了買房在做定存的人說,”你看,我投資股票,報酬率比你的定存好很多。我比你厲害。”
其實,根本不應該這樣比較。
為了短期目標,避開高風險資產,選用定存這種低風險的途徑來準備,本身就是一個正確決定。這段期間,股市是下跌的話,這是一個正確決定。這段期間,股市是上漲的話,這仍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假如這三年是2007-2009全球股市報酬不佳的三年,同樣一位股市投資人,拿到了負報酬,豈不就變得比較不會投資了?
投資對一個人來說,成績是好是壞,不是看績效高或低,而是看是否有達成目標。
在投資的路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在不同的目標下,去比較不同人之間的投資績效,那是很沒有意義的比較。
投資管理業界,整天都在做績效比較,不代表對個人來說,去比較績效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但投資,的確有該比較績效的時候。
投資同一個市場區塊或是資產類別,譬如美國大型股好了。這時,不同的投入方式,它們所取得的報酬,的確是應該比較的。
譬如A基金公司的美國大型股基金,表現比B基金公司的美國大型股基金表現要好。這代表使用A基金公司來投入美國大型股的投資人,會拿到比較好的績效。這種比較就有意義。
我們為什麼那麼常用主動投資的成績與指數化投資工具比較?
因為指數化投資工具代表一個低成本,不用花費什麼心力就可以取得的報酬。
假如其它成本更高,花更多心力的投資策略,卻無法拿到比指數化投資工具更高的報酬,那我們為什麼不乾脆就用最簡單的指數化投資工具就好了呢?
對於我們決定投入的資產類別與市場區塊,在相同的的投資範圍內,不同的方式所取得的報酬,這就值得比較衡量。我們應該選擇,對投資人來說,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最低的風險,得到最高報酬的方式。
這個問題的答案,常會導向指數化投資工具。
績效的比較,應該應用在這方面而已。而不是個自有不同目標的投資人,來比較他們的投資成績。這就是一種沒意義的比較。
就像許多人在操場上跑步,有人跑很快,有人慢慢跑。前者可能是在練短線衝刺能力,後者在練長途耐力。我們能說,前者或後者比較厲害嗎?這種比較其實沒什麼意義。他們都是在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而已。
投資也是一樣。
顧好自己的投資目標,也尊重其他人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投資目標。不同人之間的績效,真的是沒有太大的比較價值。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績效的真義(The Real Meaning of Performance)
2024上半年台股大漲的啟示1—你該在意別人的半年報嗎?
基金,輕鬆換(Easy-to-Trade Funds)
荒謬的績效至上(The Single-Minded Focus on Performance)
常見的投資謬思---績效至上(Short-term Performance Proves Nothing)
Labels: 投資概念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