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lash of the Cultures讀後感1—投資與投機的衝突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The Clash of the Cultures是柏格先生於2012年出版的書。書名或可譯為”文化衝突”。什麼文化呢?就是投資與投機這兩種文化。
從1951年就進入基金界工作的柏格先生,以實際參與者與第一排觀眾的角度,為讀者剖析投資與投機這兩種文化如何在基金投資、企業管理與退休制度中,爭戰不休。
第一章,作者就定義,什麼叫做投機(Speculation)。書中原文是”Rapid trading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快速交易金融工具。
書中反覆出現的對比文字是”Long-term investing”與”Short-term speculation”。
為什麼短線交易就要被視為投機呢?
主要在於心態的根本差異。
假如你只打算短期持有證券,譬如一天、一週或是一個月的時間(其實一兩年也算短期)。基本上,你買進是為了賣出(Buy to sell)。(很多人似乎根本沒想到有買進為了持有,Buy to hold,這個選項。)
譬如買進的是股票好了,假如你計畫買進一個月就要賣出,你的心態基本上就是把股票當成一張可以快速交易轉手的”紙”。只要它價格上升,有賺。或是跌到讓人覺得應該認賠了,你就會把它賣了。
這種心態只看到證券易於轉手買賣的交易特性,卻沒看到股票本質代表的是公司的部分所有權。
假如你是一個經營者,你開了一家麵包店、一家印刷廠或是一個工廠,你會有這種經營兩三個月(還是一兩天),就找一個買家,把它轉手賣出的想法嗎?
即便只持有一張股票,基本上,你也是這家公司的部分所有者。以所有者的心態來看股票,就比較不會想要短線進出。長期持有,參與這家公司的獲利與成長,會是較好的策略。
投資、投資,什麼叫投資。就是把錢投進去。
持續把錢投入,留在這個企業、這個市場中,才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投資行為。投資不是不斷的進出市場。
很多人把投資視為”如何買賣”,這正是投機心態的起源。投資的問題,應是”如何持有”。
如何持有?這不會太簡單了嗎?
真的嗎?再想一次。
有人會說,投機有什麼關係?會賺錢就好。
這恐怕是一個幻夢、一個Illusion。一個太多人不願看清的事實就是,投機,績效恐怕更差。
投機要成功,必需要依靠他人的失敗。一個交易者,成功的在低點買進股票。那就代表他的交易對手,很不幸的賣在低點。一個交易者,成功的在高點賣出證券,那就代表交易對手很不幸的買在高點。每一次的交易成功,都是從他人的身上占到便宜。
投機者努力的鑽研,用盡可用的資源,希望比對手強一些、早一步。但在這無止盡的爭戰中,沒有持續的贏家。當你試圖打敗別人,別人也會想辦法打敗你。這是一個讓人精疲力盡的無限迴圈。唯一確定可以從中獲利的,只有從你每次交易中收費與課稅的金融機構與政府。
整體投機者就在互相占便宜中,度過一個又一個交易日。今天你贏,明天他贏,少有人能成為長期贏家。但整體投機者所能拿取的報酬,卻是一分一滴的流向收費的業者與課稅的政府。他們所招致的高投資成本與低稅務效率,必然會讓他們整體績效向下滑落。
許多人明明已經知道投機本身很可能帶來不如意的投資成果,但仍心甘情願的做一個”投機者”。最主要的理由在於,整個投資社群,似乎給予”投機”這兩個字太高的評價。
以致於好像說自己是一個”投機者”,就可以晉身投資世界中的特殊階級。似乎比較敢、比較精明、比較行。
這些全都是幻夢。
投機者沒有比較行。就跟一般投資人一樣,投機者也會賺,也會虧。
所以Ken Fisher說,“Speculators aren’t some financial geniuses who only win at our expenses. They can and do lose money-just like any investor.”
投機者不是什麼特別的金融天才。(看來美國投資界也有這種過度吹捧投機的風氣,所以他才要在書中寫下這樣的句子)。
而柏格在書中,引用美國總統羅斯福先生(Theodore Roosevelt)對投機者的定義,”The men who seek gain, not by genius work, but by gambling.”
投機者,就是不願靠真實工作,而想靠賭博賺取所得的人。
就是這麼簡單,就是這麼正確。
投機,成果更差,也沒什麼特別。投機者想靠其他人的失誤賺錢,也無法替社會創造價值。
這就是我們對”投機”兩字應有的正確體認。
儘管這些負面效果,柏格先生在他超過半世紀的經驗來看,整個投資世界,卻是逐步被投機滲透。
美國股市的年度交易量,有99.2%是證券在不同投資者間轉手。只有0.8%是真的提供資本給企業。
原本為廣泛分散型基金為主力的基金業,現在卻愈來愈會推行小範圍、特定產業的基金。鼓勵投資人追逐潮流,從大幅波動中交易獲利。
接下來各章,每一章都是投資與投機衝突的故事。有時是基金業者,有時是退休金系統,有一章更是柏格自己經營基金的經驗。
待續…
後記:
這本書的中文版是"文化衝突"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Clash of the Cultures讀後感2—指數型基金的興起與投機的逆襲
The Clash of the Cultures讀後感3—快樂的同謀
The Clash of the Cultures讀後感4—基金業者的投機
不該被鼓吹的投機行為(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Financial Media)
Enough讀後感1---學投資,不要學投機的理由
股票與果樹
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讀後感---從投資基本策略談起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讀後感
“夠了”讀後感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4 comments:
樓上說的那個我也有看到,真的很誇張 那本周刊每次的故事都是同一種類型,身世一定要悲慘,然後靠者投機賺進第一桶金於某次風暴中倒下,在努力鑽研金融投機又重新爬起來!!!!
重點是裡面的人物都很神報酬事事以日計每日都有好幾十趴的報酬,詭異的是富比世的台灣區富豪榜都沒有他們的名字!!!
在有一篇Bogle專訪的雜誌
把個別投資人成功故事當封面主題
而不是把柏格專訪當主題
很難理解
雜誌社編輯可能沒有體會到
柏格先生是個跟巴菲特同等級的投資界人物
或者
是想要迎合"讀者口味"?
這本書要出中文版的, 希望綠角大能宣傳一下, 讓更多人知道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7485
Robert謝謝
我已經在各篇讀後感之後
加上中文版的連結了~
有中譯本
這樣就能有更多讀者朋友看到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