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ough讀後感1---學投資,不要學投機的理由

Enough的作者是Vanguard創辦者,約翰.柏格(John Bogle)先生。我在2009看過此書,並寫成讀後感。不過當時看的是中文版。近期買了Kindle英文版,再次閱讀。

書的一開始是一個故事。一位作家在遊艇上參加派對。朋友對他說:”你知道派對主人一年賺的可能比你一輩子賺的要多嗎?”

作家答:”可是我有他沒有的東西,那就是夠了(Enough)。”

的確,再多的財富,假如擁有者不知滿足,那也是不夠。

不是那麼多的財富,假如擁有者已經知足。那他就是富有的人。

能否富有,關鍵往往不是成為自己國家排名前百分之一或是前萬分之一的高資產者。而是成為比率或許更低的”知足者”。

不過這本書Enough,作者柏格先生不是討論要如何才能知足。他是用Enough這個字,對他看到的投資界與企業界狀況提出評論。

每一章的開頭,都是Too Much A, Not Enough B。

太多的某某東西,太少的某某東西。書名是Enough,但其實作者在每一章都指出有所不足的地方。

也就是說,柏格先生對這些狀況感到痛心,於是寫成這本警世之作。

全書共分成Money, Business, Life三大部分。每部分有三章。

譬如Money的其中一章,標題就是Too much speculation, Not enough investment。

投機太多,投資太少。

一開始作者就對投資與投機進行基本定義說明。

什麼是投資?

投資是長期持有一家企業。

你可以是家族私人企業的經營者,或是公開上市公司的股東。你是所有者。你就是擁有。你持續的將資本投入這家公司中。

什麼是投機?

投機是短期交易金融資產。剛好與投資採用的長期持有,是相反的做法。

投資是做企業的所有者。相信一家成功的企業,會為社會帶來價值,也會為股東(所有者)帶來獲利。

投機是做證券的租借者。只想短期持有。覺得未來會上漲,就持有。覺得未來會下跌,就賣出。

投機有什麼問題?不是會賺錢就好嗎?

有幾個問題。

首先,投機的報酬落後投資。

譬如某支股票,在過去十年的年化報酬是8%。

長期持有的投資人,就是賺到這8%。

而在這十年當中,不斷短線買賣交易這支股票的投機者,也是賺8%。

總不成是18%吧?

難道透過某些操作,所有某支股票的短線交易者,全部都可以賺到更高的報酬?

以為投機的短線操作可以為”所有人”帶來更高的報酬。就像在牌桌上說:”我們四個人都小心的玩,大家都可以多賺一點。”

大家都”多”賺一點,那奇怪了,是誰賠錢?

整體投機者也是賺到一樣的報酬。而由於頻繁的買賣會招致更高的投資成本。所以扣除成本後,投機者賺到的報酬會落後投資者。

以為投機就比較”高明”,比較會”操作”,是一種當代投資界最常見的錯覺。投機者其實是積分落後的一隊。

第二,投機很難持續正確。

有些市場參與者可能心中知道投機者整體成果落後的現象,但他認為,自己就是比較行,比其它投機者厲害,可以把他人踩在腳下,為自己的獲利。

可能,但很難。

短期市場走勢大多是由市場參與者的情緒決定的。情緒波動很大,而且說變就變。

金融市場從晴空萬里突然變雷雨交加,是再常見不過的現象。

當你的重心放在預期其他市場參與者心情如何變化時,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很困難的任務。你在猜想,其他人也在猜。想到第二層可能還不夠,還要想第三、第四層。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想到那一層才會對。

第三,投機讓企業經營者注重錯誤的面向。

當華爾街分析師不斷發表每季獲利預期,然後市場用公司能否達到這些短期目標來評估其股價時,公司經營者不禁會開始試圖”管理”。

管理市場的預期,管理公司的短期營運數字。更有甚者,無法用合法的方式達成,就用激進的會計手法或造假達成。

當公司經營者本當著眼於替企業創造長久價值時,短線投機氣氛以及對於短期市場走勢的過度重視,讓經理人成為不斷追逐短期目標的人。

作者在書中舉出的股票周轉率長期提升的狀況來說明短線交易的愈發盛行。

今天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過去的狀況是許多投資人看到某個雜誌發表對一家公司的樂觀報導,所以受到吸引而買進。

現在,只要一個夠大的社群媒體,出現某證券值得買進的討論,就可以馬上吸引眾多買家。更快的形成集體行動。

線上交易系統與智慧型手機,讓交易遊戲化。使用者發現手指點幾下,就可以下單買賣,就有機會賺錢,跟其它併列的手機遊戲一樣好玩。也容易覺得跟其它遊戲一樣,只要自己不斷練功,投資功力就會更加高強

玩家完全忽略了自己不是在打一個由電子系統與程式做出的”怪”,在金融市場上,你是跟其他人在交易。他們忽略了金融市場的競爭本質

各種網路管道,讓”成功”的投機者更容易被看到。生存者偏差更強。讓許多”涉世未深”的投資菜鳥,以為”有為者當若是”、在金融市場就是要投機,才夠強,才厲害。

一步錯,步步錯。

真實的經濟活動,真的企業取得資本用於聘顧員工創造產品,賣出真的東西跟服務,賺到真的錢。靠的是投資者提供資本。而不是靠投機者互相交換買賣證券。

對於真正帶來價值的企業活動,對於能帶來較好成果的投資,過度鄙視。然後吹捧其實有害無益的投機,是金融界一個持續存在的態度偏差。

投資人要懂得學習與使用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投資方法,而不是學表面看來好像很行,但對自己大多有害的投機方法。





後記:本書中文版是"夠了"

博客來連結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Enough讀後感2---不要把資產交給自稱專業的非專業機構

“夠了”讀後感

The Clash of the Cultures讀後感1—投資與投機的衝突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讀後感續1—投機與投資的分別

不該被鼓吹的投機行為(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Financial Media)

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讀後感---從投資基本策略談起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讀後感

Stay the Course讀後感1---沒有Course可以Stay的當代基金公司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