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讀後感


之前雖然已經看過柏格先生的一些演說講稿和柏格談共同基金的中譯本,這本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倒是綠角第一次讀柏格寫的原文書籍。

Common sense,常識,是本書的核心重點。整本書都在講金融市場的報酬,從企業轉到投資人手中時,是如何經過費用與稅收的侵蝕,再加上投資人自以為能替投資加分、其實是大大扣分的擇時進出與選擇基金,結果造成了如何難看的報酬。而瞭解這些道理,完全不需要什麼高深的道理,只要常識就可以了,

因為建構在簡單原理上,所以指數化投資原則,說服力強,牢不可破。雖然過去綠角已經讀過一些指數化投資的資料,但在看這本書時,仍覺得有所收獲。

Common sense,這個字代表的不只是”常識”。對美國人來說,Common Sense也是一本書名,是1776年Thomas Paine所寫,對美國獨立具有啟發的作用。所以Bogle從1999年出版的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就開始使用Common sense一詞。代表的,不僅是這些投資原理簡單易懂,也代表柏格的使命感。他希望自己的書,就算未能讓許多人信服,也將改變某些人的看法,替這些投資人與他們所身處的金融界,帶來一些改變。就像那本二百多年前的書Common Sense一樣,啟發了某些人,帶領殖民地人民,走向獨立自由之路。

書的一開頭就解釋金融市場基本原理,相信很多綠角部落格的讀者都已經耳熟能詳,就是全體投資人必獲得市場報酬的鐵律。然後用一個接一個章節,詳加演繹。先說明費用的殺傷力、再來是過高的週轉率帶來的稅務不利,再說明投資人自己擇時進出和挑選基金帶來的負面後果,這四個負面因子加起來,就是整體來說,相當難看的報酬率。

其實,整體參與市場的投資人,其中多數,都拿到很難看的成績。許多人常常心想,一定有某某人、在市場賺了大錢,這次重挫,又讓他逃掉,這次反轉,又讓他賣在高點。其實,這個人只存在你的心中,他代表的是你自己對市場的過度妄想與貪婪。大多數的投資人,就如你我一般,後悔過去的決定、跳入熱門區塊、忽略投資成本,所以,拿到的成果必然是,難看的投資成績。

指數化投資,不是強在貼近市場報酬與成本低廉而已。會奉行指數化投資的人,通常也能做到兩點。

一是不去挑基金,就是指數型基金持有到底,因此避免了投入熱門基金,然後拿到失望報酬的可能。因為你相信指數化投資,你就會黏住這個投資方法,而這個投資方法,就可以持續的,替你拿到中位報酬。成績的持續性,就是最後勝出的最大因素。

另外,指數化投資人通常(不過不一定)也不會相信擇時進出的可行性。所以市場漲,投資,市場跌,還是投資,不隨短期內因整體投資人情緒而波動的市場改變自己的投資策略。

這二個指數化投資所能帶來的行為矯正,與低成本一樣重要。假如一個投資人,只是以指數型基金為工具,但挑選熱門區塊、自己擇時進出,那麼他恐怕還是會拿到很難看的報酬。

這就是為什麼柏格反對ETF的最主要原因,ETF會有鼓勵投資人做這兩件事的傾向:自己挑”看好”的區塊,與頻繁的進出。

作者用了五個章節分別解說五種挑選基金的策略,它們分別是選擇過去長期績效優良的基金、選擇過去短期績效優良的基金、讓專業人士給你建議、選擇免佣且低開銷比的基金、和選擇低開銷指數型基金。

柏格先生用有力的證據與說詞,否決了前三個方法。在選擇長期績效優異這項,光是看到過去30年有多少基金陣亡,說服力就相當強大了。更遑論最後其實只有三支基金持續的贏過市場。再想到下一個30年,這三支優異的基金還能在指數面前撐多久,應該會讓很多未曾想過指數化投資的讀者開始懷疑手上的主動型基金。

短期績效優異,一樣沒有參考價值。柏格用排名大逆轉的例子來進行解說,就像台股基金2007年績效評比觀後感文中的例子。看完這兩章,讀者就會知道過去績效的用處了。

關於過去績效的論點在柏格的許多演說中皆有提及,所以有複習的感覺。但專業人士推薦基金這項,我第一次看到柏格對此進行論述。結論就是,金融專業人士不具有事先挑選出未來表現優異基金的能力。

書中提到一個重點是,金融專業人士對個人理財的助益,絕不是只有建議那些標地可買,還有很多可做的,包括教導投資市場的風險、建立合理的期待、如何儲蓄、退休時如何花用、注意投資成本等。

而假如金融專業人士,能建議投資人持有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那麼投資人將因此受益。假如金融專業人士能建議投資人,不要涉足最近的熱門區塊,那麼投資人也將因此受益。

作者舉了一些實例,證明金融專業人士無法事先挑出表現好的基金。

對比之下,國內某些金融從業人員的銷售用語就很有趣。某種保單賣出之後,金融專業人士號稱所能提供的服務,在於帶進帶出,善用轉換。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台灣特別地靈人傑,所以我們的投資顧問會具有美國的投資顧問從來沒有過的能力。或者是,這些”專業”人士的專業程度,尚未讓他達到瞭解金融世界,沒有人具有事先挑選優異基金的能力,或者是,這些人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在客戶面前說謊。不論那種情形,對購買該產品的客戶,都不是有利的狀況。

客戶以為花錢買到服務。事實上,這種服務,沒有人能提供。而這些金融”專業”人士,一直在不可能的任務上強調自己的專業,卻忘掉(或是不知道)還有那麼多可以做的事。或者,他們的產品,高費用主動型基金,根本就難以用其它的專業論點,像是注重成本,或是每年5%實值報酬的合理期待,來進行販售。所以,他們避而不談。他們畫10%的大餅、他們不談成本、他們講求消費者付出費用就可以得到專業的帶進帶出服務(而事實上,沒人能成功的帶進帶出)。這種人叫金融專業?不,這是銷售專業。

作者分別用一個章節批評Enhanced index fund和ETF。看完柏格對Enhanced index fund的批評,我終於比較知道,為什麼他連使用近代金融理論進行的價值和小型股偏重,都不那麼贊成。簡單的說,理由就是,過去有用的,未來不一定有用。沒有人敢拿出過去沒用的策略來販售。而過去歷史,已有太多次經驗,所謂當時的新顯學、紅極一時的策略,後來都黯然失色。

柏格在一次演說中曾有個比喻。投資界發現的所謂明星(Star)經理人,後來常被證明原來是一閃而過的彗星(Comet)。只有全市場指數基金,才能像太陽(Sun),持續的發光發熱。這就是柏格的投資宇宙觀。不過他也不是全然反對進行小型股或是價值偏重,在最後一章,他也有提到這些作法,但建議不要過度。

ETF投資類別愈分愈細、交易量龐大,它主要是一個投機工具,而不是投資工具。這是柏格對它的批評。但我覺得對一個進行長期指數化投資的人來說,大範圍的ETF仍是可行的選項。

作者大量引用名人的話語來加強自己的說服力。贊同指數化投資的人,還真不少。其中更有一整個章節,對照葛拉漢的投資哲學與指數型基金的投資概念,蠻有說服力的。葛拉漢對於一般投資原則,像分散、防禦姿態的論述,多於所謂價值型投資的論述。但很多投資人,學到如何挑股票,卻違背分散原則,採用集中投資少數個股的高風險投資模式。這也是種選擇性的瞭解吧。

這本書真的是Little Book,小小一本,易帶易讀。但小本的缺點,就是圖表看起來也很小,有些吃力。這本書原先的中譯本,叫"買對基金賺大錢"。

我對這個譯名很有意見,叫人去接受市場平均的論點,要賺什麼大錢?或許,這是為了賣書,不得已的策略。但是,商週出版願意出這本譯作,還蠻值得贊許。因為,台灣是指數化投資的荒漠。就算你看了這本書後,相信其中的論點,你要去那裡找指數化投資管道?Anyway,隨著書本的推行,一定會有更多人瞭解指數化投資原理。這是個正向發展。


本書最新中文版是: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十週年新版讀後感1—投資報酬與投機報酬

Bogle on Mutual Funds讀後感1—用基金投資的理由

John Bogle on Investing讀後感1---對比陳述

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讀後感---從投資基本策略談起

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十週年紀念版讀後感1—投資的矛盾

Common Sense Investing讀後感---投資就是這麼單純

Enough讀後感1---學投資,不要學投機的理由

最好與很好的抉擇

為什麼要進行指數化投資?(Index Your Investments)

不買指數型基金的原因(Index Funds, Why Not?)

柏格先生與ETF的恩怨情仇

柏格先生的創舉

“夠了”讀後感

Unconventional Success讀後感

綠角書局使用說明---如何用Amazon訂購英文投資書籍(Amazon Shopping Guide)

Vanguard, The Ship, The Company and The Experiment

The Clash of the Cultures讀後感1—投資與投機的衝突


13 comments:

匿名 提到...

我曾在Amazon看看讀者的comment.

印象最深的是:這本書可以濃縮成三個字,就是 buy index fund. 所以本書可以不用買了。哈哈。

綠角 提到...

結果的確是這樣沒錯

不過沒有理由的口號
就有點教條的味道了

論證過程相對比較重要
也精彩多了

Gary 提到...

如果一個投資人利用ETF的方法是
一年12個月,每個月初就定期定額購買
那ETF的投資成本是否就比指數型基金還要低?

台灣ETF的手續費才千分之1.425
交易稅才千分之一

所以好好運用ETF應該也可以運用的不輸指數型基金吧?

最後問題好像是出在人身上...

綠角 提到...

這個問題可以參考該買ETF還是指數型基金這篇文章

Gary我能否建議你把"海外券商"這個分類的文章看一下
你會發現很多問題
我都有寫文章談過了

Unknown 提到...

這個翻譯實在很差,

一般到書店去看到"賺大錢"、"第一次"、"就上手",都是直接跳過。

就這樣錯過一本好書。

綠角 提到...

呵呵
那也一定是你有些經驗
才知道這些書大部分可以跳過

匿名 提到...

vanguard的網頁也有中文, 真是太感動了 http://www.vanguardasia.com/vanguard/

綠角 提到...

謝謝分享
可是我連過去 還是英文啊

匿名 提到...

右上角有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 甚至還有韓文喔

匿名 提到...

http://www.vanguardasia.com/vanguard/zh/home-page.cfm

這個是繁體網頁, 之前的給錯了.

唉 看來個人除了日本以外, 其他地方還沒開放. 我們乾脆組一個團體跟他們洽商算了.

綠角 提到...

謝謝匿名先生的分享
我看到了
果然是第一次看到Vanguard的中文頁面

我覺得Vanguard在第三任CEO領導下
比較注重國際版圖的開展
或許不久的未來
會有令人欣喜的發展

yoga 提到...

綠角大 您好,
昨天坐在陽明山草地上,在溫暖陽光及徐風輕拂之下,讀完了這本書.在闔上書本後,深深地對它親吻了一下,那種感動久久不去.遠望著蒼翠青山的同時,內心誠摯地感謝綠角,讓我有這個榮幸接觸到這麼美好動人的"common sense".再次謝謝您.

綠角 提到...

不客氣

在陽明山上看書
蠻愜意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