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基金業者的嚴峻處境(Massive Redemptions of Mutual Funds with High Expense Ratio)
最近綠角在美國晨星看到一份資料,統計了美國股市的指數型基金與主動型基金,最近三年被買進與贖回的狀況。
首先我們來看指數型基金,如下表:
內扣費用級距 | 比重 | 流入/流出 (十億美金) |
0-0.5% | 60% | 220 |
0.51-0.75% | 18% | -1 |
0.76-1.0% | 8% | -0.5 |
1.01%以上 | 14% | -0.1 |
這個表格以基金的內扣費用分類,分成四個級距。第二欄列出了該類型基金在指數型基金中的比重,第三欄則列出了近三年該類別基金流入或流出的資產總值。正號表流入,負號表流出。
所以譬如資料第一行,代表內扣總開銷在0-0.5%之間的指數型基金數目,占整體指數型基金的60%,近三年,總共流入2200億美金。
第二、第三、第四行代表,指數型基金費用超過0.5%的三個類別,基本上是根本混不下去。近三年全都呈現資產淨流出。
近來美國資產管理業界常提到,大額資金流入指數型基金,其實正確說法應該是,資金流入低費用的指數型基金。
在意費用的指數化投資人選擇低費用的標的,這應是意料中事。這時,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份資料另一個有趣之處,關於主動型基金的統計。如下表:
內扣費用級距 | 比重 | 流入/流出 (十億美金) |
0-0.5% | 5% | 64 |
0.51-0.75% | 9% | -72 |
0.76-1.0% | 28% | -164 |
1.01%以上 | 58% | -203 |
上表是投資美國股市的主動型基金近三年的狀況。從第一行可以看到,內扣費用0-0.5%之間的主動型基金近三年共流入640億美金資產。內扣費用高於0.5%的三個組別,分別流出720億、1640億、2030億美金。
所以主動型基金也不是全都在失血,是高內扣費用的主動型基金在失血。低成本的主動型基金,還是有美國投資人願意投入。
這對於高費用基金業者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環境。這個表格顯示的狀況是,他們的業務很難成長。他們的業務要成長只剩兩條路,市場上漲讓基金管理的資產增值,或是併購同業。剩這兩條路而已。
假如市場不漲,或是他們無法併購同業,美國主動型基金業者就會看到自己管理的資產規模愈來愈小。收費愈高,縮小的愈快。
假如你是美國型基金業者,你會發現自己必需做出選擇。要不就是降低收費,不然就是等著出局。
這是美國投資人讓基金業者必需做出的困難選擇。
因為投資人集體選擇了低費用標的,讓高費用業者難以存活。
美國基金業者假如知道台灣基金業的狀況,一定會非常羨慕。因為台灣的主動型股票基金是這樣的分布:
內扣費用級距 | 比重 |
0-0.5% | 0% |
0.51-0.75% | 0% |
0.76-1.0% | 0% |
1.01%以上 | 100% |
台灣股票型主動基金,經理費就收1.5%,還有業者敢收到2.0%。台灣業者讓台灣投資人無從選擇,要投資基金,就只有高費用基金。它們等同是聯合規定,台灣基金投資人的錢,只能投入高成本選項。
還在買高費用基金的朋友,有多少人知道他們買的基金的費用級距,在美國是根本沒人要買的基金?
而且,台灣還有些”老師”,整天教基金投資人,”投資不需要注意費用,只要看績效就好”或是”這一大堆昂貴的標的中,還是有不錯的啊~”
真是為虎作倀。
高費用是資產管理公司的問題,不是我們投資人應該逆來順受的無謂負擔。
投資朋友們,把問題丟給資產管理公司。全都選低成本工具來投資,讓他們改變。而不是再去買業者推出的高費用基金或ETF,讓自己無從選擇。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美國晨星2021基金費用研究讀後感2(What I Learned from Morningstar 2021 US Fund Fee Study)---收高費用就沒資產可以管理
國民基金、貴族基金,傻傻分不清? (Camouflage for Expensive Funds)
2016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2—低本成投資,大勢所趨
買高費用基金,就是讓別人爽快花你的錢(Funds with High Expense Ratio Can Ruin Your Financial Life)
被拔去爪牙的猛虎—高費用指數化投資工具(Index Funds with High Expenses)
基金稅,你交了嗎?(The Taxing Burden of Expense Ratios)
Labels: 基金
6 comments:
請問綠角先進對於近日開賣的【基富通】基金平臺的看法如何? 他們也是強調低費用(1.99折申購手續費3%,$0轉換費,$0信託管理費)。
Jordan
好問題
明天用一篇文章回覆你~
為虎作「倀」
謝謝指正
已經修改~~
這篇很好,看得出台灣的ETF生態與美國的大不同
總開銷費再加上交易的手續費用等,看來銀行與基金發行公司真的賺飽
難怪每年都有XXX銀行/證劵公司,年終多發好幾個月,大賺幾百億等等新聞
投資人還傻傻替別人的超跑與豪宅買單而不自覺,自忍受低薪與默默儲蓄的行為...
沒錯
沒有自覺,只好繼續被人利用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