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Quest for Alpha讀後感---集中投資的迷思


這本書 的作者是Larry Swedroe,他是Bogleheads投資論壇的活躍人物。我之前看過他寫的The Only Guide to a Winning Investment Strategy You’ll Ever Need

書的一開頭就開始談,什麼是Alpha。

有一點基本財經知識的投資人會知道,Alpha代表報酬率勝過市場的部分,也就是主動投資的成績單。

(有的投資人可能會以為自己投資或買到某基金,某年賺10%就是成功了。卻不知道當年,合適的比較指數漲20%。這實在不是很好的狀況。)

那要如何創造Alpha呢?有兩種方法,一是選股,一是試圖適時進出市場。這兩個方法,就是主動投資的核心。也是我在兩個核心問題這篇文章談論的主題。

基本上,一位投資人對於選股與擇時進出採用什麼態度,就決定了他的基本投資哲學。

事實上,大多投資人都不知道要在這兩方面做出選擇。主動投資就是傳統智慧,內建選項。絕大多數投資人想都沒想,便進入主動投資的陣營。所以書中有一句:”Active management is the conventional wisdom—ideas that are so accepted by the general public that they mostly go unchallenged.”在美國,在台灣,或甚至全球各地,都是很貼切的描述。

主動投資人有那麼多人在做,到底成績如何?這本書共有十章,前六章分別談論各領域進行主動投資的績效,包括共同基金、退休基金、避險基金、私募股權(Private equity)、各別投資人還有行為財務學這六方面的主動投資表現。

全書引用大量學術研究成果,證明在這幾方面,主動投資人整體來說,都無法持續的獲取Alpha,並破除常見的投資迷思。

譬如在共同基金這章,作者除了展示整體主動型基金績效落後指數與過去績效無法預測未來表現的事實之外(相信這兩點對這個部落格的讀者,都不會是新發現),他也展示了,集中投資的Focus funds,績效比分散投資的基金差。在美國,集中投資的Focus funds持股數一般都小於40支。

“Security Concentrations and Active Fund Management”這篇研究,包括了1984到2002年的基金資料。結果顯示,”Fund performance was positively, not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securities in the portfolio.”

基金持股數目與績效成正比。

這個結果暴露出許多投資人的迷思。很多人,或者應說是大多人認為,買基金是比較穩健的投資方式,分散投資,沒什麼太大的獲利潛能。真的要賺大錢,要自行選股,重壓少數幾支股票。

這種想法,只是一種迷思。我們可以從幾方面來思考。

假如某個證券市場有100支股票,然後規定每位投資人最多只能投資一檔股票,這樣一來,這些投資人表現難道都會勝過由100支股票合成的大盤表現嗎?

從基本常理就可以知道,藉由集中投資,有人會獲得較好的報酬,也一定有人會拿到較差的報酬。而因為集中投資會使波動度加大,所以採行集中投資的大多後果是,更差的Risk/return profile,就要要冒更多風險才能取得某份量的報酬。這在投資時,不是件好事。因此投資不是冒較大的風險就回拿到較大的報酬,有時候承擔風險的結果是實現了風險。

同樣的現象,也可見於更大方向的投資決定上。有的投資人完全投資股市,他覺得債券表現很平穩,根本很難賺。他們往往認為,投資股市才叫投資。投資債券,不知道要叫什麼。

但這些專門投資股票或是專門投資股票型基金的投資人,在股票市場的上沖下洗之後,往往拿到了不怎樣的成績。績效比持有”穩健”的平衡型基金,或是採行股債配置的投資人還要差。

在晨星的研究報告中也證明,波動愈高的基金,譬如單一產業或是單一國家基金,投資人真正拿到的投資者報酬率(Investor Return)與基金的報酬間的差異就愈大。

集中投資,除了在讓整體投資組合的報酬與風險特性變得較為不利之外,集中投資也會以劇烈的起伏考驗投資人的心性。就算某類資產或某支股票有高報酬,許多胃量不夠或是堅定執行停損的投資人,早在下跌時段,就已經將它出清完畢了(對於風險忍受度不夠的人,執行停損或許就是他的解脫)。然後看著它的上漲或回漲,想著要不要再進場。

投資人試圖從走勢中獲利的結果,太常是被走勢玩弄與股掌之間。

待續…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Quest for Alpha讀後感---挑選經理人的困難

The Quest for Alpha讀後感---冒險的必要

不買個股的理由---談Risk-Adjusted Return

存股的致命缺點1(The Dismal Outcome of Betting on One Stock)---無法退休的存股投資人

“The Only Guide to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You’ll Ever Need”讀後感---資產配置的角度

不,你辦不到(You Can’t Make It)

最好與很好的抉擇

適時進出的行與不行

4 comments:

匿名 提到...

vic:
集中投資 就是集中往火坑裡跳 過度選股 事實進出市場 小心通通都被手續費吃光光(眾所皆知 彼得林區選股選到頭髮全白還是被手續費吃光光 且1989年股災一天就把他十年的獲利全部吃光 原因 他的部位太大 賣不掉 只能癱在那裡跟大家一起賠)

匿名 提到...

選單一股票然後長期持有,並且獲利勝過大盤,應該是存在的,不過機率應該是很低,可能會低到比中樂透還低

彼得林區當年會賠很慘應該是,投資人都在賣股票,請問他怎麼辦?當然只有認賠殺出,不然哪來的錢給投資人,應該不是手續費把它的獲利吃光。再者他的基金愈來愈大,被迫去買一些他不想買的大型股票,所以獲利愈來愈差,末期他的選股反而是比開頭更分散了。

所以當年彼得林區的結果應該是說基金的限制以及股災還有人性造成的結果,他本身能力是相當優異的

yhschang 提到...

請問綠角,這本書適合推薦(說服)給沒有接觸過被動投資的初學者嗎?

綠角 提到...

謝謝匿名朋友的討論

yhschang
當然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