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通路酬佣揭露

金管會規定基金銷售通路必需明白告知投資人銷售佣金之後,各銷售通路已經準備了相關資料,在網路上供投資人查詢。

譬如國泰世華銀行,可以點選”信託服務”,再選”基金通路報酬揭露”


就會進入如下圖的查詢畫面:


再看要查詢國內或境外基金,再進行更細的選擇。

經過查詢後,我發現不同銀行間的基金銷售報酬揭露方式,相當類似(或應說是如出一轍)。譬如國泰世華銀行對於銷售貝萊德境外股票型基金可以取得的酬佣說明如下圖:

兆豐銀行對於貝萊德境外股票型基金的說明則如下圖:


整體來看,這些銷售通路都將通路報酬分為兩部分,第一個叫投資人支付,第二個叫基金公司支付。這不是很好。正確的分類法,兩者都是投資人支付。

譬如經理費分成。經理費是誰付的?經理費是投資人出的。難道經理費是基金公司出的?或是政府幫投資人出的?都不可能嘛。經理費都是投資人出的。將投資人付的經理費再分一些(或應說是好大一塊)給銷售通路,叫做基金公司支付。這不是很好笑嗎? 國泰世華銀行的說明中,還特別用紅色粗體打上”投資人毋需額外支付”,有種欲蓋彌彰的感覺。就像”經理費內扣,所以投資人毋需額外支付”這類說詞,很多人想讓投資人以為基金投資很便宜,實情是剛好相反。

再一個缺點,是費用都以級距顯示,不夠明確。譬如申購手續費0-3%,銀行拿0-3%,這就很模糊。

這部分我們可以看一下說明中的範例。譬如下圖是國泰世華銀行的範例:


下圖則是兆豐銀行的範例:


兩家基金公司在說明貝萊德境外股票型基金時,不約而同的,都使用”吉祥台灣基金”為例。這種不指稱投資人實際持有的基金名稱的做法,無疑是想帶給投資人一種不干我事的感覺(實情是大有關係)。

首先是申購手續費的分成。從例子中可以看到,每30塊的手續費,銀行拿走24塊,是80%的分成。

經理費分成則有0.5%。也就是說,以一般境外股票型基金1.5%的經理用來看,經理費的三分之一是用來支付給銷售通路的酬勞。

還有一個銷售獎勵金,高達0.8%。與經理費分成相加,是1.3%的費用。假如基金公司收投資人1.5%的經理費,然後其中的1.3%,也就是87%,是拿來用做行銷。請問,這是資產管理業,還是資產搜集業?這種費用結構,擺明了重點在於銷售,不在管理資產。投資人以為將資金交給資產管理公司,是將錢交付專業。其實,它們是這裡扣1.5%,那裡分0.8%,誰又拿0.3%的資金瓜分產業。而在瓜分投資人資金的時候,它們都喜歡說”無需額外支付”。這就讓我想請到拿著針筒準備下手的護士小姐,跟小朋友說,”來,不會痛喔。”

這些基金銷售通路只要”賣出”基金,請投資人”轉換”基金,不論市場漲跌,就有酬佣可拿。而基金投資人,要期待市場上漲,才有報酬可拿。這是一個怎樣的遊戲?(我希望這個部落格的文章已經說服許多讀者,相信經理人可以將市場報酬變得更大,是一種不太實際的期待。)

而且很有趣的是,這些範例都選不痛不癢的1000塊做為投資金額的範例。1000塊的0.8%,就會變成個位數字。好像投資人只要花一點點錢似的。

假如投資人有10萬塊的基金投資呢?10萬塊的1.5%經理費就是1500元了,看起來就有點份量了。我相信,在台灣,以百萬、千萬或甚至上億額度在投資境外基金者,大有人在。

金管會的銷售酬佣揭露是一個進步的策略。但就像俗話說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實際我們看到的揭露報告,實在有太多說不清楚,可以改善的地方。基金投資人要拿出0.5%或0.8%來”酬謝”通路賣這些不怎樣的基金給自己。這種場景,就讓我想到古時候的死囚,還要塞錢給劊子手,請他給個痛快一樣。這真是太荒謬了。

在這裡我列出一些Vanguard的ETF的內扣總開銷數字。


當例子中的美國這些ETF,最高只收投資人一年千分之2.2的費用時,在台灣販售的基金,還讓投資人付出千分之五或是千分之八的費用,酬謝銷售通路賣那麼貴的基金給我們。這就是高下立判的典型例子吧。

這些說明書中的假想例子都叫台灣吉詳基金。這些基金業者和銷售通路,能在台灣這塊沃土做生意,真的是蠻吉詳的。但台灣投資朋友,恐怕只能自求多福了。

假如有投資人仍認為繼續待在這種收取過多銷售費用的基金環境中,可以為自己創造財富,而不是為基金業者與行銷通路創造財富。假如有基金專家認為,在台灣投資基金的首要問題,是試圖在這些收取過多費用的基金中挑選出”好基金”,而不是想辦法離開這種環境,設法取得高品質低費用、真正物美價廉的基金。這恐怕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望。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我的選擇,我的背叛

不要花錢買石頭砸自己的腳(Don’t Shoot Yourself in the Foot)

費用的危害(The Devastating Power of Fees and Commissions)

基金世界,大同世界

富國強民的投資之道,觀看2007年台灣境外基金投資資料有感(Avoid Timing and Selection Penalty)

老千騙局(Liar’s Poker)讀後感---菜鳥業者的推銷生涯

26 comments:

匿名 提到...

基本上我也是很贊同基金不應該收取高額的費用,但用範例來大書特書就不太適合了...因為那各範例是主管機關發給各業者的範例,業者為尊重主管機關,所以範例內容按照主管機關指示並無改變,但實際上並非每家業者皆按照範例去做酬庸,有的並無收取銷售獎勵金,大部分境外基金業者也不會收到0.8,那各範例,真的只是"範例",也是主管機關當初怕各業者寫錯或是不知道如何參考的"範例"

ecotrend 提到...

範例是範例,銀行並未將個別基金的實際分潤寫出來 這是投機的行為

阿Jack 提到...

原來是主管機關的「範例」,難怪我怎麼覺得都長得那麼像...每個例子都用"吉祥基金"...
根據聯合新聞網的報導,目前只是"試行",要到8月才會實施費率透明化,必須針對每一檔個別基金揭露費率,不能只分類別。
新聞網址:http://money.udn.com/fund/storypage.jsp?f_MAIN_ID=336&f_SUB_ID=3098&f_ART_ID=230768

綠角 提到...

謝謝Jack的分享

David190912 提到...

謝謝綠角大的用心文章剖析
同樣是講關於基金通路揭露的相關議題
綠角大著墨的深度令我自嘆弗如啊!

而當台灣還只是揭露這些費用(非調降)
某些基金廣告大打特打略施小惠
(免交易佣金)的同時
Vanguard已經又調降6檔ETF的總費用比率

我自己寫了一篇文章
http://manpringle.blogspot.com/2011/03/2011-03-09vanguardetf.html
歡迎大家參考指教

這六檔ETF包括最廣為人知的VT、VWO都在其中
要投資全球,或是想單獨關注新興市場
絕對有更便宜的管道
只要自己踏出海外券商第一步就可以了
以免留在台灣任人宰割

附帶一提
Firstrade的客服算很不錯了
國際客服免費回電的效率也很快
講的中文也很標準
我還在懷疑會不會是台灣人當客服人員?

綠角 提到...

謝謝manpringle的分享

投資這幾年下來
我看到Vanguard一直調降費用率
把經濟規模與投資人分享
台灣的境外基金
不論資產規模是大是小
就是收1.5%經理費
非常好笑~~

eeleven 提到...

綠角大師 你都去哪裡家銀行或劵商買ETF
我上網查了一下國內可以去定期定額的
銀行不多
我去台新問了一下
它的交易成本竟然比海外基金高,怎麼跟我看理財雜誌講的很便宜的交易成本不一樣(竟然是掛在寶成名下,我等於要多被剝一次皮)

綠角 提到...

除了台灣本地的ETF透過台灣券商買之外
其它ETF都是透過美國券商買賣的美國ETF
有興趣的話
可以參考"海外券商"這個標籤下的文章

台東緯 提到...

請問一下「銷售獎勵金0.8」???
目前我是在國泰的網路銀行下單ETF基金,那還要被收「銷售獎勵金0.8」嗎?
這個行為是自已去下單的,無任何人主動銷售給我。

阿Jack 提到...

簡單講「銷售獎勵金」就是「回扣」的意思,銀行只是個代銷機構,幫基金公司或是投顧公司賣基金而已...

綠角 提到...

台東緯

你說對了
這個酬庸制度最荒謬的一點
就是連DIY的投資人
都要付錢給代銷機構

應該不少人有類似經驗
即便投資人是網路下單
都還有掛名的理專
算他的業績啊呀!

這是個投資人服務金融業的現象

pixent 提到...

乾脆大家努力透過(消保會?)抗議銀行收取高費用,實現海外基金投資真的是名副其實的"高報酬"

綠角 提到...

已經有許多投資朋友
透過選擇海外券商
以實際行動表達不滿了

而且我相信
只要國內基金投資環境再不改變
採取相同行動的人
會愈來愈多

ayz847 提到...

講到這個基金費用,我覺得國內投信越來越誇張。現在國內基金之經理費已經出現2%的行情了。 2%耶!已經高過絕大部分的境外基金的經理費了!問題是,國內投信的價值,能跟國外動輒幾十幾百人的研究團隊比?

舉例如下:(經理費 & 保管費)
兆豐國際民生動力 2.0% & 0.26%
摩根富林明資源活力 2.0% & 0.26%
富邦農糧精選 2.0% & 0.26%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消費 2.0% & 0.26%
群益東協成長 2.0% & 0.26%
台新新興歐洲 2.0% & 0.35%
台新拉丁美洲 2.0% & 0.32%

我在想,是不是因為銀行通路要求的分成過高(一般是50%),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投信就調高經理費來支應?然後,在基金通路酬佣揭露中說,『這是基金公司支付的』。好笑!

隨風飄意 提到...

這些數據顯示不只經理費調高,保管費也漲價了,以往多是 1.5 %, 0.15 %。

通膨的年代,基金費用也要追上通膨嗎?呵!

綠角 提到...

ayz
謝謝你的整理與分享

2%的經理費
真的很難有什麼表現

持有這種基金
真是每天都在虧錢啊~~

阿Jack 提到...

補充回應我的追蹤:
基金費率全露 貨比三家
不知不覺就8月了,新規定的基金通路酬佣揭露有寫得"比較"清楚了,但只有寫通路的"酬佣",卻沒有包含基金本身的"保管費"或"贖回費"或其他費用,沒有全部寫清楚,這樣會容易讓投資人誤以為投資時就只有收取"揭露的這些費用"而已。

匿名 提到...

這個基金通路酬佣揭露的做法實際上對投資者的壞處大於好處. 除了以上大家所提到的, 費用名目的變更之外, 當大眾只把注意力放在佣金, 或多或少會造成佣金費用降低, 這會造成更多投資人短進短出, 對於買進持有的投資者來說會造成傷害.

這幾年因為競爭, 通路佣金一直是羊群的焦點, 而那些官員也順水推舟, 推出一個"有利"於消費者的政策.

和奢侈稅類似, 這個政策有點聲東擊西(奢侈稅靠高稅率模糊掉了實價課稅, 也就是稅基這個重點). 而那些官員似乎還把這些列為績效, 並沒有去想什麼才對投資者有利.

綠角 提到...

謝謝阿Jack與匿名先生的分享

這個費用揭露政策
會讓投資人發現
原來給通路的報酬
不是只有手續費而已
連內扣的費用
也要分給通路

整體來說
在台灣賣基金
真的是太肥的生意了

ayz847 提到...

我用『經理費分成』google了一堆資料,總結如下:
1.當基金經理費小於1%時,通路(銀行)全拿。
2.當基金經理費大於1%時,通路(銀行)拿1%,其餘歸資產管理公司(投信)拿。
(以上,境外基金投信基金都一樣)

我很疑惑,在這種情況下,資產管理公司(投信)靠什麼過活?靠退佣?or它們在作慈善事業?

百思不得其解。

匿名 提到...

所以基金經理費才都要大於1%嘛XD
這樣投信才能過活

terri 提到...

你好

我想請教一下像是富邦丰益債券組合基金
http://w3.fsit.com.tw/homelink/Prospectus/33.pdf
他的總開銷比0.27%,經理費+保管費0.21%
看起來是不是就比較能夠為人接受?

風險等級RR2,基本上好像就是買國內外的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和ETF

雖然目前還查不到年基金週轉率,但感覺好像是值得購買的基金,雖然說一直在跌 XD

ayz847 提到...

富邦丰益債券組合基金。資料可能有問題。

A.它經理費0.5%保管費0.1%‧怎可能總開銷才0.27%?再確認一下吧

B.它5/31規模才3.82億,有清算風險。

C.它是組合基金。所投資的子基金還是有各自的內扣費用滴。這些費用還是間接的間接由投資人負擔。

綠角 提到...

ayz說得好
重點都提到了
再煩請terri查看一下

這種fund of fund
一般會有兩層收費
大多是貴到難以接受

張奉琪 提到...

難怪幾年前投資黃金境外基金 40萬本金獲利4萬多贖回剩下2萬多 原來是被抽取如此高額的費用

綠角 提到...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