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命手術刀”讀後感


這本書的作者是外科劉育志醫師與白映俞醫師。因為之前已經看過劉醫師的作品,我預期這會是一本好看的書,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好看。

這本書講的是醫療發展史。

天啊,光是講” 醫療發展史”這五個字,還不用提到麻醉藥的發明,讀者就已經開始感到昏昏欲睡。但這本書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它以生動有趣的面向,來講述這個主題。讓讀者只想一頁又一頁翻下去看,看接下來有什麼有趣的故事。不知不覺中,到了最後一頁,你回頭一想,原來是在講醫療科技的發展。

一開始從遠古時期談起,埃及的印和闐、希臘的醫神等。當時的歷史有些介於傳奇與神話之間。

接下來講一個又一個的醫療進展。

早期外科手術有幾大障礙,其中最大的兩個當屬麻醉與術後感染。

沒有麻醉,開刀對患者來說恐怕只是立意良善的酷刑。醫師也不可能好整以暇,好好的開刀,一切就是要快。

術後感染,則會讓成功的術式以病人喪命收場。

在人們沒有觀念、工具與藥物處理這些問題時,外科手術只能在很有限的範圍內發展。

這兩個問題在19世紀中期開始被破解。對比於書中先前古老行醫方式的描述,讀者真能體會到”突破”兩字的感覺。

再加上日後抗生素、輸血、X光機、體外循環的發明,終於可以看到現代醫學的輪廓逐漸成形。這一切都不是平白得來的。

現代醫學生從見習開始,就會被一直教導無菌概念的重要性。從開刀房的非垂直面牆角到正氣壓設計,到術前刷手程序,與戴無菌手套方式,一切都是為了減少細菌出現的可能。現代醫師在訓練過程中很早就知道無菌的重要。

但看到書中描述的古早醫師,早上解剖完屍體下午就接著幫患者開刀,也沒特別留意要把手洗乾淨。或是用同一套器械檢查一個又一個的患者。這我們今天看起來實在是髒到不可思議的舉止,就是沒有無菌概念時的行醫方式。不要說無菌了,當時的人,連”菌”都不知道。醫師面對患者的感染症狀,覺得非常困惑與難解。

這本書的特點,除了時序編排很清楚,它還讓讀者看到這些醫療先鋒的困境。

我們會直覺的以為,這些創新者的發明與創舉因明顯帶來較好的結果,應馬上被醫界普遍接受,他們則成為英雄人物。但這些描述恐怕不符合大多的狀況。

第一位想公開展示笑氣麻醉用於醫療效果的牙醫師Horace Wells,展示時出錯,受盡嘲弄。最後,他放棄了醫療事業,成為家用品推銷員。

當時用於娛樂,與不正經與嘻笑怒罵連結在一起的笑氣,根本無法讓人接受可以做為開刀的輔助工具。

第一個想到產褥熱可能是某種可傳播的生物介質引起,只要洗手就能降低發生率的匈牙利醫師塞麥爾維斯(Igmaz Semmelweis)。當他以很明確的結果展示,只要洗手,產婦死亡率就可以大幅下降時,卻沒有得到廣大產科醫師的認可。(在還不知道細菌存在時,就能想到這個觀念,真的很不簡單。)

他之後寫了一本書,和這些舊觀念的醫師針鋒相對。指名道姓的反駁其它關於產褥熱的起因理論。這些被指名的人,全都是當時歐洲產科界的大頭。結果他並未獲勝。受盡嘲笑後,潦倒的死在精神病院。

在眾多嘗試失敗之後,1940年代外科醫師已經得到異體器官移植根本是癡人說夢的結論。這種環境下,外科醫師莫瑞(Joseph Edward Murray)還全心投入器官移植研究,最後終於完成史上第一例腎臟移植。

即便在他進行手術前,輿論還一面倒的認為這種醫療行為違背神的旨意。在這種氛圍下,他還願意一試。假如手術失敗,他會面臨非常負面的社會評價。不會有人站在他這邊。但他就是做了。這一例成功的手術,開啟了新局,讓之後數不盡的器官移植者重獲新生。

內視鏡手術的發展,也是一開始根本不被外科醫師看好,認為是叼蟲小技。

書中一個又一個例子讓我們看到,這些促成後世廣大福祉的醫師,當時可是活得很辛苦,甚至死得很難看。

我們總樂觀的以為,做好事必有如神助,順利無比。事實恐非如此。做好事,也是會一波三折,艱苦異常。但假如沒有這些醫師的開創性概念,沒有他們的堅持,現代醫療水準跟十八、十九世紀會有多大的差別?

當代的大眾想法,的確會左右醫學的發展。書中提到中國的例子。中醫有過外科術式的嘗試,像腹部創傷造成腸外露如何治療等。其實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討論。

但明朝之後,外科被輕視。內科的學說論點被視為正宗,外科日漸式微。中國醫師也愈來愈不願意動刀動槍的處理患者問題,保守處理就好。

這種態度,造成中醫的外科發展,停滯不前。患者也安樂的以為,大概我們能得到最好的醫療就是這樣。

當時以為好的風氣與態度,戕害了未來醫學的發展與患者。

這件事,過去是這樣。今天也還是這樣。

總結來說,這是一本可讀性很高的書。我認為用來當作”醫學人文”的教材應該相當貼切。不僅可以讓醫學生知道各種重要技術的發展史,也可以從前人身上學到開創與堅持的態度。

對一般非醫療相關職業的讀者來說,這本書也完全不會有閱讀上的困難。相當平易近人。


後記:

劉醫師已經寫過好幾本書。我看過“刀下人間”“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台灣的病人最幸福”與這本玩命手術刀

回想起來,這四本書雖都是醫療相關,但內容又完全不同。”刀下人間”是以醫療場所為背景,以人為主角的各種有趣故事。"醫療崩壞"與”台灣的病人最幸福”則是整體醫療環境的討論。”玩命手術刀”講的是醫療史。

同樣以醫療為主軸,居然可以寫出那麼多變的議題。劉醫師已經走出一條新的醫學寫作之路。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讀後感1----總額給付制的奧妙

“刀下人間”讀後感

“Complications”讀後感1---練習的天份

“台灣的病人最幸福”讀後感

“鋼鐵人醫生”讀後感—從心站起來

不會替你健康負責的成藥與營養品廣告

蔡依橙醫師”從個人品牌走向企業品牌”演講聽後感

“破解醫療迷思的52張牌”讀後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