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公司,有用嗎? (Confirmation Bias, confirmed!)

很多基金公司在廣告文宣中,說他們不僅分析公司的財務報表,也實地前往公司勘查,和經理階層會面。看起來,真是非常用功。最好的報酬歸屬於這樣努力的人,應是沒有意外。我們投資人用自己的金錢,投入基金,表達贊許,也是合情合理吧。

這是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首先,我們可以看一下人類的思考模式。

The Black Swan書中,作者提到一個心理實驗。施測者提出一個由三個數字組成的數列,讓受測者觀察。這個數列由一個簡單的規則構成。受測者要試圖找到這個規則。在觀察最初的這個數列後,受測者可以提出另一個由三個數字組成的數列,施測者會回答,”符合”,或”不符合”原先的規則。受測者可以一直提出試驗的數列,直到他滿意為止,然後說出他的答案。

假設這個數列是2、4、6好了。假設你自己是受測者,你會怎樣提出試驗的數列呢?想一下。

這個實驗的結果發現,很少人能找到這個數列的規則。很多人直接用他觀察到的規則,建構出下一個數列,譬如8、10、12。他以為規則是等差二的數列,他就建構出符合這個規則的數列,來尋求肯定。然後在得到一兩次的肯定後,就提出他的結論。實際上這個數列的規則是下一個數字比前一個大。

其實,否定比肯定要有力。你要建構出不符合等差的數列,看到不符合等差2的數列就被否決掉,你才能確定等差2是對的。而不是找符合等差2 規則的數列,來獲取肯定。結果內含的規則是另一個。

重點是,人在看到某些資料,建構出自己的想法後,他會去尋求肯定。

而公司訪查,太常是一種尋求肯定的過程。

所以,假如基金經理人,對這家公司早有自己的看法,這趟實地訪查,只會讓他更加深自己的看法罷了。請記得前一個心理實驗的結果,很少有人懂得或是會知道去尋求否定證據。經理人也一樣。

經理人假如覺得GM很值得投資。在走訪一趟,受到賓至如歸的招待後,他只會覺得,果然太值得投資了。經理人很少會去想,不值得投資的理由在那裡。而且,通常會去拜訪的公司,是潛在的投資標的,也就是值得考慮的標的。不是你知道它有問題,問題大到你根本不會想再去實地看看的公司。假如經理人潛在就有好感,去走訪之後,他只會更加肯定自己的想法。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這個道理。

很有趣的是,懂得尋求否面證據,常是一些大師共同的特徵。心理學家發現,西洋棋高手,在一步棋之前,考量的是,這步有沒有什麼缺點,會不會造成對手的機會。而一般西洋棋玩家,走一步棋,想的是我這步要將對方的皇后置於險境,再下下步,就要吃東吃西,把對方殺得拋盔棄甲、潰不成軍。

回頭看到投資,在我讀到Graham的The Intelligent Investor,遍布字裡行間的防禦概念,那種不求勝、先求安全、不敗的投資方法,也完全符合這種尋求否面證據的行為模式。

有的人為什麼很會下棋,或是為什麼很會投資,心中想的常是求不敗,而不是求勝。不敗之地,最後常就是勝利之地。

回頭看到一般人。投資人在建立一個投資模式後,就在想我這個方法要為我帶來每年幾十趴的獲利。分析一家公司,買進股票之後,想的就是這支日後要帶給我幾倍的甜頭。經理人,太常是一般人了。他們也在想,我分析了那麼久,還實地去看,難道不應有所收獲嗎?

假如加強自己的成見就是個應該得到報酬的行為,那麼這個世界也未免太過無聊。

走訪公司,很難讓經理人發現自己想法中的問題,只會加重已經存在腦中的成見。這個動作,不會讓經理人的投資眼光更加犀利,但幾乎一定會讓他的Confidence更加Over。這還沒有提到公司訪察時,公司人員一定會拿出”最好的一面”來呈現給金主。或甚至使用欺瞞手段。可惜的是,一頭熱的經理人,有時還真難發現自己被騙了。而沒有深入思考的投資人,還呆呆的以為,訪問公司,是個投資加分題。一廂情願,不只於一端。

太多事情,不是表面看起來那樣。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你在看財經雜誌的公司報導買股票嗎?那你一定要知道這個研究的成果(Cover Stories are Just Stories)

集中投資,是增加報酬,還是適得其反?(Concentration, Good or Bad for Investment Return?)

賣基金的時候,買基金的時候

The Black Swan讀後感----擴展未知的視野(The Unknown Unknown)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讀後感---防禦投資的兩個層面

Unconventional Success讀後感

你的基金、國王的新衣(Your Funds,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20 comments:

WU, HSIANG-HSUN 提到...

我覺得還有另一個觀察面向。基金經理人希望投資人相信,他的分析是有所本,而不是單單看財報搞出來的。而且,公司查訪後,經理人更容易寫出“動人”的故事,吸引未上車的投資人上車。
也就是說,基金經理人有可能不相信公司訪談的東西,而是把訪談內容當成一種銷售工具。
台灣有名的雙口大師,就常常發佈他上山下海訪廠的動人心得,一方面強化他自己分析的立論,一方面又何嚐不是提供投資人更綺麗美妙的夢?

匿名 提到...

其實,否定比肯定要有力。你要建構出不符合等差的數列,看到不符合等差2的數列就被否決掉,你才能確定等差2是對的。
大大這個思考邏輯真是不錯,不過得先擺脫自己先入為主的觀點。

Unknown 提到...

偶也是被騙過好幾次後才想通些事~ 後來去訪問公司都帶者有色眼鏡去的~ 研究員有次就問我為何都帶者有色眼光在看人~偶暗想 你被騙的不夠多吧!我一個朋友更帥氣 說大老遠開車去新竹以南 聽人家唬爛 真是浪費時間~XD

CatMaxine 提到...

很有感觸....我們公司很多後來失敗的投資案, 幾乎都是這種情形....你幾乎在一開始看經理人的眼神口氣, 就知道最後會不會投. 愛上的 case, 所有缺點都是可改進的. Never learn lessons!

綠角 提到...

感謝各位讀者的回應
有些真實的寶貴經驗啊

奇幻腳踏車 提到...

這是..反證法嗎?

證明世界上我有天鵝都是白的,就是想辦法找一隻黑天鵝。就算找到一萬隻白天鵝也沒辦法證明所有天鵝都是白的。

匿名 提到...

就The Black Swan心理實驗提出一些想法供參!個人還沒看過原作,所以沒辦法確認該作者原始想法,但就版大引用觀念看來,似乎作者也是在本身主觀想法下,來設計問題進行驗證.同樣舉246這個例子,在沒有其他限制下,這個數列就個人所知已含有(1)後一數比前一數大(2)全是偶數(3)等差2的數列等規則(可能更多),照版大說法,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就是合理答案,而不是只有(1)才是唯一解答!單以(1)才是正解這種觀念來解讀,我想最多只能驗證受測者需要多少時間才猜到施測者心中想法,但這就是所謂正確答案嗎?卻也未必,施測者本身已將答案限縮在有限範圍,而進一步排除題目隱含的其他可能,這本身應該也算一種偏見.
話雖如此,但個人還是覺得這試驗很妙,跟投資很像不是嗎?市場透露的訊息本身已不完整,可投資人卻必須根據這些片段訊息做出決策,有人只憑第一眼直覺反應,有人卻會思考多種可能性,決策過程和結果都不相同,最後到底誰對誰錯?呵呵~~天知道!搞不好市場透露的訊息根本沒意義,大夥其實都錯也不一定,只是有人運氣好作了對的事所以賺錢.
by Owen

Chihche 提到...

這個感覺跟Behavior Finance很像,我記得裡面有一個overconfidence bias,所說的情形跟綠角大提的這個很像

匿名 提到...

博主写的好文章,
我将此文转帖至我的博客了。
如果您不同意,请告知,我会删除的。
谢谢。

綠角 提到...

翔 是啊
只要一個否定證據
就會推翻掉之前的肯定觀察

匿名先生
當初設計實驗的人
推出的數列 只有一個規則
就是下一個比前一個大

受測者 大多提出一兩次
符合自己所猜測的規則
就給答案了

Chihche
是Confirmation bias沒錯啊
就在文章的英文標題內

chung.champion 提到...

Sonic說的是呂X耀同學嗎!

看他上節目激動的樣子,真替他擔心。

綠角 提到...

的確是蠻激動的

匿名 提到...

容許我用陰謀論的方式看待訪問公司這件事情,有時候有的經理人訪問這個公司,未必是單純的考察
以台灣,依照我側面的瞭解,有些訪問的人會問說最近公司有沒有利多?然後一起哄抬股價,或者說有沒有利空?提早放出,這已經有點類似內線交易
可惜,很難抓到實際的證據,也是一種默契,當哪天公司股價有困難的時候,難道不希望這些有大筆資金的金主,可以幫忙穩住股價嗎?有需要的時候請他們幫忙"抬轎"
訪問公司真的讓人有無限的遐想

綠角 提到...

人心都有黑暗面的
拿別人的錢
讓自己得利
假如可以做到看不出來
我們自己會不會做呢?

我們想到的陰謀
可能就是進行式啊

James Sa 提到...

就我自己以前工作需要考察公司的經驗,訪問公司跟看研究報告一樣,看看就好,所有東西都打個5折.

但是比研究報告好的地方就是,你可以聞到公司的氣味,人的感覺,摸清管理階層的底子.

再來才是酒後吐真言的遊戲.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當他們跟你喝酒時, 已經輸了七成.

綠角 提到...

謝謝James的實際經驗分享

Gary 提到...

我覺得基金經理人就算採價值投資

也很難有好得投資績效

第一因為他不是以買公司心態來買

第二是他有贖回壓力

第三是他有績效壓力

第四是管理那麼大的金錢,等於將你我的恐懼貪婪放大好幾百倍、萬倍

要作到別人貪婪我恐懼 別人恐懼我貪婪
又更難了

Miraculist 提到...

跳脫出思維的框框,
人人都會說,
但能實際執行的卻不知有幾?
謝謝分享

Unknown 提到...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上述為孫子兵法中的一段文章,下面引述自己的看法:若說投資賺錢是進攻,那保本就是防禦;善防者,先成立不大賠之勢,來等待市場向上。投資能否賺大錢是「不可為」不可預測的(運氣),但降低賠錢的風險卻是可操之在己的。
善投資的人,就是上述善防者;而不善投資的人,往往都是那些輕率買進而後再期待市場靠向自己的人。

綠角 提到...

這段說得很好
謝謝Hung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