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nly Investment Guide You’ll Ever Need”讀後感2—存錢的重要性


”The Only Investment Guide You’ll Ever Need”是一本整體理財規劃書籍,所以內容不是只有講投資,作者先從如何省錢儲蓄講起。

除了各種購物、居家用品與信用卡選擇的建議之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關於省錢重要性的說明。

他的說法不是說省下的一塊錢,日後會帶來多大的財富。而是你花一塊錢,背後的稅務代價。

譬如你花100元買東西,你就只有花100元嗎?

其實不只。作者寫作當時美國最高有50%的個人所得稅率。假如你的收入達到這個級距,那麼請注意,為了花100,你必需賺200。一百給政府,一百給自己。然後你才有100元可以花。

買東西的稅務負擔絕不是只有那個商品自身的營業稅或貨物稅。請特別注意,只要你是個要繳所得稅的人,你花的全都是”稅後”的錢。

作者用的是美國的例子,而且是一個很簡化的概念,我們用台灣的所得稅制說明一下。

台灣在2018年申報2017個人綜合所得稅時,個人有88000的免稅額,120000的標準扣除額,和20萬的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所得稅級距與稅率如下表:



課稅級距

所得

所得稅速算

5%

0-540000

*5%-0

12%

540001-1210000

*12%-37800

20%

1210001-2420000

*20%-134600

30%

2420001-4530000

*30%-376600

40%

4530001以上

*40%-829600

我們就假想一個很簡單的薪資所得狀況,在扣除以上三種免稅與扣除額後,稅後實得多少。




收入

扣除免稅額、標準扣除額、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後

所得稅級距

應繳稅

稅後所得

每花1萬元

要賺多少錢

500,000

92000

5%

4600

495,400

10093

1,000,000

592000

12%

33240

966,760

10344

2,000,000

1592000

20%

183800

1,816,200

11012

3,000,000

2592000

30%

401000

2,599,000

11543

4,000,000

3592000

30%

701000

3,299,000

12125

5,000,000

4592000

40%

1007200

3,992,800

12523

6,000,000

5592000

40%

1407200

4,592,800

13064

“稅後所得”這一欄指的是在繳交所得稅後,實得多少錢。譬如收入50萬的人,扣稅後實得495400。這就是他可以花用的錢。

也就是說,每花用1萬元,他要賺10093,先貢獻國家93元的所得稅,剩下的1萬元才是自己能花的錢。這個比率看似不多,約0.9%。

但對於高所得族群,那就非常可觀了。譬如有高達400萬的薪資所得時,每1萬元的花費,這個人要賺12125。交給政府2125的所得稅後,剩下才是自己能花的錢。占比高達20%了。

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看到市面上所有東西的標價時,可以自己多加20%,那才是他必需工作賺到用來買這個東西的錢。

超商裡一罐20元的飲料,他要用24元的收入去買。
百貨公司裡一個標價5萬元的名牌包,實際上要用6萬的收入去買。

年薪資收入達600萬時,那個比率就更高了。每1萬元的花費,要賺進13064的收入。接近三成。

我們都知道: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這些計算可以讓人看到,對於薪資所得族群來說:

誰知包中鈔,張張皆辛苦。

愈高的物質需求,會驅使一個人去賺更多的錢。一旦收入更高,就會碰到愈高的所得稅級距。要賺愈多錢,繳更多稅給政府後,才能花一樣的錢買東西。這是一條愈爬愈陡的山路。

節約,可以避免自己落入這個阿鼻地獄。

後記:本書中文版是你唯一需要的投資指南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Only Investment Guide You’ll Ever Need”讀後感1—如何玩遊戲vs.該不該玩遊戲

“The Only Investment Guide You’ll Ever Need”讀後感3—你沒有自己想像中厲害

“你唯一需要的投資指南”(The Only Investment Guide You’ll Ever Need)綠角推薦序---投資時,你該縱觀全局

“膽小存錢,不如勇敢賺錢”讀後感

1 comments:

HT 提到...

所以如果透過公司來做一般性支出及消費, 就可以避掉稅後消費的問題嗎?
蠻想知道富人們是如何處理這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