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讀後感2---收入必需來自生產

從作者的敘述手法中,就可以看出這本書的價值。

清楚的資料呈現,平易詳實的觀念解說,讓沒有經濟學背景的讀者也可以很輕鬆的瞭解書中論點。這本書從第一章開始,帶領讀者瞭解國家與個人財富的定義與由來。

收入該如何分配?

假如一家公司營收十億。

應該5億給勞工和雇員,另外5億給資方? 還是6:4,還是3:7?

怎樣才對?

這可不只是個理論上的小討論,這是幾乎所有勞資糾紛的癥結所在。書中舉的例子,是演變到流血衝突,實彈鎮壓。

收入如何分配給勞工與資本,叫Capital-Labor Split。一般認為長期比率是勞工二分,資本一分。但作者實際搜集的資料顯示,這個比率其實一直在變動。並非固定數字。

作者下一步解釋何謂:National Income。National income指的是某一年度內,某國人民的全部所得(Income)。

National income和GDP不同。

要由GDP推算出National income,首先要把GDP減去為了這些產出所造成的資本折舊(Capital depreciation)。

GDP減去資本折舊後的數字,稱為Net domestic product。

然後把Net domestic product加上來自外國的淨收入(或減去提供給外國人的支出),就可以得到National income。

譬如一個國家可以有很高的Net domestic product,但由於國內的工廠與資本多是外國人所有。所以必需付出很多錢給外國人,造成National income較低。

這種一個國家為另一個國家工作的狀況,確實存在過,就是在殖民地時代。被殖民國家很大比率的資本,都為宗主國所有。

但現在,National income與Net domestic product的差距多在1-2%間(作者書中的例子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中國、巴西、日本)。

所以就國際觀點來看,目前約略處在平衡的狀況。並沒有說那一個主要國家,很大一塊的Income都要分給外國的狀況。或是那一個國家的Income主要都自外國的情形。

在新聞媒體的誇大報導中,常會讓一般人覺得,美國政府債務是不是都被中國持有。歐洲人也在擔心,加州退休基金是不是持有他們國家大量的資產。

單從某一個大型法人投資者來看,這些數字的確很大。但美國也持有中國資產,法國也持有美國資產。這些資產帶來的Income大多互相抵消,造成National income與國內產出總值相距相當近似的情形。

但國際間,大量的交互持有資產,即便淨結果是零流出與零流入,也容易造成國民的焦慮。

單一國家,可能會有來自國外的收入,造成它的National income比它的國內產出總值要高。

但以全球觀點來看,全球產出必然等於全球總收入

全球人類的總收入,絕對不會超過這一年全球產出的總值。

作者用一句話,說的簡單明白,“In any given year, it is impossible for total income to exceed the amount of new wealth that is produced.”

也可以換句話說,全部產出,必以某種形式的收入分派出去。

譬如給工作者的薪資、紅利、稿費、給出資者的利息、租金、股息等等。

這個事實也很有投資上的意義。

貨真價實的生產,才是真正收入的來源。以為做些金融操作,就可以憑空生出更多錢來,那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一般人可以從事工作,以勞動者,以僱員的身份,拿到以勞力與心力參與生產的收入。

一般人也可以將儲蓄拿出來投入金融市場,以股東,以債權人的身份,拿到以資本參與生產的收入。

但假如以為用一些金融操作,畫著一些線圖、趨勢線、還是什麼通道之類的東西,以為這樣就會自動讓你可以順利簡單的買低賣高,市場就會自動生出更多的收入給你,那絕對是一種妄想。

某段時間之內,你或許會成功,也可能會看到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時間久了,這個現象一定會被消敉掉。

因為,假如這種事可以成立的話,那麼大家就在家裡練習金融操作就好了,豈不是人人豐衣足食,再也沒有貧窮問題?

不想著實際的生產,只想著要如何努力研究金融操作,藉此致富維生。有時不是認真的表現,而是逃避真實工作,懶惰的表現。

本書中文版是: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Readmoo電子書連結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讀後感1---收入不均將如何發展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讀後感3---資本主義第一定律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讀後感4---低成長率才是常態

《謬誤與真相》(Economic Facts and Fallacies)讀後感1---關於收入差距,你的理解正確嗎?

凱因斯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讀後感

投資,不該是生活的重心(What You Should Focus On)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