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股息ETF,股息不再高的時候(High Dividend Yield ETFs Fail to Deliver)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復華投信在2024十二月2日,預告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 (00929) 在十二月的配息金額是每股0.05元。持有一張一千股的00929,會得到50元的配息。
00929在十二月2日的收盤價是每股18.06。配0.05元,現金配息率(單月)是0.277%。乘以12,約是3.3%的年配息率。
隔天,00929成交量瞬間放大到209億台幣(如下圖)。成交是有人賣出,就有人買進。但伴隨著ETF資產規模減小,代表一般投資人大舉離開這支ETF。
(法人接手買進,進行實物交換,將ETF換成成份證券。
00940在十二月17日的收盤價是每股9.34。配0.03元,現金配息率(單月)是0.321%。乘以12,是3.85%的年配息率。
隔天00940也出現十二月到目前為止最高的單天成交量與成交金額,達8.5億台幣。
00940在今年四月初發行時,每股是十元。昨天(12/19)收盤價是9.33。有6.7%的資本損失。
台灣50ETF,從四月1日的每股157.4元,漲到12/19日的194.4。是23.5%的獲利。
當初00940發行時,業者特別拿出來的指數回測報酬勝過大盤的優點,蕩然無存。
過去有些人認為這些高股息ETF值得投資,常有以下的出發點。
首先是”高股息ETF,穩穩的拿配息,比較容易長期持有”。
其實,這次配息大減後,投資人就大舉賣出的現象。證明這是一個實際上不成立的說法。
過去歷史,一再出現投資人追逐過去好報酬的現象,譬如2008之前,投資人普遍認為新興市場與原物料,將持續有高報酬。當時拉美基金、原物料基金大行其道。
近幾年,我們看到台灣投資人追逐高配息。高股息ETF一再發行,今年四月,00940更創下發行時規模破千億台幣的記錄,當時還有投資人因為買不到,大鬧券商。
這是一模一樣的行為。追逐過去的好報酬,當好報酬不再繼續,就失望的離開。追逐高股息,當高股息不再,也是失望的離開。
高股息就跟好績效一樣,在未來是不確定的。以為買過去績效好的標的,未來就會持續的有好績效,買過去能帶來高股息的證券或標的,未來就會持續有高股息的投資人,很難免的,當這些優點消失時,就會離開這些令人失望的標的。因為當初買進的理由已經不復存在。
另外一種贊同高股息的說法,是說有人退休了,需要現金流,所以需要買高股息標的。
我不知道買高股息標的,單年報酬落後整個市場幾十趴,或十幾年的長期落後,是好在那裡?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股息帶來的錢才能用,資本利得的錢不能用?
這種現金流只能來自配息的錯誤觀念,會持續的戕害投資人。
在“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最一開始,我就用歷史經驗與投資原理,說明要求退休現金流只能來自配息的重大缺點,也未必能持續的帶來令人滿意的現金流。很遺憾的,今年又再次驗證。
最後一種想買進高股息ETF的投資人,是想用較低的借款成本,譬如房子抵押取得資金,然後投入這類標的。穩定的拿高配息,就可以穩穩的勝過借貸的利率。
這下他會發現,配息率可能只比借貸利率高一點點,資金投入股市,卻要承受短期大跌的可能與風險。事情再也不是當初看起來那麼穩當。
總結來說,高股息投資策略本身並沒有保證未來會持續的帶來高股息。高股息投資策略有績效落後市場的風險。可能讓投資人賺到股息,賠掉資本(或是資本利得落後)。高股息ETF也非借貸投資的”套利機會”。
實際狀況是,高股息ETF是內扣費用較高,採用特定選股策略的ETF。
ETF最好的應用方式還是低成本指數化投資。這方面,ETF可以做得很好。投資人也可以透過指數化投資的ETF確實的取得整體市場成果。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最不該投資高股息ETF的理由(High Dividend Yield ETF is Not Cash Substitute)
台灣高股息ETF四雄,比較分析(0056、00878、00929、00919)
高配息率不等於較高的配息,高股息ETF如何讓你落入雙輸局面(High Distribution Rate is NOT High Income)
日常生活支出由高股息ETF支應的幸福(The Happiness Brought by High Dividend Yield ETFs)
配息跟資本利得,何者比較重要(Dividends or Capital Gain?)
為何年輕人不該追求配息(Bias Towards Dividends)
高配息的代價(The Trade-Off of High Income)
得到複利的先決條件(Capital Gain vs. Dividends)
面對配息的思考方式(How to Think about Yields and Dividends)
Labels: ETF討論分析-台灣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