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複利的先決條件(Capital Gain vs. Dividends)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投資人普遍知道的一個原則是,要能承受短期市場波動,才有辦法賺取市場報酬。

這其實是很困難的事,障礙在兩個地方。

首先是短期大跌。一年之內跌三、四十趴,跌到不見天日,深不見底。這時大家都會說:”先離場躲過之後的下跌,之後在更低點回到市場。”

結果走勢未必會照你的預期發展。一離場就是實現損失。之後市場不但沒有下跌,反而開始大反彈。讓人扼腕。

第二個困難的地方在於,股票或市場上漲帶來的資本利得,令人感覺不靠譜。譬如你10塊買進,價格漲到12。有20%的資本利得。

這是確切的獲利。但也是暴露在市場風險中的獲利。假如下跌16.7%。就會讓你的獲利全部消失。(2/12=16.7%)

也就是說,下跌不僅讓人難過,也會讓人覺得透過資本利得來取得獲利,是靠不住的。市場下跌,獲利就會消失。

怎麼處理呢?

改為透過感覺上較為”確定”的獲利方式來參與股市,也就是股息。

現金股息一配發下來,那就是”落袋”了。確定的獲利。

這是不少高股息投資人的根本心態。他們不喜歡市場波動,特別是向下的波動。所以他們透過市場波動拿不走的獲利,現金配息,來得到股市投資的成果。

這會有幾個問題。

首先,透過股息取得報酬。市場波動還是跟你有關。

假如某支股票,今年有高達10%的現金配息。但是有-20%的資本損失。

請問這位投資人今年的獲利是否可以只看配息,所以是10%呢?

就算是小學生也會跟你講:”不可以”。

即便投資方式偏重配息,一位投資人的實際投資成果仍然是”配息+資本利得或損失”,仍然躲不過市場短期波動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落袋”。

現金配息到了你的口袋,就不投資了嗎?就拿去花掉了嗎?

假如你仍在資產累積階段,資產成長是主要的目標。你當初之所以會將個人資產很大一部份投入股市,很可能就是為了股市帶來的成長。

但假如你把配息就以現金持有,那麼等於股市資產的一部分每年都會離開市場。假如投資買高配息標的,一年有10%的配息,那就是一年有10%的資產離開股市。

資本利得的獲利看起來岌岌可危,市場一跌,它就會減少或消失。但也正因為持續暴露在市場中,假如市場一漲,原始投入的資金跟資本利得,都會再獲利。這就是賺的錢再去賺錢。這就是複利。這正是股票長期高成長的根源。

既然已經選擇投資股市,代表你已經體認到這是一個很可能比現金更具成長性的資產。

你投資股市,是認同它會成長。但你又怕,所以又不敢持續投資,每年要將一些股市資產,以現金配息的方式取出。這不是一種矛盾嗎?

要投資股市,就要接受股市的風險。其中之一,就是短期波動。

就像游泳。一個一直都要延著池邊,一手扶著牆岸前進的泳者,恐怕永遠無法體會在水中自在來去的快樂。

無法接受股市的負面特性,恐怕也很難完整的拿到其正面優點。要讓利再賺利,就是要持續投入與參與市場。

接受波動,是很難的修鍊。但也因為難,所以值得。

取得足夠的知識與膽量,你可以做一個敢在股市大海中,自由游動的投資者。而不是一直要靠著現金配息取得一些虛假”安全感”的投資人。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為何年輕人不該追求配息(Bias Towards Dividends)

高配息的代價(The Trade-Off of High Income)

本多終勝的真正意涵,與沒有告訴你的另一半(Larger Capital, Greater Strength)

面對配息的思考方式(How to Think about Yields and Dividends)

高配息率不等於較高的配息,高股息ETF如何讓你落入雙輸局面(High Distribution Rate is NOT High Income)

配息跟資本利得,何者比較重要(Dividends or Capital Gain?)

對於單位數的異常執著與錯誤觀念(Don’t be Obsessed About Number of Shares)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