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Retire”讀後感7—退休需要的兩種準備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不同於這樣的思維,退休專家Jamie Hopkins建議採用漸進的方式。兩方面的漸進,時間與金錢。
時間方面,到了退休前幾年,就逐漸降低工作強度與占用的時間,將比較多的時間花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金錢方面,可以在退休前幾年,就停止將部分工作所得投入退休投資組合之中。因為除非到了工作後期你成為一個超高收入者,不然這時的投入,到退休前只有幾年成長的時間,對退休投資組合規模影響較小。所以退休前幾年,就不再投入,錢就拿來做自己喜歡的嗜好活動,或是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這是兩方面的練習,時間運用的練習與花錢的練習。
這兩方面的練習常被忽視。很多人認為退休的時間運用,就是退休之後,要做特定休閒活動,去那裡玩。他們以為退休就是一個很長的假期。但問題是,那之後呢?
也有人覺得花錢有什麼問題,那裡需要練習?
但是,在整個幾十年的工作期間,為了累積退休資產,你可能會節省,你會儲蓄。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下來,節約與儲蓄已經成為你的習慣,甚至你有可能還因此自豪,覺得自己是一個很能累積資產的人。
到了退休那一瞬間,你要馬上切換成”花錢”模式,真的轉的過來嗎?還是持續很小心翼翼的,不敢花用。
不少退休人士不敢動”本金”,只拿配息花用。部分成因是對現金流原理的不瞭解,也很有可能,是一種”不懂如何花錢”的症狀。
學習用時間,學習花錢。讓自己退休之後,不僅有生活的重心,也懂得運用資產為自己帶來滿足的退休生活。
另外,Jamie提到,調整與適應的重要。
退休的變數太多。不知道活多久,不知道金融市場表現如何,不知道通膨是高或低。
要如何讓資產到最後一刻,都能提供現金流做為生活費。這其實要靠退休者懂得如何視狀況進行調整。
到七十歲都沒有慢性病,預期可能會活到九十歲以上,如何檢視投資組合與花用狀況是否還能度過幾十年?
退休期間遇到高通膨,生活費直接同比率調高嗎?如何知道怎樣是花太多錢了?
金融市場表現不好,如何應對,使其不至於造成資產提早用完?
這些全都是退休必備的金融知識。
(這些也都是“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內容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面對退休,你不僅要有一個計畫,更要懂得如何計畫。
直接交出一個計畫給退休者,是很簡單的。但照著計畫走,十年、二十年不論遇到什麼狀況都不知調整變通,恐怕不易帶來令人滿意的退休投資成果。
知道退休提領計畫是怎麼設計出來的,有什麼基本假定,有什麼潛在弱點,遇到狀況如何調整。這些知識才是安心退休的基石。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繁花盛開的兩棵樹-續篇(Professional Achievements and Financial Gains)
“How to Retire”讀後感1—除了金錢之外,必需考慮的退休重點事項
“How to Retire”讀後感2—綠角的郵輪退休觀察
“How to Retire”讀後感3—先還房貸還是先投資?
“How to Retire”讀後感4—三種常見動態提領方式的優缺點
“How to Retire”讀後感5—女性退休者的特別挑戰
“How to Retire”讀後感6—退休水桶投資法
The Wealth Ladder讀後感1—多大的花費,你才應該在意
你很可能會這樣花錢1(The Way You Spend)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