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與0056總報酬完全比較,追求高股息需付出多少代價?(The Cost of High Dividend Yields)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上週文章本多終勝的真正意涵,與沒有告訴你的另一半,比較0050與0056資本利得的差別。
之所以只比較資本利得,理由在於,很多人建議退休需要現金流,就要買高股息或高配息的標的,像0056。然後將其配息當作生活費。該文可以讓讀者看到,要求生活費只來自配息,忽略資本利得,長期下來本金成長會有多大的落差。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則比較0050跟0056總報酬的差異。
總報酬=資本利得+配息+配息再投入所得。
計算方式是在2008年初,拿2000萬,分別投入0050與0056。
(選2008年初開始進行比較,理由在於0056在2007十二月才成立)
2008第一個工作天,0056價格是每股25.75。同一天,0050的價格是每股60.1。2000萬購得股數如下表:
2008年初股價 |
投入2000萬 購得股數 |
|
0056 |
25.75 |
776,699 |
0050 |
60.1 |
332,779 |
然後,0050每次拿到的配息就在可配發日當天,以收盤價再買入0050,取得更多單位數。
0056也一樣,每次現金配息就在可配發日當天,以收盤價再買入0056,取得更多單位數。
0050從2008年初到2023年底的累積過程如下表:
累積股數 |
現金配息 |
配息支付日 收盤價 |
配息再投入 購得股數 |
|
2008 |
332,779 |
665,557 |
30.5 |
21,821 |
2009 |
354,600 |
354,600 |
53.85 |
6,584 |
2010 |
361,184 |
794,604 |
56.8 |
13,989 |
2011 |
375,173 |
731,587 |
48.72 |
15,016 |
2012 |
390,189 |
721,849 |
52.4 |
13,775 |
2013 |
403,964 |
545,351 |
57 |
9,567 |
2014 |
413,531 |
640,973 |
67.5 |
9,495 |
2015 |
423,026 |
846,051 |
62.8 |
13,472 |
2016 |
436,498 |
371,023 |
70 |
5,300 |
2017 第一次配息 |
441,798 |
751,056 |
73 |
10,288 |
2017 第二次配息 |
452,086 |
316,460 |
82.95 |
3,815 |
2018 第一次配息 |
455,901 |
1,002,982 |
84.95 |
11,806 |
2018 第二次配息 |
467,707 |
327,395 |
85.55 |
3,826 |
2019 第一次配息 |
471,533 |
1,084,525 |
76 |
14,270 |
2019 第二次配息 |
485,803 |
340,062 |
80.9 |
4,203 |
2020 第一次配息 |
490,006 |
1,421,017 |
88.35 |
16,083 |
2020 第二次配息 |
506,089 |
354,262 |
103.1 |
3,436 |
2021 第一次配息 |
509,525 |
1,554,050 |
131.35 |
11,831 |
2021 第二次配息 |
521,356 |
182,474 |
134.75 |
1,354 |
2022 第一次配息 |
522,710 |
1,672,671 |
138.45 |
12,081 |
2022 第二次配息 |
534,791 |
962,623 |
121.55 |
7,919 |
2023 第一次配息 |
542,710 |
1,411,045 |
121.3 |
11,632 |
2023 第二次配息 |
554,342 |
1,053,249 |
126.3 |
8,339 |
到2023結束,總共累積562,681股。以2023最後一個營業日0050收盤價135.45計算,總價值是76,215,137,七千六百多萬。
0056從2008年初到2023年底的累積過程如下表:
累積股數 |
現金配息 |
配息支付日 收盤價 |
配息再投入 購得股數 |
|
2008 |
776,699 |
0 |
n/a |
0 |
2009 |
776,699 |
1,553,398 |
22 |
70,609 |
2010 |
847,308 |
0 |
n/a |
0 |
2011 |
847,308 |
1,864,078 |
21.66 |
86,060 |
2012 |
933,368 |
1,213,378 |
21.82 |
55,608 |
2013 |
988,976 |
840,630 |
22.48 |
37,394 |
2014 |
1,026,370 |
1,026,370 |
23.47 |
43,731 |
2015 |
1,070,101 |
1,070,101 |
21.35 |
50,121 |
2016 |
1,120,222 |
1,456,289 |
23.29 |
62,528 |
2017 |
1,182,750 |
1,123,613 |
24.99 |
44,962 |
2018 |
1,227,712 |
1,780,182 |
24.1 |
73,866 |
2019 |
1,301,578 |
2,342,840 |
28.06 |
83,493 |
2020 |
1,385,071 |
2,216,114 |
29.35 |
75,506 |
2021 |
1,460,577 |
2,629,039 |
32.65 |
80,521 |
2022 |
1,541,098 |
3,236,306 |
25.1 |
128,936 |
2023 第一次配息 |
1,670,034 |
1,670,034 |
34.56 |
48,322 |
2023 第二次配息 |
1,718,356 |
2,062,027 |
34.68 |
59,458 |
到2023結束,總共累積1,777,814股。以2023最後一個營業日0056收盤價37.4計算,總價值是66,490,245,六千六百多萬。
下表比較0050與0056這16年成果的差別:
原始投資 |
2023終點價值 |
獲利金額 |
獲利% |
|
0050 |
20,000,000 |
76,215,137 |
56,215,137 |
281% |
0056 |
20,000,000 |
66,490,245 |
46,490,245 |
232% |
0050獲利281%,比0056高出49%,獲利金額多972萬。
這還是經歷2023,0056一年有47.2%資本利得後的成果。0056去年大賺四十幾趴,結果總報酬還是落後快要一千萬。
計算到2022年底,成果如下表:
原始投資 |
2022終點價值 |
獲利金額 |
獲利% |
|
0050 |
20,000,000 |
59,806,609 |
39,806,609 |
199% |
0056 |
20,000,000 |
42,418,864 |
22,418,864 |
112% |
也就是0056經過2023的大漲,才把跟0050的差距從一千七百多萬,縮小到比一千萬少一些。
這顯示了一個資產累積階段的人,使用高股息標的的風險。那就是成長性遠遠落後單純的指數化投資工具。
在股市取得高配息,很難不犧牲資本利得。犧牲資本利得的後果,往往無法藉由高股息補回,最終造成總報酬的落後。
這個落後,不是個位數百分比,或是十幾趴,這種相對小的差距。是幾十趴的差距。初始百萬投入,會造成幾十萬的落差。幾千萬的投入,會造成上千萬落差。不管你初始金額高或低,幾十趴的落後,都是一個很難忽略,很難不讓人感到難過的損失。
這篇文章顯示了資產累積階段使用高股息標的的風險。上週的文章本多終勝的真正意涵,與沒有告訴你的另一半與2023發表的高配息率不等於較高的配息,高股息ETF如何讓你落入雙輸局面則顯示了使用高股息標的,做為退休現金流的風險。
也就是說,不論在資產累積階段或是退休提領階段,使用高股息ETF都有不小的風險。
關於高股息投資,有許多常見的說法。譬如以下:
1.年輕投資人想參與股市,又很怕波動風險,可用相對穩定的高股息標的。
2.退休人士需要現金流,很適合買高股息ETF。
事實是,股市的風險應用高評等債券中和。退休的現金流最好用總報酬支應。
以為資產累積階段,高股息投資可以取代資產配置。以為退休提領,不必瞭解總報酬提領法,就順從直覺買配息標的。代價,就是這篇文章中的數字。
而且,這裡算出來的數字,不只是一個”過去成果”而已。
在股市追求高配息,很可能會犧牲資本利得,是一個投資原理。而在投資世界,長期歷史是很有機會驗證原理的。
忽略原理與可驗證的實際經驗,然後說”過去又不代表未來”,以為自己相信高股息比較好,它就是比較好。這恐非明智之舉。
主動投資的過去績效不能代表未來。單一產業或單一地區市場過去幾年的優異表現,不能代表未來。
但基於投資原理,算出來可驗證的過去成果。則具有參考價值,值得留意。
過去十幾年,明白高股息投資的風險所在,未使用高股息ETF,單純進行指數化投資的投資人,因為自身知識,取得更好的成果。
知識的確會帶來力量與財富。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配息跟資本利得,何者比較重要(Dividends or Capital Gain?)
高配息率不等於較高的配息,高股息ETF如何讓你落入雙輸局面(High Distribution Rate is NOT High Income)
2024上半年台股大漲的啟示2—高股息ETF投資人錯過多少報酬
台股基金與台股ETF 2024年績效回顧2(Analysis of Taiwan Equity Funds and ETF Performance in 2024)—高股息ETF嚴重落後
日常生活支出由高股息ETF支應的幸福(The Happiness Brought by High Dividend Yield ETFs)
本多終勝的真正意涵,與沒有告訴你的另一半(Larger Capital, Greater Strength)
為何年輕人不該追求配息(Bias Towards Dividends)
高配息的代價(The Trade-Off of High Income)
得到複利的先決條件(Capital Gain vs. Dividends)
面對配息的思考方式(How to Think about Yields and Dividends)
Labels: ETF實戰績效與投資策略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