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讀後感---錢要用在該用的地方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作者是日本的一位讀心師,筆民名DaiGo。

本來看到這樣的書名標題時,心中有點疑惑,會不會又是那種以為只要自以為良好,心理正面,就可以心想事成的書。翻開來閱讀之後,才發現,還好不是。

作者講兩個主題:

要懂得花錢
要找到興趣

這本書內容其實就是圍繞這兩大核心。而且它們是相關的。

先講花錢這件事。

日本是一個很喜歡儲蓄的國家。也跟台灣一樣,普遍將”節儉”視為一種美德。

但假如你的人生,就是存、存、存。你到底是為了什麼?

只讓存簿上的數字更大,後面再多一個零嗎?

這些數字變大,對你的人生,到底有什麼幫助?

其實很多只會存錢的人,對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存錢是為了什麼。他只知道,大家說節約好,存錢好,所以存就對了。

這有點糟。這會讓人成為金錢的奴隸。

錢,是要拿來用的

但作者不是請讀者隨意花,開心花,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他請讀者把錢花在自己的興趣上。可以讓自己在這方面變的更專業,更強大的支出。

譬如你對做模型有興趣,有錢可以買一支更好的噴槍,讓你在下次的模型比賽中,有更突出的表現。

或者你喜歡釣魚,有錢可以買一支性能更好的釣竿。

用錢買資源,強化自己的興趣。

那為什麼花掉的錢會自己流回來呢?

因為作者希望讀者找到自己的興趣,然後利用這個興趣為自己帶來獲利。

目標是要形成一個正向循環。你的興趣可以賺錢。賺的錢再用來強化自己。更突出的專長帶來更大的收益。更多的收益再投入,形成更強的競爭優勢。

這就是書名的由來。

但一開始看到這樣的說明,大多讀者會覺得,這太理想化了。有多少人是拿自己的興趣當飯在吃的?

這就帶入這本書的第二個主題,如何找到個人興趣。或者比較明確的說,如何從目前從事的工作中找到興趣。

作者認為全然跳脫目前從事的職業,令起爐灶的成功機率比較低。所以他比較建議從目前的工作下手。

當下的工作縱使有讓人不滿意、不高興的地方,但仍可能有一些可以施展,可以讓人”沉迷”其中的部分。作者列出一套完整流程,教讀者找出這些可能的地方。

然後再對此進行突破。讓其他人知道你這方面行,也願意提供協助。慢慢做出名聲。

所以,雖然書名中有”錢”的字樣,但其實這是一本討論職業生涯的書。

而職業生涯跟”金錢”也的確有重大關係。

因為對於大多人來說,這輩子財富的決定性因素,就是自己的工作收入。

能從自己可以從中得到快樂,願意全心投入的事業中,同時得到金錢收入,可以說是人生幸福。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這本書就是希望幫助讀者找到並走上這麼一條路。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反脆弱(Antifragile)讀後感3---財富自由的代價

“3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讀後感---尋求工作保障,不如追求能力保障

“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讀後感1—不進則退

The Difference Maker讀後感---重要但非萬能的態度

The Ultimate Gift讀後感---工作的快樂

3 comments:

邦邦 提到...

最近剛看完這本書
除了綠角大所講的職涯發展之外
裡面還有提到要如何發揮弱連結的力量我覺得也很棒
弱連結就是我們的點頭之交
在另一本好書裡把我們的社群好友當作所有弱連結
有了專業能力後
要靠"宣傳"&"奉獻"讓其他人認識你(有點像是bonus)
多少人認識你的能力,比自己認識多少人來得重要的多
偶爾要買些小禮物小東西來讓其他人印象深刻
這些弱連結所帶來的資源遠遠強過自己的人脈

綠角 提到...

謝謝邦邦與learnman的分享~

JohnYan 提到...

透過有計畫性的消費,每一季每一年讓自己大部分花出去的錢流回來,這真的會讓自己的資產配置加分,畢竟沒有人教我們怎麼有計畫性的消費,讓每一筆消費都具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