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美國公債被拋售的新聞,會讓你擔心嗎?(Central Banks Dumping US Treasury?)

有時候財經新聞會看到某國央行拋售幾百億,或甚至上千億美國公債的報導。


譬如這則新聞 ,出現上圖的言論。


這則新聞則出現上圖的說法。

每看到”拋售”一詞,投資人就會想到投資人在一片悲觀中大舉出場的畫面,想到價格的暴跌。心中開始覺得美國公債的價格,似乎很容易受到這些央行的買賣影響。說跌就跌,說漲就漲,到底是有何資格稱做”安全資產”呢?看到都嚇死了。

對抗這些令人擔心害怕的報導,正確的應對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正確的知識”。

首先我們要知道,美國公債市場規模有多大。


上圖是SIFMA的資料。美國公債在2015的平均每天成交量是4900億美金。也就是說,就算有某國央行在一天之內賣出1000億美金的美國公債,這筆交易也只占全天交易量的五分之一。

而且,什麼叫成交?

成交就是有人賣,有人買。

每天成交量4900億美金,意思是平均每天都有人”拋售”4900億的美國公債。但也代表,平均每天有人”狂買”4900億的美國公債。

這些新聞,只講一半。專挑看起來很可怕、很嚇人的”拋售”的那個面向來講。完全沒有提到另一邊有人大量接手買進。這就是這類報導的問題所在。

這種偏頗報導可以滿足報導者的私心。譬如想要以恐懼獲取更多讀者的關注,或是想要強化中國對美國有某種報復手段的想法。

美國公債不是基金。不是有人要賣,美國政府就要馬上還錢給賣出者。美國公債是在市場上交易的證券。有人賣出而且成交,那就代表有人買進。

不論那個國家的央行,賣出多大數字的美國公債,只要它賣的出去,那都不是問題。那都代表對面有人接手買下同等數量的美國公債。

美國公債真要出問題,是央行要賣,卻沒人要接手。流動性消失,這才真的是美國公債的末日。

而這些外國央行”拋售”美國公債之後,真有造成美國公債價格大跌嗎?

下表是從2015年初到2016年初,三個期別的美國公債殖利率。



 

一年期

五年期

十年期

2015/1/2

0.25%

1.61%

2.12%

2016/2/5

0.55%

1.25%

1.86%

從2015年初,到2016二月初,上面三個年期的美國公債殖利率,只有一年期是上升的。一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跟聯準會開始升息比較有關。五年期與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是下跌的。殖利率下跌代表該種債券價格上漲。

所以這些拋售,有造成美國公債大幅跌價嗎?

答案很明白。

接下來我們看全部”非美國人”持有美國公債的總金額。

上表是從2014十一月到2015十一月的統計。單位是十億美金。從2014的6.11兆,到2015的6.13兆。整體來說,沒有減少。

所以不要再看到美國公債被”拋售”的新聞報導擔心不已了。

這些新聞只挑賣出一方來說,忽略買進。只講賣出的央行,沒提買進的央行。假如你想找一則偏頗報導,這種新聞就是典型範例。

這種新聞,也不應對你的投資決策有任何的影響。這是典型的市場噪音。摒除噪音,才能帶來穩定的投資心性。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面臨升息,棄債選現金,有什麼不對? (What’s Wrong with Cash?)

債券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Bonds)

升息時債券一定會虧損嗎?

是沒道理,還是你不懂? (Making No Sense vs. Having No Knowledge)

iShares 3-7 Year Treasury Bond ETF分析介紹(IEI,2016年版)

2 comments:

特斯特 提到...

可否推薦專門介紹債券相關知識的中文版書籍
或者綠角大有計畫出版債券相關的書籍?

Yanbo Chen(陳彥伯) 提到...

剛好最近中美貿易戰,前陣子又看到類似的字眼,謝謝您在債券這方面的閱讀心得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