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2015致股東信讀後感3(Buffett’s Letter to Shareholders)—真假巴菲特
市面上有許多理財作家和選股大師打著巴菲特的名號在寫書或開課,他們是否是真的巴菲特信徒,或者只是假託巴老之名取得投資人信賴,實則滿口自創的投資法,也可以從巴老的信中看出。
有三個地方是觀察重點。
首先,巴菲特非常敬重指數化投資這個選項。
從很多地方可以看出來。
包括在今年給股東的信中有下面這兩句話:
Investors could have assured themselves of a good income for life by simply buying a very low-cost index fund.
Hug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have long underperformed the unsophisticated index-fund investor who simply sits tight for decades.
去年(2014)給股東的信中有這麼一句:
My advice to the trustee could not be more simple: Put 10% of the cash in short-term government bonds and 90% in a very low-cost S&P 500 index fund. (I suggest Vanguard's.)
他不只是講而已,在一次跟避險基金經理人的對賭中(註1),巴菲特親自選擇指數型基金(Vanguard S&P 500 Index Fund, Admiral Share)做為他的代表,跟經理人的績效對拼。(註2)
實際成果可見這篇文章或這篇文章。
指數型基金替巴老贏了這個賭局。這不是說著玩的,這個賭局是真的有100萬美金賭在上面,是貨真價實的比賽。
瞭解了這點後,有些只是單純依附巴菲特之名的人的嘴臉就是個明顯對比。他們非常討厭指數化投資。
他們不斷用各種方式污衊指數化投資,講得好像投資人只要跟他學選股方法,一定可以輕易打敗指數。
他們為什麼那麼討厭指數化投資工具?
理由無它,出於恐懼。
他害怕大家發現這個整天說的天花亂墜的選股大師,績效其實是落後指數的。
他害怕大家發現,原來單純用指數,不必用什麼選股方法,就會有很好的成效。會讓他”沒有生意”。
除於害怕,所以生氣、漫罵。甚至說一些”指數化投資工具就是給不懂股票的人用的”這種話。
照這標準,巴老親自用指數型基金來跟避險基金對比,那麼巴老也是不懂股票的人嗎?
居然有依附巴老之名的人,可以妄自尊大到這種程度。
假如這些人真那麼厲害,美國基金公會應該建議所有美國當地無法打敗指數的基金經理人都來台灣,跟著台灣的大師接受一個月的密集訓練。等他們回美國之後,我們在下一年看美國的股票型基金績效,全都會變成打敗指數耶!
美國人怎麼還不趕快派他們的基金經理人來台灣受訓呢?
這些人號稱的巴菲特投資法是不是真的那麼厲害,你不必詳究其內容,有一點基本的Common sense就可以判斷。
第二個觀察重點,擇時進出。
巴菲特本身非常討厭擇時進出,他從不認為預測短期市場走勢是可以持續正確達成的事。
今年給股東的信中有這些話:
Market forecasters will fill your ear but will never fill your wallet.
(市場預測者可以用各種預測充滿你的耳朵,但絕不會充實你的荷包。請注意never一字。)
I know of no way of reliably predict market movements.
(我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準確的預測市場走勢)
過去給股東的信中也有過這麼一句
We've long felt that the only value of stock forecasters is to make fortune tellers look good.
從很多巴老的言談中,讀者可以看到,他不是用短期進出市場來賺錢的人。不是預測整體市場下跌,就把資金撤出,以躲過下跌。預測市場上漲,就再大舉進入,充份參與。這不是他投資的方法。
可是,有些託附巴菲特的大師,不知道是出於什麼理由,或許是想為”顧客”提供選股之外的全套服務,居然還提出一整套的擇時進出理論。
講得好像只要根據一些簡單的指標,就可以躲過下跌,參與上漲,還弄出一些規則化的資金投入比率調整法。
說實在的,這些人已經超越巴老了。巴菲特不知道如何預測市場走勢,這些大師都知道耶~
這可能嗎?
第三個觀察重點,巴菲特有敗績,大師永遠不敗。
這些講巴菲特投資法的大師,你看他的範例績效,永遠是一個接一個成功投資的股票,永遠都沒有失敗的例子。連他的學生分享的成果也是。彷彿學了這套方法,就是無往不利。(聽說學生假如分享失敗的例子,會被”逐出師門”)。
這有可能嗎?
在巴菲特的投資失誤這篇文章中,讀者朋友可以看到巴菲特坦承自己的失誤。甚至認為自己某次失敗的損失金額,應可列入金氏世界記錄。巴菲特坦然,幽默的面對自己的失敗。
但這些投資大師不是。他們永遠只會成功。又再一次超越巴菲特了!
巴菲特投資法大師的不敗勝績是事實,還是刻意隱瞞敗績所呈現出來的偏頗結果?
你也只需要一點Common sense就可以判斷了。
總結來說,巴菲特先生是一個也很贊同指數化投資,不認為擇時進出可行的人,也是一個會投資失敗、坦然面對的人。
從這三點,大家應可分辨出那些人只是假託巴菲特的名號,骨子裡賣的,全都是自己發明的根本不符巴老原則的東西。
說真的,真要瞭解巴菲特的想法,就應該直接看他寫的東西。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就是最好的資料來源。
不要因為”巴菲特”三個字,就盲目相信市面上的假託巴菲特之名的偽大師。
註1:實際狀況是一位Fund of Fund的經理人,這個經理人挑選避險基金,再組成一支基金。
註2:巴老為什麼選擇指數型基金,而不是選則波克夏的股票跟避險基金經理人對賭,其實是個很有趣的問題。除了對指數化投資的信心之外,或許是因為他本身經營的波克夏其實有股權投資與企業經營的雙重本質。既然單純要比較股權投資,於是他就選擇100%投資股市的指數型基金來為他出戰。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巴菲特2015致股東信讀後感1(Buffett’s Letter to Shareholders)—波克夏的雙重本質
巴菲特2015致股東信讀後感2(Buffett’s Letter to Shareholders)—巴菲特的投資失誤
巴菲特2017致股東信讀後感2(Buffett’s Letter to Shareholders)—不相信巴菲特與利用巴菲特的人
過度自信的病癥—偽大師才會說市場容易打敗(The Problem with Overconfidence)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讀後感---防禦投資的兩個層面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7 comments:
我知道你想講的是誰。
1.打著巴菲特的名聲開課,到底是開課賺得錢多?還是投資賺得錢多?
2.標榜神奇指標,查里、孟格書裡談到,波克夏從沒什麼神奇指標,投資的原則不變,觀念年年更新。
3.一籃子股票,巴菲特曾說一輩子投資選項不多20個,孟格更少,只有10個,依造神奇指標按出一堆公司,績效還不如ETF。
4.大師膜拜,大師永遠是對的,對財務分析不屑一顧,總喜歡拿鬼怪解釋,GDP預測加減碼更是一絕,絕對不檢討錯誤預測。
5.不思進取,巴菲特、蒙格不斷的推廣普世智慧,大量閱讀翻新觀念才有今天的成就,大師永遠只鼓吹自己才是對的,其他都是歪理。
謝謝分享~
綠角老師您好:
我是想進入美國券商投資ETF的新手,想請教您一個我最近在思考的問題。
巴菲特推崇指數型基金,雖然近幾年因為美股不錯所以有贏過巴菲特波克夏的年化報酬,但是從長期去比(1965至今)卻是波克夏年化20幾%比美股ETF年化報酬10幾%來得好,讓我在想該直接投資波克夏還是選ETF呢? 就成本、分散程度來說當然是ETF(選免費的券商)較好,但長期績效來看卻是波克夏(雖然巴菲特的年紀是一大影響因素) 難以抉擇又或是我還沒搞懂那些問題,希望綠角老師能給點意見,感謝!!
要分清楚的問題就是
你是想要透過指數化投資工具
簡單的獲取市場報酬就好
還是要相信經理人能持續帶來勝過市場的報酬
綠角老師您好:
我是想問,巴菲特建議:「Put 10% of the cash in short-term government bonds and 90% in a very low-cost S&P 500 index fund.(90%的短債基金+10%的標普500)」,經過回測竟然比VT+BWX(或VT+BWX+BND)還要好,這是否代表無須配置非美股票,僅需配置美國股票就夠了?
假如投資看過去回測怎樣比較好
未來照做
就會有好成績
那麼,人人都會投資賺大錢了~
過去好,未來不一定好。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