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性的力量(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讀後感2---敝帚必自珍

書中連續兩章提到,人們會覺得自己的東西比較好。不論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成果,還是自己的小孩。人一定會覺得,自己的就是比較好。

書中的實驗是請受測者折紙鶴。自己折出來的紙鶴,受測者願意出較高的價格買進。但對於不是自己折的紙鶴,受測者則給予較低的估價。

即便是一樣的東西,只要是自己做的,人就會”不理性”的提高其評價。

這個實驗,讓我想起,或許在部落格寫作上,自己有做對一件事。

假如像折紙鶴這種相對較為單純的事,人們都會珍視自己做出來的成果。那需要寫下幾萬字,花好幾個月(或甚至幾年),才成完成的一本書,作者會如何看待這個成果呢?

不可能有一本書可以迎合所有讀者的品味。每一個愛看書的讀者,也多少遇過,看完書後,不過爾爾的感覺。綠角也不例外。但在這個部落格的書籍讀後心得中,我全都選我看過、而且覺得頗有收穫的書籍。

我希望分享的是,自己看完書後,有所感觸、很有心得的愉快。而不是看完之後,覺得很失落、浪費時間又浪費錢的遺憾。後者,的確是發生過的經驗。但我想,把它留給自己就好。

所以,在這個部落格中讀者朋友看到的,就是許許多多正面的讀後心得。

這也避免了,自己去負面評論別人的心血結晶。去說別人的小孩醜,絕非上策。再怎麼說”對事不對人”之類的話,對一本書提出批評,作者幾乎一定會認為這是很個人的指控。

另外作者也提到,一個解決方案,假如是由外人說給你聽,那麼它的說服力與可行性,就是比不上自己想到的解決方法。

所以,作者認為,最佳的說服方式,不是我直接將結論講給你聽,而是我導引你去想,由你自己得到這個結論。

這點很有趣。

許多指數化投資信從者覺得這個方法很好,也想推廣讓更多投資朋友知曉。但不應該直接講結論,說”做指數化投資就對了”,而是多分析投資世界的實際狀況,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比較起來,勝算如何。最後,讓投資朋友自己決定要走那條路。

在大多情形下,自己下的結論與自己選擇的路,比較不會見異思遷。如何選定投資策略,需要堅實的基礎與思考。愈懂得自行探尋與思考的投資人,投資之路就可以走得更加堅定。

這或許也可算是不理性面的正面應用。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不理性的力量(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讀後感1---薪酬過高表現太差

不理性的力量(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讀後感3---故事的力量

“誰說人是理性的”讀後感---不理性的比較

6 comments:

紫秘林 提到...

觀念的傳承方法有兩種:一是「明示法」(xxx你去作ooo就對了)。另一種是「喻示法」,以故事或比較的方式,就所要表達的「明顯觀念」隱喻在一項事物背後,不說對或錯。孟子先生就很擅長使用「喻示法」教導學生,最常見的就是以一段寓言故事讓學生自行導引屬於自己的觀念,這種由「自心」自行萌生出的觀念常較根深蒂固,會形成屬於自己的思想,就像肥沃的大地經過甘露之雨的滋潤所發出的枝芽般堅韌,相對較不容易被其他意見所左右。

匿名 提到...

非常喜歡你分享你的書籍讀後感

綠角 提到...

謝謝匿名朋友的支持~

綠角 提到...

感謝佑子的解說
很有深度~

朱古力男爵 提到...

突然有感!這概念頗類似2010年的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中所談到的思想植入。這部電影也是我當年度最喜歡的電影之一。

綠角 提到...

謝謝男爵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