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使用錯誤的指數來比較績效(It’s Wrong to Benchmark with Price Index)續

把投資績效拿來跟Price Index對比是一個相當常見的錯誤。

譬如群益台股指數基金

在公開說明書中有一段關於基金過去績效的解說表格,如下:


這個表格很妙。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表格下方有一段文字”基金報酬為淨值(不含息)報酬”。

這樣總算公平了吧。用不含息的基金報酬,跟不含股息的加權股價指數相對比,應該蠻合理的囉?

問題就出在,這支基金不會配息。


上圖截取自公開說明書,有這麼一句話”本基金之收益全部併入本基金之資產,不予分配”。

換句話說,這支基金的淨值報酬,就已經含有股利配息在裡面,當然還是要跟加權股價報酬指數對比。

然後更有意思的地方來了。

表中所列的報酬率數字,101年是加權股價報酬指數。102、103年,是加權股價指數。

過去三年,加權股價報酬指數與加權股價指數的報酬率如下表:



 

2012

2013

2014

加權股價指數

8.87%

11.85%

8.08%

加權股價報酬指數

12.94%

15.14%

11.39%

上表中的紅色數字,是群益基金放在公開說明書中的指數績效數字。

公開說明書中的這個表格不知道是誰編寫的?

恐怕他就直接查了一個”台灣股票指數”的資料,也沒有分清楚它到底是Price index還是Total return index。有可以用的數字,就抓起來填在表格上。才會出現這種各個年度使用不同指數版本的狀況。

這恐怕是一個品質堪慮的表格。

一個”指數型基金”的公開說明書中,連指數的版本都分不清,是一個最大的嘲諷。

而我們台灣投資人要為這樣的指數化投資服務付出多少費用呢?

(本圖取自公開說明書)

自成立以來,每年1.5%以上。完全是主動型投資等級的高貴收費。

我必需說,一個高費用的指數型基金,根本毫無優勢可言。

最後,我們來看,元大寶來投信所發行的指數化投資工具的公開說明書。

我們看的範例是元大寶來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基金

在這支基金的公開說明書中,有這個基金績效與指數績效的對比表,如下:

假如你把這個表格細細的從左到右,每一個年度都看過一遍,你會發現,這真是一支很不簡單的指數型基金。從民國99年起,每一年度的績效都可以勝過指數。

原來業界講了那麼久,主動投資很難勝過指數,何解?

就用追蹤指數的指數型基金,就可以勝過指數了!

這怎麼可能?用最基本的邏輯判斷,就知道這不太可能。

這個表格的問題就出在,它使用的全部都是未計股息的加權股價指數。

雖然表格下方有行字寫說,”基金報酬為淨值(不含息)報酬”。可以這支基金就跟稍早提到的群益基金一樣,沒有進行收益分配,它拿到的股票配息,就已經算在淨值內了。它的淨值報酬,就已經是加計股息的報酬,當然要跟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相比才合理,而不是跟加權股價指數相比。

選用不合適的比較指數,是一個在台灣投資業界很常見的錯誤。而我們在新聞報導上,三不五時就會看到的,”多少支基金打敗台股指數”的報導。你認為又是在跟什麼指數對比?是比較容易打敗的Price index,還是反應真正整體報酬的Total return index呢?

選用績效較低的Price index,會形成投資工具相比之下,似乎績效不錯的假象。

投資,有時候還是要靠自己多懂一些。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不要再使用錯誤的指數來比較績效(It’s Wrong to Benchmark with Price Index)

5 comments:

匿名 提到...

用正確指數比較追蹤誤差就露餡拉~

匿名 提到...

這篇讓我想到,iShares在愛爾蘭註冊倫敦證交所交易的IWDA: iShares Core MSCI World,總開銷0.2%,比Vanguard在當地推的VWRD (0.25% 愛爾蘭版VT)還低,屬於Aggregated ETF,不配息,自動配息再投入(Vanguard的VWRD則是每季配息),省掉自己把配息再投入的成本,追蹤Net return index,感覺好像不錯,追蹤誤差也很小

但魔鬼藏在細節裡,iShares ETF追蹤的是MSCI "Net Return" index,在指數定製公司MSCI的條文裡,Net total return代表配息扣完當地稅之後再投入,稅率的算法是沒有任何租稅條約的外國人稅率...問題來了,愛爾蘭不是跟美國有租稅條約嗎,只有15%的withholding tax,而且美國就佔了IWDA這隻ETF60%的權重,那怎麼ETF還追蹤指數追蹤得那麼好,不是應該打敗指數嗎?愛爾蘭跟所有歐盟國的租稅優惠咧,不是更應該打敗指數?指數計算方法是用最不優惠的稅率再投入,怎麼iShares有優惠稅率還追蹤指數追蹤得那麼精準,奇怪耶!很有可能優惠稅率都被iShares吃掉囉,投資人在低開銷的同時完全沒享受到愛爾蘭註冊ETF的好處

Rib 提到...

基金網站也有同樣的問題,以國內來講,除了晨星和引用晨星資料的鉅亨網之外,其他網站也都提供價格指數比較,而非報酬指數。國內外均然。

我覺得基金公司為了自己的利益這樣做也就算了,基金網站也這樣搞,是無知嘛?還是利益勾結?我實在不懂這對基金網站來講有什麼利益可言。更奇怪的是,同時有提供海外基金和海外ETF的基金網站,其ETF部分就又知道要用報酬指數...這是怎樣?更可笑的是,同樣是國外ETF,EWT這支iShare在美國上市的台股ETF,在MoneyDJ的報酬走勢裡頭,卻特別選用價格指數,是為了和國內ETF看起來一樣嗎?所以我可以確認這不是無知而是像基金公司一樣的蓄意誤導嗎?

我不知道除了台灣以外,還有哪個國家的基金網站會幹種混蛋事。

之前在找資料時我剛好有注意過富蘭克林這家海外基金公司的網站,其年報和國外各分站都有明確的報酬指數比較,台灣版的網站和季報還特別弄了不同版本的圖表,把報酬指數部分去掉。這是另一種相對含蓄點的手法,但動機如出一轍。

台灣投資人特別好騙嗎?

在接觸綠角財經筆記前,我自己也沒發現這個問題。我不覺得自己比別人好騙,所以我想,其實不是台灣人特別好騙,而是台灣金融業特別黑心。要來台灣競爭,就跟著學壞了吧。

綠角 提到...

謝謝匿名朋友與Rib的分享

看來
光是這兩個留言
再衍生就又是可以寫文章的題材了~

Unknown 提到...

美國佔MSCI World Index的確佔到60%,見https://www.msci.com/documents/10199/149ed7bc-316e-4b4c-8ea4-43fcb5bd6523

侵佔股東的股利是很嚴重的事,英國的監管單位會縱容這種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