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與長期定期壽險之比較

這篇文章試圖回答一個問題,假如你要20年的壽險保障,那一次保個20年期的定期壽險和分20次保一年期的定期壽險,各有那些優缺點呢?

通常長期定期壽險,它必需繳交的保費在保險期間都是一樣的,這叫作平準保費(level premium)。譬如說有個人30歲開始保了20年的定期壽險,保費以年繳的方式繳納。在這20年間,他所交的保費都是一樣的。

但這個保戶,他在30歲時死亡的風險和50歲時死亡的風險是不一樣的,50歲時的保險成本較高。所以他能在20年間都交一樣的保費,其實是年輕的時候多交了一些,也就是他先交了一些未來才需要用到的保險成本。

說白一點,是損失了這些錢的利息。理論一點的說法,是損失了這些錢的時間價值。(其實,到底差了多少,要看保險公司用多少的利率,計算繳費期間的這個年金流。)

另外,長期定期險有個限制,就是它的保額是固定的。剛才那位30歲的人,假如計畫保額1000萬,那麼在這20年間,他都要繳這樣的保障所需要的保費。假設他剛成家,有個一歲的小孩,他保定期險的目的就是怕小孩還沒成人,自己有意外的話,經濟會有問題。

這時的他,手上資產可能不多。可是十年過去之後,他40歲了,說不定事業成功,自己手上就有1000萬以上的資產,萬一真的有意外去世或不能工作了,他還需要1000萬那麼多的保險嗎?40歲的他不一定會這樣想了。所以短期定期險的另一個優勢,彈性,就顯現出來了。你覺得已經夠了,你可以不要保。你覺得不夠,可以把保額拉高。

譬如剛才那個保戶40歲時,又生了個小孩,或是貸款1000萬買房子等,在這些人生事件發生時,他或許會想增加保額。當然長期定期壽險有的也可以把保額拉高,但有些限制,譬如最多只能加到原保額的120%、或是每五年、或有小孩出生才可以要求增加保額等。

使用一年期的定期險加上自己的投資計劃,其實就可以組成投資型保單的效果。譬如甲型的投資型保單,它的身故保險金是契約保額與分離帳戶裡的投資總額取其高者。假如剛才那位30歲的保戶,他就是想要萬一身故,可以留下1000萬讓家人用。30歲那年,他手上有100萬,所以剩下900萬不足的,以定期險補足。到了35歲,他投資加儲蓄,手上有了400萬,剩下600萬,以定期險補足。到了40歲,他資產超過1000萬,他就可以不用保了。當初30歲,他也可以買契約保額1000萬的甲型投資型保單,效果完全是一樣的。

短期的定期險有個缺點,就是一定要找保証續保的,免得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剛好保險就要到期了。還有該公司最高承保年齡也要注意一下,能否滿足自己的需求。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該保定期還是終身壽險

定期壽險

終身壽險

保證還本的壽險---Return of Premium Policy

失能險

20 comments:

蘿蔔 提到...

http://spreadsheets.google.com/pub?key=pyVED3xS3200mhY12KtV7fw

以台銀人壽的一年期和長年期定期壽險來計算,在保額為10萬的狀況下,男性30歲,保障20年,在報酬率3%的情況下,反而一年期的保費會比較貴,在報酬率6%的情況下,20年也才省下 451元

若以 1000萬的保障來算,20年才省下 45100元,一年才省下 2255元

而且這種一年期定期壽保單有一個很大的風險,雖然保證續約,但保證續約期間,只有在保險期間屆滿日的兩週前,可以申請保證續保,也就是為了這2千元,你得保證每年有6%的投資報酬率,你得每年記得續保,萬一忘記了,
那更得不償失

另外關於保額增加或減少問題,不管長期定期險或一年期定期險都可以做,在實務上並沒有什麼差別

另外長年期定期壽險還有幾個優點
1. 保額增加權,可以直接增加一定比率的保額,不用可保性證明
2. 轉換,可以直接轉換成終身壽險,不用可保性證明

當然這兩個優點,並不是每一家都有,就要多比較一下了

如果是在意終身險和定期險的保費差距還比較有道理,但為了長期定期壽險和一年期定期壽險這一點點的保費差距,徒增自己的困擾,何必呢!

綠角 提到...

要感謝蘿蔔先生
還留下一張詳盡的試算表
真是頗為用心

那是十萬保額的差異
假如是千萬保額 差距就更大了
一年兩千多
已經可以抵掉三十歲初頭
一百萬保額的保費了呢

這是各有好處

我覺得短期險最大的好處是彈性
當然為了這個彈性的好處
要記得到期前續約
有人覺得值得 有人覺得不值

我覺得 保險既然為理財規劃的一環
定期檢視還是必要的
不是保了一個很高的額度
日後就都不用管它
其實你是在為不必要而過多的保障
付出金錢

短期保險再續保的時候
剛好可以強迫保戶
重心思考現在自己需要要多保障

許多散戶
股票交割都要記得看戶頭錢夠不夠
每週兩三次都不嫌煩
一年想一次保險的事
不會太難吧

還有
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要買終身壽險
就為了終身有保障?
除非有遺產規劃需要或是小孩永遠無法自立
不然買終身或是轉換成終身壽險
對很多人來說
是花錢買不必要的保障

蘿蔔 提到...

您說的沒錯
那的確是十萬保額的差距,如果是千萬保額差距會更大
但我相信您也注意到,在 3%的投資報酬率下,反而一年期的保費比較貴,如果是千萬保額,就更不划算了

以股票交割的帳戶為例,如果餘額不足,營業員會通知你,自然很難忘記
但以保險而言,我也認同定期檢視是重要的,但客戶並不這樣認為,就現實而言,十個人有九個人說不出自己的保額是多少,你要每個人都記得去續約,這種違反人性的事情,長久下來,對大多數人而言都是做不到的

關於終身壽險的必要性
對一般人而言,基本額度的喪葬費用,用終身壽險去準備是合理的
對有錢人而言,用終身壽險來做遺產稅的準備,也是合理的

我相信會來看這個部落格的人,都是希望能讓自己的財務狀況更好,甚至變成有錢人的人

既然如此,給自己一個權利,讓定期險可以轉成終身壽險,而且這個權利還不一定要多花錢,何樂而不為!!

綠角 提到...

不知道您在賣投資型保單時
跟客戶允諾幾趴的報酬呢?
不知道有沒有大於3%?
我對未來股市的期望報酬和一般投資人比起來較為保守
可見資產配置初步—合理的期待(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Reasonable Expectations)一文
這個期望 有多少實現的可能
也會影響個人對壽險的選擇

把壽險當喪葬險在賣 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這讓壽險
一個原本只適用於某些人的險別
變得可以賣給每一個人
變得零歲娃 99歲阿公 買壽險都是合宜的
這是一個典型的銷售勝過保險原則的例子

我有空會寫文章討論
讓更多人知道
什麼叫做把壽險當喪葬險在賣的惡劣行徑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把定期險轉成終身壽險
是不樂也不應為的事情
因為這是花錢買沒必要的東西

蘿蔔 提到...

我賣投資型保單是賣保障,不是賣投資,所以我不必強調報酬率是多少,也不必承諾客戶什麼
另外在你所提到的文章裡,你提到樂觀一點,報酬率為5%,保守一點就是3%

所以對保守的客戶而言,長年期的定期險反而是比較正確的選擇

另外,每個人的報酬率一定會形成一個分佈圖,若 5%是樂觀的數字的話,那麼總是會有人落在 3%以下,對這樣的人而言,長年期定期險也是較優的選擇


你說對大多數的人而言,把定期險轉換成終身壽險是不必要的,這一點我同意
但如果這樣的權利不需要多花錢取得,我會建議客戶擁有
誰知道在20年後,你會不會成為有錢人,而需要遺產稅的規劃呢?

Jack 提到...

綠角兄的見解頗為獨特,關於最後一段--把定期險轉成終身壽險是不樂也不應為的事情
因為這是花錢買沒必要的東西.
並不是很清楚您的意思,願聞其詳!

匿名 提到...

我也說一個最近考慮買保險的想法。

由於剛搬新家,房貸大增,目前保額不足以cover, 預期數年內需要增加較多保障才夠,所以需要增加短期的壽險。但是所需額外的保額是隨著還房貸而逐年遞減的。

這時就會發現,無論是終身壽險或是平準型定期壽險都無法滿足我的需求。特別是當我的預算有限時。

於是比較適當的作法,就是買一年期定期壽險,每年付出約略相當的保費,但買到的保額逐年遞減(因為年紀大了死亡率升高)。

不過我也發現有的壽險公司有五年期定期險,如果符合需要,也可搭配購買。

買保險其實也可以如同投資一般,做個保險組合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並付出最低的成本。

匿名 提到...

綠角先生的觀點太對了
保險的目的是什麼?
抱著撈本的心態,就不該把錢放在保險上
對人壽保險而言,什麼時候你賺得最多?
就是你今天才投保,明天馬上掛掉
但這是你保險的目的嗎?

一定要從保險公司撈到什麼好處,
就是一般人對保險的迷思
每個人都想撈本,那誰吃虧了?
保險公司不是傻子
若他真的當傻子太久,他也得倒閉
到時候你一樣撈不到本

羊毛出在羊身上

真是千古不移的道理啊

綠角 提到...

蘿蔔先生
在投資型保單受到攻擊時
以”保障”來進行防禦
幾乎已是從業人員的反射性動作
但請試想以下場景

客人,"老闆,魷魚羹麵裡的魷魚壞掉了”
老闆,”我賣你的是麵,又不是魷魚,這碗東西叫魷魚羹”麵” 你知道嗎?”
客人,”@#$%$#@%”

賣一張投資型保單
居然可以把投資部分撇乾淨

一張考券只挑一半的題目來寫
答得再好 就是50分
還是不及格

這就是你投資型保單的賣法嗎?
對投資部份不用交代??

20年後變有錢人
錢多到要做遺產稅規畫的人
真不知道這是故事還是通則呢?
替客戶做規劃
要依照那一個?

綠角 提到...

Jack 這個要說清楚
恐怕要寫好長的一段文章
容我有空再寫吧

感謝匿名先生寶貴的經驗分享

也謝謝niceguy的分享
的確 買保險 就不要想回本
保險本來就是種支出

許利銘 提到...

用「定期險+基金」可以複製一個甲型的投資型保單,這是一個常見的迷思。我希望綠角作為一個高水準的財金網站,不要無意間繼續散佈這種迷思。

「定期險+基金」只能複製一個「乙型」的投資型保單,不能複製「甲型」的投資型保單。原因很簡單,甲型投資型保單的淨危險保額是每日調整,而定期險的保額一年才調整一次。

假設甲型的投資型保單的簽約保額是一千萬,馬英九當選時的投資帳戶價值是三百萬,淨危險保額為七百萬。到了今天,由於股市大跌,投資帳戶價值可能只剩下兩百萬,但是沒關係,危險保額會自動上升為八百萬,客戶的總保障仍然是一千萬。萬一客戶今天突然掛了,他可以領的保險金是一千萬。

如果當初客戶是用三百萬的基金跟七百萬的定期壽險來完成一千萬的保障,那麼到了今天,在帳戶價值同樣縮水一百萬,客戶萬一掛了,留給家人的錢就只剩下九百萬了。

定期險的保額調整一年才一次,甲型投資型保單的保額調整是每天一次。如果真的發生事故,「定期險+基金」跟甲型的投資型保單相比,可能多拿,也可能少拿。但是既然保險是以保障為目的,就不該讓客戶承擔這種不必要的風險。

所以我要再強調一次:「定期險+基金」只能替代乙型的投資型保單,不能替代甲型的投資型保單。

綠角 提到...

TimS
謝謝分享
但我不認同你的觀點

自行保定期險加投資
可以達成投資型保單的核心價值

可以短期之內進行調整
不是什麼特別的功能
更不是可以讓甲型投資型保單成為獨樹一格產品的特性

你舉的例子中
充滿短線思維
直接以高點到低點所造成的損失來舉例
一個投資人手上流動性資產的鉅幅減少

所以 這個投資人
就是運氣好到進場點就是在萬點之前
他進場的時候說不定是早先的起漲點
說不定他投資部份價值本來就是200萬
破萬點前到了300萬
再跌下來 又回到200萬罷了

再者
將自己的流動性資產
完全投入股票
而且是淺碟的台股之中
沒有分散
造成短期之內
流動性資產大幅波動的可能
這是投資策略的謬誤
不是保險策略的問題
更不應用一個往往成本過於昂貴的保險
來修補錯誤的投資策略

MONEY123 提到...

一年期定期險&長期定期險,有一個需要考慮的部份,----費用率,較低的保費下費用就會佔掉很大的比重,尤其一些最低固定成本此時就顯得高了.

換句話說保額太低是便宜不了多少的.
而一年期的定期險費用率是較高的,郵寄,通知,製作保單,行政...

所以買高保額也許行的通,,,但保險公司不會賣給你的....風險太高..體檢費用也高...

這裡做保險的人真多'''

匿名 提到...

本人經驗:
對於我初期踏進社會的人,因為家裡父親還有賺錢,尚未結婚,努力存到第一筒金(100萬)是很重要的,故一年定期險對我而言是比較重要的,貴鬆鬆的終身壽險沒有甚麼吸引力.(終身壽險一年要花約7萬,因為我工作是第6類).

目前,我工作4年,我目前的緊急備用金100萬+投資資產 100萬.

保險目的是:當有風險發生時,幫投保人分擔風險. 若我原本就有 "緊急備用金" 了,我還需要"終身" 保險嗎?

匿名 提到...

對於"單身窮族"而言,
經濟能力在剛起步時,一年定期壽險可以減輕不少負擔的.

身邊有友人是各非常孝順的孩子,17歲就出社會打拼
扛下家人所積欠的巨額債務,現在將要30歲,才知道要多為自己著想一點(自私點),所以要開始買人生中的第一張保險,但前半段人生的積蓄早已被家債吸光了,此時選擇一年期定期壽險真的是最佳選擇了.
(友人目前還是家中唯一穩定有經濟收入的,至少保一張一年定期壽險來說相對有保障又減輕負擔)

p.s 綠角是否可以給個建言呢??對於這樣的案例而言.

真心希望同理心.感同身受的壽險業務人員能多一點~~~~>_<

voltaire1232000 提到...

建議一年期意外險先保, 一年期意外險很便宜的, 500萬保障只要3千多元.

再來才是一年期壽險, 以下是政府最新公佈的第五回經驗生命表

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8007/ch04/type2/gov36/num12/OEg.pdf

以30歲男性而言, 對照表上是0.001061, 這個是金融數字, 金融數字習慣用小數點代替百分位, 換算成百分位是0.1061%, 這個數字代表的是台灣30歲這個年紀男性的整體死亡率, 30歲的女性則是0.0401%, 女性整體死亡率更低!

0.1061%=1.061/1000=1.061萬/1000萬
這代表如果30歲這個年紀(注意喔! 是這個年紀)想保1000萬的壽險, 最低成本大約是1.061萬元, 大概就是1萬元左右.

讓我們回到現實, 現在台灣最便宜的一年期壽險收費, 30歲男性1000萬保障的收費是1.9萬, 已經接近2萬了, 比剛剛的1.061萬多了接近9成費用. 但是這已經是最便宜的一年期壽險了, 跟其他種類的壽險相較之下也比較接近政府公佈的30歲這個年紀的死亡率. 那種繳20年終生1000萬保障的保證更貴.

如果覺得1.9萬負擔太重, 那保500萬保障的也只要9500元.

這種一年期壽險會隨著年齡增加保費跟著增加, 其實很正常的, 整體而言年齡增加死亡率當然也會增加, 31歲1000萬保障的費用是2萬元, 500萬保障則是1萬元, 跟30歲沒差多少.

保這種消耗型的保險其實才能真正存到錢, 等到一定年紀之後, 也有了些積蓄, 就不見得需要保險了, 而且那時的一年期壽險也變貴了(因為死亡率也增加了).

最後, 最好的建議還是直接去找劉鳳和, 劉鳳和提供的保單費用我有去市面上比較, 除非他第一次提供的保單保險公司不受理, 要不然都是市面上最便宜的.

綠角 提到...

謝謝voltaire詳盡的分享

汎美皮膚科 提到...

好好笑唷,等到變成有錢人,還怕買不到節稅用的一堆儲蓄險嗎?

匿名 提到...

1.定期險本來就是保障高保費低的險種類型,只是業務員的傭金根本沒有多少錢...所以業務很少推!有推都是佛心來的...
2.儲蓄險...傭金比例就各家不一了!10-15%左右吧...
3.每個業務都碼不會跟你說他賣你這張保單公司發多少bouns...除非是親戚不想賺你錢的才會講一些~
4.更不是每個業務都懂他公司的所有保單!然後都懂條款的就更少了
5.業務大部分喜歡賣生死合險..佣金高啊~真的站在你立場想喔?遇過哪個業務會全面性討論財務規劃的?(你的還他的?這可要弄清楚..)
6.買保險就是買條款!買法律合約!能不能核保跟核保部有關!能不能理賠跟理賠部有關!跟業務專不專業也有關!
7.一個只會賣保單的業務...不見得會幫你爭取理賠!(因為自己也不懂..倒是你問他能抽多少啊他很厲害..)

8.每個業務都會說保險賣的就是保障...可是最能幫助經濟有困難的微型保單就沒多少人懂(沒啥佣金)
9.保障就是保障!投資就是投資!風險就是風險!
10.保障就是風險轉嫁,保險玩的就是這塊!(不然保險公司怎麼炒地皮?不過看在它會付錢的情形下..就讓它在有限制的環境下去炒地皮好了)
11.業務玩的是佣金那塊...第一次或是續期佣金啦之類的...
12.投資就是讓你承受風險的能力變大!承受能力越強就會越有錢~需要學習...保險跟投資完全是兩碼子事!
13.一個真正的好保險業務,不是那種會返還佣金的...是那種會提高保障降低保費然後在需要的時候還會幫你爭取到理賠的,或是懂得玩保險教你怎麼玩保險獲利的那種...
14.不要把商業保險看成有多高尚!就只是個大型的金字塔架構..保險公司只是把大家的錢拿去做槓桿讓自己致富..然後拿點肉業務拿點湯給保戶而已~(幾百億賠個幾千萬就叫得要死大概也只有保險公司會幹這種事)
15.有良心的業務員,但個人覺得沒有一間有良心的保險公司(在台灣)
以上純屬個人心得和感覺...感謝綠角大有這塊地方講保障的觀念...

綠角 提到...

感謝匿名朋友詳細的分享~
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