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你想像中的債券市場(It’s Not What You Think)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今年以來,債券市場下跌,於是市場上開始出現一些關於債券的論點。這些觀點看似正確,其實背後有很大的問題。

第一個看法就是,目前已經進入升息循環。由於債券價格跟殖利率是反向關係。現在不適合買債券,等到日後進入降息階段,再來投資債券就好。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錯誤看法。錯在兩個地方。

債券價格是跟該債券類別的殖利率連動。譬如五年期美國公債價格,是由五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決定的。不是直接由美國聯準會利率目標決定。

以為聯準會一將目標利率上調,所有美國當地各種年期,各種類別債券的殖利率就會同步上升,造成債券價格一齊下跌。這是一種常見的對債券市場的誤解。

有可能債券殖利率變化跟央行政策同步,但不一定會這樣。也有可能央行調高利率目標時,債券殖利率反而下降。

這種想法也會讓人以為在債券市場擇時進出很容易。只要在央行升息時離開市場,在央行降息時進入市場,債券投資就是保證獲利。

假如看到有人這樣講,你不應覺得”好有道理”,而是知道,他對債券市場所知有限。

假如你所投資的債券的殖利率,的確就跟央行利率政策一樣,同步上漲,造成債券價格下跌。那麼,是資產便宜的時候該買,還是資產價格貴的時候該買呢?

下跌後賣出,不是之前價格較高時沒有賣出的補救。假如你還在投入期間,資產價格下降,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第二種想法,則是認為債券已經失去穩定投資組合的作用。

股市標的

VTI

VGK

VPL

VWO

今年以來報酬

-6.70%

-8.92%

-7.31%

-6.13%


債券標的

IEI

VGIT

BWX

BND

BNDX

今年以來報酬

-6.3%

-6.9%

-9.7%

-7.9%

-6.1%

(績效是以淨值計算,到2022四月8日為止。資料來源是美國晨星)

上表可以看到,今年以來股市下跌,高評等債券也一齊下跌啊。於是有人大聲疾呼:”債券根本沒有保護作用。”

這是追求完美的股債負相關的想法。認為,股票下跌,債券就要上漲。

沒有這種債券。

資產配置需要的股債負相關,是在股市恐慌與嚴重下跌時,債券穩定或上漲,穩定整體投資組合的效果。

什麼叫恐慌與嚴重下跌?

譬如2008大型金融機構接連倒閉時的恐慌,譬如2020第一季疫情全球散布的嚴重下跌

當時債券都有發揮穩定的效果

而今天,投資人有恐慌嗎?

你是否看到有人還想要借錢投資?

有嚴重下跌嗎?

股市跌不到十趴是有多嚴重?

就一些負面消息而已,像通膨升溫與俄烏戰爭。俄國在全球新興市場只占3%左右的比率。烏克蘭不是全球主要股市指數的成份市場。

這種個位數百分比的股市下跌,對應方法是,投資人自己就要承受的住。根本還不需要動用到債券的穩定性。

遇到股市小幅下跌,就要債券上漲來幫你止痛的話,問題恐怕是出在你的風險忍受度太低。

這種情形類似這樣。

這天你在家裡點起了一根蠟燭,放在蛋糕上,為你一歲的孩子慶生。

家中客廳的火災自動灑水系統啟動了。幫你把這支蠟燭熄滅了,也把你的沙發,木製家俱與電子產品都淋濕了。

你覺得這個安全裝置有用嗎?

這種小火是應該自己吹熄就好,還是要靠灑水系統?

高評等債券不是永遠跟股票負相關。兩者有時會同漲同跌。

做資產配置只需要在股市真正恐慌大跌時,債券有負相關性就好。其它期間,同漲同跌是很可能,也很正常的現象。

股票略微下跌,就在抱怨債券沒有保護效果。問題恐怕出在對債券有錯誤的期待,以及自己的風險忍受度低落。

第三,債券投資選擇

有人的債券沒有保護效果,在於他投資的債券本身就有明顯風險。譬如具有顯著利率風險的長天期債券,以及具有信用風險的公司債。

標的

LQD

TLT

VTIP

今年以來報酬

-11.23%

-15.3%

-0.73%


上表可以看到公司債ETF,LQD與長期美國公債ETF,TLT,今年都出現超過-10%的下跌。

其實通膨升溫造成股票與一般債券同時表現不好的情況,對應的工具就是抗通膨公債。像抗通膨公債ETF,VTIP,表現就相對穩定。

我從2013開始講述的”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程,在討論債券投資的時候,抗通膨債一直是內容之一。

不過在過去低通膨的年代,這種債券的價值往往被忽略。許多人在選擇債券類別時,更受到配息率吸引,直接選擇具有較高風險的債券。完全不考慮殖利率非常低的抗通膨債。

會在事前就以對抗短期通膨升溫的考量配置好抗通膨債的投資人,恐怕是少數。而追求高報酬,去買高風險債券的人,恐怕為數甚多。

總結來說,會對債券有這些看法,其根本心態往往出自想追求一種完美的投資狀態。

想要升息離開市場,降息進入市場,是想要債券投資一定賺錢。

想要股票下跌,債券就一定要上升。是要求完美負相關。投資組合會在很小的上下波動中,一路向上成長。

這種想法就有點類似,”投資不必全球分散,要單買表現最好的地區”、”投資也不去買全市場,要買表現最好的產業”這種思維。要求更好更完美的投資組合。

但投資很難做到最好與完美。我們知道持續買到下一個表現最好的單一地區與單一產業,非常困難,所以我們做全球分散與全市場分散。

我們知道沒有一種金融資產,跟股市是永遠保持-1的相關性,然後自己本身還能長期成長。沒有。所以選擇高評等債券。它跟股票的相關性會波動,不是永遠負號,但我們能期待在最關鍵的時刻,像2008那種大跌,藉由高評等債券帶來穩定性。

投資往往需要接受市場的現實,在不完美中找到一個可實行的方法。而不是為了追求完美,去找尋一個無法實行的做法。

以為債券市場可以擇時進出,以為債券要永遠跟股票負相關,恐怕就是無法實行的方法。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債券殖利率的難以預測(Interest Rate is Hard to Predict)

2022美股熊市,全球股債表現總整理

2020肺炎疫情戳破的投資做法1---100%股票最好

適時進出債券市場的妄想(The Illusion of Market Timing in Bond Markets)

面臨升息,棄債選現金,有什麼不對? (What’s Wrong with Cash?)

資產配置在美中貿易戰的效果(Asset Allocation in Turbulent Markets)

2015八月股災時,各資產類別ETF表現(No One Can Predict Accidents)

英國脫歐對資產配置投資組合的影響(Impact of Brexit on Asset Allocation Portfolios)

資產配置是否有發揮效果呢?以2018十月全球股市修正為例(Asset Allocation and Market Corrections in Oct 2018)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