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專業主動選股的實際成果---SPIVA Scorecard 2021

標普公司從2002開始,每年發行一份名為SPIVA計分卡(SPIVA Scorecard)的報告,SPIVA是S&P Indices versus Active,標普指數跟主動型基金對比的縮寫。

報告中詳細整理各資產類別的主動型基金,跟對應的市場指數相比的成果。

這份研究報告的特點,包括選用合理的對比指數與處理生存者偏差,可參考之前的文章: SPIVA Scorecard 2019告訴投資人的兩件事

今年(2022)發表的SPIVA計分卡,是統計到2021年底的最新成果。

文章開頭就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圖表。

下圖顯示的是在過去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期間,所有美國股票型基金落後S&P 1500全市場指數的比率。

淡藍色長條顯示的是績效落後指數的比率。深藍色長條則是代表風險調整後的報酬落後指數的比率。

首先可以看到,不論單就報酬做比較或是看風險調整後的報酬,基金落後的比率都是七成以上。到了二十年期,更是九成以上落後指數。

所以有的主動型基金宣稱,雖然報酬不如指數,但風險調整後的報酬會比較好。基金用相對低的風險取得報酬。

只能說有少數基金可能達到這個要求。但就上表的統計成果來看,大多並非如此。

以風險調整過後的報酬來看,其實在所有年期,落後指數的比率都更高。

第二個特點在於,從左到右,隨著時間拉長,基金落後比率愈來愈高。到了20年,九成以上是落後的。預計到了未來,等到三十年成果出來時,落後比率會更高。

而二十年其實還不算很長。假如一個人二十幾歲開始工作,活到八十幾歲的話,會有長達六十年的時間可以投資。

你認為六十年期間,主動型基金落後指數的比率會是多少?

你會不會開始發現,原來看似單純的指數化投資工具,居然是那麼強的選擇?

下表是美國各類型的主動型股票基金,十年與二十年期間,落後指數的比率。

基金類別

10年績效

落後指數比率

20年績效

落後指數比率

大型成長股基金

87.34%

97.08%

大型核心基金

92.93%

95.30%

大型價值股基金

88.96%

83.41%

中型成長股基金

54.07%

90.05%

中型核心基金

87.25%

89.53%

中型價值股基金

93.26%

93.88%

小型成長股基金

65.66%

96.99%

小型核心基金

93.13%

92.23%

小型價值股基金

90.83%

86.40%


下表則是國際股票型基金與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十年與二十年期間,落後指數的比率。

基金類別

10年績效

落後指數比率

20年績效

落後指數比率

國際股票型基金

78.08%

90.44%

新興市場股票基金

79.75%

93.42%


二十年期間,高達九成的基金以上會落後指數。即便在所謂比較沒效率的新興市場,也是九成以上落後。其實指數化投資不是靠效率市場勝出,是贏在低成本。

下表則是各類債券基金,十年與十五年績效落後對應的市場指數的比率。

基金類別

10年績效

落後指數比率

15年績效

落後指數比率

長期政府債券基金

98.65%

98.00%

中期政府債券基金

83.87%

82.22%

短期政府債券基金

75.86%

77.14%

長期投資級公司債基金

98.25%

97.12%

中期投資級公司債基金

49.21%

67.00%

短期投資級公司債基金

36.84%

76.06%

高收益債券基金

94.24%

98.59%

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97.92%

94.74%


時間拉長,債券基金也大多是落後的。上表也可以看到,即便在所謂比較不具效率的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十五年期間,超過九成的主動型基金也是落後指數。

在投資業發達的當下,其實也已經有很多經理人與分析師在分析過去比較少人在關注的市場區塊。不要把比較沒效率,以為是沒有效率。誤以為自己在這些市場就很容易找到尚未被利用的機會。

不少人對SPIVA這類專業選股人士的統計成果不屑一顧,說他們有限制,他們有成本等等。說只要自己來選股,一定可以勝出市場。

這種狀況就很像這樣。

有位三十幾歲的年輕人,周末回到老家看到自己的阿公在電台買藥。

年輕人說:”阿公啊,有病要去看醫師啊。現代醫學是講求實證的。一個療法會被採用,通常都是有文獻支持,證明效果比較好。這是現代科學的成果。要懂得利用。不要聽電台講得天花亂墜,其實都只是他們自己宣稱的效果啦。”

阿公說:”可是我就看到某某鄰居,吃了很有用啊!”

年輕人暗自搖頭。

星期一,年輕人回到工作崗位。

年輕人:”今天開市,我要好好操作選股。又是邁向財富自由的一天。綠角引用那些什麼報告統計專業選股的成果都是垃圾。我明明就看到某某人選股發大財!”

不要用矛盾的原則在過生活。

科學不該是符合你的想法就採用,不順你的想法就不採用的東西。基本自然法則,不管你認同或不認同,就是會存在這個世界上。

忽略這些長期與大量統計顯示的基本通則,以為自己會是例外,不是健康的生活態度,也不是良好的投資方法。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過度自信的病癥—偽大師才會說市場容易打敗(The Problem with Overconfidence)

常見的投資謬思—輕鬆自在的參與市場(The Lethal Combination of Ignorance and Overconfidence)

上千位專業主動投資者、長年期的實際績效---SPIVA Scorecard 2022

劇烈波動的2020,主動選股是否較為有利---SPIVA Scorecard 2020

主動選股大多落後指數的殘酷事實---SPIVA Scorecard 2019告訴投資人的兩件事

專業選股與主動投資的真實成果----SPIVA Scorecard 2018成果回顧

金融業者與雜誌不會跟你講的主動型基金真面目—SPIVA Scorecard 2017成果回顧

SPIVA Scorecard 2016成果回顧—指數化投資的長期成果(The Triumph of Indexing--SPIVA Scorecard 2016)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