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超市的興起

美國基金業在開始發展之際,投資人要買基金,一般有兩個管道。

一是直接去找基金公司,這時基金公司可以賣免佣金基金(No-load funds)給投資人,也就是對於這筆交易,基金公司的主要收益是日後管理這筆資產時,投資人付出的經理費,管理費等。

第二條管道是透過銀行或證券商買入基金。但假如沒有佣金,銀行或證券商這些銷售管道是不可能幫基金公司賣基金的。所以這樣的購買方式投資人要付出佣金(Sales commissions,又叫load)。投資人可能是一開始買入時就要付佣金,叫前收型佣金(Front-end load),或是贖回時才收,叫後收型佣金(Back-end load)。

後來,保險業和理財規劃師等,也加入銷受有佣基金的行列。所以當時的投資人假如想省錢,只想投資免佣基金,但是因為投資標的不同,又需要不同基金公司的基金。這時,他只好在想投資的基金公司一家家開戶、匯款。實在有點麻煩。

1992年,嘉信理財(Charles & Schwab),開啟了基金銷售的新頁。它建立的基金銷售平台,不僅賣有佣基金,也賣免佣基金。

有佣基金對於承銷單位本來就有利潤,那嘉信為什麼要賣免佣基金呢? 其實它還是有利潤的。嘉信說服合作的基金公司,把免佣基金擺上他們的基金平台,但是每年要給嘉信0.25-0.35%基金的資產總值作為銷售費用。

這其實是一個三方互蒙其利的方案。對於投資人來說,你只要上一個網站,就有幾百幾千支的有佣或免佣基金供你選擇,省了很多事。對於嘉信這個承銷單位來說,無論是有佣或是免佣基金的銷售,都可以帶給他們利潤。對於基金公司方面,有這樣方便的銷售管道,可以有效推廣基金投資,增加名下管理的資產。於是基金超市的時代就此展開,證券商、甚至基金公司本身都加入超市經營的行業。

但是,身為一個投資人,還是要為自己多想一些。首先,從沒有任何統計證明,要多收錢的有佣基金,表現會比免佣基金好。免佣基金一向是對費率敏感的投資人的不二選擇。基金超市讓免佣基金的年度經理費中,有一部份其實是付給經營基金超市的證券商。也就是說,基金公司必需與證券商共享利潤時,基金的經理費就更難以調降。再來就是,即使你是直接跟基金公司開戶購買免佣基金,只要你投資的基金名列在某基金超市代銷名單內,你付出的經理費的一部份,就會流向基金超市經營者。

基金超市已成為一個太普遍的投資管道,基金公司不可能不去參與其中,所以即使你不想玩這個遊戲,恐怕還是會被迫參加。

最後就是與台灣基金投資現況的對比。台灣的投資人已經很習慣買基金要付手續費了。大家還常比較折數的多寡。其實在美國,買基金是可以no load的! 你1000USD下去買,基金淨值20,你就是買到50單位,不用再付什麼手續費。很有趣的是,台灣的投資人透過銀行買基金要手續費就算了,畢竟銀行也要賺。跟基金公司直接買,通常還是要手續費。這似乎已經形成台灣基金業的共識,反正投資人已經習慣繳交手續費了,何必點破呢?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不滿足的投資人

為什麼要開海外券商交易戶

你在玩誰的遊戲

免費ETF交易的興起(The Dawning of Free ETF-Trading Era)

海外券商比較(Comparison of Online Brokerage Service)

10 comments:

Build A New World 提到...

多麼感謝告訴我們這項資訊,問題是隔行如隔山,有的時候,到了國外聽到了非我專業的CD、各種funds的名稱,真擔心看不懂,聽不懂。這就是造就我們沒有勇敢去買的原因。否則美金白白放在對方銀行也只能乾瞪眼。

綠角 提到...

相信國內很多業者
看了你這段"告白"後
會覺得心安很多

stanley 提到...

同意綠角的看法,懶得去看去瞭解,就是要被無良商人賺手續費的份而已

綠角 提到...

謝謝Stanley的分享

比價是買東西的基本功
台灣投資人都接受台灣金融界的報價
卻沒想到只要開個美國券商戶頭
就能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服務

匿名 提到...

請問綠角大大,
台灣似乎只有一個先鋒基金超市,而且他也是要收取手續費的,台灣似乎還沒有嘉信理財的那種作法(%的基金資產總值作為銷售費用)的公司或平台?還是綠角大大知道哪間公司是採取這種做法?

綠角 提到...

好問題~

Charles Schwab以資產總值的%收費?
嘉信是券商
它還是收交易手續費

美國的財務顧問
才是以投資資產的%收費

國內的業者
重點在於
假如它還是推銷販售內扣費用高昂的境外基金與投信基金
就算它手續費一毛錢也不收
台灣投資人仍是不太樂觀

就像買到一台買進時費用便宜
但耗材昂貴異常的印表機一樣

很多人懂得怎樣選印表機
但不太會選基金

匿名 提到...

整理兩則新聞:

金融大創新 基金超市年底開張

國內基金銷售將有重大變革,金管會擬仿照南韓成立基金超市平台,境內、外基金都可拿到這個平台上架銷售,預計年底上路。「超市」平台將衝擊現有規模逾5兆元的基金銷售生態,投資人選擇更多,手續費可望下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16)日出席一場研討會,會後談到金融科技創新影響時指出,現在投資人買基金多透過銀行,但南韓有個專賣基金平台,類似集中市場,我們正在建置這樣的平台。曾銘宗說,以前賣基金,要給銷售機構上架費,會被很多通路綁住,很多很好的基金,佣金不夠優厚也上不了通路賣。以後投資人透過網路,就可以在這個平台買各種基金,曾銘宗說,這個平台一架好,會衝擊現有基金的生態,金融科技創新對金融業的影響相當大,「太空梭現在還在平路跑,起飛後就不得了」。曾銘宗認為建立這平台對投資人是好的,手續費可減少,也可篩選出最好的基金;對基金本身而言,到平台上架後,不僅通路費等佣金減少,獲利資訊也更透明。此案細節正由集保規劃,預計年底上路。金管會官員表示,集保規劃此平台就像「基金超市」,以後境內及境外基金發行機構只要跟集保簽約,就可以把基金拿到「超市」上架銷售。對投信等基金發行機構來說,通路變多,不再受銀行牽制,投信更容易募集銷售基金,若可銷售更多台股基金,對台股也具正面意義。未來基金「超市」平台將申請金融機構相關業務,受理投資人線上開戶,透過網路下單申贖基金。

基金超市/銀行客戶 恐爆出走潮

基金超市平台將衝擊銀行銷售通路?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16)日表示,對銀行確實會有影響,不過銀行仍掌握金流,需要銀行提供整合性服務的大客戶,受影響不大。根據金管會內部估算,目前境外基金透過銀行銷售比重約六成,境內基金也有三、四成,一旦基金「超市」平台建立後,銷售通路最大的銀行,手續費收入及相關的財富管理業務會否受衝擊,備受關注。曾銘宗表示,一定會有影響,不過,銀行掌握有金流,對客戶的財務狀況較了解,因此,會受影響的主要是一些散戶投資人,至於投資大戶,因仍需要銀行提供整合性服務及財務顧問,將資產作多元配置,受影響會較小。金管會認為,要保障的是廣大的消費者,有更多的基金透過不同的管道銷售,也有助市場擴大。金管會官員表示,會不會衝擊銀行業績,還是要看投資人習慣,有些投資人會習慣找理專,不過,年輕人可能會直接透過網路投資。

整理自:http://goo.gl/motDwr、http://goo.gl/MGr46X

這是不是也代表台灣人愛買基金的程度大到連金管會和集保也有興趣分一杯羹?不過金管會終於想到這些「化外之民」倒也是件好事,但會不會有綠角大與廣大投資人希望的低成本、低開銷的指數型基金或最基本的免佣金基金上架,則有待觀察。只是在新聞二中,我們可以發現:銀行長期以來還是只管自己吃飽沒有、自己賺到手續費沒有,而顧客呢?關我何事!而在官方基金平台上線後,銀行獨大、獨霸、吃乾抹淨而又贏者全拿的局面是否會被改變與撼動呢?倒是值得留意與觀察!

綠角 提到...

謝謝分享~

假如各家銀行都賣一樣的基金
服務上沒有差別
那會是一個紅海市場
價低者得

這個平台推出後
重點就如你說的
有沒有低內扣費用的基金出現

免手續費,然後收高額內扣
還是一點都不便宜啊~

提姆的新聞剪貼簿 提到...

其實國內的基金採用信託架構,保管銀行的費用肯定降不下來。
投信業者能不能發行基金可能還要看保管銀行的臉色。

綠角 提到...

謝謝提姆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