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個人理財總監的25年感想(Investing is overrated)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最近看到美國晨星Director of Personal Finance,Christine Benz在2019年底寫的 Lessons From the Past 25 Years 一文。
文中提到她自己從1993在晨星開始工作以來,這二十幾年的感想。我看完之後頗有感觸,因為這真是直指重點。
她的第一個感想是:”Investing is overrated”。
投資的重要性被過度高估了。
她怎麼會這麼說?投資怎會不重要?
基本計算就可以告訴我們,有投資跟沒投資,會對個人資產有多大影響。不是很多書告訴我們,投資致富的故事。會跟不會投資,差別不是很大嗎?
沒錯,投資有它的重要性。但基本上,個人理財的決定性重點,是你的收入多寡跟儲蓄率。
基本常識就可以知道,月收入20萬,儲蓄率50%,所能累積達到的財富水準,是月收入3萬,儲蓄率50%的人,很難達到的。
投資,很難彌補工作收入跟儲蓄率的基本差距。
但是,增加收入,要培養個人工作技能,或是更努力的表現以追求升遷或其它職涯機會。增加儲蓄率,要犧牲個人享受。這都是要付出的事情。
不如看錢自己長大吧。選個好標的,我都不用努力,資金自然快速增長,那不是更好嗎?
很多人看重投資,不是因為投資真的那麼重要,是因為要求錢自己長大,實在比要求自己輕鬆簡單多了。
所以,想在投資時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努力研究的人,一定要想,你對投資的勤勞,是不是出自於你對自身工作的怠惰與厭倦。
投資人之間很少碰觸的一個難堪現實是,不少在投資時看起來相當努力的人,在個人工作與職涯表現上,是得過且過,毫無表現。
投資只是一個讓他們寄託人生美夢的出口。
但問題沒變。一個不好的根基,低工作收入或是低儲蓄率,是很難用高超卓越的投資績效彌補的。
文中提到的另一個讓我很有共鳴的重點就是,很多金融業者推出的產品,是為了讓自己獲利,不是為了服務投資人。
譬如90年代的科技類股基金、2008金融海嘯前的能源基金、原物料基金,拉美、東歐等單一新興市場區塊基金,近幾年熱銷的機器人、5G題材基金。
無一例外,主題就是可以吸引投資人的想像或是前幾年表現很好的市場區塊。
這些都是資產搜集工具。搜集投資人的資產,然後進行收費,讓相關業者賺錢的工具。
它們對投資人來說,往往成為財富毀滅工具。
傻瓜相機廣告說: “你聰明、他傻瓜”。
現代基金的Slogan或許就是:”你賠錢、他賺錢”。
不要讓自己的資本成為其他人的賺錢工具。認真的想一下,你在考慮的這個投資工具,對發行者有什麼好處。
文中還有其它重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閱讀原文。
隨著時間推移,正確的理財原則,不論在美國,或在台灣,都是值得注意的重點。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投資,不該是生活的重心(What You Should Focus On)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aving for Retirement”讀後感1---沒有耐心、沒有財富
薪水可以致富(Getting Rich By Working Hard)
理財的重點(YOU are the Biggest Asset in Your Portfolio)
如何才能在財務上感到快樂?(The Source of Financial Well-Being)
投資沒報酬怎麼辦?(What If My Long-Term Return is Zero?)
我不相信的事(Wishful Thinking in Investing)
反脆弱(Antifragile)讀後感3---財富自由的代價
專職投資的慘澹前景(Earn a Living by Investing?)
“財務自由實踐版”(Work Your Money, Not Your Life)綠角推薦序—在工作與財務,找回人生主導權
Labels: 投資概念
6 comments:
除了少部分專業投資人 不然富翁都是靠本業發財的 不是嗎?
Thought what author meaning to say is start investing early and long enough compensate more than investment selection
learnman
我有同感
每每難到有人將科斯托蘭尼的書列入投資必看書目
就覺得有點懷疑
他的書,你學不到理財的正確做法與觀念
想學習投資實際做法的人,看完之後回想,你往往很難想起他的書到底有什麼重點
只會讓一些初入市場的人,就開始吊啷噹的以"投機者"自居
自以為是市場上特別、高人一等的族群
講話三不五時就"科老怎樣"、"科老說什麼"
然後以財務失敗做結
他的書最多只能當消遣
不看最好
對投資,難有助益(假如不是傷害的話)
真妙 怎麼我看科斯托蘭尼的書
一再告誡賭博(投機)的危險性
所以我才轉去搞投資了
Jake
你這樣很好啊~
謝謝Learnman的分享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