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十週年新版讀後感2—複利的真相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書中第四章,柏格專門討論投資成本的影響。
一個許多投資人不知為何很難掌握的重點是,整體投資人在扣除成本之前,拿到的就是整體市場報酬。
假設某年台灣股市,現金配息與資本利得,總共帶來3兆台幣的獲利。那麼,全體參與台灣股市的投資人,不管是法人或散戶,不管是外資或本地資金,全部台股投資人就是分這3兆的獲利。
但實際上投資人拿不到3兆?
為什麼?
因為投資要成本。
假如這年,整體台灣股市投資人付出的證券交易手續費、基金內扣費用、帳戶管理費,總共是1兆台幣,那麼投資人實際拿到的,就是3-1,剩下的2兆獲利。
一般生活購物,是你付出愈多錢,得到愈多。
投資不是。投資時,是付出愈多成本,得到愈少。假如你都不必花費任何成本,那你就會拿到所有報酬。
所以柏格寫道:If we pay nothing, we get everything.
金融業者最喜歡拿複利報酬來推銷產品。一年9%,你看看,三十年後,你的錢會變多少。
Compounding用在報酬方面的確相當可觀。但金融業者絕口不提的是,投資成本”複利”下來所產生的”魔力”。
作者書中的舉例是,市場報酬7%,扣除2%的成本後,投資人拿5%的報酬,長期下來會有什麼後果。
一開始看,會覺得沒什麼。初始投資一萬元,一年過後,市場報酬7%,資金會成長到10700。投資人報酬5%,資金會成長到10500,少了200元,不過是原始投資金額的2%。
但在五十年後,7%報酬率會讓原始投資的一萬元成長到294,570,但假如只有5%的報酬,五十年後,一萬元只會成長到114,674。
114,674只有294570的39%。
換言之,每年少2%的報酬,會讓投資人在50年後少掉了61%的報酬。如下圖:
這張圖顯示的是,由左到右,隨著投資年限愈久,投資人會取得報酬愈來愈小的一塊。
投資愈久,愈吃虧。
這就是複利甚少被金融業者提起的另一個強大力量。
一個人從二十幾歲出社會開始投資,到七八十歲的退休期間,五十年的投資期間是大多投資人很可能會遇到的狀況。
而且這還是假設有正報酬喔。假如市場是負報酬,你以為你虧錢的時候,券商就不跟你收手續費,基金公司就不跟你收經理費嗎?
你知道誰才真的是穩賺不賠嗎?
業者整天說每年9%你會賺多少,絕口不提每年2%成本你會少賺多少?
什麼叫一面之詞?
很奇怪的是,這個明顯事實,就在那裡,不需要任何高深理論或算式,簡單易懂。但很多人看不到。
對於這個現象,柏格先生也有特別說明。
對於許多一般投資人來說,這個事實違背他們的信念。太多投資人不認為市場是個每年產生某個固定金額報酬(可能為正或負號),然後大家一起分這個報酬。
他們以為市場是個無窮無盡的金礦。你愈努力去挖它,就會產生愈多報酬。要挖礦,當然要投入成本。都不投入成本,怎會有收獲?
這是對市場的錯誤理解。
對於業者來說,理由就更簡單了。他們就算知道,他們也不想談。作者引用Upton Sinclair的話:
“It’s amazing how difficult it is for a man to understand something if he’s paid a small fortune not to understand it.”
當一個人可以從不瞭解一件事中賺錢時,瞭解這個事情對他來說會是非常困難的。
當金融業者賺的錢,就是投資人短少的獲利。業者何必跟投資人講呢?
投資人不懂,那是投資人自己的事啊。
投資人假如蠢到相信業者說”費用不重要”,那還是投資人自己的事啊。
身為投資人,要有正確觀念,懂得照顧自身利益。你一定還是會看到層出不窮,一個接一個,一個世代又一個世代,不斷有金融從業人員試圖跟你說:”投資成本不重要”。
基本態度是,假如一個人談投資,說費用不重要。那只有兩個可能。
第一,他不懂投資。
或是,他懂。但因為本身就是金融業者,因利益衝突,無法說真話。
柏格寫下:
Costs mak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vestment success and investment failure.
成本,是投資成功與失敗的差異所在。
看懂這句話,相信這句話,實行這句話,你會離投資成功更近一步。
因為,這是投資的Common Sense。
本書中文版是:約翰柏格投資常識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十週年新版讀後感1—投資報酬與投機報酬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十週年新版讀後感3—投資人拿到更差的報酬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十週年新版讀後感4—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十週年新版讀後感5—怎麼知道你的投資顧問是否值得信賴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十週年新版讀後感6—ETF的罪惡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十週年新版讀後感7—沒常識投資法
“What I Learned About Investing from Darwin”讀後感6---複利最常被人忽略的特性
付出愈少,拿得愈多(The More You Pay, The Less You Get)
主動與被動的加減乘除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2 comments:
文章實在太棒了 請問 借分享 可以嗎?
歡迎分享連結
請勿全文轉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