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十週年新版讀後感4—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書中第十、十一、十二章,柏格先生用這三章分別討論用長期表現挑基金、用短期表現挑基金,跟請投資顧問挑基金的成果。

用過去長期表現挑基金,書中的例子非常有力。作者用1970到2016,長達47年的的時間進行驗証。1970當時存在的355支股票型基金,其中足足有281支,也就是八成,到了2016已經不復存在,從市場上消失掉。

原先這355支基金,只有兩支能帶來每年勝過標普500指數2%的報酬。這才能算是真正表現比較突出的基金。

請留意,在長達幾十年的期間,每年勝過市場2%就是名震基金業的重大成就。

所以,當你看到那些某一年勝過大盤30%、40%的成績,你還在羨慕不已,以為有為者當如是?

完全沒有必要。

每個人都有可能光靠運氣,在一兩年之內勝過市場幾十趴。但我們幾乎可以蠻肯定的說,沒有人可以在幾十年的期間,平均每年勝過市場10%以上。一年勝過市場幾十趴,是無法持續的短期績效。

這個例子也可以看到,事先挑出長期勝過大盤的基金,非常困難。柏格書中的例子是2/355。

有些投資人把”挑出未來表現好的基金”這個問題,用”找到過去表現好的基金”替代。

他說:”你看,很簡單啊,某某基金不就是長期報酬勝過市場啊,買它就對了。”

很抱歉,未來表現好,跟過去誰表現好,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對一個困難的問題,提出一個簡單,但是錯誤的解答。這恐怕不是明智的投資方法。

而且基金業的通則是,過去表現好,往往接下來就變得表現不佳了。

那兩支長期勝過市場的基金,共同型態是,在早期,資產規模小的時候,帶來非常突出的成績。然後,好成績吸引了投資人的注意,大量資金湧入,基金表現就開始走下坡了。

所以,假如你聽信:”你看看,某某基金帶來遠勝過市場的成績,買它就對了。”

你很可能正在重現投資界一再出現的故事,基金表現好之後投入,然後等著你的,往往是讓人很不滿意的報酬。

不論是用長期過去績效,或是用短期過去績效做判斷,都很難找到未來勝過市場的贏家基金。

柏格說,基金業者被要求一定要在文宣寫上:”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

請相信這句話,因為這是基金投資的Common sense。


本書中文版是:約翰柏格投資常識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為什麼你不該看過去績效來挑選基金(Past Performance is No Guarantee of Future Performance)

基金排名的變化,以台股基金為例(The Exception or The Rule?)

投資熱門基金的不良後果—以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為例(Poor Return Following Good Past Performance)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十週年新版讀後感1—投資報酬與投機報酬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十週年新版讀後感2—複利的真相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十週年新版讀後感3—投資人拿到更差的報酬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十週年新版讀後感5—怎麼知道你的投資顧問是否值得信賴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十週年新版讀後感6—ETF的罪惡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十週年新版讀後感7—沒常識投資法

賣基金的時候,買基金的時候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