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ealth Ladder讀後感2—財富翻身的有效方法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我們再復習一下作者提出的財富階梯。以淨資產總值分為以下六階,單位為美金。
第一階: 小於一萬
第二階: 一萬到十萬
第三階: 十萬到一百萬
第四階: 一百萬到一千萬
第五階: 一千萬到一億
第六階: 一億以上
不同的梯級不僅與消費有關,也與一個人如何邁進,爬上更高一層的階梯密切相關。
這裡作者提出1% Rule。
這是說假如某個機會可以帶來超過個人淨資產總值1%以上的收益,那值得去做。假如不到1%,則不需考慮。
這個百分之一原則,會帶出各財富階層的人該追求的機會。
譬如位在第一階,資產不到一萬的人,收入可以增加100元以上的方法,都值得考慮。譬如工作更長的時間,或是打第二份工。
到了第二階,收入要增加100-1000美金,才值得去做。這靠打工就很難達成。這要靠需要較高度技術性的工作才有辦法。
第三階,收入要增加1000到1萬。這要在公司內取得高階職位,或是有成功的副業。
第四階,需要收入增加1萬到10萬。在公司成為領導層級,或是自行開創事業才有機會。
第五階再往上爬則幾乎都要靠創業或做為成功企業的初始股東才有辦法。
對於每個財富階級的人,爬上更高階層的方法完全不同。每一個階層再往上爬的難度,比起之前的階層,難度也是倍增。
但這些方法並沒有要求一定要照順序使用。譬如有人可能在求學時期或是工作早期,就開創事業。獲取成功之後,直接邁向第六階的財富階梯。
這些邁進方法,基本原則就是用更高的收入累積更多的財富。在初期,可以用個人的時間與工作技術帶來收入的增長。到了高階財富階梯,則是靠管理他人的人力資本或金融資本,形成有效的企業運作,帶來龐大收益。
作者引用美國2022 Survey of Consumer Finances的數字。位在財富第一階的家戶,中位收入是32,427美金。第二階是47,560。第三階是83,230。第六階的中位收入則高達426萬美金。
假如用收入將美國人分成四等份,也可以明顯看到收入愈高的人,淨資產價值愈高。
也就是說財富與收入並行。低收入高資產與高資產低收入的狀況,是少見的例外。
收入增加,財富增加。
作者寫: ”Your income today is the foundation of your wealth tomorrow.”
今天的收入,就是明天財富的基礎。
所以攀爬財富階梯的重點在於如何靠自身能力獲取更高的收入。
資產排名前幾名的富人也大多是事業有成的人士。投資者只是少數。
假如一個人已經可以體會成功經營事業獲致龐大財富不是簡單的事,那為何他會覺得成功率更低的靠投資成為富人是條更為可行的路呢?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Wealth Ladder讀後感1—多大的花費,你才應該在意
理財的重點(YOU are the Biggest Asset in Your Portfolio)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aving for Retirement”讀後感1---沒有耐心、沒有財富
“Just Keep Buying”(持續買進)讀後感1---累積財富,儲蓄重要還是投資重要?
晨星個人理財總監的25年感想(Investing is overrated)
投資,不該是生活的重心(What You Should Focus On)
薪水可以致富(Getting Rich By Working Hard)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