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蒙格之外,鮮為人知的波克夏第三位合夥人(Are You In a Hurry to be Rich?)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 )《一如既往》(Same as Ever)的作者Morgan Housel在2021三月發表的” Too Much, Too Soon, Too Fast”這篇文章中,提到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今天投資人普遍知道,波克夏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就是巴菲特與蒙格。他們不僅是早期創始者,也透過參與波克夏多年的可觀成長,成為億萬富翁。

其實在40多年前,除了巴、蒙之外,有第三位重要合夥人,Rick Guerin。Rick與巴菲特、蒙格,三人一同做投資決策,一同面談企業經營者。

問題是,Rick Guerin到那裡去呢?為什麼今天很少人聽說過他?

2007,價值投資人Mohnish Pabrai贏得巴菲特午餐競標。席間,他就問巴老:”Rick怎麼了?”

巴菲特說:
“查理和我都知道自己日後會變得非常錢。但我們不趕,我們知道那會發生。Rick和我們一樣聰明,但他趕時間。”

原文:“Charlie and I always knew we would become incredibly wealthy. We were not in a hurry to get wealthy, we knew it would happen. Rick was just as smart as us, but he was in a hurry.”

Rick怎樣趕時間呢?他如何讓自己更快有錢呢?

借貸投資。

結果遇到1973、74的美國股市大空頭。Rick收到催繳通知。被迫以每股40元以下的價格,將波克夏的股份賣給巴非特。

他持有將會帶來非常可觀財富增長的公司股份,但他的投資方法讓他無法長期持有下去。

前幾年台股是大多頭。有幾個年度,市場一年就漲三十幾趴。有些股票一年之內就漲幾十趴或甚至翻倍。

當你看到有人在這樣的市場環境,藉由借貸投資,好像很簡單,也很快,就可以迅速致富。千萬不要直接推導到”我一樣借貸投資,就可以快速致富”的結論。

借貸投資會放大成果,這個成果可能好,也可能壞。

當你看到借貸投資放大好成果時,不要以為自己投資只會遇到好成果。那是漠視風險。這個方法也會放大壞成果,你要想想遇到壞成果會是怎樣的場景。

另外,透過借貸投資嘗到甜頭的人,他很可能會停不下來。本金更大之後,他就用更多的資金,進行更大規模的借貸投資。

這時需要注意一個重點,就是變有錢,跟持續維持有錢,需要很不一樣的技能。

借貸投資遇到市場好的時候,會讓人變有錢。但它的缺點就是,假如你持續使用這個方法,最後遇到市場很壞的時候,會把你之前的成果一掃而空。它其實正是持續有錢的妨害。但不少人會持續使用。

為什麼?

因為人想要變得更有錢。

所以有時候我會看到一些留言,大意是說,我要在資產小時採用高風險策略,成功賺到大錢後,我再轉回比較保守的策略。

這很難。

假如高風險策略讓你賺到大錢了,人通常不會就此停下。會很自然的想要持續用這高風險策略去搆到下一個財富等級。

這種無法停止追求的心態,會讓使用高風險策略的人,最後往往會體會到其”高風險”的一面。

投資的路,不要趕。其實就是加速進行了。

想找到一些方法加速前進,在市場多頭時,你會覺得自己很行,很聰明。等到市場反轉,恐怕就會體會什麼叫”欲速則不達了。”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aving for Retirement”讀後感1---沒有耐心、沒有財富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讀後感4—急躁對財富的傷害

The Passion Paradox讀後感1—人生與投資的通用原則

有錢的缺點(Drawbacks of Being Rich)

四個最危險的財務性格,你有其中幾個嗎?(Four Dangerous Attitudes towards Money)

節儉與財富自由的根本差別(Frugality and Financial Freedo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