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困難的事想成很簡單(For Most Investors, Individual Stocks are Simply Too Hard)

巴菲特曾說:”我桌上有三個箱子,進、出、與太難”。(In, Out, and Too Hard)

也就是說,投資時不必所有東西都會。有些投資選項或做法就是太複雜或是太耗費精力,不值得投入資源。你只要做好你會做的幾項就可以了。

當然,如何歸類何者屬於”太難”,何者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是個人的選擇。但許多投資朋友可能犯下的一個錯誤,就是把很可能是”太難”的東西,直接認定自己簡單就可以做好。

晨星個人理財總管Christine Benz今年七月的一篇文章,就列出了她認為太難的投資選項。第一個就是自行選股投資。。

她說,有些她見過最聰明的人,就在晨星的股票分析部門工作。而且實際上,她可以迅速且直接的取得這些分析師的選股建議。

但她仍把主動選股,放在”太難”的區塊。

因為在業界幾十年的經驗,讓她看到就算是專業主動經理人,要靠選股持續勝過指數化投資工具有多難。
(原文:I know how hard it is for even professional active managers to consistently outperform inexpensive index-tracking funds by picking stocks.)

她懷疑自己跟這些專業人士相比,有何特別的優勢,有什麼理由會做得更好。所以,她寧可放棄主動選股。

這段論述可以看到,她做出這個決定的兩個基礎。

第一個,知識。她看過統計數字,加上親身在業界的經歷,知道勝過指數有多難。

第二個,謙遜。她認為自己恐怕不容易做得比這些專業人士更好,沒有理由相信自己會特別強。

許多投資朋友,將主動選股放在自己的能力圈裡面,根據的是完全相反的理由。

第一個,沒有知識。他以為主動選股,勝過大盤很簡單。

典型特徵。每當有人引用數字,譬如 SPIVA報告,說二、三十年長期下來,會有高達九十幾趴的主動經理人落後指數。

他就會說:”那有那麼難,我自己就贏了啊。”

或者說:”那是你沒有認識那個圈子的人啊。我很多做投資的朋友都勝過市場啊。”

結果,他自己勝過市場的成績,是近一年,或是近三年勝過市場。時間很短,根本不是長時間,譬如二、三十年勝出。

那麼短的時間還無法區分出到底是能力還是運氣帶來好成果,他就急著說自己有選股能力。

聽說許多朋友有都勝過大盤,恐怕是太容易相信別人。人最喜歡拿自己的”豐功偉業”出來講,避談壞事。”自己說”的績效,是最需要懷疑的。

譬如現在男子標槍世界記錄是98.48公尺。基本上,假如你標槍可以擲出90公尺以上,就可以當國手。

然後你到了一個地區的田徑俱樂部,裡面的人跟你說:”沒那麼難啊。我們這裡就有好幾位可以丟90公尺以上。”

你一定會懷疑,他們到底怎麼量距離成績的?真的嗎?這可能嗎?

現在很多人,聽說身邊朋友或是看到網路上,好像很多人都可以擊敗市場,居然是先相信。

然後取笑看正規研究報告,統計有會計師驗證的整體主動型基金績效的人,說他們:”認識的人不夠多”?

這就像是相信身旁很簡單就可以找到很多標槍丟90公尺以上的人,然後說真正去查世界記錄的人,”認識的人不夠多”,這不是一個明智的人會說的話。

不要讓自己想賺錢的欲望,把太困難的事情想得很簡單。

把主動選股放進能力圈中的第二個因素是,自大,或是過度自信

他以為自己開車技術高於平均,壽命高於平均,幽默感高於平均,當然,選股能力也是高於平均。

一個以為自己在各方面都勝出的人。

這其實跟第一個理由有點關係。沒看到客觀資訊指出專業主動選股有多難成功,於是助長了自己不切實際的信心。

所以回到本文一開始所講的Christine Benz把選股放進”太難”的兩個理由,她在投資業界幾十年實際看到的專業選股成果以及她的謙遜。

而許多人進行主動選股的理由是,他以為主動投資要勝過市場很簡單,以及他的過度自信。

何者是比較明智的選擇呢?

當然,還是會有些人選擇進行主動投資,其中也會有少數人真的長期勝出。(註1)

但主動投資對於大多人的實際體驗恐怕是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拿到落後市場的成果,同時妨害自身資產成長。

這個狀況完全符合巴菲特所說的”太難,不值得花大量心力與資源”的定義。

選擇不去主動選股,其實比起選擇去做主動選股,需要對投資世界更完整的瞭解,同時壓抑自己的過度自信。這不是簡單的事

這個世界,不是主動選股就”比較高竿”。做指數化投資就是”沒有研究”、”懶人”。

其實對投資世界瞭解不夠深入,同時又想要快速致富的懶人,很多會選主動投資。

我們也常看到,初入市場、信心滿滿的年輕人,衝動的採用主動選股。

而在看得比較多,想的比較深之後,才知道主動選股是一個應該放在”Too hard”的投資選項。

誠如Christine Benz所說:

“As I’ve gained more investment knowledge and more knowledge of myself, it has gotten easier to pass on investments because they are outside my circle of competence.”

“當我吸收更多投資知識,也更瞭解自己之後,我就更容易知道,那些投資應該放棄。”

因為瞭解,所以知道有些事不值得去做。

主動選股,是所有投資人都要好好想一想,到底值不值得去做的事。





註1:沒錯,還是有人勝出,但很少。而且你事先無法知道。(事後挑出勝過市場的基金,然後推導出”挑選優異基金很簡單”結論的人,恐怕要進修的不是投資知識,是基本邏輯。)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有能力、會思考,就該研究股票嗎?(Active Investors, the Odds are Against You)

不會錯的投資?(Be Wary of Can’t Miss Investments)

草莽出英雄(Investment Return without Verification)

持股愈少,績效愈差(Concentration is Bad for Performance)

資產大才適合資產配置跟指數化投資,事實或迷思?(Active Investing Usually Fails to Deliver)

真正的無腦投資法(Indexing is NOT a No-Brainer)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