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初步—配置的執行續2(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Execute Asset Allocation Plan)

資產配置計劃的執行有三個階段,建構、維持和提領。

首先是建構階段,投資人在進行了如同X先生的思考與計劃後,決定達到某一目標,譬如退休,的資產配置。假如這時投資人手上就有一筆資金,要以退休為目的投入市場,那麼這筆錢就要依計劃比例投入。

維持階段對於大多數領薪水的人來說,代表定期(不一定是每月)投入金錢到這個資產配置計畫之中。再平衡的維持,計畫的修訂,在這個階段也是必要的。

提領代表資產配置計畫已到了開始供給目標金錢的階段。對於某些一次性的花用,譬如購屋,資產配置內的金錢會被一次提出。但對於長期的花用,譬如幾十年退休生活的日常花用,資產配置計劃仍需被執行。再平衡與計畫修定也是必需的。

與維持階段不同的是,維持階段用新投入的金錢對過低配置的部位補強,提領階段用提出的金錢減低配置過重的部位,兩者一樣都可達到再平衡的功效。

我們一個個來看。

首先是建構。假如X先生就決定以手邊的300萬現款馬上開始這個計劃,那麼他在各投資標地需投入金額如下:

現在的問題是,要馬上用單筆投入的方式建構部位,還是要用定期投入(不一定是每個月)來進場。

答案當然是,都可以。

單筆進場的優點是壓低交易成本。譬如最小部位是債券ETF的15萬,假如一次投入,譬如在Firstrade這種折扣券商,收6.95美金的手續費,約等同210台幣,等於是0.14%的費用率。(台灣賣的基金3%打幾折才會到0.14%啊?)單筆的缺點是,當時進場部位的價位,對這筆金錢的損益會有較顯著的影響。

假如投資人很在意這點,他可採用分批投入的方式。譬如債券15萬的金額,拆成六個2萬五千,每月投2萬5千進去。但分成六次,交易成本就是乘以6。投資人必需在這之間取捨。

還有一種狀況註定需要分批投入建構資產配置,就是錢少。譬如某個人手邊只有五萬好了。五萬分到這九個標地,最小部位是債券ETF的2500元。這樣一次的交易成本就會達到8%,金錢上太不經濟。而且為了一個2500元的部位,你要下多少功夫研究投入的資產和買進的標地,時間上太不經濟。這種狀況下,在錢不多的狀況下,投資人最好放棄一次架構完成的想法。

沒有人規定資產配置一定要馬上配出來,或是每一筆投入的錢立刻分配到各標地才叫資產配置。你可以花一年、兩年、甚至三年的時間,慢慢架構。就算花到三年的時間才讓計畫雛型,在一個以退休為目標的資產配置計劃中,假如你預期工作25年,退休後還有25年的時光,三年的時間,在這50年中,不過是6%而已。

譬如剛才那個手邊只有五萬的投資人,他可以先選一兩個資產類別和標地,進行深入的研究,然後再投入。譬如他可以先選台灣50和美國公債ITE,把手邊的五萬以八比二投入,分別買進4萬和1萬的部位。這就是一個絕佳策略。他不僅避開了錢太少引起的不經濟,也組成了一個有股有債,相關性很低的資產配置。日後他再以工作所得金錢,逐一補足各部位。

薪資假如不多的話,可以累計幾個月後再投入。譬如三個月可以累積五萬的金額,那就三個月投入一次,買進沒有或補足不夠的部位。沒有人規定定期等於每月。每四個月也是定期、每半年也是定期。那種急於每個月把金錢投入的思維,常是牛市的副作用。看別人賺很多、賺很爽、怕自己晚進場就會少賺,所以每個月都要進場,每個月所有可投入的資金都要進去。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許多人買下了他們根本不該用的投資管道。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資產配置初步(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總目錄

資產配置初步—配置的維持(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Maintain Asset Allocation Plan)

23 comments:

匿名 提到...

這篇看了真是很受用。要提醒自己儘量用更彈性的投入方式來減低可能的成本,但前提是必須要克制自己不要被現今市場的短期波動給影響了。

綠角 提到...

ffaarr兄 感謝鼓勵
保持彈性 的確是一個重要的投資原則
不要被什麼契約給綁住了

匿名 提到...

請問綠角
有看過分析, REITs 與股票及債券的相關性都不高. 是否這也可以加入資產配置呢?

不知你對 REITs 這項投資的分析看法如何??

綠角 提到...

REIT是很重要的資產類別
也是資產配置中合宜的配置項目

我沒提它的原因是
光是股債混合
就會有一點複雜了
我想把資產配置的觀念
用比較簡單的例子解釋
所以才會用股和債而已

StateStreet也有發行美國和國際市場的REIT ETFs
都可拿來當資產配置的工具

匿名 提到...

如對綠角所寫的資產配置概念能瞭解
就可以自己再將其括大.方式都相同.

"股票"債券"REITS"商品"外幣"
通常是這五大類..

Reits有可自己分為"美國"+"美國以外"
商品可細分"能源"+"農產品"+"金屬"
外幣"台幣"+"歐元"+"美金"+",,,)

每項類別內部可先再平衡
五大類又要再平衡

所以不太好寫,

綠角 提到...

正是如此啊

eujent 提到...

請問綠角

若要將REIT,商品等也考慮進資產配置中

REIT等各類又該如何設定其名目報酬率呢

應該說對有興趣的類別該如何訂定其目標報酬率呢

謝謝

綠角 提到...

這個問題
已經不是回應就能回答了
這是可以寫系列文章的題材
有興趣的話
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書中有詳細的解說
連Alternative assets也有報酬率估算

eujent 提到...

請問綠角

是否資產配置一定要考慮到各面向
才來進行投資會比較好
(如要考慮到股債,REIT及外幣等)

若是我不想考慮這麼多
只想針對股債,REIT等進行配置
但又無法確認各類別應定義的報酬率
以設定各類別的比率的情況時

直接以自己想要的比率作為資產配置是否可行
(畢竟沒有人可確定未來哪種類別的報酬率好
因此只要做到配置,就可在降低風險的情況下持續資產成長了)

不好意思
問了許多的問題
實在是實際做資產配置時
發現要考慮的問題粉多
希望綠角能提供一下本身的經驗
謝謝

綠角 提到...

可以參考拙作"資產配置初步"

Ronald 提到...

綠角兄提到可用 ETF 或指數基金來做資產配置,各有優點。可否請教您自己是用何者(或為主)來進行配置?可否分享一下理由?

綠角 提到...

ETF和指數型基金我都有用

基本思考
可參考
該買ETF還是指數型基金一文

Ronald 提到...

有關該買ETF還是index fund的問題。其實是這幾天剛把您的大作「資產配置初步」從頭到尾再看一次。準備真的進行配置動作了 (慚愧!距離最初看到恐怕超過半年多了)。

實際配置計算過程由於有國內外比例,股債比例,還有沒列在上頭的貨幣商品不動產部分要一起處理,不如想像中容易。尤其美國的資產因稅率偏高,在分配上又要調降比重。這部分真得花不少時間。

好在本來無須一次配置完畢,可慢慢進行慢慢調整。實際初步試算一次後,就發現65歲退休夢碎了。想不到「活著」是如此花錢的一件事。

由於您一直強調費用高低的影響,身為讀者不免在 ETF 或 index fund 上計較。或者即便選擇ETF, 在組合上也有很多計算工作。

可能綠角兄覺得我們不應這麼偷懶只想問現成答案,因此來計算一下。

舉例來說,選擇VGK+VPL+VPO (2:1:1)與 VEU來比較。如果前者分別購買 USD 2000, 1000, 1000與後者買 4000來比較。前者的費用率較低,但手續費多出 6.95*2。這個多出來的初期手續費需要約 7.3年多才能彌補過來 (再來就比較便宜了)。

再以 VEU vs VFWIX (ETF pk. index)來比較。如果以最低投入金額 3000 +每月 100來看的話,還是買VEU比較划算 (第一次 3000, 以後每年買一次 1200)。但若以後的每年分兩次投入每次600買VEU,則要買到第八年以後單年的費用才會比較省。總費用來看則至少要十幾年才能變得比較有利。

基本上就是每年多付給券商的手續費能否被較低的ETF費用率cover過來。VEU 費用率 0.25%, VFWIX費用率 0.4%, 差距是 0.15%。如果每年買一次 ETF, 則當累積 ETF金額大於 USD 6.95/0.15% = 4633 時就是買ETF比較有利 (但要注意index第一次購買也有6.95手續費),若每年買兩次當然就加倍了。

以一支要長期持有退休用的指數來說,似乎單支金額就應該很快就要超過上述金額才對。何況券商的手續費不時有打折贈送等等。這都有利於投資人選擇ETF。

所以若只要一個簡單的答案,在費用率上似乎是ETF優於 index。當然,採 ETF 方式投資,還額外有人性/紀律的問題需要考慮,但用ETF也更容易以較低的金額,更精確的比例來配置資產。

以上考慮不知是否及格,還請綠角兄提示。謝謝。

p.s. 以上只是粗略估算,未考慮利率與通膨的影響。

綠角 提到...

最近讀者的留言
真是相當的認真啊!

Ronald
你算得很正確
我持相同的看法
ETF和Index fund的費用比較核心
就在於一次性費用與持續性開銷的差別

David358 提到...

我最近也在研究 ETF PK index fund的問題,William Bernstein 認為「FUND的追蹤誤比ETF更好,達顯著水準。」(見 http://www.efficientfrontier.com/ef/104/stupid.htm )

不過這是拿vanguard 的index fund 與 ishare的ETF來比較的(已經將費用的差異排除)。如果是 vanguard 自家的 index fund PK 自家的ETF,可能就不會有這種 tracking error 的差異了。

原文:In all seven cases where a direct head-to-head comparison can be made, the Vanguard funds outperform the iShares. The results are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ith a t-stat of 2.78 for net returns and 3.44 for gross returns (p values less than 0.016 and 0.007, respectively). Pretty impressive for just seven data points. In some cases, it isn't even close; the Vanguard Small-Cap Value Index Fund beats the relevant ETF by about 80 basis points (bp) both before and after expenses.

Ronald 提到...

再來後續報告一下執行結果。結論是「費率不是唯一最重要的考量」。

我在七月開始買一些ETF, 包括三支主力 VTI, VEA, VWO。這是根據之前分析 ETF費率低於 index fund的結果所作的決策。

但實際買了之後,每晚看著股價 (ETF價格)起起落落,心情也跟著起伏不定。每晚為了該加碼還是減碼心中不斷掙扎,不禁覺得存退休金耗掉這麼多時間與的精力,實在得不償失。

於是最近將該三支ETF賣掉,改買進 VTSMX 與 VFWIX。這兩支每日只有一個以前日收盤價計算的一個報價。轉換雖然有些虧損,但每日的生活頓時輕鬆不少。說真的,不是那些費用可以換來的。因此,個人覺得買 index fund, 值得!

當然就長期而言, index fund 的成本比較高,但這也有克服的方法。等指數基金累積金額較高後,可以部分贖回,改買入等值的 ETF持有即可。這樣就可以在費率與定期投入方面取得平衡。

不過問題仍舊一樣,必須能夠克服自己盯著美股看的心理才行。如果不能的話,省那 0.1%;左右的費用,可能會招致大災難也說不定。

綠角 提到...

David
能看到efficientfrontier
相信你已經有更多的體誤

感謝Ronald的心路歷程分享
相當難得

匿名 提到...

看了許多中文書單上的書
(包括版主的股海勝經)
大多得用ETF方式 自己下單購買
我主要是想投資這五大類別
美國大型混合型股票
非美國市場大型混合型股票
全球房地產股票 (REIT)
美國公債
非美國公債
請問有相對應的指數型基金可供定期定額嗎?

綠角 提到...

除了非美國公債和全球REIT之外
其它你在Vanguard公司的基金列表
會看到答案

匿名 提到...

參考過 ETF VS 指數型基金 的比較
在總開銷費用ETF成本較低
但就定期定額而言
ETF所需花的交易手續費
以長期投資累積起來
也是相當可觀
指數型基金可以將資金全額投入的特色上
每年的配股配息
跟ETF只能購買一股
其投資成效應該也有所差異
不過就ETF可供選擇商品較多
的確為投資人提供更細部的選擇
真的挺難評判這兩項產品的優劣
只能說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

綠角 提到...

謝謝分享
我自己也是兩種都用

Moski 提到...

請問綠角大

在開始建立資產配置的起始過程時
是否會考慮買進成本的問題

例如:
依照理財目標,希望股:債=7:3
目前股市已經進入相對高點
所以只好將有限的資金購買相對便宜的部位
而把股票的部位先不要買這麼多

不知您的意見如何?

綠角 提到...

Moski,
假如你知道股市什麼時候是相對高低點
你也不需要資產配置了

擇時進出
是投資人很難擺脫的想法
有人一輩子都擺脫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