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d of Poverty讀後感


The End of Povertyis well written.

作者Jeffrey Sachs是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後來擔任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特別顧問。

當初會選這本書來看,是想平衡一下自己的生存者誤差。自己生活在一個國民所得雖然不是名列前矛,也也算生活富足的國家,耳聞目見,皆是經濟成長率多少趴的預估與成果,但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享有基本的物質滿足嗎?每個國家,都能有經濟成長嗎?

讀完這本書後,我得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且知道了一些在打開這本書之前,從未想過的事。

書的開頭,作者以實地訪查經驗,描述了四個國家的狀況。首先是非洲的馬拉威。在當地的偏遠農村,作者看到了AIDS如何橫掃村中的青壯年人口,使得全村20到40歲間的男人只剩四位,讓當地的典型家庭組成是一個祖母帶五到十個孫子。而這個祖母,要以最原始的農場勞動,生產糧食來養活她的孫子。那塊小小的農地,就算在雨水充足的年份,也很勉強能提供足夠的食糧。作者到訪時,剛好是個旱年。他看到老婦從口袋中掏出一把蟲蛀發黑的米糧,而她就要用這來準備她與孫子的晚餐,也是今天唯一的一餐。

第二個是南亞的孟加拉。作者描述當地的成衣場女工,如何在惡劣的交通環境下徒步上班,忍受不友善的工作環境,賺取微薄的薪資。但這樣的工作與收入,改變了這些來自當地鄉下的女工們的命運。自足的經濟條件,讓她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些許的掌握。

再來是印度。作者描述了印度的公司,以低廉且有效率的人力,為遠在歐洲與美國的企業提供後勤支援服務。

最後是中國。作者在北京看到了新近崛起的富有階級如何享有他們獲取的財富。

用這四個例子,從窮到連活下去都有問題的非洲國家,以低等代工作為經濟起步的孟加拉,到出現富有階級的中國,作者很成功的帶出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就是經濟發展的階梯。馬拉威農村,陷在貧窮陷阱(Poverty trap)之中。經濟發展階梯的第一步,就懸掛在他們頭上。但他們搆不到。他們所有的生產,連用來維持基本生存都尚有不足,更遑論要累積資本、發展工業。沒有外來援助的話,他們永遠都沒辦法踏出第一步。這就是poverty trap,貧窮陷阱的可怕之處。一旦國家踏上經濟發展的第一步,它就很有希望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一直往上爬。

作者接下來以宏觀的時間與地理觀點,解釋了人類的經濟發展。在19世紀之前,全人類的共通點就是”窮”。不論這個人是生活在歐洲、非洲還是亞洲,他就是窮。當時世界上富足的少數,就只有統治階級與地主。

作者畫了一張圖,表示從西元0年到2000年的全球per capita income。從0年到1800年間,是平平的一條線,沒什麼成長,到19世紀之後,馬上變成一條陡峭上升的線。

這段急速上升的期間,就是工業革命帶來的Modern economic growth.。在這200年間,全世界各地區的經濟皆有成長,但是很不平均。譬如從1820到1998年間,美國的per capita GNP以每年1.7%的速度成長,將生活水準提升了25倍。在同期間,非洲以每年0.7%的速度成長。這1%的差距,累積了近200年後,形成了世界上最富有與最貧窮區域的差別。作者提到,美國富足的原因,不在於像最近中國那種超高的成長率,而在於一個雖然數字很小,但能長久維持的經濟成長率。

作者也詳加解釋,為什麼工業與經濟革新,會從英國開始。而始於白種人社會的經濟富足與軍事優勢,怎麼形塑了當時白人的世界觀與種族優越感。歐洲的經濟起飛,原本一切順利,卻讓第一次大戰打亂了腳步。戰後愚昧的賠償條約,間接促成蘇俄共產黨與德國希特勒的掌權,分別以共產主義與二次大戰為禍人間。共產主義實驗失敗,給人民帶來的生活匱乏,到今天仍未完全解決。這是一段精彩的經濟史觀。

直到今天,在科技與經濟方面,仍是歐美國家居於領先地位。這不僅可能給歐美國民帶來一種優越感,也可能給開發中國家國民一種次等的感覺。其實,這種發展上的不均,有其歷史與地理上的根本原因,並非在於人種的差異。

同樣的,開發中國家國民,也可能會看不起那些爬都爬不起來的非洲國家,認為它們的貧困就是貪污的政府與怠惰的國民所致,他們自找的。但其實,他們的貧困也有其不可抗逆的自然因素。他們也是人,他們並沒有比較次等,沒有比較懶。馬拉威的60歲祖母還在田裡從早做到晚,台灣的60歲國民,至少還有機會安享退休。

作者在書的後半章節,談到全球化思考(Think Globally)。對於很多人來說,全球化思考的意義,在於如何把生意推廣到全世界。但作者的全球化思考,在於,其它國家的問題,其實就是你的問題,其它國家的好處,其實就是你的好處。

為什麼?

因為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互相影響。我們不希望落後國家的國民得到AIDS、瘧疾、小兒痲痺等傳染病,因為他們有可能會傳染給我們。我們不希望落後國家國民,繼續在僅堪糊口的邊緣爭扎,讓極端思想與恐怖主義有成長的溫床。

我們不希望他們繼續以高生育率抵抗高嬰兒死亡率,結果生得太多,造成人口急速膨脹,對地球資源形成更大的壓力。我們希望貧窮國家的經濟可以發展,這樣他們會有錢來買世界市場上的商品,大家都可以賺更多錢。

我們不希望看到有人如此貧乏,因為大家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兄弟。這真是胸懷廣大的全球化思考。而不是全球化名下的自利主義。作者在書中,反覆為援助貧困國家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進行說明,真的是理想崇高。(而且看完書會覺得這是辦得到的,不只是理想而已。)

待續…


本書中文版是"終結貧窮"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End of Poverty讀後感---續1

The End of Poverty讀後感---續2

真確(Factfulness)讀後感1---世界比你想像中美好

《謬誤與真相》(Economic Facts and Fallacies)讀後感2---窮國就是需要援助?

“提升的時刻”(The Moment of Lift)讀後感1---現代社會的可怕落後

The Birth of Plenty讀後感---經濟發展的四個條件

綠角書局使用說明---如何用Amazon訂購英文投資書籍(Amazon Shopping Guide)

Global investing讀後感

投資與人性

資產配置初步—合理的期待(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Reasonable Expectations)

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讀後感

19 comments:

micyang 提到...

推薦一本書"新帝國遊戲"~~

匿名 提到...

時報文化出版了一本 James Martin 的書 The Mea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A Vital Blueprint for Ensuring Our Future, 中譯本名稱:21世紀關鍵倒數。有cover這樣的片段,但文章更宏觀廣博。綠角兄說不定也看過了。

個人實在難以相信,怎麼有人學識如此淵博。上通天文下至地理都還不足以形容。

匿名 提到...

希望大大能繼續分享作者提出什麼方法來讓大家更有錢,或者說脫離貧窮。小弟也很好奇呢。

匿名 提到...

關於種族的問題,
最近我也一直在思考,也跟朋友激辯,
我的結論比較極端,白種人確實比較優越,至少以我淺薄的知識、經驗,看到的就是如此,白種人樣樣都強。
不過不少朋友提到跟書中一樣的說法,這是歷史的軌跡。
我想這種說法對於幾乎樣樣領先這的星球、幾乎統治這個地球的白種人(這個星球唯一經濟文化成就可以跟白種人媲美的日本,就是以哈洋、崇拜白種人聞名,也是靠全盤西化成功)並不公平。
除非可以確實找到我們落後的根本原因,比如氣候、地理,造成評等的人種難以發揮,不然「人種」還是最好的解釋之一。
至少黑人我看起來確實比較笨。

綠角 提到...

感謝讀者分享的讀物

onlycafe 這份讀後感還蠻長的
我會繼續發文
不過 作者偏重在
讓人脫離連活下去都有問題的extreme poverty
而不是讓生活還過得去的人 更有錢
不知道會不會讓你失望呢?

匿名先生
你的看法的確比較極端一點
很建議你直接看這本書
進步與落後
都是有理由的
不在於那種人種比較優秀或愚昧

匿名 提到...

匿名先生:

真的非常建議您,不管是這本書還是其他的歷史書去唸一唸。

所謂的「進步」、「落後」,絕對不是種族優越落後可以解釋的。按照你那種解釋,以現在的成就來看歐美的白種人是最優越的。那一千年前,是不是中國人、阿拉伯人、印度人就是最優越的,當時黑暗時代的歐洲人是劣等的笨蛋呢。難道你認為這一千年歐洲人的種族血統突然變好了還是基因突變?

為什麼從你的經驗看來西方人比較聰明呢?因為歷史的發展,讓尤其是這兩百年以來,西方人將他們發明的一套東西(資本主義、現代社會的種種價值)變成世界唯一價值,甚至變成你用來衡量全世界人的高低,聰明與否的唯一價值。

就像你我母語是中文,你就算再聰明,再努力,學的英文總還是和母語是英語的差一些。
15世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在自己土地fe 過得好好的,也曾經建立過不少輝煌的文明及草原帝國,卻被歐洲人一步步強迫納入他們的資本主義、奴隸販賣體系和後來的殖民統治。他們習慣的生活方式漸漸無法維持,被迫要用所謂「現代」、「進步」的方式來改變衡量自己的生活方式。(但當地人又被殖民,所以實際上翻不了身)

19到現在的中國也是一樣,一步步改變自己的價值觀,灌入西方的價值觀。一些人一直在問為什麼中國為什麼這麼糟糕,沒有自己發展出資本主義經濟(有些人則不服氣把明清的手工業硬是拿去套,說中國也有資本主義),這很簡單,因為那本來就是西方甚至是非常少數的西方城市發展出來的特別的東西(換言之就是特例)。只是後來西方其他國家,甚至全世界,慢慢受影響把這個特例當作是理所當然,以及「進步」與否的指標而已。

用這些本來就是西方人的價值來評斷人種優劣,就像用台灣人英文說得比美國人爛來說台灣人比較笨一樣。也許你要說,同樣是非西方人,有的民族就很快學資本主義步上軌道了
不是嗎?(像日本,四小龍)我要說的是,就像同樣是台灣人,有些人從小就送到英文教學的託兒所,有人些國中開始學還遇到很爛的英文老師,這樣拿英文學得好不好判斷一個人聰明與否適當嗎?又,為什麼非得學好英文才是聰明呢?(同理,為什麼只有達成西方的指標價值才是優越的種族呢?)

另外,如果對日本多點了解,可以知道日本明治維新絕不是什麼全盤西化(復古革新,恢復天皇的權威反而是重點之一),全盤西化這個詞是中國五四時代的人才發明的。


綠角大不好意思,有些內容可能超出討論範圍了。有些想法不吐不快。

Unknown 提到...

綠角先生你好,你的重點是要如何脫離貧困與救助,作者的觀點和慈濟上人的理念應該相同,而匿名先生看法,讓我想到身邊有很多自認為台灣人種為高尚品種(其不就是先到這土地吧了),而排斥晚到這土地的人種.不好意思我要強調的是請不要分種族,都已是世界村了
還請板大再把讀感發表出來~謝謝啦!

Santos Liu 提到...

事實上這些國家之所以貧窮,不只是因為貧窮陷阱而已,更大的一部分是已開發國家刻意造成的外債效應。

我建議配合這本書一起看,會對這些因果(Karma)更加有所認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94825

作者 Noreena Hertz 也不斷的提到,這些貧窮國家只要有千分之ㄧ極端份子,就足以搗毀均勢,引發更大的變亂。

匿名 提到...

匿名先生
你/妳的看法確有很大的爭議。以我生活在美國的經驗,白種人並不會比較聰明;相反的,很多時候多數白種人理解力的不足會讓妳難以置信。同樣的,黑人也不會比較笨。有些時候,劃分出笨與不笨的界線只是只是心機與單純與否。
個人認為,人種並不是造成聰明與否的原因,整個國家給予的教育環境仍是重點。誠如綠角兄與書上所述,即便落後國家有心提供教育,在基本生存都有問題時,人民也難以意識、或心無餘力顧及教育。
許多東方人在西方一開始顯的比較笨、較無自信的原因只是文化的不熟悉與非母語表達力的不足。
個人不否認西方多數國家在絕大多數發展上的確樣樣領先,但這僅是戰後各個國家復原條件與領導能力造成發展速度的分歧,並非特定人種天生就較聰明。

易地而處,假設妳現在是非洲落後國家的領導,給妳20年,妳怎樣讓這個國家脫離貧窮、走向富足? 給個看似實際的大方向就好。接著再仔細想想,隱藏在背後的阻力是什麼? 何以他們推動如此緩慢?

我常想,您怎麼定義西化成功?是成功定義本如此?還是我們狹隘的把自認為的成功框架在並不需要如此也能快樂的國家?

匿名 提到...

真是精彩的論戰,雖說不贊同人種優越,不過也拜此所賜才見到許多反駁的意見,大家都很厲害呢。綠角大,脫離極端貧窮的答案更是我比較想知道的,所以並不會失望呢。

micyang 提到...

根據科學統計
優秀的人有優秀的思想
而思想的行程跟成長過程有關
成長期的塑型與環境有關
--
怪罪環境嗎?
這就不是優秀人所有的優秀思想了
再每一問題的背後找到辦法去解決
而非報怨與批評

匿名 提到...

個人認為對這個問題, 賈德戴蒙的巨作 "槍砲病菌與鋼鐵" 有非常深度的論述. 強力推薦(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69715)

全書的論證, 藉著一位新幾內亞土著政治領袖的問題展開:" 為什麼是白人製造出這麼多貨物, 運來到這裡? 為什麼我們黑人沒搞出甚麼名堂?" 美洲土著也可以問同樣的問題: 為何是西班牙人渡過大洋, 到南美洲滅了印加帝國, 而不是印加帝國的人到歐洲滅了西班牙? 澳洲, 非洲也不例外......

綠角 提到...

感謝各位讀者的回應
槍炮病菌一書的作者
有幫這本The End of Poverty
在封底寫了段稱讚詞
的確是非常相關的一本書

cemperor 提到...

感謝板上幾位常駐的前輩的意見,我已經下單購買micyang[新帝國遊戲] 與 大貓[21世紀關鍵倒數] 當然還有綠角的[終結貧窮].

綠角部落格已經成了臥虎藏龍的好地方,我的學習方向很多都是從這個網誌中出發的.謝謝各員高手的參與.
另外我提供一下,綠角推薦這本書,有中譯本終結貧窮:如何在我們有生之年做到

MLet.Wolf 提到...

在這兒綠角兄介紹了許多好書,感恩。
最近也看了一本書覺得不錯,回饋一下。

散戶至上(Take on the Street)

這是美証管會主席寫的書,看完之後會深信被動的指數投資是對的,許多所謂分析師的惡行惡狀都被描述…
連共同基金投資界如此先進的美國都會如此…我相信台灣的投資界這種事情一定更多更嚴重…

有時覺得相信這些分析師的人有點可悲…

綠角 提到...

感謝各位讀者的熱情分享

匿名 提到...

說到終結貧窮的中譯本,博客來是356元(79折),在奇摩拍賣有290元的(免運費)。註:我不認識拍賣者,有興趣自己在奇摩拍賣輸入書名查一下。

匿名 提到...

本來要推薦『槍炮、病菌與鋼鐵』,但發現被 lommi 搶先了!!XD

作者是一位同時精通實驗室與野地觀查的生物學家,也是一位人類學家,所以寫的書都非常宏觀,值得一讀。

Mr.K 提到...

BBC拍的Human Planet短片(90秒),拍攝地點在西非一個叫Mali的國家,內容大致如下:這個村落旁邊有個低窪地,雨季時魚會被沖到低窪地,村民不可以擅自捕捉,要等族中的長老挑一個黃道吉日讓大家下去捕撈,影片就是捕撈時的盛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Tc6ywqoL6o
第一次看到這段影片讓我覺得很震撼,如果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就算天資聰穎IQ超過200,大概也沒轍吧?若沒外力的幫助,只能日復一日的為了溫飽而忙碌,更遑論投資了
經濟成長除了全體國民的努力外,運氣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如黑天鵝作者所言,多看看埋在墳場的證據,才不會產生偏頗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