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誤與真相》(Economic Facts and Fallacies)讀後感2---窮國就是需要援助?



謬誤與真相”有專章討論外援第三世界國家的問題。

“第三世界”一詞源自於冷戰。當時全球勢力版圖畫分,以美國、蘇聯為首,分別形成自由世界與共產主義兩大集團。有些國家沒有特別親近美國或蘇聯,就稱為第三世界國家。

不過作者講的第三世界國家,不是政治上的畫分,而是在全球經濟中的後段半國家,也就是窮國,是一種經濟上的說法。

近年有個常見說法,就是全球自由貿易,讓富國愈來愈有錢,窮國愈來愈糟。貧富差距擴大。或者更進一步,說是富國劫掠窮國。

這個說法跟之前提到的一國之內的收入差距其實有相同的問題。

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從1960到2000,收入最高的二十個國家與二十個收入最低的國家,所得比從23:1擴大到36:1。

所以看來沒錯,全球貿易愈發達,窮國狀況就愈糟糕。

但實際上,這四十年間,收入最高與收入最低的二十國,都不是原先的二十國。

1960當時收入最高的那二十國,與1960當時收入最低的二十國,到了2000,其收入比從23:1下降到10:1。

其實自由貿易,正是落後國家脫離墊底命運的機會。

國家的發展軌跡不是一定的。不是好就會一直好,壞就會一直壞。

二十世界初期,阿根廷名列全球十大富國。到了現在,在國家分類上,連新興市場都不是,屬於邊境市場。

日本在十八世紀是個又窮又落後的國家。今天,是個高所得國度。

進步與落後,有時並不是源自外國的援助或壓抑,有其內部原因。

阿根廷在獨裁者裴隆將軍的領導下,走向專制政權與排外導向的政策。日本則從明治維新開始走上現代化的道路。二戰之後採用了自由市場與民主政體。

很多人以為,針對窮國,只要給予金錢上的援助,就可以幫助他們脫離困境。

而支持這個做法的實例,往往就是二戰後協助歐洲重建的馬歇爾計畫。

問題在於,經濟發展的條件中,人民該有的知識與文化,在歐洲本來已經存在。援助的金錢,就是幫助他們重建實體環境。把基礎設施再建立起來,他們就可以走上恢復的道路。

窮國的問題在於,其人民與制度,缺乏有利經濟發展的知識與文化。透過外援,把實體環境建得再好,當地人也無法發揮作用。

書中以世界銀行在坦尚尼亞出資新建的現代化製鞋廠後來的悲慘成果做為例子。

這些窮國當中,也幾乎找不到政治清明的例子。貪腐橫行才是常態。

外援其實是一個低效能的援助方式,但其存在,滿足了資金轉移者,與資金收受者的利益。

以為給錢就能把問題處理掉,也反應一種”物質財富至關重要”的態度。

其實,可以產生物質財富的條件才是真正的重點。

有利經濟發展的知識、技術、文化與制度,是否已經存在這個國家的體制與國民之中,才是它是否會建立起物質財富的核心要點。

對一個根本不具上列條件的國家,捐輸大量金錢,就像灑一桶水在熱得發燙的沙漠表土一樣。水跟財富,很快就會蒸發了。

把那個地方變成一個可以耕種經濟果實的沃土,才是重點。

而這,不是給錢就能立竿見影,迅速處理的問題。

這本書還有關於美國大學校方如何考慮收入與支出。其中的利益團體運作的思維。看了會有種”原來如此”的感覺。

總結來說,對於想要瞭解真正狀況,不想在經濟觀念方面被誤導的朋友,“謬誤與真相”是一本值得的讀物。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謬誤與真相》(Economic Facts and Fallacies)讀後感1---關於收入差距,你的理解正確嗎?

“繁榮的悖論”(The Prosperity Paradox)讀後感----開創新局的創新

The End of Poverty讀後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