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d of Poverty讀後感---續2


書的後半部就比較生硬,主要描述如何解決貧窮問題。這些掉在貧窮陷井中的國家,沒有外來援助是幾乎沒有機會脫離貧困的。而外來援助,簡單的說就是金援。富有國家直接以金錢投資貧困國家的基礎建設、教育、衛生、農業技術等各方面,形成資本。有了資本,不管是人力資本還是生產工具,這些國家才能步上經濟發展的第一步。

有幾個重點,就是援助一定要成套。不能只援助單一面向,否則註定失敗。再來就是,援助要持續,至少要持續到這些國家走上能啟動正向回饋的經濟發展。因為對於這些貧窮國家來說,一筆外援,可能就佔了單年全國GDP的30%。假如明年,這些錢不來了,等於是國民可分享的資源,瞬間少了30%。會形成大量失業、消費減弱、經濟動盪甚至政局變動。還有,對於自然災害的緊急援助,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真正算數可以長久幫到這些國家的,是對於各種基本面向的投資。

作者也詳加分析了可行性。只要已開發國家,拿出國民所得的千分之七,就可以幫助這些國家的貧困國民,脫離貧病交織的悲慘生活。在過去,或許這是辦不到的。但在今日,隨著200年的現代經濟發展,貧困人口佔世界人口的比例,已經大幅減低。而且,有錢國家的國民,已經富有到難以想像的地步。

作者舉了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在2003年布希總統訪問非洲前幾個月,美國稅務主管機關IRS發表了一篇特別報告。報告什麼呢?報告2000年,美國最有錢的納稅人。該年,繳最多稅的400名美國人,在該年有690億美金的收入。而布希總統要訪問的這四個非洲國家:波扎那、奈及利亞、塞內加爾、和烏干達,四個國家,在2000年的GDP總合是570億美金。這570億美金的產值要讓多少人分呢?要讓這四個國家,共一億六千一百萬的國民分享。這四百個美國人,賺的比四個國家一億多人的總產值還要多。

作者對美國的付出不夠,再三抨擊。美國總統在國家領袖會議上定出消滅貧窮的遠大願景,講得賺人熱淚,卻不願意拿足夠的錢出來進行實際行動。聯合決議要拿出千分之七的國民所得進行援助,實際只拿出萬分之五。先進國家對於一國一票的聯合國組織,顯得要理不理,真正的權力,放在One dollar one vote的IMF和World Bank,而它們又和聯合國缺乏聯繫、互動不佳。太多的既得利益、太多的政治考量、太多的官僚,橫跨在這些極度貧窮的人們與他們可以得到的援助之間。所以,非洲人是這樣聽到他的愛滋病診斷的,“你得到AIDS了,Go home and die.”藥呢?沒錢那來的藥。

在911之後,美國政府更決定以暴制暴。作者說,美國可以conquer,但沒辦法rule伊拉克,完全切中核心。這些軍費,拿來進行援助會是有意義多的事。

整本書看下來,對於國際政府間的援助,會有較深的瞭解。這是很值得去做的事。台灣,我們的國家,就常在做這種事。雖然我們與歐美先進國家相比,財富仍輸它們一截,雖然我們花錢援助友邦是有不得已的外交苦衷。不過,這是可以做好的事。對於那些窮困友邦的金援,假如是用在有意義的民生基礎建設方面,改善了友邦國民的生活,為什麼不拿出來講清楚。變得現在,好像金援等於拿錢去丟在排水溝一樣。不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政府,對於金援款項的用途,都欠人民太多交待。台灣人民沒有幫助他人的熱情嗎?有的。不然各種國內慈善團體,從那裡累積的龐大力量。援助外國,是可以獲得國民認同的事,為何不講清楚呢?

看到國外,想到自己,慶幸自己不是身在需要被援助的一方。或許,當我們有錢可以談投資,就已經是很幸福的事了。

後記:這本書的書名The End of Poverty與William Bernstein的著作,The Birth of Plenty呈現完美的對稱。皆講述近代經濟發展過程,不過Jeff的書偏重貧窮國家,Bill則是談論這些經濟發展成功的國家。

書的副標題,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Time,則呼應凱因思在1930寫的一篇名叫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的文章。看來西方作者和中文作者一樣,喜歡在文字中加入一些隱藏的意義。


本書中文版是"終結貧窮"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End of Poverty讀後感

The End of Poverty讀後感---續1

14 comments:

匿名 提到...

大大真是準時的分享呀,再次拜讀完畢,感謝。

綠角 提到...

不客氣

黃峻偉 提到...

其實這幾年民進黨政府採取的務實外交已經有一部份把金額轉成實際的物質幫助,譬如說國合會就很積極派出醫療團到邦交國做醫療援助;另外像是外交替代役也是。但是這些和我們在外交上的競爭比起來卻又緩不濟急。畢境金援外交可以快速地買通國家的高層,讓這些國家對你不再支持,而務實外交常常要十幾二十年才看得出成效,也才能讓該國支持你。再加上台灣在外交上的困境(許多大型的國際會議台灣根本進不去),使得台灣只能用這種外交方式。
不過,那些在國際組織一直固定會支持台灣的那些邦交國,就我所知,其中有幾個國家就是台灣務實外交下的成果,在醫療和農業有很大的進步,像是聖多美普林西比、布吉納法索這些國家,台灣因為對其幫助很大,所以像是WHO的會議上這些國家都很堅定地支持我國。可惜金援外交的惡名讓國人以為這些國家是被台灣買通的。

綠角 提到...

感謝Rh的說明

匿名 提到...

綠角,你好,由於拜讀了你寫的the end of poverty 讀後感後,令我十分想看這本書,我是否可以直接跟你借來看啊?
因為我查了一下,國內的圖書館似乎還未進這本書。若是造成不便的話,真對不起哦。

綠角 提到...

may
這本書 我就是從圖書館借來的

匿名 提到...

哇,是哪個圖書館這麼好呀,這類書都有得借。中文版是去年10月出的,若大大借的是英文版,那這個圖書館就更棒了。請大大不吝賜告。

傅化誼 提到...

may大大
此書圖書館有.....
不知您住那裏?若是台北,請見以下連結
http://webcat.tpml.edu.tw/uhtbin/cgisirsi/Dc3YR928CS/C01/57070030/123

或其他圖書館(輸入書名)
http://nbinet.ncl.edu.tw:2082/search*cht


綠角大大
謝謝您回覆may的內容
讓小弟學習到寸金惟省的道理

綠角 提到...

感謝提供實用的網址可供查詢

醉眼星辰 提到...

北市圖用這個
http://webcat.tpml.edu.tw/uhtbin/cgisirsi/Dc3YR928CS/C01/57070030/123
之前也是一直都找不到正確網址

Unknown 提到...

這本書我是看中文版的:
終結貧窮:如何在我們有生之年做到
臉譜出版

綠角 提到...

感謝Molly提供的資訊

Unknown 提到...

綠角您好:

如果您對這個議題有興趣,還可參考另一本: Peter Singer (澳洲籍的效益主義哲學家) 寫的 The Life You Can Save: Acting Now to End World Poverty.

這本從哲學思想的角度來論證我們是否需要對那些窮苦國家伸出援手,我們為何有需要幫助他們。而如果需要,付出多少會對他們有多少的影響,我們該怎麼作或比較好。

裡面還有對於"金援窮苦國家"的常見的反對意見,以及相關的回應,十分精采,值得一讀。

綠角 提到...

感謝周先生的分享